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3個關鍵點,幫你高效理解需求

設計的過程是需要積累的,我們都要學會沉澱,儘可能的將這些設計流程轉換成一道工序,也許這是不完善的,但一定是最適合自己的。

隨著手頭項目的增多,對接的需求方也總是五花八門,各有鞦韆。有的跟你談需求能細緻到讓你毫無發揮的餘地,似乎你就只能做個畫圖的了。有的簡單到只有一句話,例如「你幫我把這個頁面優化一下」

但是不管是哪類需求方,他們大都容易站在他們的思考方式上去給你講解這個需求,往往說出來的內容,不一定就是你想要的內容,而且有時候會把你帶偏。更離譜的就是,有的需求方甚至自己都還沒有對需求進行的一定的分析,只是聽到領導提了,就跟著提了。通常碰到這一系列的需求方,你一定要有個清晰的討論思路,在這個數據爆棚的時代,往往我們需要的是對信息做減法和分類,而不是成為收納盒,要明確自己是想在需求方獲取些什麼信息,哪類信息能幫助你快速理解需求?

通常我都會從以下幾點來提問(個人見解):

  • 用戶使用場景(讓需求以新手用戶的場景來說明)
  • 用戶使用平台(手機、電腦、ipad、電視等等)
  • 最終要達到的目的

用戶使用場景

其實梳理用戶使用場景,是了解需求最快捷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其實就是相當於用戶旅程圖。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只有成為一個真正的用戶,去實際操作,才能明白真正的痛點。而且在這過程中,你會發現真正造成這個痛點的地方可能不僅僅是只有需求方提到的那一個,還有更多的潛在原因。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往往需求方來找我們的時候,其實有的不僅將需求提出,還順帶附贈了解決方案,這種解決方案往往就是抄襲業界競品。通常這種「指導性」需求,導致的結果就是,我們又變成了「線框小子」。所以我們要跳出這個框架,不要過多的被需求方限制住,上來就直接問需求具體場景怎麼跑,自己去把問題找出來並想出解決方案。

在上述提到需要讓需求方以新手用戶的身份來對我們進行場景說明,是為了讓自己的交互設計更具有可用性和易學性。畢竟一些需求的提出,就很可能意味著交互形式或者是功能上有新增,這樣一來,用戶是需要一定的學習成本的。在梳理場景的時候就能把這些一起考慮進去的話,對後續畫稿具有一定的引導性。

用戶使用平台

在跑完用戶旅程圖以後,你應該要明確下你所設計的界面將會在哪些平台上展現,這個在後續做交互設計的時候,你能很明確的知道應該用多大的畫布來設計,設計上應該遵循哪類平台的交互方式。因為不同平台之間的交互方式是存在一定差異的,如mac電腦的彈窗是左邊取消,右邊確定。而windows的彈窗則是左邊確定,右邊取消。

其實在梳理用戶使用場景的過程中,你大概就能知道自己所需設計的界面是在哪個平台上展現,但是之所以後面還需要再次確認的原因有兩點,一是為了保證兩邊信息是一致的,二是在了解各個平台的過程中,你可以跟需求發掘一些潛在的平台,也就是可能當下不會在這個平台下做設計,但後續很有可能會在新平台下使用,那麼我在做設計的時候也會同步考慮一下可拓展性。

最終要達到的目的

這個目的指的就是結果,你需求最終要獲得的結果。舉個例子,以前在做視頻會議的時候,曾經有用戶反饋,視頻會議界面的「靜音」和「揚聲器」這兩個圖標讓我感覺不出來當前狀態 ,於是需求方跑來跟我說希望優化一下圖標,用戶期望的是希望能感知當前「靜音」和「揚聲器」的狀態是什麼。

那麼你會不會就理解為「優化圖標,讓用戶能感受到當前狀態就是最終的目的呢?然而並不完全如此,其實這個視頻會議優化圖標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用戶能愉快的使用視頻會議這個功能。當時我奔著這個目的去優化時才發現,讓用戶無法感知當前狀態的真正原因在於點擊揚聲器的過程中視頻性能上沒有給予相應的反饋,使得用戶不得不通過圖標去獲得信息。 當時「靜音」和「揚聲器」這兩個功能的視覺是參照業界微信和QQ的樣式去設計,並沒有用戶在使用微信或者QQ的視頻會議時反饋這個問題。

我們時常會抱怨需求方的不專業,但是否有從自己身上去尋找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雙方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在討論需求上,出來的結果卻總是不盡人意。假設從一開始我就清楚自己需要什麼的話,那在溝通的時候是否就能直奔主題,做出一份讓雙方都滿意的設計稿。我們每天都在做設計,但如果別人問起,你都是如何做設計的,那你是否又能答得上來呢。說到底,設計的過程是需要積累的,我們都要學會沉澱,儘可能的將這些設計流程轉換成一道工序,也許這是不完善的,但一定是最適合自己的。

本文由 @陳小妹紙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