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77歲成都老人1942年被川軍收養 75年後回河南尋親

原標題:77歲成都老人1942年被川軍收養 75年後回河南尋親

此前,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前往蒲江拜訪楊勝雄。

成都蒲江人楊勝雄,在18歲時偶然獲知了自己的身世——生長之地蒲江並不是他的故鄉,他是在1942年,被川軍用三斗小麥從河南換來的。

從那以後,這個愛四川、愛成都、愛蒲江的男人,開始尋思著到河南尋根,但由於家庭等原因遲遲未能成行。

6月,已77歲的楊勝雄在家人陪伴下,終於重返河南。在當地誌願者幫助下,他來到疑似老家的地方,走走停停,試圖尋找到回家的感覺,「雖然還是陌生,但能再回來也就了了心愿。」

26日,在家人與志願者陪同下,河南新安縣相關部門對楊勝雄進行了血樣採集,希望能對其尋找親人會有幫助。

道破身世

18歲時方得知 自己原是河南娃

成都蒲江縣,距離縣政府僅一條街,有家豆花店在這裡經營了20餘年。在當地也算小有名氣,當地人習慣叫老闆楊勝雄為「老楊」。

面色紅潤,個頭高大,走起路四平八穩,若不是從帽檐邊露出兩簇白髮,很難讓人相信眼前的楊勝雄已經77歲了。如今,他的生意已交給孩子去打理,自己當上甩手掌柜后,也有更多時間去思考自己的身世。

「我在四川生活,已經75年了。」楊勝雄微眯著眼,看著街道上的一排行道樹,輕嘆了口氣,「但我是從河南抱養來的。」

楊勝雄說,在他18歲那年,幺爸跟他道出了隱瞞16年的秘密。那年春節,當他從20多公裡外的大興碗廠做工回來,幺爸楊進先(原名楊寶昌)帶他見了參加思想「學習」的父親楊克昌。

「回來時候,幺爸問我『你還知道自己身世吧?』。」還沒等楊勝雄回答,他又繼續說道,「川軍用三斗米在河南換了你,我就從河南把你抱回了四川。」

楊勝雄的養父楊克昌,在抗戰時期擔任川軍47軍178師532團1營營長。

塵封往事

逢1942年飢荒 入川得「重生」

1942年,河南多地出現旱情,但因為種種原因,並未引起當局過多關注,後來愈發嚴重的旱災、蝗災等天災併發,令百姓飢苦不堪。

在這期間,抗戰的硝煙也瀰漫在這片土地。當時,川軍47軍正駐防在河南新安縣一帶,與侵華日軍展開生死戰鬥。

「當時的百姓吃飯艱難,部隊有軍官用小麥在當地換回幾個娃。」健在抗戰老兵黃開仁介紹,時任川軍47軍178師532團1營營長楊克昌,就從副官手上接過一個兩歲大的男孩,「他就是後來的楊勝雄。」

隨後,楊克昌將孩子交給弟弟帶回成都。從此,這個河南小嬰孩的命運也隨之改變,「從某種意義上說,1942年,對他而言代表了重生。」抗戰史研究者龍騰說,入川讓他避過了飢荒和戰爭,「最後在成都平安長大。」

父子迴避

都怕失去數十年不提身世

「生在河南,長在四川。」說起身世,楊勝雄淡淡吐出這麼幾個字。

後來,他找過養父楊克昌詢問,可還沒等他說出口,就被養父說出的「莫名堂」三個字打斷。楊勝雄張著嘴,半天沒有發出聲音。

沉默一陣,談話算是結束了。「他這是默認了。」老楊說,但不願講出口。「我不知道怎麼辦。」楊勝雄說,他尊敬父親,喜愛蒲江,「不願接受這個事實。」

而後的幾十年間,他與父親的那場對話無數次重複在腦海。但到最後,他都再沒有向父親提起身世的問題。

「我怕失去。」楊勝雄說,父親也怕。

1996年6月,田裡的秧插完了,91歲的楊克昌被送到醫院。楊勝雄永遠記得,他背著父親時,耳畔傳來的幾聲嘆息,和一句有氣無力的話:「兒啊,以後還是要對你媽好啊。」

他最後忍住沒有問父親自己的身世。他知道,那個男人不說的東西,這輩子都不會說的。

楊勝雄在河南做血樣採集。王婉攝

河南尋親

故土已陌生 但留血樣了心愿

隨著《1942河南棄兒》的消息發布,熱心志願者試圖幫助楊勝雄尋找老家和親人。尤其是河南抗戰史研究者孫保旭,也一直在致力幫助楊勝雄尋親。

根據當前僅有的線索,孫保旭走訪了新安當地眾多村莊。「但有用的信息太少了,尋找難度很大。」6月28日,他告訴記者,老楊的家鄉很可能被水庫掩埋,村子早已遷走。

6月25日,在兒女陪同下,楊勝雄一家4人抵達河南新安。站在河南土地上,靜靜看著四周景象,「心情平靜了,但這裡很陌生。」

在得知楊勝雄尋親的心愿后,新安縣的相關部門決定通過DNA比對,來試圖幫助他尋親。6月26日上午,楊勝雄如約抵達約定地點,在各方努力下,楊勝雄成功進行血樣採集。

「這輩子能來河南,就已經足夠了。」楊勝雄說,這次河南之行即將結束,「雖然沒找到家和親人,但這輩子的心愿也了了」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 攝影報道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