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吳恩達走了,百度的人工智慧卻停不下來

吳恩達,在科技圈幾乎是無人不曉的名字,此前身份是百度首席科學家。不過,在2017年的322,吳恩達宣布從百度離開。

我們也注意到,吳恩達剛剛到百度的2014年,百度還在巔峰期,而當三年後吳恩達離開的時候,百度率先開啟了互聯網的下半場。

吳恩達是華裔美國人,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和電子工程系副教授,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是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國際上最權威的學者之一,還曾經在Google創建Google Brain項目,以通過分散式集群計算機開發超大規模的人工神經網路。

這幾年,世界上最火爆的領域無疑是人工智慧莫屬,Google的圍棋程序已經打破了人類頂尖棋手,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吳恩達曾經從事的工作是多牛。當然,必須有一點要申明,GoogleAlphaGo並非是Google親身,只是買過來的過繼兒子。

人工智慧的前景顯然是十分樂觀,也具有太廣闊的商業空間。根據麥肯錫預測,無人駕駛汽車到2025年可以產生2000—1.9萬億美元的產值。也有機構預測,在,到2017年,智能裝備產業增加值達3000億元,機器人及相關配套產業產值達600億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總產值規模超過12萬億元。

不過,人工智慧依然還是願景,真正的將商業價值落地可能還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這絕對不是可以下棋就可以拿出來賣的。在,人工成本遠遠沒有達到必須被替代的地步,人工智慧只會是輔助。當我們沒有足夠的動力用機器去替代人的工作時,任何的呼籲與高科技演示都無濟於事。

百度在2016-2017年進入到了戰略轉型期,也是互聯網三巨頭中第一個要轉身的企業,承受的壓力非常大,這也導致核心管理層變動劇烈。吳恩達的離場也是必然,而且,對於一個商業機構工作的科學家來講,能在這裡工作三年,已經時間不短。

吳恩達在個人聲明中也說,美國擅長創造新的技術和理念,而擅於將人工智慧技術用於開發出好的產品。我很高興自己能夠有機會既為也為美國的人工智慧發展崛起作出努力和貢獻。這句話說得很隱晦,其實也說出了自己的無奈。

百度對於科技創新的投入是所有科技公司里最上心的一家,也可能是最傷心的一家,雖然已經擁有了足以在世界上有地位的科技實力,卻在互聯網發展中落後了。這其實也是很多企業的悲劇,不創新是等死,太創新是找死,在這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市場,掙快錢掙忽悠來的錢往往比掙辛辛辛苦苦創造發明更安全更可靠更有前景。

吳恩達說,「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自動駕駛汽車,每個人都擁有可以自如進行語音對話交互的計算機,每個人都擁有可以診斷我們病痛的醫療機器人。」這些前景都很誘人,可要變成現實,還很遙遠,不僅僅是科學的問題,還包括法律、倫理甚至人們的共識。

人工智慧是大產業?不假。但是,如果一家公司,特別是像百度這樣的大公司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都壓在這種前景不明朗的產業上,確實戰略風險很高,也屬於奮力一搏了。如果從企業的長久考慮,像百度這樣的大公司,往往都是要對最新前沿科技緊緊跟隨,而不會孤注一擲。百度的技術能力很強,在搜索領域也不會有敵手,完全可以走的更穩一些。

吳恩達對於百度的貢獻都在文章中了。「到現在,百度的人工智慧團隊已經增長到近1300人,其中包括300名百度研究院成員。而目前百度的眾多人工智慧產品項目可以支持其搜索、廣告、地圖、外賣、語音搜索、安全、消費金融等等現有業務,提升產品,拉動收入。」

對於百度來說,如何將自己在人工智慧上的實力轉化為生產力,更進一步轉化為在市場上賺錢的能力,確實是個大考驗。在這方面,吳恩達顯然不是行家裡手。

這樣,吳恩達在百度三年,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下一步就是接任者或者公司整體上如何去把吳恩達領導完成的技術能力來賺錢的問題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