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數說空間 | 帶你看看500年來,機器人是如何一步步趕超人類的

導讀

近日,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的機器人展覽開幕,展出了超過100個機器人,據展方宣傳稱,其中最古老的一個機器人可追溯至500年前。這次機器人展覽中包含的機器人範圍非常廣泛,「機器人」們的年齡跨度在16世紀到21世紀之間。這些「機器人」並不全是我們目前口中所說的那種超智能機器人。

當你從嬰兒的身邊走過,你會訝異地發現,這竟然是一個機器人!

▲仿生嬰兒機器人

這是倫敦博物館「機器人展覽」的一角,這場盛會有超過 100 個機器人參展,貫穿了 500 年來機器人的發展史。今天,就借著這些機器人,和大家聊聊機器人的發展史。

500年前的機器人

1920 年,捷克童話作家卡雷爾·恰佩克(Karel Capek)在他的劇本《羅素姆萬能機器人

(Rossum's Universal Robots)

里,首次提出了機器人

(Robot)

的概念,這個詞的靈感來自於捷克語中的「

奴隸

(Robota)

和「

工人

(Robotnik)

▲當時話劇里的機器人還是模擬人類

不過,早在「機器人」這個概念普及的幾百年前,16 世紀的西班牙工匠們就設計出了一種能夠自動祈禱的機械僧侶。通過藏在底座里的發條裝置,它們會自動地把手放到胸前,向天主祈禱——教徒們利用這種裝置,來創造所謂的「神跡」,吸引教眾。

▲ 500 年前的僧侶機器人

1928 年,在倫敦工程展覽會上,展出了英國首個人形機器人 Eric,當時,能夠移動四肢、旋轉頭部、回應語音的機器人,一下子就征服了全場的觀眾,被譽為「未來科技」。

▲英國史上第一個人形機器人 Eric

人類對人形機器的熱愛與恐懼,都來自與對人類起源的好奇,即便是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同樣讓人著迷。

▲機器人展出的盛況

機器人如何一步步超越人類?

最早,機器人與人類還只是體態上的相似。

文藝復興

巨匠萊昂納多·達芬奇的手稿里,有一幅「

發條騎士

」的設計圖,根據其設計,或許能夠造出一個身披鎧甲,可以揮動手臂的機器士兵。

▲達芬奇設計的「發條騎士」還原模型

18 世紀末的歐洲,一個下棋機器人曾經風靡一時。這個長得像土耳其人般神秘機器人,在它面前有一個碩大的國際象棋棋盤,無數前來挑戰的棋手都鎩羽而歸。直到幾年後,有知曉內情的觀眾才拆穿了這個騙局——原來在機器人里,竟藏著一位下棋高手!

那時的機器人還沒有所謂的「人工智慧」,人類的智慧,就是它們感知世界的一切。

▲ 18 世紀的下棋機械裝置

隨著時代的發展,鐵殼腦袋的機器人逐漸演化為擁有骨骼、神經甚至面部表情的仿生機器人。

2003 年,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引入了為遊客提供導遊解說的機器人 Inkha,雖然長得誇張又簡陋,但濃眉大眼的造型、擬人化的口吻為它添色不少。

▲倫敦大學的導遊機器人

2014 年,日本人研發了能夠播報新聞的女主播機器人,可以感知環境的變化,並作出不同的表情。

▲日本機器人女主播

時過境遷,從 18 世紀到 21 世紀,儘管人類社會早已改朝換代,但跟機器人對弈的熱情卻有增無減。

從古希臘的雕塑到 21 世紀的仿生人,為了追尋人類本源的秘密,我們竟然努力了數千年。如今,仿生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讓大家看到了機器人產業未來發展的曙光。或許,離科幻作品里科技水平還有很遠,但誰能保證,人工智慧不會是下一次工業革命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