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印度電影甩中國幾條街?還是中國甩印度幾條街?

印度勵志片《摔跤吧!爸爸》在火了,主要靠的是如潮好評、口口相傳、朋友圈刷屏。

豆瓣評分9.3,比經典作《三傻大鬧寶萊塢》的9.1分還高

該片5月5日上映首日,正碰好萊塢大片《銀河護衛隊2》,排片佔比約13%,票房1600萬,上座率21.4%,只比《銀河護衛隊2》的19.5%高出一點。

然後,接下來的周末兩天,排片、票房、上座率全部上升,三天累計票房8600萬。

到了周一工作日,照樣堅挺,收2026萬,上座率是《銀河護衛隊2》的兩部。

可以預見的是,《摔跤吧!爸爸》很快將超過2015年上映過的《我的個神啊》(1.18億),成為內地最賣座的印度電影。

《摔跤吧!爸爸》去年底就在印度上映了,印度本土票房38.74億盧比(摺合4.165億人民幣),超過阿里爾-汗自己的《我的個神啊》(PK),成為新的影史票房冠軍。

不光是在印度,這部電影在北美、海灣國家(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巴林+卡達+阿聯酋+阿曼)、英國、澳大利亞、台灣、紐西蘭等海外票倉都表現不錯。目前全球票房已近82億盧比,排在《巴霍巴利王(下)》的106.5億盧比之後,影史第二。

15部電影中阿米爾-汗4部、薩爾曼-汗4部,沙魯克-汗3部

這三位同是1965年出生的影壇常青樹是印度電影的票房保障

印度電影已拓開海外市場,電影還在自家地里玩兒

每次有印度現象級電影在國內上映,比如《三傻大鬧好萊塢》、《我的個神啊》、《摔跤吧!爸爸》,總會出現一種論調,那就是人家寶萊塢能拍出這麼好的電影,比得經常自大的我們臉上好無光。

豆瓣網友評論

雖然都是喜劇,但以上三部電影分別觸及了教育、宗教、女性歧視等社會問題,讓觀眾思考,從娛樂、教育功能完美結合這個角度講,電影確實需要學習。

另外從貿易和文化輸出來看,印度電影的確甩電影好幾條街。

這個好萊塢從來打不進去的市場,能把自家的電影賣到北美,而且能收穫上千萬美元的票房。比如《摔跤吧!爸爸》,北美票房1239萬美元,《巴霍巴利王2》北美票房近1618萬美元,分別排在外語片北美票房榜第20位和第13位。

北美外語電影影史票房榜

十年前,印度電影的海外市場占它全部收入的20%,現在已經發展到35%-45%,這是相當不錯的成績,除了好萊塢,很少有哪個電影市場能做到如此。除了票房,海外版權收入中還有5%的電視版權和5%的音樂版權。

海外國家中,就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一個票倉,比如《我的個神啊》在的版權收入就佔了海外版權的20%。

《摔跤吧!爸爸》由華誼引進發行,採用買斷還是分賬的方式不得知。就票房來比,已經超過北美成了它的第一大海外票倉。

而電影,曾經的《卧虎藏龍》、《英雄》、《霍元甲》、《功夫》、《黃飛鴻之鐵馬騮》確實賣得不錯(其實除了《英雄》全是港台電影),尤其是在全球第一大市場北美,但這些年再也沒有在海外市場有過收穫了。

影史票房前五的《美人魚》(33.9億)、《捉妖記》(24.38億)、《功夫瑜伽》(17.53億)、《尋龍訣》(16.79億)、《西遊伏妖篇》(16.49億),在北美的票房分別只有323萬美元、3.3萬美元、36萬美元、124萬美元、88萬美元,在其他海外市場更是少得可以忽略不計。

被定為R級的《美人魚》在北美106家影廳賣了三百多萬美元,已經是電影多年來特別好的成績了

總票房不及,但觀影人次和單銀幕產出遠超

再說到大市場,人口快要和相當的印度(2016年底人口13.67億,年凈增長500-700萬;印度人口13.2億,年凈增長2600萬),年票房還差好多。

來自美國電影協會的數據顯示,去年,年票房66億美元(455億人民幣),全球第二。印度年票房19億美元(1221億盧比),全球第四。

票房最高的本土電影《美人魚》賣了33.92億,印度票房最高的本土電影《摔跤吧!爸爸》賣了38.74億盧比,摺合人民幣4.16億,不在一個數量級。《摔跤吧!爸爸》成本7億盧比(摺合約7500萬人民幣),《美人魚》成本4億人民幣,也不在一個數量級。

不過,僅這樣單項對比顯然不合理。票房的決定因素是票價和觀影人次。

根據知乎網友提供的數據,印度的鎮社區影院有票價45盧比的,老式劇院票價60-120盧比,多廳影院票價140盧比,豪華影院400盧比,高端影院VIP門票可達1000盧比。

201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下屬的統計研究所整理了全球電影票的平均售價,印度以0.81美元(約50盧比)墊底。不過,這一平均票價當下看起來已經不太真實。總體上,印度的電影票價在150 -300 盧比(摺合人民幣:16-32元)居多。

優勢在於,印度擁有全世界最多的觀眾,多年來年觀影人次在20-40億,遠遠超過全球票房第一、第二的北美和。2016年,的觀影人次是13.72億,北美是13.15億。

再對比影院數。這幾年快速增長,截止今年第一季度,影院數超過8300家,銀幕總數接近4.5萬塊,比美國多了近5000塊。而且,仍在以每日平均36塊的速度增長。印度有一萬多家影院,銀幕數近1.6萬塊。這其中,有13900塊是單廳影院銀幕,多廳影院銀幕2050塊(數據來自wikipedia)。

也即,印度的人均銀幕數很少,但單銀幕產出很高。

還有很大的不同是,印度幾乎每個邦都有自己的語言,而每種語言差不多都有相應的電影產業。

全印度大概有15個規模較大的工業體系,以及5大製片公司。除了佔半壁江山的寶萊塢,還有托萊塢(約20%的市場份額)、考萊塢(約20%的市場份額),以及莫萊塢、桑達塢。每年出產的1500-2000部電影使用超過20種語言。有時候一部電影為了照顧更多觀眾要製作好幾種語言版本。

也因此,一部電影不可能像在一樣全國性上映。即使像《摔跤吧!爸爸》這樣的熱門電影,上映時的銀幕數最多也才只有4250塊。

所以,在影院建設、總票房體量及增速上(多年來,印度的總票房轉換成美元來看變化不是特別大,在15-19億美元之間:2007年18億美元、2011年18.6億美元、2013年15億美元、2015年16億美元、2016年19億美元),印度確實不及,但是在對外輸出、單銀幕產出上,又遠遠不及印度。

共同點:藝術片缺席海外電影節

再回到作品本身,這其實是一個不太好比較的維度。畢竟,出口到的,幾部都是在印度影史上創下過口碑和票房紀錄的電影,也即最好的。

整體上,印度每年生產比多兩倍多的電影,口碑不好,在市場上成炮灰的一大堆。《幻影車神3》製片人Aashish就曾介紹過,印度能夠回本的電影只在5%左右。在,這一比例可能更高呢。

印度電影是娛樂至上,喜劇、歌舞、動作片受歡迎,藝術片幾乎不發聲,長期缺席國際電影節。電影曾是藝術片揚名海外,後來市場好了,娛樂片成為主流,藝術片開始一年接一年地缺席國際電影節。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