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美國南極科考站可能因為特朗普削減預算陷入危機,它是怎樣一個地方?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發布,即使我們允許了也不許轉載*

南極洲麥克默多站電 – 麥克默多科考站位於南極冰原邊緣,好似荒原上的採礦場,但實際上,它是美國科研的驕傲。

科考站里,未經鋪砌的道路上揚起黑色的火山灰,粘在卡車和建築表面上。人們以罐頭蔬菜為食,睡在沒有窗戶的屋子裡,常年穿著 20 磅(約合 9 公斤)的衣物抵禦極地嚴寒。

60 年前,這裡最早只有美國海軍建造的幾幢小屋,如今則發展成了一座小鎮,高峰期最多可容納超過 1000 名工作人員。

麥克默多科考站一直是南極科考的中轉中心,為各國艱巨的南極考察項目提供支持。這裡每年都有上百名科學家輪班值守,研究包括正在崩塌的冰蓋帶來的危險、企鵝交配期的習性、地球漫長的歷史,以及宇宙的終極奧秘。

格溫·休梅克正在監控麥克默多科考站冰原上工作的科學家。圖片版權:Jonathan Corum/《紐約時報》

如今,川普政府正試圖大幅削減聯邦開支,使得南極科考的命運懸而未決。

要讓美國繼續領跑南極科考的成本頗高。負責南極洲和格陵蘭考察項目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表示,麥克默多站內老化低效的建築必須重建。基金會已制定了計劃,正式的項目開支雖未明了,但肯定將耗資數億美元。

除此之外,每年運送補給物資的船舶也必須由破冰船引導,幫助清除堅硬的海冰。美國唯一可擔綱此任的破冰船是美國海岸警衛隊(Coast Guard)的「北極星」號(Polar Star),它已服役 40 載,年事已高,一些船員把它叫做「銹跡斑斑的鐵桶」。

相比之下,俄羅斯即將擁有 50 余艘破冰船,不少還將採用核動力發電。美國國會兩黨議員都表示這一現狀讓美國蒙羞,他們均同意撥款設計新一代美國破冰艦隊。

然而一艘破冰船就將耗資 10 億美元,一大半資金還有待調撥。在最樂觀的情況下,新破冰船也要在 6 年後才能下水投入使用。

同時,如果船舶需要臨時維修,麥克默多站和位於南極點的科考站在一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就只能留下極少數必要人員作業,大部分科研項目將不得不暫停關閉。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極地項目主任凱利·K·福克納(Kelly K. Falkner)說:「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麥克默多附近機場上的一架備用推進器。圖片版權:Jonathan Corum/《紐約時報》

麥克默多站的老化可以說是美國全國基礎設施不足的外部體現。雖然科考站位於美國本土 8000 英里以外,但川普競選總統時就承諾要解決這個問題。

負責運營麥克默多站的人們以拮据度日為傲。卡車等重型裝備都經過了反覆修理,數十年如一日地運作著。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南極洲後勤部副主任、退役美軍上校保羅·謝潑德(Paul Sheppard)說:「不論什麼物資我們都最大化地利用,納稅人的投資回報率很高。」

美國這個重點科考基地某種程度上還是冷戰的產物。當時美國和蘇聯展開軍備競賽,試圖在全球以及太空中比拼影響力。

太空競賽在 1969 年將美國宇航員送上了月球,也讓美國國旗插上了南極洲最佳的乾旱地帶(也就是如今麥克默多站的所在地),以及南極洲最具象徵意義的南極點上。

是當今新興的南極科考大國,將南極科考作為國家戰略重點,比俄羅斯更為先進。現有 4 個永久基地,第 5 座基地正在籌備建造中。美國則有 3 個基地和若干營地,但科考項目總數遠超。

大多數美國的科學實驗並非在麥克默多站進行。這裡實際上是個物流中轉站,或者用最近某委員會的話來講,麥克默多站就好比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發射平台。

用來在麥克默多站附近運送人員的車輛。圖片版權:Jonathan Corum/《紐約時報》

美國南極計劃(United States Antarctic Program)主辦的在線報紙 The Antarctic Sun 的編輯邁克爾·盧奇貝拉(Michael Lucibella)說:「每年麥克默多站外都有 150 多個科考計劃,從搬運重型貨物到供應食物,再到運送人員前往冰原上的邊遠地帶,每一項都需要後勤大力支持。這麼龐大的後勤體系我還從沒見過。」

從麥克默多站出發,科學家可以飛往南極洲內陸的營地,下潛到海洋深處,還可以坐直升飛機前往附近的麥克默多乾燥谷——那裡未被冰雪覆蓋,地球億萬年的歷史就寫在在裸露的山坡上。

麥克默多站也是通往美國南極點科考站的交通要道。拖拉機從這裡出發,穿過千里冰原,將巨大的油囊送往南極點科考站,全程通常耗時數周。

連日跟著拖拉機車隊,以每小時 8 英里的速度緩慢前行未免單調乏味,但工作人員也有大量閱讀、聽音樂和思考的時間。史蒂夫·澤勒霍夫(Steve Zellerhoff)是麥克默多站負責監督長途運送科學設備的主管,他說:「一次在營地里,有人問我在聽什麼,我說我在聽 Radiolab 的電台節目,而且是往期的所有節目。」

史蒂夫·澤勒霍夫。圖片版權:Jonathan Corum/《紐約時報》

南極點科考站內不僅開展了冰蓋相關研究,還進行著世界上最重要的天文觀測活動,包括探測中微子的實驗。中微子會在恆星爆炸等極端現象中產生,但是這種粒子轉瞬即逝。

開展這些工作需要數百名工作人員,他們每年都要前往南極洲做飯、打掃、修理機器,甚至滅火。

戴爾·里弗斯(Dale Rivers)負責看管一大批用來清掃路面的重型設備,確保麥克默多站順利運轉。一次戴爾「無所事事地」開著破舊的小卡車繞著小鎮行駛,他說:「這兒的人真的不可貌相。有一年,廚房裡負責做飯的博士比在克拉里實驗室(Crary Lab)里的還多。」他指的是麥克默多科考站里的科學與工程中心。戴爾補充道:「這裡拖地的人很可能也有博士學位,簡直遍地是人才,大家都聚在這裡,穿著最普通的 Carhartt 牌工裝。」

麥克默多站里提供免費餐飲,全天候供應熱披薩餅。富國銀行(Wells Fargo)的自動提款機里可以提取現金,不過可供花錢的地方並不多。紐約州空軍國民警衛隊(New York Air National Guard)的成員經常光顧孤零零的理髮店,但是其他工作人員很少去。理髮師艾麗西亞·薩瑟蘭(Alicia Sutherland)每次收費 10 美元,她說:「我幫人剪了很多漸變鏟青短髮,不過這裡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在南極洲,頭髮就隨它長吧。』」

麥克默多站的理髮師艾麗西亞·薩瑟蘭。圖片版權:Jonathan Corum/《紐約時報》

當然了,科學家和工作人員都需要去酒吧放鬆,一家還不夠,科考站里共有兩家:Gallagher』s Pub 和 Southern Exposure。小鎮上太陽永遠在頭頂盤旋,午夜和正午時分,日晷指針投下的影子一模一樣,所以大家都喜歡去昏暗的酒吧感受虛幻的黑夜。常年面對黑色岩石和白色冰原的荒涼景象,人們無一例外地喜歡上了奇裝異服。

凱利·斯旺森(Kelly Swanson)是馬薩諸塞州的一名醫生,近年來在麥克默多站經營娛樂項目。他說:「有一天我在路上遇到個看門人,穿著拉拉隊的服裝,背後還有兩個仙女翅膀。我問他,『今晚你要去參加化妝舞會嗎?』他回答說,『沒有,我要去玩躲避球。』」

來自美國新墨西哥州首府聖菲的攝影師勞拉·格溫(Laura Gerwin)是科考站里的班車司機,她說:「你能看到很多芭蕾舞裙、各種色彩亮麗的襪子,還有連體衣。這裡環境那麼惡劣,要是沒有幽默感,日子會很難熬。」

去年感恩節時,人們在跳火雞舞。圖片版權:Evan Grothjan/《紐約時報》

麥克默多科考站里分佈了 100 多棟房屋,大都比較矮小,是美國海軍搭建營地時遺留下的,今天看來卻成了大麻煩。

目前的建築布局迫使人們在嚴寒中頻繁移動,比如去取分散在各個倉庫里的補給物資、拿車輛零件,或是傾倒垃圾然後重新回收(麥克默多站的垃圾循環系統非常複雜,三分之二的廢物都能回收利用)。這就增加了人工成本,也要給更多的工人提供站內食宿。

極地項目主任福克納博士說:「要是從頭規劃的話,就不會這樣設計了。」

新的規劃將合併現有的多處倉庫、宿舍和其它設施,建成一棟更大、更高的建築,能有效利用人力物力。

一些經驗豐富的南極科學家擔心,重建科考站的同時,國會可能不再繼續資助這裡的科研項目。

接下來幾年裡,隨著科學基金會申請大筆項目撥款,資金問題可能會受到重點關注。

南極洲羅斯島上的羅克堡,麥克默多科考站所在地。圖片版權:Jonathan Corum/《紐約時報》

而眼下更為緊迫的問題在於,國會是否會同意撥款新建破冰船。除了完成其它任務以外,破冰船還能夠保證美國南極科考基地每年都能得到補給。

早先人們擔心海岸警衛隊的預算可能遭到大幅削減,但川普政府承諾繼續支持科考項目,總統本人也曾誇口說,計劃建造新的破冰船。

迄今為止,國會僅僅劃撥了用於計劃和設計的款項。用於實際修建所需的數億美金則可能會納入到下幾個財政預算案中。

海岸警衛隊的指揮官保羅·F·楚孔夫特(Paul F. Zukunft)公開對此表示樂觀,他在今年 3 月的一次演講中說道:「我們已經啟動計劃,預計將於 2023 年建成第一艘重型破冰船。」

翻譯 熊貓譯社 智竑

題圖來自 Pacific Air Forces

© 2017 THE NEW YORK TIMES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