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初創團隊如何快速獲取種子用戶,引爆用戶核反應堆?

優質的種子用戶,是新產品能夠啟動的重要因素,這些人成為你產品活的廣告牌,免費為你傳播和推廣產品。尋找種子用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需要很強的執行力,但當你完成了,卻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產品上線以後,需要有人來用,於是大家就很自然地想到要找一批種子用戶過來,但不少人對此完全是沒有頭緒。不知道去哪裡找,找到了也不知道怎麼拉來?也有另外一群人,拉種子用戶做得有模有樣,看起來很不錯,效果卻總是不太好,出了什麼問題呢?

常見的種子用戶運營困局,很常見的一種拉種子用戶的情景是這樣的:公司團隊里的人,每個人分配了一定拉人指標,每個人負責必須拉夠指標數量的人,拉進種子用戶群。身邊朋友只要關係好一點的,可能都邀請了。想著不管怎麼樣,先拉進來讓群看起來人氣旺一點,以後不合適可以再換人。

於是,很快幾百人就被拉進了群里,群主發了一個產品鏈接,丟了個紅包,讓大家下載體驗、談談看法。大部分人領了紅包,只有一小部分人下載了產品,這些人提了一些意見。由於都是朋友,礙於面子被拉進來,大部分人並不是都有這方面需求亟待被解決的用戶。所以,基本上沒什麼動力去下載,進群的第一個動作也都是馬上就把群先屏蔽了,偶爾有時間再來看看。群里的人看了一段時間,發現群里的內容, 和自己沒什麼關係,為了避免過多信息干擾,就選擇退出了。

還留在群里沒退的那群人,要麼就是那種群消息非常多,多到完全不看群消息的人,要麼就是留著群以後想等著用,等哪一天需要的時候,可以在群里發下自己的廣告。由於這個群里並沒有多少有價值的產出,運營者也很苦惱,每次讓大家提意見,發現有反饋的人越來越少。反而是時不時會有人冒出來發廣告,因為不少是熟人朋友,有些還補發了紅包,把人請出群也抹不開面子。「從眾效應」和「破窗效應」在這時候開始發揮作用了,有人看到別人也可以發廣告,於是自己也開始大膽地發廣告。就這樣,關於產品的討論,就被徹底淹沒在一群雜七雜八的消息中。

團隊運營了一段時間后發現,這個群不僅不活躍,活躍的時候還基本都是廣告或者八卦熱點,用戶能給產品提意見的並不多。於是就很犯難:怎麼種子用戶的管理,咋就這麼難呢?於是他們覺得可能是「這屆種子用戶不行」,又找來一批新的種子用戶,不過歷史總是驚人相似,悲劇又在重複上演,最後又變成一個發廣告的死群。看起來很正確的種子用戶運營方法,為什麼就運營不起來呢?到底在什麼環節出了問題?

出現上面困局的主要原因在於,大部分運營者,犯了2個重大的錯誤:

  • 理解錯了什麼是種子用戶,錯把第一批用戶、初期用戶當成了種子用戶;
  • 把種子期的運營放在的數量上,而不是種子用戶的運營質量上。

對於運營人員來說,第一批種子用戶的獲取,著實是一件又臟又累的活兒,但是假若能夠把相關領域的骨灰級用戶成功挖出來,成為自己產品的內測成員,這可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情啊。我們見過很多成功的案例,聽過很多的方法,試過很多的方法;今天我們就在這裡對種子用戶運營那些事進行一個梳理:

一、什麼是種子用戶

1、分析到底什麼樣的是種子用戶呢?

那到底什麼樣的是種子用戶呢?種子用戶必須需要滿足以下3個條件:

  • 是這個產品的目標用戶,痛點甚至比一般用戶更強烈;
  • 敢於嘗鮮,知道產品不完善也願意使用;
  • 願意為產品提供反饋和建議。

產品發展的種子期為什麼要具備以上的3個條件,才能叫種子用戶呢?這就和產品的第一階段:種子期息息相關了。

有人會說,第一階段的運營目標,難道不是拉來第一批用戶,開始建立和競爭對手的壁壘嗎?錯了!就是這種典型的理解錯誤,導致了文章開篇所提到出現的問題。

第一階段的運營目標,不在於拉了多少用戶數,最關鍵的目標在於:驗證產品模式!注意看,上面所說的目標中,沒有提到數量,而要實現驗證產品模式的目標,這其中最重要的其實是用戶質量,而不是用戶數量。

相反的,如果可以驗證產品模式的情況下,越少用戶其實越好。是的,你沒有看錯,和產品初期很多老闆就開始制定的用戶數目標不同,這個階段能夠實現用戶驗證的話,用戶數其實越少越好,為什麼呢?因為同樣實現驗證目的,用戶數少意味著成本更低,要做重大修改調整也更容易,用戶過多反而是有害的。

但為什麼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還是希望這個階段用戶數越多越好呢?因為他們認為在驗證項目成功的過程中,多積累點用戶更好啊,一旦驗證成功,有更多的用戶基礎也更容易下一步發力。但是!他們卻忽略了一個事實:

99%的產品都會失敗,失敗的大部分原因就在於,產品本身並沒有很好地滿足用戶需求,換句話說,就是產品模式不行。創業的產品idea大多來自於創始人,他們常常會根據自己的經歷和觀察,在某個時間點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自認為絕妙的idea。感覺這個想法沒幾個人能夠想到,想到這個產品一定會有很多人使用, 未來非常有前景,於是就開始創業了。然而創始人的idea肯定自己會覺得很棒,不然也不會出來創業,然而事實證明,真的只有非常少的項目是真正靠譜的,最終能夠被用戶認可、發展繁榮。包括在國內公認最擅長做產品的騰訊,每天都有新項目誕生,但也是大多數項目會在2年內停止投入。所以,互聯網創業初期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努力讓自己成為那1%,能夠通過產品模式驗證的成功企業。那批最終活下來的1%項目,產品方向也有很多和最開始設想的方向完全不同。

怎樣提高自己產品的成功概率?這裡用到的一個,最成功的方法論,就是「精益創業」,用最小可行化產品,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也就意味著,在創業期間,及時獲取來自種子用戶的反饋,儘可能縮短每個版本迭代的時間,快速完善產品,打磨出一個能夠基本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

所以,可以看出來,種子期最重要的就是快速迭代產品,達到產品留存率目標,為下一步爆發做好準備;如果留存率不夠好,就根據用戶反饋和產品判斷,迅速調整迭代,做出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長期一直留存活躍都很低的話,很可能就是產品本身存在問題了,選擇了一個錯誤的產品方向及時放棄是個明智的選擇。

如果及時發現產品方向問題,還有時間、資金進行調整方向,投入新方向的嘗試中。所以在這個驗證產品模式的過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就是種子用戶。這樣的用戶才能夠為產品提供快速迭代所需要的建議,這個階段數量真的不是太重要。如果為了用戶數量增長,而讓精準用戶變少,反而是個得不償失的選擇。

2、引入種子用戶真的需要精準嗎?

是不是真的種子用戶就需要那麼精準呢?精準的種子用戶有利於做出準確的決策,不同的用戶群體,對同類產品的需求側重是不同的,這種不同需求之間的衝突,是很難平衡調和的。

比如,同樣是一款社交產品,商務人士看重安全、隱私,文藝青年注重氣質、氛圍;95后看重新潮;中老年看重操作簡單、可看家人照片;企業用戶看重工作協同;約炮用戶一定要有查看附近的人等這些不同的用戶群需求,很難在最開始的時候同時滿足好,尤其對於一個創業公司來說更是如此。而且這些不同類型的人都在一個群里的話,他們提的需求也彼此說服不了對方,爭吵和分裂不可避免。如果產品經理功力不深的話,很容易被用戶帶到溝里去。

例如:MIUI的種子用戶;MIUI在推出后不久,通過快速迭代很快打磨出口碑很好的產品,同時獲得了大量的用戶,MIUI早期種子用戶是怎樣選擇的呢?

MIUI的種子用戶是那些喜歡刷機的安卓發燒友,這個選擇非常巧妙,符合前面提到種子用戶的3個特徵: 選擇的是安卓發燒友,不是蘋果死粉,不是諾基亞用戶,不是一般的安卓用戶,而是那種恨不得每天都可以刷機的發燒友,他們對於手機上的功能迭代會很迫切,不斷地給產品提各種建議,然後大家一起投票來決定,下一個版本要做什麼功能,看到被提的建議能夠被採納,成就感很好,會自發介紹給身邊的朋友,並告訴他們,哪個優化是他提出來改進的。

在這些種子用戶的幫助下,MIUI更新迭代出了很多非常優秀的功能,可以說當時市面上最好用的安卓系統了,所以迅速積累了大量的用戶,為下一步小米手機開發上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這些MIUI的種子用戶是哪裡來呢?是當時團隊去機鋒、安智論壇去發帖一個個拉來的,第一批內測用戶也只選了100個,然後再一步步拓展開來的。如果種子用戶換成是另外一批小白用戶可能就帶偏了,他們會說「啊!怎麼又閃退了?居然還需要刷機才能裝系統?」他們提出的建議可能是就是一些非常稀疏平常的建議,MIUI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有那麼優秀的變化。

3、擴展種子用戶達到一定的密度?

人更喜歡和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相似的人有了一定的密度, 才容易把話匣子打開更好地交流

比如上面提到的MIUI發燒友,如果告訴周圍的人,他們每天會花幾小時在那裡安裝手機系統,通過幾天時間實現了開機畫面的一個小變化,周圍的人肯定會認為他們是神經病。但在MIUI論壇里告訴大家這件事,一定會被其他人膜拜頂帖,這種完全不同的際遇,也是精準的種子用戶群要提供的。

二、初創團隊如何快速獲取種子用戶?

主動尋找目標魚塘,獲取創業早期的種子用戶;不同的公司獲取早期種子用戶的方式肯定不同,蘑菇街,滴滴打車等大企業早期獲取用戶的方式各有不同。再者說,因為早期用戶對於產品的容錯包容性,忠實性都比較高,所以,這些種子用戶很大程度上影響你的企業未來發展。

而獲取早期的種子用戶還是要以精為主,道理很簡單,這樣的用戶更有價值,那麼怎麼樣才能找到最適合你們的種子用戶?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種子用戶獲取是單個用戶獲取勞動成本最高的一段階段,有可能是你一對一,一個一個積累起來的。所以,用戶積累一定是在你確定要做這個項目的時候就開始做的,這樣你才能積累足夠量的種子用戶,那麼多少的種子用戶才是差不多的,個人覺得至少要在100-1000之間就可以了,這些一定是忠實的精確的用戶,而不是你去大街上拉來的。那大家獲取種子用戶大概都有哪些方式?

1、從競爭對手的冬粉群里挖

這一招很多企業屢試不爽吧,比如特別牛的某米,在發布第一版手機的前期在各大手機論壇裡面一對一的篩選,聯繫種子用戶,最終成為了某米第一版首批內測體驗者。再比如,2012年上線的某瀏覽器,為了徵集第一批種子用戶,換上小號加入同行的的用戶群,挨個加好友,然後,拉到自己產品的內測群中。這真是一家子的作風啊。

2、長期積累,身邊人下手

這個是兩種方式,長期積累和身邊的朋友拉進來,放一起說是因為容易說清楚,長期積累是指,在你的目標用戶的論壇或者qq等社交上,挨個私信,拉人這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積累篩選出來適合你的用戶群體,所以時間相對較長,我的經驗大約在兩個月上下吧。而從身邊人下手說白了就是殺熟。

3、邀請機制,不要走公開路線

在創業早期讓你的產品過早得面試並不一定是好事。問題,bug在所難免,所以才有內測期這個東西。邀請機制是在產品封閉情況下,通過你首期得重點培養用戶發送邀請碼,邀請鏈接,或者邀請郵件,口頭邀請等方式。從最開始,facebook,國內的開心網,知乎等早期都是通過這種方式,以及現在小米的冬粉經濟理論帶領下各路大俠也都在早期開啟了邀請機制內測等方式來推廣產品。

4、抓住重點大v,或者意見領袖推薦

這一點也很明顯,而且效果很好,找到一位與你們得產品非常契合的大v或者意見領袖,如果他能對你得產品做一些推介,效果也是非常巨大的,可能瞬間帶來許多精確的種子用戶,這就需要你平時注意維護和他們的關係,關鍵時刻才會幫你一把,當然,如果你有錢就另說了。

5、細分你的用戶,從一點下手

如果你的用戶是場景用戶或者比較龐大得一群用戶。打個比方說,你的用戶是90后,90后本身就分很多種人群。你可以從其中一個方向切入進去。有很多成功得產品是先從一個點精確地切入到目標用戶然後再擴展壯大。李學凌創辦的多玩網在最前期得階段把全部精力壓在了《魔獸世界》上,然後憑藉《魔獸世界》專區,一下從二三流遊戲門戶網站突起,3個月網站流量突破100萬。

6、還有有錢人的玩法,簡單粗暴

渠道倒流,大流量平台推廣。這個就不多說明了,騰訊自家的產品巨大的用戶基礎要想死都難。360等等,從免費得殺毒軟體搶佔市場然後迅速推出大量其他產品。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更高深得推廣方式,而創業沒有規律可追尋,一個『創』字就說明了這些,每一個成功的產品都有一套自己開拓出來的方法立足於市場。

7、小米是如何尋找100個種子用戶的五個步驟

小米是如何尋找100個種子用戶的,任何的產品冷啟動都離不開這五個步驟:

  • 你的種子用戶是哪些人
  • 快速找到極具影響力的用戶
  • 這些骨灰級的用戶經常出沒在哪裡
  • 如何和這些資深用戶產生關係,制定營銷與傳播策略
  • 成功勾搭用戶,完成產品的冷啟動

(1)你的種子用戶是哪些人

所謂的你的種子用戶是哪些人,就是用戶畫像,在我們開始尋找用戶之前,要建立臨時的用戶模型,用戶模型指的是,你的產品是什麼人用,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用,要清楚這些人的基本屬性,比如年齡、職業、愛好等等,以下的是我按照小米的用戶畫像建立的基本模型,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產品定位建立自己的用戶模型。比如小米用戶模型的建立:

(2)快速找到極具影響力的用戶

所謂的目標用戶並不是產品的核心用戶,第一批種子用戶需要我們在千千萬萬的目標用戶中找到最核心的人。比如小米是做手機的,他們要找的不是一般用手機的人,而是手機發燒友,不僅僅把手機當成通訊工具,而是很樂於研究手機里的每一個應用程序。

(3)這些骨灰級的用戶經常出沒在哪裡

手機發燒友,通常都是手機論壇的資深用戶,當時為了找到核心的用戶,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和研發團隊,各種馬甲埋伏在手機論壇里不停的發帖回帖,以及各種QQ群、QQ空間,微博等等比較大的社交平台。

(4)如何和這些資深用戶產生關係,制定營銷與傳播策略

找到用戶棲息地,小米聯合創始人和整個產品的研發團隊,通過不斷和壇友互動,回答壇友的問題,發表關於小米的帖子,持續性的做互動,一個一個的把核心用戶挖過來了。利用微博這個大平台,製造話題,炒熱產品,比如「轉發微博,贏取小米手機或者精美禮品」等誘惑力極大的活動。

(5)成功勾搭用戶,完成產品的冷啟動

從論壇、bbs、QQ群等挖掘用戶,挖到了100個種子用戶,這100個優質的種子用戶,為小米帶來源源不斷的用戶,一直到現在幾個億用戶。事實證明,優質的種子用戶能夠成為具有號召力的團隊,為產品或者平台滾雪球般的帶來用戶。

三、引爆用戶核反應堆

優質的種子用戶,是新產品能夠啟動的重要因素,這些人成為你產品活的廣告牌,免費為你傳播和推廣產品。尋找種子用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需要很強的執行力,但當你完成了,卻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現在已經不是幾十年前網站稀少看新聞只能上雅虎的年代了,做出一個APP的成本正在不斷降低,幾乎任何一個領域都會大量APP存在,還試圖一開始就做一個大而全的產品,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然而,仍有不少團隊是這樣做的,並且簡單地認為,產品已經上線了,沒用戶使用,就是運營沒做好的責任。這是團隊共同的責任,而且根源就在老闆身上,因為除了錯把初期用戶當成是種子用戶的錯誤之外,很多公司找種子用戶困難的另一個根本原因在於,並沒有清晰地定義好產品,沒有細分人群作為目標用戶,試圖一開始就做一個完美的產品,想要滿足多種人群的需求,所以產品滿足的痛點不清晰,人群不特定,在茫茫人海中去尋找用戶,當然會非常困難。

不是大而全地找泛泛地找用戶,而是給產品找到一個細分人群;不是大而全地做所有功能,差異化地解決好用戶地一個痛點。產品上線后,只是一個開始,產品、運營、設計、開發和種子用戶聚到一起,一起打造一個優秀的產品。

結語

要想引爆用戶核反應堆,需要落實好以下四點:

1、種子用戶不等於初期用戶;

2、滿足3個條件才能稱為種子用戶;

3、種子用戶的質量遠比數量重要;

4、定義好產品,才知道誰是種子用戶。

-End-

作者:水伯,stygoogle創始人

本文由 @水伯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