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紀念淞滬抗戰80周年(5): 血肉磨坊

紀念淞滬抗戰80周年連載(5)2017/08/15

今年8月13日是淞滬抗戰80周年紀念日。

淞滬抗戰是盧溝橋事變后,軍隊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的戰役。

今天,前哨報約請著名作家徐志耕,將獲五個一工程的長篇作品《淞滬大會戰》,精編為七個篇章,連載發布,作為紀念。

淞滬抗戰是抗日戰爭史上可歌可泣的輝煌篇章。本書以中日上海戰場為主線,以國際外交鬥爭為背景,展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萬眾一心的凜然正氣,描寫了從統帥部的高級將領到各界民眾的抗日救亡活動。作者以翔實的史料和文學筆法,全景式地再現1937年8月13日開始的歷時3個月的上海戰場的烽火硝煙,氣勢恢宏,場面雄奇,為歷史留下一部關於淞滬抗戰的真實記錄......

血 肉 磨 坊

文/徐志耕

9月上旬,是淞滬戰場最為激烈和最為微妙的關鍵時期。兩軍的前線指揮官在貫徹大本營戰略部署的同時,不得不面對急速變化的戰場形勢,對未來的發展態勢作出準確的判斷。

在吳淞和寶山被攻陷前的95日,第九集團軍總司令張治中發給南京大本營一份急電,這份急電提出的問題和對戰場形勢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淞滬作戰已越三周,敵雖增援至三師團以上,已在川沙、吳淞、張華浜等處登陸,然其活動範圍仍限於江岸狹小區域,至今仍未能打成一片,以後發展當不非易。判斷敵之意圖,最近若不得逞,勢必由國內不斷增兵,在沿江沿海繼續擴大戰鬥區域,以上海正面為頂點,南至杭州灣之海寧,西至江陰,恐將成為陣線。我軍似須有敵若增一師團,我則以二師至三師當之,始可應付裕如。大本營方面,對以後至少三個月內,敵能派出增援之兵力,諒有估計。我軍適應抗戰之兵力,諒有準備,以期為堅強持久之抗戰。至上海正面如現在第一線陣地外,並在後方構築陣地數線,甚為強固,且我三十六師、八十七、八十八各師及鍾松旅官兵,皆能沉著而有經驗,若兩翼無有顧慮,則持久作戰,尚有把握。謹申意見,藉貢參考……」。

保定軍校出身的張治中素以善於用兵勇於作戰而著稱。早在黃埔軍校和北伐時期,他為蔣介石獻計獻策,深得賞識,被蔣稱為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後來,他歷游歐美日本,考察了國外的現代軍事,對戰略戰術更有新的見解。

張治中的判斷相當正確。接到張治中急電的第二天,大本營又接到軍統局派遣上海的周特派員的電文。電文說,他從日本方面私人關係處得到消息,上海戰爭因為海軍陸戰隊輕敵,至今陸戰隊已死傷了六千七百多人。當初東京的計劃是以第三艦隊在華南海口作一些牽制動作,等待華北軍事形勢發展。後來南口一線相持不下,海軍陸戰隊在上海屢戰屢敗,因此不得不更變戰略而下決心將主力投入上海戰場。現在多次炮擊都未佔領,陸軍傷亡多至兩旅,雖然已由部隊在楊林口、瀏河、吳淞等地登陸,但很難通過羅店一帶取得聯絡,前天到的兩個師團的援軍昨天已經參戰,死傷很多。明天還有兩個師團到上海,主力作戰必定在八日中午以前,還可能增兵一個飛行旅團到上海,準備大舉轟炸掩護陸軍登岸。

松井石根率領的第三師團和第十一師團從川沙和吳淞登陸后,在戰役上形成了對日軍非常有利的態勢。雖然仗著空軍和海軍的支援,但在軍隊的猛烈抵抗下,仍然顯得兵力不足。因而,進展緩慢,有些部隊被迫停頓,無法達到佔領上海以北要地的目的。登陸半個月,兩個師團的傷亡人數已達四千一百多人。加上天氣炎熱,或連日豪雨,部隊在水濠中作戰,病員大量增加。

政府在上海作戰的戰略方針打破了日軍從華北進攻的意圖,從而迫使日軍不得不從華北抽調兵力增援上海的日軍。

台灣旅團四千三百人914日在川沙登陸后,立即從羅店向大場進攻,可是遇到了守軍第十五集團軍的重兵防禦,只好再退回羅店,等待從日本開來的增援部隊。

國軍從823日開始的反登陸防禦戰轉入了以防守為主的陣地戰。自然,防守的目的是等待反攻。

以羅店為中心,中日兩軍在長江岸邊的這片沖積平原展開了寸土必爭的陣地戰。

823日,松井石根在指揮第三師團從吳淞口、張華浜大舉登陸的同時,指揮第十一師團的大部攻擊守軍兵力薄弱的川沙口和瀏河鎮一線,與五年前的戰術完全一樣,部分日軍登陸成功,搶佔了羅店。

羅店的佔領,意味著戰場重點的轉移。好在只是小部的日軍登陸,張治中急令劉和鼎部嚴加防範。第二天,兩千多日軍又向瀏河登陸,敵人的海軍炮火向沿岸的守軍猛烈轟擊,五十六師師長劉尚志親自率領援軍到陣地督戰,守兵頑強抵抗,打退了一次又一次的登陸衝鋒,血戰整天,斃敵四百多人,五十六師傷亡營長以下官兵三百多人。

827日,瀏河附近楊林口、七丫口一線停泊敵艦二十八艘和兩艘輸送艦,還有十多艘民船及小火輪。從下午開始,艦艇的火炮不斷向岸上發射,徹夜未停。日軍在企圖登陸時,經常先以炮艦集中火力,由飛機指示目標,向守軍的陣地施行猛烈轟擊。等炮火稍停,敵人便從艦上分乘登陸汽艇或者民船在煙幕的掩護下向岸邊前進。

守軍摸到了規律后,在炮火猛烈時只留少數士兵觀察監視,其餘的部隊全部進入工事隱蔽。等到炮聲稀疏,眼見登陸的敵兵接近岸邊,一聲令下,萬彈齊發。五十六師還配

備了六門山炮,可以直接瞄準敵人艦艇。瀏河一帶,敵軍大舉登陸的有五次,平時艦艇忽多忽少,零星炮擊日夜不停。除有小部偷襲成功外,大部敵軍始終未能登岸,守軍擊沉擊毀汽艇民船達幾百隻,斃敵五百多人,守軍以少勝多,僅傷亡官兵一百五十餘人。

95日,日軍大舉進犯。長江沿岸,艦艇列陣,從川沙口至瀏河一線,每里地一艘一線排開。瀏河炮火激烈,全日不停,大有捲土重來之勢。汽艇民船,蜂擁登岸。守軍沉著應戰,連續擊退登陸之敵。

不甘退守的日軍又向七丫口衝鋒,九架敵機先行轟炸之後,日軍利用退潮后的淺灘,大隊步兵再次反攻。一千餘人的日軍拚死登岸,守軍用機槍和手榴彈猛擊,沙灘上血跡斑斑,屍首累累。潮水般的敵人一次又一次反撲,漸漸地,他們失去了信心。

十天後,日軍又集中兵力大舉進犯。在隆隆怒吼的炮聲中,濃霧般的煙幕鋪天蓋地,一片迷濛,敵軍如潮似水地波浪式向岸邊推進。這時,守軍的一個堡壘被日軍的炮彈擊塌,轟隆一聲,十三個士兵全被埋在裡面!

面對隱隱約約的大隊日軍,潛伏在工事里的守軍聽到一聲號令:「打!」便如猛虎下山,奮勇躍出戰壕,衝到灘頭。立足未穩的敵軍面對排山倒海的軍隊居高臨下地衝來,便倉皇掉頭,有的不知所措。手榴彈和槍彈象雨點般地掃去,猶如趕下河的鴨子,日軍大部死傷外,其餘的登上汽船,慌張逃命。

以五十六師為主的瀏河守軍,打退了日軍多次登陸進攻,在自己的陣地上寸土不移!

距瀏河鎮南二十里的羅店,是敵我爭奪的中心。軍事家們認為:位於淞滬側背的羅店,猶如第一次歐洲戰爭時西戰場的巴黎。這裡交通四達,向南可達劉行、大場,威脅張華浜、蘊藻浜側面,向西到嘉定,可斷軍隊的後方交通線滬寧鐵路,東達川沙口、月浦,可接應長江運輸,北是瀏河、太倉。從某種意義上說,佔領了羅店,就佔領了淞滬戰場的主動權

接到敵人佔領羅店的報告,張治中吃了一驚:敵人已抄到我軍背後,全軍有被敵包圍的危險,千鈞一髮,他先派兩個參謀乘汽車去偵察情況,同時抽調十一師和九十八師迅速趕赴羅店,撲滅登陸的敵人。兩個參謀的汽車剛到羅店鎮口、立即遭到日軍的密集射擊,司機當場犧牲,兩位參謀負傷。

十一師師長彭善率領部隊冒著敵機的轟炸,以果斷神速的動作到達羅店迎戰敵人,乘敵立足未穩,十一師全力猛攻,至晚上八時,羅店克複。四百多敵人除死傷者外,生擒三名,其餘驚慌逃竄。在被擊斃的日軍工兵上尉身上,搜出地圖一幅,得知首批登陸部隊為第四十三聯隊和四十七聯隊及工兵第十一聯隊。這三個聯隊是號稱日軍最精銳的久留米師團。

和十一師同時受命的九十八師第二天收復了寶山和獅子林。從蘇州趕到嘉定的六十七師也趕到羅店防守。這個時候,蔣介石調整戰鬥序列,軍政部次長陳誠已到淞滬前線任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自蘊藻浜以北的防務,全由陳誠負責。原屬張治中的十八軍劃歸陳誠指揮。從此,以羅店為中心的主戰場將由蔣介石的寵將來導演了。

二十五日拂曉,彭善的十一師和夏楚中的九十八師正在羅店西北掃蕩敵軍時,從石洞口、小川沙登陸的日軍乘固守羅店至瀏河一線的李樹森六十七師陣地沒有鞏固之際,集中飛機、大炮向羅店猛轟,掩護步兵向前推進。

十一師的後衛團急速趕回羅店時,在新鎮附近突然遭到日軍一個聯隊的襲擊。雙方激烈交戰。從下午二時打到晚上八時,整整決鬥了四個時辰,白刃格鬥,往返衝突了七八次,才將敵人擊潰,雙方死傷各有七八百名。

這時,守備羅店鎮的部隊僅一營兵力,在日軍豪雨般的炮彈炸彈轟擊下,鎮上的民房基本炸毀,尚未修好的陣地也被破壞,他們無險可憑,但仍然拚死防守。

直到晚上八時,六十七師的主力二零一旅才由瀏河趕回羅店反攻。率隊的是旅長蔡炳炎和副旅長兼團長李維藩。

羅卓英的四個師不能撲滅登陸之敵,又失了羅店,蔣介石得報后心急如焚,當晚九時電令羅卓英:今晚必須恢復羅店!

羅卓英奉令后,立即督促各部向日軍進攻。六十七師師長李樹森親自督陣,因電話線被炸斷,他只好派人與十一師聯絡請求支援。師長和旅長率領師預備隊趕到,少將旅長蔡炳炎身先士卒,帶頭衝鋒。他訓示全旅官兵:「誓與陣地共存亡,前進者生,後退者死,不得畏避!」

衝鋒開始,奮勇的士兵一往無前,衝擊了幾百米后,蔡炳炎旅長胸部中彈倒下了,官兵在救護他時,他仍高呼:「前進!」

羅店回到了六十七師的手中。

二十七日晚上,川沙口又有大批日軍登陸,十一師和九十八師奉命反擊。敵人仗著軍艦上的猛烈炮火掩護部隊登陸。登陸的日軍向著羅店前進,日軍發動了對羅店的第三次進攻。從二十八日上午八時開始到下午三時,敵人的飛機和大炮的轟炸一刻不停,爆炸掀起的煙塵氣浪捲起了飛沙走石,籠罩全鎮,斷牆殘壁間烈火熊熊,羅店經受著戰火的洗禮。

敵人不敢進犯。忠勇的戰士在焦土煙焰中苦守著。炮火更猛了,每一寸土地都是血和火。守軍傷亡大半,下午六時,守軍被迫退出羅店。僅存的官兵在羅店南面與日軍對峙。

聽說羅店吃緊,蔣介石趕到前線司令部,召集各路長官指示機宜。

當晚,十四師奉命從常熟星夜兼程,直奔羅店增援。十四師是十八軍中能攻能守的部隊,他們是從湖南出征的,部隊一到蘇州,被被派到常熟,警戒白茆口到江陰一線的江面。聽說羅店吃緊,陳誠便下令先調四十二旅的兩個團星夜增援。

到達嘉定后,得知羅店已經被日軍佔領,師長霍揆章和參謀長郭汝瑰一商量,決定乘敵立足未穩、情況不明之際,立即奪回羅店。當下決定由四十二旅的八十三團擔任正面主攻,七十九團迂迴包圍。李樹森部的六十七師和十一師一個旅協同作戰。

乘著天黑,八十三團團長高魁元接到命令,立即發起進攻,不料被一條小河擋住去路,日軍火力封鎖,進攻的官兵在橋頭犧牲了幾百人!

這一仗,因為兩個師通信中斷,無法協同,十四師的兩個團前後都被河流阻擋,因此未能成功。十一師一部血戰五小時,衝鋒十多次,在半夜奪回了南半部。軍隊在羅店有了立足之地,六十七師以羅店鎮南為依託,逐步向左右兩側構築工事。佔據鎮北的日軍與軍隊對峙,兩軍往複爭奪,日夜不停。

淞滬戰場的戰事重心仍在羅店。94日,日本政府為給上海派遣軍鼓氣,追加侵華軍費二十五億日元。松井石根被任命為上海陸軍最高指揮官的95日,長江口和黃浦江的日軍艦艇共達一百三十多艘。調兵遣將的日本軍部,準備著大規模的總攻!

這時,軍隊苦戰旬余,傷亡奇重。至97日,羅店一線的十一師傷亡官兵2120余名,十四師傷亡849名,六十七師傷亡3100余名,九十八師傷亡2590余名,五十六師傷亡380余名,七十五軍的六師兩旅只存戰鬥兵1600名。各部傷亡過半,雖經補充,但兵力不足。大本營決定放棄第一道防線,全線退守北站、江灣、廟行、羅店以南、施相公廟、瀏河一線。爭奪羅店的外圍戰依然驚心動魄。軍隊用「一寸山河一寸血」來概括這片土地上的激烈搏殺,日本軍隊則稱羅店為「血肉磨坊。」日本陸軍省兵務局和上海派遣軍的官兵對羅店及羅店附近的村莊印象極深,厚厚的戰死者登記冊和陸續寄回去的死亡通知書上,關於戰死的地點一欄,許多人都填著「月浦」、「吳淞」、「蘊藻浜」和「羅店」。

96日,羅卓英兩次接到蔣介石的電話和電文:「羅店關係重要,必須限期攻下。要求將士有進無退,有我無敵,不成功便成仁……」

前敵總司令陳誠頒發了進攻羅店敵軍的部署。當夜,羅卓英在他的嘉定司令部,發布了攻擊命令,第十一師、第十四師和六十七師與九十八師配合頑強進攻,掃清了外圍,十四師在羅店東北攻擊,進至王家宅、陸家村、潘宅附近,十一師和六十七師攻到羅店南的方芯市,五十一師和五十八師一旅進展到長橋、六維、潘家橋一線,敵我往返衝突,血戰整夜。羅店東北敵我死傷四、五百人,涇河為屍體填滿,河水赤紅!戰至凌晨,正待將包圍在羅店鎮的敵軍席捲之際,傳來了寶山失陷的消息。這一來,吳淞與月浦——獅子林一線交通被敵人打通,九十八師側背受敵威脅。羅卓英一看敵我態勢已變,只得調整部署,停止圍攻。

日軍不斷增援,雙方在對峙中尋機殲敵,攻擊和反攻擊戰一日不停。

已經是細雨綿綿的初秋了,羅店四郊的中日軍隊仍在僵持中爭奪,在爭奪中僵持。

921日早晨8時,二十多架敵機向駐羅店東南尤梅宅的守軍陣地轟炸,接著步炮協同,合力攻擊,很快被敵佔領。當天午後,一千多名敵軍又攻擊蘇村。張家宅、金村之線最為猛烈。五十一師和五十八師的蔣宅、吳宅一片腥風血雨。

這一天,九十師全線激戰,傷亡官兵十分之七!當天夜裡,師長以堅強決心下令夜襲。天剛黑,三四九團在手榴彈和炮火中奮勇肉搏,三連長張歧山衝鋒在前,不幸陣亡。經過一個小時的突擊,九點鐘恢復了陣地。半小時后,擊退的日軍聯合增援的敵人一個大隊向守軍陣地反撲,揮刀如風,殺人如麻,一七五旅傷亡殆盡!此刻,協助反擊的一營與敵人反覆衝鋒,終因敵人炮火猛烈,相持不久,只得收集殘部,憑著一條小河與日軍對峙。

二十二日和二十三日,九十師防守的羅店南線陣地焦土一片,工事夷為平地。炮火連天中,只見鐵血相拼,屍首遍地。凄冷的月色下,守軍利用夜間反覆爭奪,手榴彈和機槍彈一齊朝敵營飛去。而日軍乘著夜色實行反襲。

927日開始,日軍的大炮又整日狂吼了。在飛機坦克的策應下,大隊日軍向守軍的警戒線猛攻,火力偵察和實力試探的目的,是準備發動第四次總攻。炮戰拉開了全線總攻的帷幕。從瀏河、羅店、劉行、大場、江灣至閘北八字橋一線,到處都有日軍的密集炮火,僅930日一天粗略統計,敵軍發射炮彈三千發以上!淞滬在煙火和彈雨中掙扎。

總攻的重點仍是羅店。在炮火掩護下坦克車為前導的大隊日軍從羅店與劉行之間突破。眼見越來越近的敵人,守軍排炮齊吼,當即擊中坦克兩輛,其餘的首尾難顧,只好掉頭就退,跟隨鐵甲的步兵在猛烈的炮火下不敢前進。

黑夜過後是十月一日的早晨。日軍改變了戰術,先以大小鋼炮轟擊,后是飛機隨處投彈,在炮火掩護下,日軍以開掘機和人工進行土工作業,企圖挖掘戰壕逼近守軍陣地。

守軍沉著等待。日軍聲東擊西,從左翼發起了進攻。守兵將計就計,在正面還擊的同時,派出一部分兵力迂迴到日軍側翼兩面夾擊,敵軍損兵折將,只得敗退。

連續的衝鋒和反衝鋒無論進攻或防守,兵員和彈藥的損耗都相當巨大,日軍仗著不斷的增援有生力量而保持著進攻的銳氣,守軍這時候人員傷亡已過半數,有的部隊只剩下三分之一!

軍旅作家徐志耕

軍旅作家徐志耕

19462月生於水鄉紹興,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1964年從軍舟山,1966年發表詩歌《我為人民守海島》,此後在報刊上發表新聞通訊及散文特寫。1970年任《解放軍報》記者,在十八年專業報紙釆編的同時發表《紹興鄉情》丶《古風永存百歲堂》丶《土地》丶《風雪高原英雄歌》等散文和報吿文學。1987年開始任南京軍區文藝創作室專業作家丶副主任。他是自發地大範圍地調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第一人,1987年出版的《南京大屠殺》是作家寫的第一部全面記述這一歷史事件的長篇報告文學,在大陸及港台出版並譯成英丶法丶日文等二十多種版本風行海內外。另有《浴血淞滬》丶《莽崑崙》丶《憂樂萬家》和《風風雨雨步鑫生》丶《是是非非李慶霖》丶《紅菱謠》等中短篇報告文學數百萬字。獲全囯優秀報告文學獎丶全國圖書金鑰匙獎丶人民解放軍文藝獎丶徐遲報告文學獎丶莊重文文學獎丶鐘山文學獎等,另有《徐志耕報吿文學選》六卷和《徐志耕文集》四卷本出版。

徐志耕為國家一級作家,文職二級,作家協會會員,報吿文學學會原理事,江蘇省作家協會理事,曾榮立二等功和三等功。1993年起享受囯務院特殊津貼。曾任《寧波幫》雜誌總編輯。

熱點文章:

電影《戰狼》完整高清版免費搶先看

深度調查:「死不起」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羅富強:中印邊境對峙必須認清的七個問題

中印對峙,很可能印度會打響第一槍

中印邊境:印軍已經進入「不戰不和」模式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