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孩子從磨磨蹭蹭到自覺主動,這位媽媽只做了1件事!

整理留言的時候看到有一位媽媽說:「孩子做事磨磨蹭蹭,作業明明不多,可每天都要拖到十點多才能寫完!每天各種催他,嗓子都破音了他還是慢悠悠,這可怎麼辦呢?跟她一番詳談之後才知道她家每天是這樣的:

早晨催起床:

叫第1遍不起,叫第2遍哼哼唧唧回你一聲,叫第3遍才不情願地起來,眯著眼磨磨蹭蹭穿衣服。

回家催作業:

寫個作業拖拖拉拉,剛坐下沒5分鐘,就嚷著要喝水,一會兒想吃水果,一會兒又想上廁所。本來作業不多,非得磨蹭到八九點才寫完。

晚上催睡覺:

都是快10點半了,兒子還窩在沙發上看動畫片。催一聲沒動靜,再催他就急眼。

關於這件事,作為當事人我也是深有體會,我小時候很長一段時間裡也是被天天各種催促

醒了沒?沒。——快!

作業寫完沒?沒。——快!

飯吃完沒?沒。——快!

剛開始我媽一發脾氣我就蹭一下該幹嘛幹嘛去了,再後來漸漸地習慣了這種催促,並且意識里開始和媽媽對抗,嘴上答應著,身體卻很誠實——我就不動!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聰明如我媽,突然她就停止了催催催模式。(講真,剛開始我還有點不習慣)

我媽後來說: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我從你上幼稚園開始每天重複叨叨,我想你那時候都四年級了,又不傻,自己怎麼會不知道輕重緩急。

我這樣一天天催下去,最終結果很可能是:適得其反。

自從我媽放棄「催促」模式之後,我們家就變了一個模樣,寫不寫作業都母慈子孝!

我寫作業的時候是這樣式的:

我媽從之前的不停叨叨,變成在一旁愛幹嘛幹嘛,再也不一直喊「哎哎錯了」「哎哎快點寫」,而是很帥地送我一句話:「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要是到了睡覺的時間,沒寫完也不準寫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

我心裡的小算盤是:「沒做完作業,怎麼好跟老師說呀,看來得快點寫了,不然會被老師批評。很沒面子的。」

我看電視不睡覺的時候是這樣式的:

「塗塗,你準備再看幾分鐘?」

「我再看5分鐘行嗎?」

「行,我家姑娘說話算話,到時間就關電視。」

就醬,時間到了,我主動關電視去睡覺。(我的想法是,媽媽竟然沒吵我!還誇我誠實守信,這我怎麼好意思說不呢。)

諸如此類的事情多了,我的自制力也有所提高,時間觀念也慢慢增強,開始變得自覺主動。到現在,我都有個習慣「今日事,今日畢」,完全沒有什麼拖延症後遺症。

現在總有人問我孩子磨蹭怎麼辦?我都會建議他,多點耐心、正確的引導,這會比催促、責罵更有效。(雖然有時候家長真的有些忍不了。)

很多孩子的磨蹭,其實是我們催出來的

孩子做事一慢,我們就忍不住去催催催。

可實際上,我們的催促往往起了相反的效果!

我們回看一下文章開頭提到的例子:孩子窩在沙發上看動畫到10點多,催三遍才肯乖乖睡覺。

那麼問題來了,孩子真的不知道10點半就應該準備洗漱睡覺了嗎?

按照小編的親身經歷來看,其實這些規則孩子是明白的。而他之所以會賴著不動,是因為對媽媽長時間的嘮叨、催促形成了免疫和依賴。

當媽媽催第一遍的時候,他一點都不在乎,因為他知道媽媽只是打個預防針,反正還會再催的,於是繼續安心看電視;

當媽媽催第二遍的時候,他心裡有點準備了,預感到媽媽可能會發火,所以抓緊最後的時間多看一會兒;

當媽媽催第三遍的時候,他知道媽媽真的發火了,再不去睡覺真的會挨揍,所以才起身去洗漱、準備睡覺。

時間長了,孩子做事的標準不是「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而是「媽媽有沒有催」。媽媽催的才是緊急的,媽媽不催的一概不去主動做。

其實家長,可以試著慢慢戒掉嘮嘮叨叨、連哄帶騙的催促,對孩子下達的指令時,內容要簡單明了,態度要和善,語氣要堅定:「寶貝,現在已經10點了,媽媽允許你看最後5分鐘,5分鐘后必須開始洗漱,明白沒?」

生活中誰也不能隨時處於起跑狀態

有的家長習慣喊「1、2、3」,這個方法偶爾管用,經常用就不靈。生活中誰也不可能隨時處於起跑狀態。但凡有需要倒計時的時候,就有必要反省一下:孩子為什麼沒有行動,是否事情做到一半無法停下,是否沒有看到全局,我可以怎樣改進。比如,事先談好,把這件事情交給孩子自己管理。

父母幫得越多,孩子越磨蹭

有的家長嫌孩子吃飯慢,就給孩子喂飯,不讓孩子自己吃了;嫌孩子書桌亂糟糟的,就去幫孩子收拾;嫌孩子穿衣服慢,怕上學遲到,就幫孩子穿衣服……

雖然父母都是出於好心,但是每替孩子做一件事,就剝奪了孩子一次鍛煉、成長的機會,到頭來人家孩子都能自己吃飯、穿衣服了,咱家的還得喂、還給幫忙穿衣服。

而且父母為孩子代勞太多,還會讓孩子滋生嚴重的依賴心理,有些事不願意做就不做、想磨蹭就磨蹭,反正有爸爸媽媽跟在後面「擦屁股」。

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夠用來鍛煉的事情,一共就那麼多,你替孩子做了80%,孩子就只剩下20%的成長空間;你要是只替孩子做20%,那孩子就獲得了80%的成長空間。

所以,真正的愛孩子不是無休無止的呵護,而是讓孩子適當面對風雨,儘快成長起來。

正確的引導,比催促、責罵更有效

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為沒有時間觀念。

這也是很常見的一種情況,因為孩子真的不知道大人口中的「5分鐘」「半小時」「一小時」到底是多長一段時間。

於是,你火急火燎地沖孩子嚷:「快點,還有5分鐘就遲到了!」而孩子還以為5分鐘是挺長的一段時間,繼續慢慢悠悠地該幹嘛幹嘛。

像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利用計時器或者鬧鐘來幫忙,當你要求孩子「5分鐘洗完臉」「10分鐘寫完生字」時,設定上相應的時間,讓孩子在實際生活中感受「5分鐘」「10分鐘」「半小時」到底有多長。

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對家長要求乾的事沒興趣,故意磨磨蹭蹭表達不滿。

這種情況的話,就要跟孩子好好交流,問清楚他為什麼不喜歡這件事,然後你們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有的孩子磨蹭,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

寫作業的時候東瞧西看,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嚴重影響了效率。

對於這種情況,建議家長在接孩子放學的路上,就問問孩子都有哪些作業,想先做哪一門后做哪一門,提前在腦袋裡有個規劃。

到家后,不用先急著寫作業,先把吃飯、喝水、吃水果、上廁所這一套都弄利索,然後開始寫作業,而且在寫作業途中不再允許隨便吃東西。這樣時間一長,能慢慢提高孩子的時間規劃能力,保護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盡量把事情交給孩子自己管理

當你喊不動孩子時,要反思,是否對孩子指令過多、控制過多。如果我們能給孩子自主權和空間,鼓勵他獨立做事、自己判斷、自己選擇、自己決定,把屬於他的事情交給他,只在真的需要你的意見和提醒時才出現,那麼,你的意見和提醒,將會得到更多的尊重。任何人都討厭被催促,家長的催促常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要盡量把事情交給孩子自己來管理。比如,用鬧錶或定時器,來取代你的監管和催促,效果一定更好。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養孩子都是個慢工出細活的過程,越急越沒有效果。作為父母,我們想要留住他們的耳朵,讓他們聽得進去我們的建議,就得學會耐下性子來調整心態,尋求有效的切入點和表達方式。很多時候,我們自己放輕鬆了,態度簡單堅決點,很多事情反而明朗起來!

回復下列關鍵字 查看近期精彩活動

直播微課 | 家庭教育

幼小銜接 | 父母課堂

聯考志願 |愛眼丨中考體育訓練包
有料 | 美食| 兩性| 互動| 健康
節日 | 安全 | 假期 | 留學 | 大學
高中 | 國中 | 國小 | 親子
校園動態 | 教學行政歷
實時資訊 | 熱點 | 電子報

如有任何問題可後台回復:幫助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