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明清甘肅戲班 一段多彩的記憶

導讀

1907年到1908年間的一天,一支俄國探險隊正在黑水城遺址瘋狂發掘,現場狂風呼嘯,沙塵飛揚……

突然,一名探險隊員從積沙中挖出一本古書。他撿起書,興奮地大喊大叫。大家圍過來,搶著觀看出土的古書。這是一本殘缺的線裝書,全書僅剩42頁,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漢字。

後來的研究發現,這本名為《劉知遠諸宮調》的古書,原來是宋、金時期的諸宮調劇本。黑水城遺址位於甘肅境內。《劉知遠諸宮調》的發現,說明早在宋、金時期,甘肅就有民間戲曲團體的演出活動。由於古代文獻記載缺失,我們無法了解當時民間戲曲演出的全貌,由散落在古籍中的零星記載推測,當時甘肅的民間戲曲演出組織是非職業的,還不能稱作真正的戲班。戲班在甘肅的出現,應該是明代以後的事。

從寥若晨星到遍地開花

明清時期的甘肅戲班,經歷了從寥若晨星到遍地開花、從業餘走向職業的發展道路。早期的戲班,幾乎都是業餘的。有的戲班,屬於半藝半農,演員大都是農民,農忙時務農,農閑時演出;有的戲班,屬於半藝半工,演員為手藝人,攬到活時幹活,沒有活時演出;有的戲班,屬於半藝半商,演員為小生意人,有生意時做生意,沒生意時演出,或者白天做生意,晚上演出。這種戲班,大都由所謂的「好家子」組成。這些「好家子」,類似京津一帶的「票友」。他們以自娛自樂為主,有機會時,就掙幾個零花錢。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特別是演員藝術水平的提高,戲班走上了職業化的道路,唱戲成了他們謀生的手段。

從文獻記載來看,甘肅的職業戲班始於明代。從北宋末年到元代初期,甘肅戰火連綿,先是宋與金、宋與西夏、金與西夏之間的戰爭,后是元與金、元與南宋之間的戰爭,隴原大地飽受戰爭蹂躪,人民流離失所,文化藝術遭到嚴重破壞,戲曲的發展幾乎處於停頓狀態,甘肅的戲班一直未能真正發展起來。元代中期,甘肅有過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受北方雜劇發展的影響,甘肅的表演藝術開始復甦。元代晚期,戰亂又起,甘肅表演藝術的發展,再次停頓下來。

進入明代以後,甘肅境內戰事稍緩。為了消除邊患,明朝政府在甘肅推行屯邊移民政策。從洪武初年(1368年)到永樂十五年(1417年)的近五十年間,明朝政府先後組織了八次大規模的移民運動。明代的甘肅移民,主要來自山西、陝西一帶,此外,也有來自江南的戍邊軍人及其眷屬,以及充軍的囚犯。他們的到來,帶來了山西、陝西和江南一帶的民間表演藝術,戲曲就是其中之一。

內地移民中,有一部分是民間表演藝人。他們來到甘肅后,利用閑暇時間搭班唱戲。於是,甘肅出現真正意義上的戲班。

明代前期,甘肅戲班寥寥無幾。據《戲曲志·甘肅卷》記載,甘肅最早的職業戲班,大都出現在河西地區,這與河西是最早的移民區有密切關係。在這些戲班中,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戲班,是創建於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的高台縣宣化鄉樂善堡忠義班。傳說忠義班是明代隨著大量移民,從山西大槐樹下遷來的,來時帶有樂器和戲箱。移民口中的山西大槐樹,是指山西洪洞縣賈村西側的大槐樹。大槐樹旁是山西名剎廣濟寺,明朝政府在此設局駐員,集中辦理移民事宜,大槐樹由此成為移民集散地,也成為移民心中永遠的記憶。從大槐樹下遷走的移民,不一定是洪洞縣人。忠義班究竟從何處遷來,是一個不解之謎。由於忠義班紮根於樂善堡,所以又稱為「樂善班」。忠義班當初演什麼劇種,已不可考。後來,秦腔傳入河西走廊,忠義班改演秦腔。

繼高台忠義班之後,傳說明代萬曆十三年(1585年)前後,臨澤縣沙河渠也創立了一個忠義班。河西走廊缺水,為了農業灌溉和人畜飲水,各地修建了大量水渠。這些水渠,大都控制在民間團體和家族手中。這個忠義班,就是臨澤縣沙河渠主為首組建的自娛自樂式戲班。沙河渠忠義班的早期活動,由於缺乏史料無法得知。據有關碑文記載,清乾隆四十三年(1782年),沙河渠主因爭奪水源與另一渠主打官司,最終大獲全勝。為了慶賀這次勝利,沙河渠主組織忠義班連唱幾天大戲。此後,忠義班漸漸發展為職業戲班,開始長年的演出活動。

隴南文縣玉壘坪的花燈戲班,也是甘肅最早的戲班之一。明代萬曆年間,文縣玉壘坪袁應登參加武科考試及第,官封千總,為六品武官。袁氏家族為了慶賀袁應登及第封官,組建了一個花燈戲班,並在三官廟前修建戲樓,演出花燈戲。此後,玉壘坪花燈戲的演出成為慣例,每年正月初二到十六連續演出半月,久演不衰,延續至今。

蘭州作為甘肅的省會,戲班的發展卻落後於河西地區。明代前期,甘肅的政治中心是甘州,即今天的張掖市,原因是肅王府位於甘州,甘肅鎮的總兵也駐紮甘州。明建文元年(1399年),肅王府從甘州遷至蘭州,推動了蘭州的城市建設和文化繁榮。

據清代的文人筆記記載,蘭州最早的職業戲班是秀元部,而秀元部卻是崑曲戲班。這個戲班,從清初到乾隆、嘉慶年間,一直活躍在蘭州舞台。

從百花爭艷到秦腔獨秀

明代甘肅的民間戲班,數量是比較多的,不過,在傳統文化中,民間戲班屬於草根文化的組成部分,難入文人法眼,所以,文人著作中很難看到戲班的身影。進入清代之後,特別是隨著秦腔在甘肅的普及,職業戲班漸漸多起來了,有一定規模的戲班,幾乎都是職業戲班。到了清光緒年間,甘肅秦腔戲班遍地開花。據不完全統計,光緒年間,甘肅各地新建的戲班將近20個,河東地區幾乎縣縣都有戲班。

清代中期前,從劇種的角度看,甘肅的戲班可以用百花爭艷來概括。這一時期,甘肅境內有大量的曲子戲班、皮影戲班、梆子戲班和花燈戲班,還有藏戲班。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敦煌由「衛」改「縣」,駐軍統領為了慶祝,抽調士兵排練曲子戲,在城鄉演出。由於是軍營戲班,所以這個戲班被人稱為「武營班」。這是地方文獻中有明確記載的最早的曲子戲班。這個戲班,后交給地方,更名為「六合班」。

曲子戲是一種地方小戲,當時盛行於西北各地。據敦煌莫高窟遺書記載,早在唐代時,甘肅河西就流傳著曲子這種地方小戲,它將歌舞詩詞糅為一體,表演時有歌唱,有舞蹈,還有道白朗誦,也許還有樂器伴奏。後來這種曲子表演發展成為曲子戲,一度流傳於甘肅各地。

除了敦煌的武營班,後來甘肅有了比較有名的曲子戲班,還有臨洮的百子社等戲班。

天水是秦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西秦腔的發源地之一,但天水的戲班出現較晚。有文獻記載,天水的第一個戲班,是名為秦州魁盛班的曲子戲班。該戲班創建於清咸豐二年(1852年),開始只演秦州小曲,後來專演秦腔。

皮影戲班也是甘肅戲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有文獻記載,早在明代中期,甘肅就有不少皮影戲班在活動,特別在隴西、隴東、隴南一帶,活躍著不少皮影戲班,有的戲班規模不小,演齣劇目達一百多出。

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天堂寺藏戲隊。天堂寺位於今天祝藏族自治縣,寺院始建於唐憲宗年間(806年—820年)。清乾隆年間,天堂寺僧人赴西藏求學,回歸時請來了會藏戲的西藏僧人,讓他們在天堂寺排演藏戲。後來,天堂寺成立了僧人藏戲隊,在法會上演出自編節目和藏戲,先後演出《米拉日把》《智美更登》和《卓哇桑姆》等藏戲劇目。天堂寺藏戲隊,是甘肅歷史上的第一個藏戲演出團體。

清中葉以後,隨著全省文化重心的東移,以及東部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戲曲文化在河東地區迅速發展起來,出現了大量的戲班。河東地區的文化積澱勝於河西地區,受中原文化的影響也更大,因此,河東地區的戲班一經出現,演出水平就高於河西地區。

這一時期成立的戲班,多數為秦腔戲班。以省會蘭州及其周邊各縣為例,名氣較大的有蘭州的福慶班和東盛班、景泰縣的永泰同樂社、永登縣的苦水苗家班等。

此外,河東地區有名的秦腔戲班,還有清水縣的馬家班和福盛班、寧遠(今武山)的於家班、寧縣的李聚財班、庄浪縣的將軍爺戲班、岷縣的全盛班、西和縣的三盛班、涇川縣的常家班、臨洮縣的福盛班等。

清代後期,秦腔以其特有的藝術魅力,贏得了甘肅人民的喜愛。除了新成立的大量秦腔戲班,不少其他劇種的戲班,也陸續改唱秦腔,如高台忠義班、敦煌六合班、西秦鴻盛社等,都改唱秦腔,成了有名的秦腔戲班。到了清末,秦腔在甘肅終於一枝獨秀,沒有任何一個劇種,可以與其抗衡。

從照抄照搬到自編自導

明清時期甘肅有影響的戲班,幾乎無一例外,都走過了一條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之路。其中不少戲班,都從地攤演出起家。

地攤子上演出俗稱「撂地攤」。每逢民間節日、廟會和大戶人家的紅白喜事,有表演才能的人,會自發地聚集起來,或者由班頭(戲班頭)、社火頭串聯起來,開始為鄉親們表演。後來,一些業餘戲班隨著藝人隊伍的壯大和演出水平的提高,由演地方小曲小戲、折子戲,到演整本的大戲,漸漸擺脫了地攤演出,開始登上戲樓和舞台演出。

甘肅的戲樓和舞台出現很早。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畫上,就繪有專為神佛表演歌舞的戲樓和舞台,以及藝人登台演出的場面。據有關文獻記載,甘肅一些地方,早在唐代就建有戲樓。華亭縣硯峽寺曾發現一塊廟碑,碑文記載,該寺始建於唐高宗時期,元順帝甲午年(1354年)寺廟重修,同時重修了戲樓。寺廟中的戲樓,是戲班的演出場所,但是,大多數寺廟中的戲樓,是用來娛神敬神的。也就是說,只有寺廟舉行大型宗教活動時,才會請戲班在此演出,平時,戲班很難在寺廟戲樓演出。

大多數職業戲班,沒有固定的演出場所,只能四處流動,去闖江湖,在各地的廟會和慶典活動中演出,也在大戶人家的婚喪嫁娶、壽誕慶宴上演出。有的戲班,甚至到周邊省市流動演出,如清同治年間民勤縣的小曲戲班容優堂,就去新疆、內蒙古等地演出多年。一些名氣較大的職業戲班,在各地巡迴演出時,會在當地搭建臨時戲台。這種戲台,一般比較簡陋,戲班走後,會被拆除。戲班流動演出,居無定所,生活十分艱辛,正如戲班門上的對聯所寫:「年年難唱年年唱,處處無家處處家。」

明代的甘肅戲班,由於職業演員和編創人員奇缺,所演劇種、劇目龐雜,很少有戲班能演出整本的大戲。即便是演小戲、折子戲,所演劇目也大都是照抄照搬。從演出內容到表演形式,戲班之間你抄我、我抄你的現象十分普遍。進入清代以後,職業戲班不斷壯大,不僅演齣劇目急劇增加,而且出現了戲班自編自導的喜人景象。

到了清同治初年,甘肅戲曲經過二百餘年的發展,戲班隊伍空前壯大,演出市場空前繁榮。據不完全統計,當時有的戲班演齣劇目達到一百多出。同時,劇本創作人才輩出,創作了不少優秀劇目。例如皋蘭水川鄉藝人張海潤與人合作創作,創作了八折《西廂》,受人喜愛,一時轟動。再如秦腔藝人李炳南、魏啟元等,先後創作演出連台大戲《三國志》《列國》《精忠傳》《封神》《興漢圖》等十多種,在觀眾中產生巨大影響,進一步推動了秦腔劇目的發展。

隨著戲班編創人才的湧現,自編自導劇目的增加,使戲班有了各自的代表劇目和受人追捧的演員。到了清中晚期,甘肅的職業戲班,大都有自己的代表劇目,同時有了一批深受觀眾喜愛的名角。如高台縣樂善堡忠義班,代表劇目有《正德戲鳳》《紅梅閣》《五典坡》《打金枝》《九龍峪》《頂燈》等,先後出現了許開元、許良志、劉士信、殷保廷、楊三保、許發昌、王來成、殷如珠等名角。再如臨澤縣沙河渠忠義班,代表劇目有《天門陣》《打鑾駕》《蘆花盪》《天官賜福》《八仙慶壽》《全家福》《劉海砍柴》等,名角有殷正緒、馮良基、殷廷貴、關幹頭、富貴子、賈明、道保娃、六斤娃、雒希武、李生俊等。蘭州秀元部代表劇目有《斗水》《斷橋》《合缽》《規奴》等,名角有五福官等。再如秦州魁盛班,代表劇目有《寧武關》《回荊州》《游寧夏》《上陳州》等,名角有東城子、溫銀水、陶大凈、安甜醅等。各大戲班的名角,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戲。他們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鍛造出高超的表演藝術,而高超的表演藝術,又征服了無數的觀眾。

從世界藝術史的範圍看,戲曲是種非常奇妙的藝術,作為一種表演藝術,幾乎綜合了所有的表演形式。戲班就是這種藝術載體,也是這種藝術的創造者和傳承者。

明清時期的甘肅戲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業餘到職業,走過了一條極不平凡的道路。這段歷史,是一卷斑斕的畫,是一首流韻的詩,也是一段多彩的記憶。大大小小的甘肅戲班,為那個時代的人們帶來了知識,帶來了歡樂,帶來了美的享受,也為後世甘肅戲曲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吧

不要錯過哦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