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學習CIMA究竟是怎麼樣的一種體驗?

CIMA,我更願意把它稱為「英國皇家特許管理會計師」,事實上在它的中文官方網站上也是這麼寫的。因為它其實是「Royal Charter皇家特許」,只不過是被省略了,沒有體現出來而已。

要說學習CIMA 究竟是怎麼樣的一種體驗?我會告訴你其實我和樓下的那位同學一樣,是通過澳洲註冊會計師(CPA Australia)互認形式才獲得CIMA抬頭的嗎?(此處應有大笑聲)

但是要反過來想,能夠提出這個問題,就足以說明CIMA在的知名度正在逐步的提高。有誰會問,學習「澳洲重組管理會計師」是種怎麼樣的體驗,在誰會知道「澳洲重組管理會計師」,我想在澳洲本土都知之甚少。

然而這並不妨礙,我從一個「專業外來人」的視角去討論一下,關於學習CIMA究竟是怎麼樣的一種體驗。

如果你選擇了英國體系下的會計師資格考試的話,那麼我要恭喜你了!因為你從一開始就選擇了一種Harder模式(如果把美系下的會計師考試比作Hard模式的話)。我們知道,在英聯邦的嚴格體系下,包括會計師、律師這樣類似的專業行當,其學習模式都是非常之嚴謹的,很有層次感的。

在大陸,只知道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ACCA),不知道CIMA?真是正常的。要知道在,論知名度和ACCA相比,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ICAEW)都甘拜下風。這樣說,對學CIMA的人是不是會好受點。

但是如果你想要上《非誠勿擾》的話,我勸你還是趕緊去考ACCA吧。

我們都知道,大陸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院校與ACCA合作,開班ACCA方向會計班。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院校開始和CIMA合作,開設了CIMA方向會計班,包括大學部和碩士的都有。這是為什麼?因為英式的會計師學習體系適合對同學們打下紮實的基本功

在新的CIMA大綱體系下,除了基礎階段的5門課程(其幾乎都可以被會計學專業專科的同學們所豁免);CIMA分為三大板塊:企業板塊,績效板塊,財務板塊。三個層級:運營級,管理級,戰略級。九個科目全部採用客觀題機考形式,每個層級通過三個科目考試后參加一個綜合案例分析考試。考試時間:客觀題隨時考試,案例分析題每年四次考試,時間為2、5、8、11月。通過每個等級考試都有相應證書。(此處出自百度百科

CIMA的整個學習體系的重頭戲在管理會計職業能力考試(TOPCIMA),順利依次通過三個層級的所有考試后,學員必須學習並準備管理會計職業能力考試。該考試以模擬商業背景下的一份案例研究為依據,在有監考官監考的環境下開展為時3小時的技能測試。案例研究將於考試前至少6個星期在CIMA網站上公布,同時公布的還有管理會計職業能力考試的判分表。

TOPCIMA被稱為「財務隆中對」,顧名思義,就是對於考生其整體綜合素質與能力有著極高和全面的考驗。

而作為管理會計的CIMA的考試內容,甚至還會涉及到合併報表等方面的會計準則的考試內容。對於如此複雜的學習體系,即使在有免考的情況下,最快也需要2個考試窗口。與此相比,美國註冊管理會計師(CMA)只需要考2門,最快一個考試窗口就可以完成整個學習,感覺有點虧了吧。

現在隨著管理會計在全球的流行,我想很多學習管理會計的人都會有像你這種疑問,「管理會計」究竟有沒有用,尤其是在工作中的用處。其「用處」無非就是兩點,其一,CIMA的知識體系能否在實際工作中得到運用;其二,CIMA在僱主方是否有薪酬溢價

話分兩頭,其一,CIMA的知識體系是否能在實際工作中得到運用。我想,我們在財務領域學習到的知識,在每個人的財務工作中會用到的可以說是少之又少。財務的內容實在是太博大精深,而我們絕大多數人有可能只負責一小部分,這樣看來,無論是CIMA亦或是其他財務領域的證書,其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幾乎都運用不到。

其二,CIMA證書在僱主方是否有薪酬溢價

如果是在英國,以CIMA的知名度和地位是要超過ACCA的,與ICAEW齊名,僱主對其的認可度與薪酬水平也是相對較高的。

而如果是在大陸,那麼很抱歉。無論是從證書知名度,還是僱主認可度,等各個方面來看,CIMA都不盡如人意,很多本土僱主甚至是從來沒有聽說過CIMA這個證書的,與CMA也是無法同日而語。

而從我的角度來說,我是先通過的註冊會計師(CICPA),其後我才是同時在澳洲註冊會計師(CPAA),CIMA,CMA三者之間做出選擇的,事實上我也的確是幾乎同時準備過這三門考試的。由於CICPA,CPAA,CIMA同屬於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的成員,因此,CPAA,CIMA對於擁有CICPA的會員,提供非常具有誘惑力的免考、互免政策。CPAA只需要4門;CIMA通過一個gateway的考試,隨後進入到戰略階段和職業能力階段,可以看作是5門考試。

而由於CMA並非IFAC的成員,因此對於CMA是沒有免考,事實上CMA在推出新大綱之後,其本身就只有2門考試科目,也就不存在所謂免考的問題了。同時,CMA有中文考試 ,是為數不多的提供中文考試的國際會計師資格證書。

CPAA的專業階段均為開卷形式,最後一門全球戰略與領導力(Global Strategy and Leadership)TOPCIMA類似,也是考前提供案例資料。(從2017年第二學期開始,不再提供考前案例資料)。滿分為900分,60%為合格分數線。CIMA採取閉卷的形式,滿分為100分,50分為合格分數線。CMA也均為閉卷形式,滿分為500分,72%為合格分數線。

那個時候,我是以CMA為排第一的備考狀態,CPAA排第二,CIMA放在最後。為什麼,因為CMA我是報了培訓班的,費用昂貴,而CPAA的考試費用同樣價格不菲,CIMA沒有參加任何培訓班,考試費用也是相對最低的。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CMA以刷題為主,備考會相對較為機械;CPAA三者中相對最為簡單,把書看過幾遍之後,通過相對較為容易;而CIMA卻是三者中最難的,如同上面說到的,有合併報表這樣複雜的內容,而到了戰略階段及TOPCIMA其難度更是高出天際。所以有很多學CIMA的同學對於與CPAA的互認是有意見的,因為兩者之間的難度差異的確有點大。

樓下有同學說,有直通車8w考一門就可以。我說我要再重申一下,我是通過互認直接獲得的CIMA,不需要考試。

其實每一個會計師協會都有這樣的案例,就是對於資歷職位各方面特別突出的會被授予資格證書,會有一些協會會員對此有所非議,認為對通過考試獲得的人不公平。而我對此的觀點是,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通過吸納資歷職位各方面特別突出的財務領袖,提升協會的知名度;而隨著協會的知名度不斷提升,對於其會員也會是一種獲益。

回到問題本身,會產生這種問題的本身是因為CIMA它在大陸的歷史還不夠悠久,不像ACCA在大陸超過25年,公眾對它還是比較陌生的。想想誰現在會問學習CICPA是種怎麼樣的體驗,就一個詞,"折磨「唄。

我在去年11月的時候,參加了CIMA成立十周年的慶典。要知道,只是十年,CIMA已經在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知名度也越來越高了,而CIMA還在不斷的發展壯大中。

2012年, CIMA與美國註冊會計師(AICPA)共同推出了全球特許管理會計師(CGMA),這是一個代表著擁有高超的財務技能和管理技能的複合型人才的專業協會。憑藉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AICPA)和皇家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CIMA),這兩大全球最負盛名的會計組織所享有的資源與聲譽,CGMA將得到在全球範圍的通認。

有幸的是,就在昨天(8月9日)的深夜,我收到了CIMA關於CPAA互認成為CIMA會員,同時也可以被授予CGMA認證得郵件。

那麼在未來,CIMA和CGMA將會更加受到全球範圍的認可,同時在,有越來越多的僱主認可CIMA和CGMA,CIMA和CGMA的知名度也會越來越得到提升。

到那個時候,也許你的問題就不再是學習CIMA是怎麼樣的一種體驗了,而是如何通過CIMA,在財務領域的職場上獲得更大的提升,取得更大的價值。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