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重磅】黨報整版聚焦在線儲值消費陷阱:我充值的錢去哪了?

出行、旅遊、網購時,「儲值返現」「捆綁銷售」「刷單造假」……這些煩心事,你是不是已經碰上過?

「充100送100」,看似優惠多,實則不省心

「都是貪便宜惹的禍,以後再也不信網約車的充值返現了。」在北京國貿附近工作的李琳最近很鬱悶,她的網約車用車個人賬戶里還剩600多元,但死活叫不到車,餘額用不出去。

今年3月,這個網約車公司有「充100返50」活動,李琳當即充了1000元。但進入4月後,她發現不對勁:「一是打車價格急劇攀升,從上班的寫字樓到居住的勁松某小區,不足4公里的路程,竟然要70元,約車平台總是推薦高檔車型;二是接單司機少,有時我加價到100元,還是沒車響應,這種事出現在中心商務區,很詭異。」

相比李琳,北京方庄某外企職員商珏就更不順了。由於出差多、經常要乘車去機場,商珏在去年的網約車「充100送100」活動中充值1萬元,獲贈1萬元。現在賬戶還有40%的剩餘,卻是車也打不到、錢也退不回,「4月中旬,網傳這家網約車公司資金鏈斷裂,老闆跑路、司機提現難,我微信朋友圈很多儲值用戶一下子慌了,紛紛申請退款,結果發現儲存的錢根本退不了。」

「根據充返協議,用戶退現須在充值3日之內提出,否則將不予退還,這是不公平的。」商珏說,最氣人的是,這個網約車平台沒有明確的退款入口,她撥打了上網找到的所有客服電話,不是空號就是自動掛斷,都打不通,投訴只能通過APP聯繫在線客服或者發送郵件。溝通難,反饋慢,真有種「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感覺。

「最後,我終於與在線客服聯繫上了,得到回復卻是『請耐心等待結果』,更添堵。」商珏說,「充值超過3天就不能退款了。這是什麼條款?這筆錢註定要打水漂了。要是能再叫到車,加價幾倍都樂意,唯一的願望就是止損,儘早將賬戶餘額花掉。」

有人在共享腳踏車平台上儲存的錢達到5000多元,都夠買一輛比較好的山地腳踏車了

商家鼓勵消費者充值返利的營銷套路早已流行。這兩年,借著「互聯網+」,在交通出行、健身美容、餐飲外賣等領域,「預充值對應一定比例返贈」的活動更多了。網路技術便捷,交易成本降低,對消費者誘惑很大。

共享腳踏車沿襲了網約車的補貼方式。今年2月,摩拜、ofo先後推出「充返」活動,充100得200元左右,優惠力度很大;3月,小鳴腳踏車充值優惠是「充多少送多少,最低充1元」,哈羅腳踏車則是階梯充返優惠:充100元得228元,充50元得88元,充20元得28元,充10元得12元。

一些用戶認為,共享腳踏車市場正處在跑馬圈地、培養用戶使用習慣的階段,企業融資是競爭的一種手段,補貼也一樣,而資本的進入又加劇了市場競爭。

儲值返現能夠催生「需求假象」,原本此類需求並不強烈的用戶,在充值返現的誘惑下,很容易加入充值大軍。杭州某電子科技公司程序員郝桐是個「宅男」,平常外出很少,但今年春節期間他還是在易到用車平台上充值3000元,加上返現一共將近5000元。但充值后的半年內,他只叫過4次車,基本算是「殭屍用戶」。

在「充值越多,獲利越多」的刺激下,消費者盲目充值,加劇了資金風險。上海某廣告公司員工武海君有騎行的愛好,為「隨時隨地隨意騎行」,他一口氣下載了摩拜、ofo、小鳴、小藍、優拜等5個共享腳踏車APP,都充了好幾百元,加上押金、返送,他在共享腳踏車平台上儲存的錢達到5000多元,都夠買一輛比較好的山地腳踏車了。

消費者對「儲值返現」欲罷不能,除了容易被一時得利誘惑外,與互聯網平台的定向營銷也有關係。武海君發現,只要你手機綁定了共享腳踏車平台,你的家庭住址、出行偏好等都在平台掌握之中。當賬戶里的充值金額剩1/3左右時,平台就會自動把你視為活躍用戶併發簡訊,催你參加新的優惠活動,「到那個時候,你是很難抵抗得住新一輪誘惑的。」

許多網路平台在經營地未註冊分公司,也沒有專業的客服人員,為消費者維權帶來很大困難

充值容易,消費不易,退款更難,這是預充值用戶的普遍感受。

上海某銀行職工董潘在一款名為「小熊快跑」的O2O健身應用上辦了半年卡,外加幾張優惠券。按規定,他每月只需99元,就能在小熊快跑簽約的健身房享受名目繁多的健身項目。「頭一個月還挺正常,但之後平台宣布提高包月價格,根據不同城市制定出108—158元不等的包月模式,我不認可,因為我是在新規出台之前辦卡的,跟客服投訴,客服不搭理我,幾次交涉后,我直接被封號,剩餘幾百元錢都搭進去了。」

北京某高校教師張林參加百度糯米優惠活動,支付365元購買一張面值500元的電子儲值卡。消費兩次之後,累計花費389元,卡里還有111元。張林對消費體驗不滿意,希望退款。百度糯米客服表示,因為張林的消費金額超過實際支付金額,不同意足額退款。經多次協商,百度糯米同意按比例退還30元。又過了一周,這筆錢才退到張林的賬戶里。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幾乎所有平台都對消費者退款設置了這樣那樣的障礙。比如,部分「共享腳踏車」平台的政策如下:優拜、小鳴腳踏車不可退還,摩拜腳踏車說「可以退還,7個工作日內處理」,ofo也表示「參與充值送金額活動的充值金額可部分退款」。后二者雖說可退款,但在客戶端上沒有退款選項,只能與客服聯繫,溝通過程和結果往往不容樂觀,退款難度不小。

目前,共享腳踏車平台都處在發展初期,不確定性很大。如果平台出現經營困難,充值就打水漂了。今年2月,福建莆田「卡拉腳踏車」投資人將公司賬目上的部分用戶押金划走,撤掉財務和客服,引來一片嘩然。隨後,卡拉腳踏車進入停擺狀態,從共享腳踏車方陣中掉隊。事後,創業團隊只能通過借錢墊付用戶押金。

另外,網路預付式消費群體分佈廣、數量多,許多網路平台公司在經營地未註冊分公司,也沒有專業的客服人員,這都為消費者維權帶來很大困難。

面對問題頻出的儲值返現消費,專家建議,消費者應在參與儲值返現活動時仔細閱讀協議條款內容,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辨別清楚哪些是霸王條款、哪些是可疑陷阱;同時,有關部門應儘快建立健全預防、監管和處罰機制。

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在經營者存在違約的情形下,消費者可以解除合同。如果經營者不允許解除合同,就有強制消費之嫌;如果賬戶餘額不能用也不能退,經營者就有侵佔消費者財產之嫌。消費者要善於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撥打12315投訴熱線,留足留夠消費憑據、存底、手機截屏等固定證據,都是很有必要的。」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欣華說。

中消協日前進行的預付式消費調查發現,預付式消費侵權問題比較突出,一些商家通過誇大折扣力度、儲值返現等信息誘導消費者採用線上充值、購買預付卡等方式付出幾千元甚至上萬元,而在其後的服務中發生不兌現承諾、降低服務標準,甚至擅自中止服務等情況。其中,四成多商家存在誘導消費,利用「限時搶購」「在線秒殺」等方式,給消費者製造一種「過了這村沒這店」的假象。24.2%的商家在合同合規性、預付卡設置規範性等方面存在霸王條款。

本次調查是在北京、上海、廣州等10座城市進行的,共涉及健身、美容美髮等不同領域150家企業。調查發現,超半數商家不簽訂任何形式的合同,僅有口頭約定。比如,《北京市消費類預付費服務交易合同行為指引(試行)》第六條就明確規定,「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將口頭承諾寫入書面約定,並保存所有書面憑證以維護自身權益」。然而,在北京調查的15個商家中,有10個不與消費者簽訂任何形式的合同或協議,只有口頭約定。其他城市中,成都僅有1家商家簽訂合同,不簽合同的比例達到93.3%,問題最為突出。

合同內容不完整,多數商家未聲明糾紛解決辦法及企業註冊信息。有些商家儘管簽訂合同或協議,但合同內容有欠缺。其中,商家常常有意無意忽視提供糾紛解決辦法及企業註冊信息。其中,「糾紛處理及違約責任」未提及的佔60.7%,企業「備案編號」未提及的佔60%。

15%的商家合同中存在「公司保留最終解釋權」「導致人身傷害/物品丟失概不負責」等不合理免責聲明。2010年,國家工商總局公布的《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中明確規定,「解釋權歸商家所有」等條款均為無效。然而,時隔近7年,仍有不少商家仍借「最終解釋權」免除自己的責任。

中消協表示,預付式消費問題由來已久,在線儲值預付式消費又帶來一些新問題。為避免消費者權益受損,建議商務、工商、金融等部門加強相關備案工作的銜接與配合,積極推行合同示範文本,引入第三方支付方式或行業保證金制度等資金監管方式。加強行業自律,引導企業樹立責任意識,堅持誠信、規範、合法經營。

「互聯網+」並非萬能轉換器。傳統業態與在線化、數據化、智能化的鏈接工作沒能做好,「互聯網+」就成了「互聯網-」。一味地扯情懷、講故事、唱高調,這樣的互聯網公司走不遠

最近,易到用車因資金鏈問題導致的「打車難、退款難、溝通難」等問題引人關注,在線充值返現等營銷方式受到爭議,一些依託「互聯網+」興起的網路平台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儲值返現的營銷套路早已有之,美容美髮、洗衣洗車、家政服務等行業的單用途預付卡,已經火了很多年。發卡企業倒閉、老闆跑路、霸王條款,消費陷阱防不勝防,被坑的人不在少數。現今,在「互聯網+」的語境下,互聯網平台大舉燒錢、高額補貼,儲值返利的促銷力度更大,刺激消費的誘惑力成倍增長。一些用戶動輒存入成千上萬元,圖的就是「高額饋贈」的便宜。可細算下來,賬戶里的錢好幾年都花不完。殊不知,在行業洗牌如此快速的互聯網創業環境下,幾年之後,這些平台還在不在,都要打上大大的問號。

當然,從根子上說,儲值返現的問題不出在「愛佔便宜」的消費者身上,板子應打給「動輒變臉」的互聯網企業:規則你制定、服務你提供、充值你管理,最後資金安全出了問題,「服務跟不上,餘額退不了,溝通沒渠道」,這責任,你不擔誰擔?

放眼望去,類似的毛病不單出在「互聯網+出行」領域,其他領域「互聯網+」跑偏的例子也不少。坑人無數的「e租寶」等線下財富公司,打著「互聯網+金融」的旗號,借著P2P理財的幌子,設立資金池,發布虛假標的,以極高的年化利率引誘投資者上鉤,害人不淺;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甫出,滿足了不少宅男宅女的用餐需求,卻不料,舌尖上的味蕾是滿足了,腸胃里的健康卻沒了保證,黑作坊、幽靈餐廳……這些「互聯網+餐飲」領域時常飛出的幺蛾子,不斷衝擊食品安全的脆弱防線。小熊快跑、全城熱煉、燃健身等「互聯網+健身」產品,剛出道時著實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但沒有多久,擅自提高包月價格、隨意更換健身菜單等負面消息頻出,不少健身愛好者只好回歸線下健身房。

「互聯網+」是個寶貝,但互聯網的時空分離、魚龍混雜生態,讓不法分子暗箱操作有了更大的騰挪空間。傳統業態與在線化、數據化、智能化的鏈接工作沒能做好,「互聯網+」就變成了「互聯網-」。要知道,一味地扯情懷、講故事、唱高調,這樣的互聯網公司走不遠。以誠信為本,做好改善用戶體驗的基礎工作,視產品創新與服務升級為生命,才是「互聯網+」企業應走的正路子。

企業要走正道,政府也要堵偏門,即立法管起來、執法嚴起來,壓實監管職責。比如,共享腳踏車的沉澱資金管理在法律上一直付之闕如,引來社會擔憂。近日,交通部就出台專門的指導意見,提出「在企業註冊地開立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專用賬戶,實施專款專用,接受監管」,這些措施若落實到位,就給資金安全裝上了制度閘門。

「互聯網+」並非萬能轉換器,消費者自己也得「長點心」。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碰到返現、減免、高利等優惠時,多一點理性,少一點衝動。對於隔著手機屏幕看不見、背後有著億萬條網路光纖的「互聯網+」產品與服務,看看法律法規,聽聽親朋建議,都是避免上當的好法子。

本文刊登於《 人民日報 》2017年06月02日18版百姓生活版

長按指紋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