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老廠房新說:中國 · 首鋼

從1919年正式建廠,首鋼所在的石景山一直偏安一隅,北京的老地圖上,只有在角部的「西山名勝」索引圖中才能找到身影,與主城分離的空間鴻溝直到2000年才被城市建設彌合。然而,偏居西域安靜發展的這個鋼鐵企業,從北洋政府時期就肩負了民族重工業興起的莫大期望,具有無法逾越的歷史意義。

首鋼改造映射的城市更新,很多人都在思考:一個披著神秘面紗的龐大國企究竟是什麼樣子?國外雖然也有重工業改造項目,但是首鋼工業區改造項目與冬奧會相結合,使它變成了一個具有城市功能的建築,將高爐改造成博物館,在全世界也是屈指可數的項目。

首鋼歷史跨度百年,這是一個有影像數據記錄的百年,是有物質依據的百年,相對容易挖掘到它原本的文化。相比之下,很多城市的物理空間已經被再造得面目全非,沒有了原本的形態特徵。

如果找不到原有城市物質風貌的質點,城市更新便無從談起,這就像講故事,如果只有上半段的語境,下半段語境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專業能力的臆想,即便審美水平再高,專業素質再好,講出來的故事也難免帶有虛假的色彩。這一系列的思考都將是我們將要面對問題。

對於原始產能結束后喪失了活力的工業園區,設計師既要保持它的容顏不變,還要讓它煥發新的生機,重現它的歷史觀。

對比國內具有一定規模的老廠區改造,如北京751和798、上海紅坊,首鋼工業區在規模上遠遠超出,工業元素的氣質類型相似卻又多了一些恢弘之氣。與此同時,作為鋼鐵企業的高爐與其配套設施具有唯一性,呈現出強烈的空間雕塑感和視覺衝擊力。

更新初始

薄宏濤認為首鋼改造是個很難得的項目,一個百年老廠,在工業的歷史上有著獨特的歷史地位,深厚的文化積澱成就著一種全新的建築思考方式的開始。

工業遺存疊加生活在這塊土地上人們的情感演繹方式和某段歷史形態中人類活動跡象的差異,從歷史工業遺存之中保有一種原有的生機和城市溫度。

首鋼是順應了非首都核心功能外遷的號召,在2008年夏季奧運會期間減產並逐步停產,把鋼鐵產能外遷到了曹妃甸。在新一輪奧運周期,北京市政府支持其老產區的產業升級和企業轉型,推動了冬奧項目在首鋼的落位。

2016年的3月,北京市宣布2022年的冬奧會委正式進駐后,原有西十筒倉創意園區升級為西十冬奧廣場,項目需要更加國際化的形象和功能需求,方案必須進行重新調整。時間緊迫,留給築境設計的只有一周時間,持續高強度的工作一周后,築境的團隊以優秀的設計得到了奧組委的認可。

項目其後的推進過程中,依然時間緊任務重,加之改造項目技術參數的諸多不確定性,給設計帶來了繁重的工作量,整個工程一直在高強度的狀態中進行。

首鋼的布局與改造

首鋼以長安街為中軸分作南區和北區,南區面積比北區大近兩倍,但北區集中了包括最核心的四個高爐和相關的流水線工業建築遺存。冬奧辦公園區坐落在整個北區的西北角,總建築面積為8.7萬平方米。2016年到2017年,2022首鋼西十冬奧廣場和三高爐博物館是核心主攻的兩個項目。

三號高爐是首鋼眾多高爐中的明星高爐,也是強制性保留的構築物,有超一百米高度的巨大尺度。作為傳統的民用建築師,面對這樣一座鋼鐵巨構的時候完全摸不著頭腦。通過反覆找做高爐工藝的老工程師補課,查閱海量的工程圖紙,和結構工程師前後二十多次的高爐實地攀爬勘察,紙面的概念和現場的查勘終於在腦海中疊合勾勒出三號高爐的整體形象,這才有了繼續推進設計的保障和基礎。

北區的定位要求高爐之間保存工業歷史的體驗感,高爐建築具有自己的文藝性,並且獨一無二,人們在這裡能感受到比別處更好的空間體驗,這也是北區的靈魂;

針對奧委會設置了相關的會展功能,同時配套餐飲和酒店,將超過24小時的活動內容注入到社區中,成為城市更新后的城市體驗內容;依託原有精煤車間等改造形成的國家體育總局冬季訓練中心及一系列衍生業態的落地,令首鋼北區西北片區得到了「國家體育運動示範園區」的授牌。設計團隊還建議北區引進類似英國聖馬丁藝術學院的頂級藝術型高校,和工業高爐形成優秀的文化區域。

改造難點

項目改造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準確的基礎資料,最大的難點是建築物價值的判定。資料可以分三類情況:一類由於時間過於久遠,沒有圖紙,只能現場測量;第二類是生產過程中經過幾次大修,實際建築和圖紙的呈現截然不同;第三類是圖紙和現場大致相同,但是有很多細節和數據不一樣。

工業建築比較粗放,當年在建造的時候便和圖紙存在誤差,導致改造時和原來的設施對接不上,需要重新畫圖。薄宏濤後來總結這種老工業建築改造,認為必須有現狀的精確數據輸入才能作為細節深化的保障。

對整個工藝不夠了解就不知道哪個部分需要保留,無論是去現場,還是請老工程師講解,都是為了理解工業的體系,進入當年的建設語境,從而判斷出哪部分在工藝里很重要,而哪些對工業審美有價值,或者從技術層面有被保護的可能性。設計現場調查的時候伴隨著首鋼老建築的拆除,無處不滲透著時間的壓力,設計團隊邊學邊做,每往前跑一步,就可能多爭取到一多棟老建築的保留。

如何對工業的歷史文化進行保存不僅是價值層面的困境,也是技術層面的一大難點。比如內部的鋼構件在工業狀態下不需要進行防火的塗裝,但改成民用建築必須防火處理,那麼塗裝的方法,塗后的顏色和樣式都是要解決的問題。

在這個環節上,薄宏濤的理念得到領導的支持,即以「定格的形式」留住工業建築上時間的痕迹。這個有特定的技術壁壘,既要保持銹跡斑斑的樣子,又要讓它本身不再繼續鏽蝕,塗裝的材料要透明而不反光。

建築師和首鋼技術研究院的同事共同推動技術攻關,在十個月的反覆實驗后獲得了滿意的塗裝效果。國際上的工業遺存改造,有的改造后失去了它的歷史感,有的是靜態保護,只做一些簡單的防鏽塗裝,沒有功能的更新,不能引導人們進入導致工業遺迹和城市生活的疏離。

首鋼項目的目標就是既要有現代功能,又要讓人在這裡觸碰到歷史的痕迹。

人民的首鋼

大多數首鋼周邊原住民會問一樣的問題:首鋼將變成什麼樣子?很多人的命運和生活都與首鋼緊密相連,不僅是首鋼的員工。鍊鋼出身的首鋼領導性格都帶有鋼鐵人特別的直爽,對於這塊土地的熱愛和很高的期望值,總會溢於言表

新的首都規劃將這個區域定義為首都城市功能轉型示範區,從過去開工煙塵遮天蔽日的狀態變成一個嶄新的、代表城市可持續發展方向的片區,首鋼工業遺產的改造寄託了曾經的夢想、過去的經歷和未來的展望。

項目的總圖設計需要保留工業歷史,這是它的出發點。首先把衛星圖打出來,把新的總圖和衛星圖疊加起來,選擇、梳理、保留和串接具有審美價值的工業構築物和綠化植被。中間需要銜接的空處就加入新的建築,密集的區域就把局部打開透透氣。

整個物理空間主要是梳理和縫合,薄宏濤稱之為「都市織補」,讓以工業為主的工廠變成以城市生活為主導的空間,與此同時保持曾經空間格局和形態的原真性。

我們的視角往往會關注工業發展和建設對民用歷史建築和城市區域的侵蝕,實際上工業遺存同樣是歷史的一部分,同樣存在價值,也在遭受同樣的損失。薄宏濤做北區規劃的時候看到一個大廠房,南立面有類似瑪雅神廟的坡道,內部有宏大的尺度,兩側是彩色玻璃,光線滲透進來就像充滿神聖感的聖彼得大教堂。而這個讓他感到驚喜的廠房在其後的一周時間內就莫名其妙地被夷為平地了。

按他本人的說法:「這也是北區規劃第一階段三周幹得這麼玩命的原因,就是覺得我們的設計早一天通過,就能有更多的建築被保留下來。當時有一種強烈的和時間賽跑的感覺,在短時間內去完成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咬牙也要堅持下來,如果不完成,就會損失更多的東西。這樣損失的過程,是永遠不可逆的。」

一個時代的價值

有的註定成為遺憾,而有的東西卻在偶然中被發現。

偶然在高爐進料口區域發現的一塊鐵板,由於常年的雨水沖刷,鐵板上積累的礦渣形成了重巒疊嶂的樣貌,薄宏濤認為這是無心插柳間形成的一個空間雕塑。工藝流程中殘留的微末和自然風雨的共同作用,鏤刻出了一幅難於被仿製的山水畫卷,這塊再普通不過的鋼板正是用這樣一種獨特的方式見證了首鋼的歷史。

不僅僅是建築本身

也不僅僅是城市本身

還有人民的權利

回到最初 回到城市之初 回到生活的細節

回歸到我們國家的一段歷史

最後 還是一份對城市的熱愛 對建築本身的熱愛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