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從瑞士、奧地利到德國,探秘歐洲夏季音樂節

每年夏季,隨著樂季閉幕,歐洲開啟了音樂節模式。音樂家們紛紛逃離大城市和平日駐地,來到風光旖旎的小城、小鎮、小村莊,參加夏季音樂節。

今年8月,上海交響樂團造訪瑞士、奧地利、德國三國,踏上了為期兩周的音樂節之旅。作為隨團記者,我也有機會第一次近距離觀察歐洲的音樂節。

歐洲有一千多個音樂節,占數最多的是搖滾和流行音樂類,古典音樂類約有480個。

1920年誕生的薩爾茨堡音樂節,稱得上全球夏季音樂節的典範,也是現代意義上綜合性藝術節的鼻祖。

上海交響樂團歐巡首站,來到了與薩爾茨堡音樂節齊名的琉森音樂節。

琉森音樂節創建於1938年,比薩爾茨堡晚了18年,但在指揮家托斯卡尼尼等人的努力和鍛造下,迅速崛起。

琉森音樂節之於古典音樂,就如奧林匹克之於體育競技,每一支樂團、每一位音樂家,都以在琉森登台為榮。

琉森音樂節其實包含三大特色節日:以宗教音樂為主的復活節(春季),走傳統古典音樂路線的夏季音樂節(夏季),以鋼琴獨奏音樂會為主的鋼琴節(秋季)。每年,全球約有12萬樂迷來琉森音樂節朝聖,其中約有9萬觀眾是沖著夏季音樂節來的。

琉森號稱瑞士最美麗、最理想的旅遊城市,也是最受瑞士人喜愛的度假勝地。早在羅馬時期,它還是一個沒有幾戶人家的漁村,後來,為了給過往船隻導航修建了一個燈塔,因此得名「琉森」。

歲月給這座城市留下了文明的痕迹。中世紀的教堂、塔樓、文藝復興時期的宮廳、邸宅以及百年老店、長街古巷,比比皆是。面積達114平方公里的琉森湖,更是琉森當之無愧的核心。

琉森音樂節的主場是KKL音樂廳,音樂廳緊臨琉森火車站,對面即是波光粼粼的琉森湖。

湖光山色與城市相互映襯,聽音樂會之前,你不妨留足一天時間,在城區里逛逛,抑或坐一小時輪船,暢遊琉森湖,膽大一點的還可以直接下水游泳。

上海交響樂團歐巡第二站,來到了奧地利蒂羅爾厄爾音樂節。

厄爾音樂節坐落在蒂羅爾的山區內,這裡綠色充盈、草木繁盛,自1998年以來就是瓦格納音樂的表演重鎮。

2012年,蒂羅爾節日劇院落成,厄爾音樂節開始常駐此地。藝術總監古斯塔夫·庫恩像是書香門第的讀書郎一樣,在這裡默默耕耘,把這個風景秀美的度假勝地,打造成拜羅伊特以外欣賞瓦格納歌劇的不二去處。

每年,庫恩都會在這裡演出高密度的「半舞台版」瓦格納歌劇,甚至在四天之內演完全套《尼伯龍根的指環》。

厄爾地處德奧邊境,常住人口只有1400人。當地人家家有小別墅,每家自帶草坪,且都在自家小院里種上了梨樹或蘋果樹。走在路上,你看不到幾個行人,放眼望去,一望無際的綠色撲面而來,就像給眼睛洗了個澡。

很難想象,在群山環繞間,這裡竟有一座如此現代化的劇院。雖然居民不多,但劇院的演出門票並不愁沒人買。來蒂羅爾節日劇院聽音樂會,不僅是厄爾人最主要的文化休閑方式,也常常吸引德國人驅車來朝拜。

上海交響樂團歐巡第三站,是奧地利格拉芬內格音樂節。

格拉芬內格音樂節距離「音樂之都」維也納一小時車程,由鋼琴家魯道夫·布赫賓德創建於2007年。

音樂節坐落于格拉芬內格城堡的草坪上,據說,布赫賓德正是看中了城堡的大草坪和幽靜的地理位置,創辦了音樂節。

依託氣勢壯美的城堡,音樂節依草坪地勢建起了一個雲柱音樂台,幾何立面的舞台造型充滿未來主義氣息。

音樂台共有1700個觀眾席,供購票觀眾就坐,不想買票的樂迷也可席地而坐,自帶酒水和食物食用。

音樂台旁還有一座現代化的音樂廳。這是一座備用劇場,如遇下雨,音樂節便會移師室內,因而每張門票都會提前標註兩個座位號,一個是戶外的,一個是室內的。

這一音樂節基本可以理解為奧地利人的「森林音樂會」。從太陽落山灑滿餘輝,到繁星升空綴滿天,這兩三個小時正是音樂會酣暢淋漓之時。

伴著微風,和著蟬鳴,頭頂星月,月光掩映下的格拉芬內格城堡影影綽綽——人與自然的和諧,正是布赫賓德創立此音樂節的初衷。

如果說今年有哪座音樂廳吸引了全世界矚目,非德國漢堡易北愛樂音樂廳莫屬。上海交響樂團歐巡第四站,正是在這裡登台。

和KKL音樂廳瀕臨琉森湖一樣,易北愛樂音樂廳亦臨水而立,緊靠易北河。

不過它的構造複雜得多——這棟玻璃建築高110米,內含三座音樂廳、一個4.5星級酒店、45套高級公寓,以及一個可以360度觀看漢堡市景觀的廣場。

音樂廳外牆由1100片玻璃築成,彷彿璀璨水晶,折射出天空、流水和城市的變化。

可以容納2100人的大音樂廳是整棟建築的核心,如果橫刀一切,你會發現,它就像一個晃晃悠悠的蠶繭懸挂於屋頂。正是在這個廳里,上交奏起了小提琴協奏曲《梁祝》。

和國內音樂廳都深居車水馬龍的大都市不同,上述三個音樂節和易北愛樂音樂廳不是依山就是傍水,綠意充沛,湖風吹佛,視覺上首先就是養眼和開闊的。

四場音樂會都是晚上7點半開始,因為三國地處高緯度,直至中場休息,天光仍大亮。你恍然就有一種偷藏了時光的喜悅。

也因為緯度高,歐洲八月的天氣也不磨人。白天二十度出頭,晚上降至十幾度,正是颯爽宜人的時候,稍不注意還可能受涼。

從琉森,到蒂羅爾、格拉芬內格,最後抵達易北愛樂音樂廳,上海交響樂團總共吸引了六千多名觀眾到場。

四場音樂會的售票情況讓人欣慰——琉森售票逾95%,蒂羅爾售票80%,格拉芬內格滿場,易北愛樂亦是滿場。

票價又如何呢?琉森這場是30-170瑞士法郎(約205-1160元人民幣),蒂羅爾是40-50歐元(約310-388元人民幣),格拉芬內格是10-104歐元(約78-810元人民幣),漢堡是12-76歐元(約94-590元人民幣),和瑞、奧、德三國的消費水平相比,都不算高,最低票價(10歐、12歐)只是他們最日常的一頓飯錢。

報紙仍然是當地觀眾獲取演出信息的重要渠道。

在蒂羅爾和易北兩站,上海交響樂團與兩位堪稱「家屬」的樂迷重逢。

克里斯緹娜·阿德勒住在離厄爾不遠的小城庫夫斯坦因,因為在報紙上看到上交來訪的信息,她提前買好門票,輾轉聯繫上了樂團工作人員。

1939-1947年,其父費迪南德·阿德勒曾是上交小提琴首席。蒂羅爾音樂會當天,她帶來了厚厚一本紀念冊,貼滿了父親在上交的所有節目單,以及當時滬上報紙刊登的音樂評論。

易北音樂會前,德國老爺爺波爾特意從350公裡外的杜塞多夫趕來,向上交捐贈了一批頗具價值的歷史資料。

他的母親麗達·佩茲尼曾跟隨工部局樂隊(上交前身)指揮梅百器學鋼琴,並多次以獨奏的身份和樂隊合作。一張張斑駁的節目單,寄託著波爾對母親的思念,也承載著他對上海的回憶。

值得一提的是易北愛樂。音樂廳今年1月開門迎客后的首個半年,有300多場音樂會相繼登台,近50萬張門票被一掃而空,上交音樂會也早在數月前就售罄了門票。

為讓更多本土觀眾聽到聲音,易北愛樂首次啟用了戶外廣場大屏直播音樂會,觀眾的熱情讓人慨嘆。

當晚漢堡的溫度不到二十度,冷風勁吹,仍有上千位市民和遊客身穿防風衣、羽絨服,自發匯聚於此。

直播的水平又如何呢?幾位上交樂手曾趁曲間休息來這裡觀摩,據他們反映,這場直播完全是專業水平,和在音樂廳里聆聽無異——不管曲目演到哪個樂器、哪個聲部,鏡頭都會迅速跟進和切換,準確無誤,足見攝像人員和導播的音樂水準——而這點在國內是相對欠缺的。

人們真正熱愛和享受音樂——不管是大城市如漢堡,還是小城鎮如厄爾,此次巡演讓人印象最深的,是歐洲深厚的音樂文化根基。

每到夏天,大大小小的音樂節和歌劇節便成了歐洲最熱鬧的地方,古典音樂圈的一線陣容從全球集結而來,高密度、高水準和主題鮮明的音樂會,引得樂迷心馳神往。一些頂尖音樂節常常一票難求。

觀演氛圍也是迷人的。比如,以前聽音樂會,總覺得要去富麗堂皇的音樂廳,蒂羅爾和格拉芬內格的場地並沒有很華麗,但觀眾都穿得很正式。這是對音樂家,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再比如,演出時,觀眾們均坐姿端正、神情肅穆、眼睛直視前方,沒有人交頭接耳,沒有人低頭看手機,也沒有人拍照。那種專註,那種靜心聽音樂會的儀式感,讓人動容。

都說歐洲古典音樂會的觀眾以中老年人為主,四站四場音樂會,我們也得到了印證。年輕觀眾的缺失,仍是一個難解的問題。

那麼,他們對曲目的偏好呢?這次巡演,上海交響樂團準備了兩套曲目:阿龍·阿甫夏洛莫夫的交響詩《北平衚衕》固定開場,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與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輪換,肖斯塔科維奇《d小調第五交響曲》與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輪換。

《梁祝》如泣如訴的旋律,不管在哪一場演,都獲得了當地觀眾的讚美,甚至惹人落淚。《梁祝》的故事他們都懂,浪漫和凄美是他們共同的觀感。

但與之相較,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肖斯塔科維奇《d小調第五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顯然更容易把他們從座椅上激起來,更容易讓他們共鳴和觸動。也許是因為熟悉,也許因為這些音樂原本就是流在他們的血液里的。

歐洲觀眾對社交也有特殊的偏愛。譬如中場休息時,絕大多數人都會前往休息門廳,手持酒水社交和寒暄,絕不會有人躲在角落裡玩手機。

四場音樂會有三場(琉森、蒂羅爾、易北)是在室內舉行的,三個音樂廳都設了吧台,音樂會前和中場休息時,觀眾盡可以在此暢飲葡萄酒、香檳、軟飲、咖啡、茶,品嘗各類小吃。

單是易北愛樂就有6個酒吧間。最大的一個酒吧間設計了超長的吧台,服務員一溜排開,觀眾沿著吧台排隊,不用等太久就能享受到酒水服務。

滿足社交功能,是易北愛樂秉持的設計理念之一。也因此,這個音樂廳的觀眾席不刻意分層,不設關卡,中場休息時,你可以上下左右自由行走,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沒有工作人員攔你——這在國內的音樂廳里是不可想象的。

格拉芬內格音樂節因為在戶外舉行,乾脆在草地上擺起了酒桌。偌大的草坪上還擺放了不少躺椅,你可以任選一個躺下去。在這樣一個放鬆的音樂環境里,你就像是在度假,身和心是真正鬆弛的。

夏季音樂節對歐洲人來說已是休閑和放鬆的常態,但在國內,它才剛剛起步。如果你有意在夏季探訪歐洲,不如挑一個音樂節看看,或許會有遠超預期的收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