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余秋雨辦書法展自信滿滿,你給他的書法打多少分?

《文化苦旅》《千年一嘆》《行者無疆》……單是列上幾本書,估計不少人就已猜出他的名字了。身為暢銷書作家,余秋雨寫出的書當以數百計。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餘姚(現慈溪)人。1966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上海市中文專業教授評審組組長兼藝術專業教授評審組組長。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頒授成立「余秋雨大師工作室」。2012年在藝術研究院成立「秋雨書院」。

出版有《文脈》《山河之書》《千年一嘆》《行者無疆》《何謂文化》《吾家秘史》《北大授課》《極品》《文化苦旅》《霜冷長河》《人生哲思錄》《遠方演講錄》《戲劇史》《世界戲劇學》《藝術創造學》《重地碑書集》等數量龐大的圖書。

不過,今天我們不談書,而是圍觀余大師的書法。

這些都是在美術館 「余秋雨翰墨展」上與公眾見面的書法作品,數量足有數十件之多。

知道你著急,不過在欣賞作品之前,不妨先聽秋雨老師談談緣何會有這次的展覽——

二十多年前,國內很多地方都大興恢復古迹之風,修繕一新的古迹就得找人題寫碑文以作銘記,名聲如日中天的余秋雨成為各地競相邀約的對象。

「碑文和碑書出自同一人之手,這在古代很尋常。可近現代就不多了,要麼是能寫碑文的,毛筆字卻不太好;要麼擅長書法之人,卻不會在內容方面下工夫。我成了一個特例。」

余秋雨說,多年累積下來,出自他手的碑文已有相當數量。「何不集中一處給大家看看呢?」在余秋雨看來,這些文字除了同處一室便於比對,更重要的是,他以現代人思維從歷史深處為古迹題寫的文言文,可以讓人們在古今之間自由遊走。

好啦,進入正題。展覽主要分為以下板塊

//碑文精選//

《炎帝之碑》《法門寺碑》《采石磯碑》《大聖塔碑》《金鐘樓碑》……

這些碑文內容不僅是他原創,而且撰寫者也是他本人,現在,這些碑文已然成為當地的文化景觀。

業內專家是這樣評價他的碑文滴:

他的碑文,突破老式碑文的駢賦套路,恢宏、高雅、暢達,具有現代思維高度,又便於普通遊人誦讀。

他的碑書,吸取二王、米芾、趙孟頫、文徵明的行書風姿,兼容莊嚴和瀟洒。

撇開書寫內容,對於書法這一書寫形式,余秋雨也不吝溢美之詞:「這筆墨肯定是人類奇迹。一片黑黝黝的流動線條,既實用,又審美,既具體,又抽象,居然把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族群聯結起來了。」

//匾額薈萃//

除了長篇碑文、碑書,不少文化景點還邀請余秋雨為其題寫匾額。例如為四川成都題寫的「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已廣為流傳。這次翰墨展選取了小部分題額,例如「仰韶文化遺址」「蕭何曹參墓園」「魏晉名士行跡所在」「由此邁向大唐」「千佛崖」「南川金佛山」「烏江大橋」「崑崙第一城」等。

我思忖日久,頭腦漸漸由精細歸於樸拙,覺得傳統文人有一個不存在例外的共同點:他們都操作著一副筆墨,寫著一種在世界上很獨特的毛筆字。不管他們是官屠宰輔還是長為布衣,是俠骨赤膽還是蠅營狗苟,是豪壯奇崛還是脂膩粉漬,這副筆墨總是有的。

——余秋雨經典散文《筆墨祭》

余秋雨認為,書法作品真正的藝術美感,並不完全在乎它表達的內容,還在於它的線條、墨色、節奏、韻律,以及所表達出來的生命感。

//經典譯寫//

duang!duang!duang!展覽中最有氣勢的部分來啦!

余秋雨用優美的現代散文翻譯了屈原的《離騷》、莊子的《逍遙遊》和蘇東坡的《赤壁賦》。自從余先生的譯本問世之後,每逢端午,青年網友都會交相推薦「余版散文《離騷》」。

「我是學者,比散文家的學術底子會好一些;同時我還是作家,比考古學者的文筆自然優美些。」余先生非常有自信。他還說,在古今轉換中,自己如同一座「橋樑」,串接起古典和現代美學,以個體的體溫觸碰已不為很多人知曉的歷史。

在他看來,如今人們以端午節祭奠一位幾千年前的詩人,只能稱為「陌生的紀念」,因為很多人連他的經典《離騷》都讀不懂。因此,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消減距離感,而將現代文版本的《離騷》和《離騷》原文並置展出,便是方法之一。

這次余秋雨在以行書書寫《離騷》全文後,又以草書書寫了《逍遙遊》全文。由於兩文篇幅很長,古代文人幾乎都不能一鼓作氣地以大字完成。

余老師在《筆墨祭》里寫道:古人為什麼要花這麼長時間練字,就像當代女孩子練健美,一定要把身材練出來一樣。古代的書法就是現代的身材,差不多的。

//書壁一瞥//

此次翰墨展一大特別亮眼之處,是辟出一個區域展出了余秋雨先生的大量著作,取名「書壁」。裡面比較系統地展出余秋雨著作的大陸版、台灣版、外文版等龐大著作量。此外,還展出部分盜版書,一是反映余先生著作的受歡迎程度,二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近十年來國內反盜版的進步。(這個設計,藝綻君想說:給滿分!)

余秋雨的書法之路

不得不感嘆,余秋雨先生不光著作等身,字兒寫得也漂亮,難道大家不好奇,他這「手藝」是腫么練成的嗎?

余秋雨說,打小自己身邊的人都在寫毛筆字,他的媽媽、外婆毛筆字都寫得很好。(看人家這家庭環境!)他最初喜歡王羲之的字,後來又特別迷戀顏真卿的字,原因是他不愧為大寫的書法家:在江山社稷身處險境之時,顏真卿投筆從戎,用自己的戰馬抵擋孽賊,而最後文筆又可以扛起整個書法史和整個文化史的重量。

作為過來人,他也樂於給後學者支招兒。比如臨帖之初,楷書和行書都可以練,但不要急於練草書或者是行草,儘管其龍飛鳳舞的走勢很帶勁兒,但也得先擱一擱,還得從練習比較端正嚴肅的字體做起。在練過了楷書和與之相接近的字體后,你就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隨意選擇了,去享受生命潛在能量釋放的快感。

看完余老師美美的字,是否也有些心動,想練練字了?這不,余老師的課外作業已經殺到——他非常主張年輕人都學書法。

他說,今天很少有人再去用毛筆寫字了,但擺脫了實用性,可能使它成為真正的藝術。在當下這個最需要真正藝術的時代,書法實在是國人進入文化史的一個簡要讀本。所以如果有機會就去練練書法,讀讀書法,追一追書法,崇拜崇拜一些書法吧。長此以往,不僅書卷氣會大大增加,生命價值也會出現新的等級。

為了提防有人練書法開小差,余老師還講了這樣一則故事:唐代書法家懷素練字,寫壞的筆堆成了一座小丘,他索性挖了一個坑來掩埋,起名曰「筆冢」。沒有那麼多的紙供他寫字,他就摘芭蕉葉代紙,據說,近旁的上萬株芭蕉都被他摘得光禿禿的。

儘管對書法鑽研匪淺,不過,對於外界贈予他的「書法家」稱謂,他並不認同。「有家媒體說我是世界上行走最遠的人文學者,這個界定就很好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