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亞歷山大大帝最得意的夥伴騎兵,在其死後都哪去了?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在新帝國的首都巴比倫尼亞離世,但夥伴騎兵的故事這才剛剛開始。由於此後帝國的分裂和繼業者戰爭的開始,夥伴騎兵們被亞歷山大生前的部將和行省總督所瓜分,並且加入到了隨之而來的軍閥混戰——繼業者戰爭中。另一方面,馬其頓式重騎兵在過去十餘年中的傑出表現,和繼業者戰爭的客觀需求,使得繼業者們開始訓練非馬其頓人的夥伴騎兵,越來越多的亞洲騎兵也採納夥伴騎兵的的作戰方式。當繼業者王國紛紛建立后,各個統治者或沿用夥伴騎兵的番號,或創立與之等同的新部隊,建立屬於自己的精銳重騎兵力量。

在馬其頓本土,雖然亞歷山大時期的夥伴騎兵老兵們紛紛退出戰場,夥伴騎兵這一番號仍舊被沿用下去。但由於連續的戰爭消耗,以及來自東方的大規模移民,馬其頓本土的夥伴騎兵實力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接下來統治馬其頓本土的安提柯王朝,成為希臘化軍隊騎兵衰退的最好例證。在公元前三世紀末期,安提柯歷任國王們所能動員的夥伴騎兵數量,僅剩下可憐的數百人。

公元前222年的塞拉西亞會戰中,馬其頓夥伴騎兵僅有三百人組成的一個中隊參戰。在三年後的社會戰爭(social war)中,這個數字也僅有四百餘人。直到腓力五世的統治後期,由於對羅馬戰爭的失敗,他放棄對希臘世界的積極干預和擴張,轉而向北方發展,同時休養民力,這使得馬其頓夥伴騎兵的實力,在公元前2世紀的中期回到了約三千人的水準。其王直屬的近衛中隊,依據羅馬史學家李維的記載,被稱為「神聖中隊」。總的來說,夥伴騎兵的繼承者們,在徵召和維持的方式上,也繼承了腓力二世時期的原則。

在其它繼業者王國,夥伴騎兵則需要以新的形式生根發芽。在騎兵建設成果斐然的塞硫西帝國,希臘裔的軍事定居者,連同被希臘化的伊朗騎兵貴族,組成了東地中海最強大的騎兵集團之一。塞硫西帝國的歷代國王,保留了夥伴騎兵的番號。這是一個騎兵隊級的作戰單位,員額固定在一千希臘裔士兵。與之並列的,則是由來自米底的伊朗貴族組成的「近衛」騎兵隊(Agema,ανλην),同樣擁有1000人。這兩個單位一起組成了塞硫西國王直屬的常設作戰部隊,擁有與亞歷山大時期「皇家中隊」所對應的崇高地位、待遇和強大戰鬥力。其它來自希臘裔定居者和本地貴族的馬其頓式騎兵部隊,其實力則在不同時期有所變化。在安條克三世和四世的統治期間,「夥伴」式重騎兵部隊的總數,維持著8000人左右的固定員額。

顯然,塞琉西帝國境內的希臘裔人口,不足以維持一支這樣大規模的騎兵部隊,因此本地人口的引入成為其主要特徵。在塞琉古諸王的統治期間,伊朗貴族始終是非常重要的騎兵來源,這些兵員就如同腓力二世時期的希臘人補充到馬其頓人中一樣,被吸納進了馬其頓-希臘裔組成的部隊中。早在亞歷山大時期,就出現了全部由伊朗人組成的一個夥伴騎兵隊。到塞琉西帝國時期,忠於希臘化政權的伊朗貴族,仍舊被組成獨立的部隊,比如上文中米底的「近衛」騎兵隊就是一例。此外,還有一支被稱為「尼薩」的騎兵部隊,出現在公元前2世紀中期的塞琉西軍隊中。有的歷史學家認為這支部隊與近衛騎兵隊類似,是本地化的一支獨立「夥伴」騎兵單位。但尼古拉斯·塞昆達等人認為,這裡的尼薩指著名的尼薩馬,這支部隊是以體型巨大的尼薩駿馬武裝起來的具裝騎兵部隊。

具裝化改革后的塞琉西重騎兵部隊,作為具裝化的鐵甲騎兵部隊,右為半具裝的「近衛」和「夥伴」兩支近衛騎兵單位。左側上方形象不同的頭盔形制,可能與其軍官身份對應

除了大力引入伊朗兵員外,塞琉西帝國也沒有放棄鼓勵希臘移民參軍的政策。和腓力二世一樣,塞琉西諸王以土地吸引希臘半島的移民,並以這些人力擴充自己的騎兵部隊。根據波利比烏斯的記載,公元前165年的達菲奈(Daphnae)閱兵慶典中,出現了一個番號為「精選騎兵」(Epiliktoi)的單位。這支部隊很可能是原希臘的色薩利移民後裔,他們在塞琉西帝國境內定居建立城市,並承擔固定的軍事義務。因此,馬其頓-希臘移民,和東方各行省的本地人力,成為塞琉西王朝重騎兵力量的兩大來源。

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則在騎兵發展上顯得弱勢,他們的困擾主要來自希臘移民的缺乏,和馬匹數量的不足。托勒密王朝的夥伴騎兵被稱為皇家騎兵(Τους περιτην ανλην),這支部隊在公元前217年的拉菲亞會戰中出現,實力達到了700人。其他的托勒密非近衛騎兵單位,其發展情況則顯得更為混亂不清。已知的托勒密王朝常設騎兵單位,有至少9個騎兵隊番號,但這些部隊是否是定居的軍事貴族,以及他們是否是夥伴式的重騎兵部隊,仍然在史學界存在不同的觀點,尚無定論。從兵源和維持上,托勒密王朝的騎兵建設,同樣繼承了夥伴騎兵模式,但相比塞琉西軍隊,托勒密王朝沒有大規模引入本地騎兵人力的記錄。直到托勒密王朝的軍事機器瀕臨崩潰時,才逐漸出現了埃及人組成的騎兵。

攸克拉底德斯發行鑄幣上的巴克特里亞重騎兵形象。塔恩等史學家認為,攸克拉底德斯曾是塞硫西帝國的行省總督,巴克特里亞與塞琉西具裝騎兵出現的孰先孰后至今仍無定論

在遙遠的中亞,巴克特里亞王國同樣建立了自己的夥伴騎兵部隊。這裡的希臘裔軍事人口有限,而且其中極端缺少騎兵,但巴克特里亞的統治者們,成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夥伴式騎兵部隊。本地的伊朗化貴族和定居的希臘裔殖民者,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中後期,進行了馬其頓式的騎兵改革。在公元前2世紀中後期的史料中,我們可以發現,在印度西北部的統治印度-希臘王國的米南德大帝,就擁有一支員額五百人的夥伴騎兵部隊;BC2世紀中期統治巴克特里亞的攸克拉底德斯,則擁有一支300人的夥伴騎兵衛隊。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主編原廓,作者楊英傑。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刀劍可加作者龍泉沈師傅微信:lqlssfb 一起煮酒論劍。

獲取更多知識兵器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lbqyjs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