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上海警察絆摔事件:底線共識缺失,一切討論都是對抗

本文 2291 字

燒腦指數:★★

閱讀大約需要 10 分鐘

媒通研究院

在一個輿論常被撕裂的社會,一千次文明執法也無法抵消一次不文明執法帶來的惡劣影響。

九月的第一天,上海松江九杜路一次執法行為成為全國焦點。交警支隊民警帶領輔警在該街道附近開展違法停車整治時,與一名違停女性車主產生糾紛。推搡間,警察以絆腿摔的方式將女子及其手中兒童摔倒在地。

事發現場被圍觀者拍下后,於11點30分許在社交網路猛烈傳播,引發了全國性的激烈討論。這可能是今年以來影響力最大、傳播範圍最廣的社會類輿情事件。

在微博、微信、知乎及各大論壇上,有關此事的搜索和討論數據達到數億級。「警民衝突」「不文明執法」等衝突點,在「兒童婦女」「基層治理」「社會戾氣」等民意標籤的應激下,不斷引爆新的話題,真叫是驚濤駭浪。

第一階段 「惡警執法視頻」惹眾怒

媒通社發現,在12:00至14:00之間,輿論主要集中於對惡警執法的質疑和批評。這段時間裡,零碎的短視頻迅速佔據輿論焦點,「女子被打」「小孩被摔」的場景在微博和微信社群上裂變式傳播。

這時候的輿論是普遍憤怒的,有人喊話當事民警:「你摔碎的是老百姓的心。」有人表示:「不管這女人做錯什麼,孩子都是無辜的。」媒體人褚朝新在其公號發文評論:「這樣的惡警,不該被原諒,更不該被包庇。」

這幾種觀點,基本代表了此時主流的聲音。「婦女兒童」這一標籤直擊網民同理心,特別是兒童被重重摔倒在地的鏡頭,讓民眾受不了。此時,「作為一個母親,我認為……」的句式獲得了大批量引用。

與此同時,有網民提出了一些容易被忽略的觀點:如果有兒童隨行,執法人員應先對兒童安撫,控制情緒,調整執法手段,避免給兒童造成精神傷害,而絕不應像視頻中的警察所表現出的那樣野蠻和霸道。

第二階段 官媒完整視頻讓人想到了什麼

14:00左右,主流媒體開始發出聲音,兩家頗有影響力的傳統媒體通過微信公眾平台公布了更完整的視頻(但視頻目前也被下架)。這些視頻顯示,一開始警察已多次闡明「你帶著孩子我不跟你吵」,但當事女子主動抱著孩子上前推搡警察,后發生大家看到的絆摔。

當完整版視頻在網路中發酵1個小時后,輿論的重心開始轉移,對當事女子的指責猶如潮水,而不再純粹對警察執法行為進行批判和否定。15:00開始,有一種矛盾的情緒在社交平台徹底燃爆,人們既憤慨警察的粗暴執法,又不滿女子的違規與潑辣。

「當執法中遭遇阻礙執法乃至暴力抗拒的行為時,警察難道不能採取強制措施?」

「看了視頻特別生氣,但如果沒有孩子,警察的做法是對的。」

「無辜的是孩子,有錯的是警察,罪魁禍首是潑婦,受傷的是整個社會。」

從這些言論看,公眾的糾結和揪心已然溢於言表。在視頻清楚、事實清楚的情況下,輿論卻陷入到一個價值觀的羅生門之中。

正如分析人士所言,一方是形象極其尷尬的基層警察,一方是頗顯窘態的基層群眾,從二者再次被架上PK台那一刻起,對錯是非便已不再是核心點,人們的立場才是。

第三階段 官方不慎回復再引事端

13:20許,警察網通過微博就此事發布闢謠聲明,稱經核實,網傳「上海警察怒打小孩婦女」視頻為2015年舊聞。隨即,事件經多方確證為真。於是可想而知,各種質疑、嘲諷、批評蜂擁而至,「闢謠式謠言」一詞流傳開來。

之後,遭打臉的警察網撤下該闢謠聲明,於17:38通過微博向公眾致歉,稱發布了一則錯誤的闢謠信息。但質疑聲絲毫沒有平息,「公信力就是這麼丟掉的」「請小編去自首!」「警察網如此闢謠令人寒心!」等評論被置頂。

相較於警察網的匪夷所思,松江警方官方回復則毀譽參半。14:07,上海松江區公安通過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車—松江」發布公告,用文字描述了事件經過,並表示松江警方高度重視,涉事民警當即被停止執行職務並接受調查。

松江警方較為及時的回應和舉措得到了部分網友的點贊,認為其直面問題的態度值得肯定,但其中對事件描述的一些用詞如「暴力阻撓」「控制」等卻在網上引發頗大爭議,被指有「欲蓋彌彰」「私心包庇」「混淆是非」之嫌。

第四階段 凌亂的眾議未有止盡

下午3點左右,關於這個事件的各種長文開始出現,各種立場、角度、觀點開始交鋒。「如何制約公權力」「如何劃定執法邊界」以及「中美基層執法對比」等更深層次的話題被拽入輿論中心,但觀點之蕪雜、主張之凌亂令人側目。

網民並未隨著事實的更加清晰、話題的更加深入而趨向理性和共識,相反很多人引例為據,兀自定性,以澆心中之塊壘。例如美國基層執法的一些視頻片段被引入,藉以佐證一個有序社會中的警察該如何作為。輿論被撕裂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甚至在很多討論區出現了朋友之間「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決斷。

著名時評人鄢烈山在批駁一篇題為《上海民警執法完整視頻,看完再評價誰對誰錯》的公號文時指出: 「大家關心警察無視孩子安危,沒有人說女人違法犯罪不該制服」;「一個手握公權的警察的執法行動與一個市民的素質能等量齊觀嗎?」在媒通社看來,鄢先生的這兩點大體可概當下爭議的邏輯盲點,是得當的、有益的點示。

對於此事,媒通社謹分享三點所感,與君討論:

一、對暴力執法的無動於衷,會發展為一種習慣性的自我蒙蔽,面對基層執法的失控,不管是官方還是公眾,都不必故作鎮定。我們有理由去申明一種獨立於冰冷的執法邏輯之外的道德準則,但不應在道德問題的爭執上裹足不前。

二、一個警察首先是人,然後才是警察。犯了錯誤,切勿用執法當擋箭牌,超拔於職務之上的還應有良知和同理心。著名的亨利奇案和最高良知準則告訴我們,縱使是在極端的條件下,都不應用制度與命令來為良知失守卸責。

三、輿論的撕裂源於太多簡單的、武斷的定論,源於太多人將任何不同的主張都理解為一種對抗。朋友之間不要動不動就拉黑、踢群、絕交,討論很多時候會促成自省,亂了方寸的爭吵最終會達成某種意義上的共識。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