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豆瓣評分8.1, 比《三生三世》還要火, 美國史上最暗黑校園劇

「湛江10名國中男生強吻一女生」、「港大發生的數名男生猥褻舍友的集體性侵案」、「中學女生35秒內被扇14次耳光」……這些只是最近一個月以來,我們所看到的新聞而已。

冰山下的黑暗海底有多深,誰也不知道。

校園欺凌究竟有多嚴重?

我想我們可以從這部讓人憤怒到嘔吐的校園題材劇窺知一二。

(《十三個原因》)

豆瓣評分8.1分,個人覺得稍微有點低。在北美,這絕對是當下的頭號熱門劇,熱門程度估計就跟咱們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差不多。

IMDb 有上萬人評分,高達9.1,已經成功擠進IMDb 劇集類Top 250 的前五十名。

這部劇能在北美這麼受歡迎,首先是因為該劇根據曾經的同名熱銷小說改編,用咱們的話來說就是「大IP」。

除了是「熱門IP」,本劇大火的根本還是在於故事內核以及敘事的精彩。

《十三個原因》的故事圍繞高中女生漢娜的自殺展開,而劇名即代表了漢娜走上絕路的十三個理由。漢娜將自己的故事錄在磁帶上,按順序寄給十三個傷害過她的人,讓他們都聽聽自己的心聲。

《十三個原因》整個劇作思路是很有趣的,導演並沒有展示每一個人聽到磁帶的反應。本片由男主角克雷收到神秘的包裹開始,其實是漢娜錄的十三盒錄音帶,一集聽一盒。

藉由男主聽磁帶錄音,去回顧過去發生的各種事。現實與過去兩條線交錯進行,非常考驗敘事的功力。

男主就像一個觀察者,他代入的是普通觀眾的視點。尤其是他經常置身於當時的場景之內,由他去觀察這一切,而他的視點也就是觀眾的視點,可以讓觀眾更深入參與到劇情當中。而為了區分過去和現在,除了男主頭上有個傷疤,導演還用到了畫面色調。

(回憶是偏暖的色調)

(現實是偏冷的色調)

這十三個人,大部分都不是促成漢娜自殺事件的直接原因,他們好像都很無辜。但是,正是因為他們一個個小小的傷害,逐漸累積之後,最終就釀成大禍。

而這十三個直接或間接傷害過女主漢娜的人,在人物設定上也很有典型意義。你會發現,這其中的角色大多都有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擾。導演好像把青少年社會問題集中在了這一所學校。

也是因為這樣,會有人覺得劇情稍微有些抓馬。

但是,這才更有代表意義。

畢竟,我們每個人在學生時代,都見識過校園欺凌的可怕。甚至,你也是參與者之一。

可怕的並不是班級小混混尋釁挑事,而是來自群體的暴力。

一群人針對個體的欺凌,才是最黑暗又無從對抗的。

在我們的記憶中,總有幾個同學,或許因為長得胖,走到哪都要被同學調侃;或許因為表現得娘了一點,總是被其他人指指點點;或許因為穿著土氣,就引發了群體的嘲諷;又或許只是因為口音問題,就要受到不懷好意的嘲笑……

被欺凌的往往就是這些看不見的弱勢群體,他們遭到欺凌的起點,僅僅是因為表現出了和群體不一樣的某個特質。

我還記得自己上國小時,班上有個女生Z。她因為生病的原因休了兩年學,比很多同學大兩歲,也是因為生病導致說話稍微有點大舌頭。於是她理所當然受到了毫無保留的群體暴力。

任何時候只要提到Z的名字,就會引發一場肆意的嘲弄。大家學她的大舌頭,嘲笑她的年紀,男生們把她編成黃段子,在班級里廣為流傳。

這場欺凌後來變本加厲到什麼程度,男生們不願意跟她坐到一起,看到她就宛如瘟疫一般避開。在我們照畢業照的時候,老師安排的是女生統一站前面兩排,男生統一站後面兩排。Z正好站在第二排中間,可是沒有男生願意站在她身後,於是在她後面就空出了一個很大的位置。而這一幕,也永遠的被定格了下來。

當時年幼的我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做了什麼,大家被她窘迫難堪的樣子逗得哈哈大笑。可悲的是,在這些哈哈大笑的圍觀者中,也包括我自己。當時的我覺得有些不妥,但是因為周圍的人都這樣做,我並不想表現得不合群。

也正是因為我這樣的旁觀者對受欺凌一方報以嘲笑,使得施暴者更加肆無忌憚。這就等同於變相地支持惡行。

更可怕的地方在於,老師也並沒有意識到Z在遭受欺凌,他只是把這一切當成了小孩子之間無傷大雅的打鬧。

背後反應出來的,是我們對於校園欺凌的忽視。

學校和家庭對校園欺凌事件視而不見,籠統地歸結於「小孩子玩玩嘛,沒事的」。甚至在被欺凌者向他們哭訴時,首先質問「為什麼大家欺負你而不是欺負別人」。

我們缺乏的,是一個真正能保護所有未成年學生的體系,一個既能保護被欺凌者不受惡意,又能保護欺凌者不走上歪路,還能讓旁觀者得到正確價值觀的體系。正如美國、日本的校園裡,由專業的社會工作人員及心理輔導人員所構成的完整保護體系那樣。

而這樣的體系離我們似乎還很遙遠。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