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紐約書評》:在屏幕的對面,數據克隆了一個完整的"你"

社科報 觀察

大數據正在塑造另一個「你」

蘇·哈爾彭 桑暘/編譯

◤海外的數據信息公司、商業集團和政府正從各個層面搜集關於個體的大數據,從而服務於自身。「事實上,我們自認為不需要任何代價的獲取,其實是犧牲了98%的自由而換來的。」

斯諾登事件發生之後,有很多人都開始考慮社會過度數據化的弊端以及數據隱私的保護。

近日,《紐約書評》刊發了蘇·哈爾彭(Sue Halpern)圍繞《數學殺傷性武器:大數據如何加劇不平等和威脅民主》和《虛擬競賽:演算法驅動式經濟的風險與承諾》這兩本書的評論。

數據牟利非常普遍

幾個月前,《華盛頓郵報》揭露了臉書(Facebook)的一個後台行為——它收集了近20萬用戶每人98個數據點,其中包括種族、收入、凈資產、住房價值、是否是一位母親、是否是一位足球媽媽、是否已婚、信貸額度、是否對齋月感興趣、何時購買了車輛,等等——這些都是情報資料庫需要的內容。

臉書是如何收集到這些個人生活和身份信息的呢?

首先是用戶自主登記的信息,比如婚姻狀態、年齡、大學入學時間,以及用戶上傳的度假照片、嬰兒照、畢業照——不僅限於單人照片,臉書的面部識別軟體可以將你從多人照片中識別出來。

同時,臉書還可以追蹤用戶的網站瀏覽記錄,儘管用戶設置了「不要追蹤」選項。只要用戶訪問過的網站上嵌有臉書的「點贊」按鈕,臉書就會收到記錄。

一些公司會向全球近5000個數據經紀人購買用戶個人信息。這些數據經紀人從商店積分卡、保修單、藥房記錄、工資單,還有百萬個公共數據鏈中挖掘信息。政府也出售數據,例如投票信息、機動車輛註冊信息,甚至死亡證明、企業關係,等等。理論上,就像臉書收集這些數據點一樣,分析所得的結果大多用以配合用戶喜好推送廣告。也就是說,實際上他們將這些個人信息賣給了廣告商用以謀利。

英國劍橋大學心理測量中心的研究者研發了一款被稱為「預測引擎」的軟體,使用個人用戶的臉書「點贊」記錄來預測用戶一系列的個人變數,包括幸福度、智力、政治取向等,並自動生成「五大人格」簡介——「五大人格」是指經驗開放性、親和性、外向性、盡責性和情緒不穩定性,往往被僱主用來評估求職者。

研究者認為,在點贊的背後,真正驅動這些行為的是用戶微妙的心理關聯。研究人員向企業出售他們的預測分析服務,承諾可以根據用戶的在線行為進行心理評估。公司可以實時收到客戶反饋和建議,從而細分產品種類。

據的誤讀與偏見

但是,這同樣也存在數據被誤讀和誤解的可能性。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歷史時刻,強大的計算機可以解析和排序龐大的數據集,令我們看到過去不可預見的東西。

但事實上,任何事物的數據化都是在拋開所有無法量化的東西之後的還原過程。例如,信用評級是衡量一個好僱員的代表,但劍橋心理測量中心使用的「五大人格」測試結果則表明,性格測試在工作績效預測中實際呈弱相關。

有一種趨勢認為數據是中性的,它並不會反應固有偏見。例如,很多人相信臉書沒有對「最新動態」做後台調整,而實際上它恰恰做了。

一些人決定了哪些信息可以被加權並列入計算程序中,因而這些數據的分析處理過程也自然涵蓋了可能的人為誤差和文化隔閡,結果便是他們所期望的我們的樣子——這不是科學,而是推測,卻被其放在了計算程序里。我們必須認識到對人類的誤讀是由人類自己寫入程序中的。

然而,當我們在看類似劍橋心理測試中心的分析時,這個問題也許顯而易見,但如果是在預測一個未來可能性犯罪事件時,就不那麼容易了。臉書正在基於用戶的朋友圈開發一款信用評級計算程序,這對有很多金融圈好友的人來說十分有益,而對那些擁有落魄藝術家朋友的人則不然。

當看到在網頁、臉書或gmail上推送的廣告時,我們開始想象它們出現的原因——是廣告公司利用我們的瀏覽記錄或在郵件中提到的關鍵詞,或是谷歌中搜索的歷史記錄,指向我們可能感興趣購買的物品?我們並不會意識到這些植入廣告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我們居住在一個特定的小區,或是混跡於某些固定領域的朋友圈所致。

當然,我們更加不會相信,這些廣告的存在是源於計算機程式將我們歸於一個階層,一個特定種族或宗教團體。

凱西·尼爾在書中寫道:「推送廣告的背後是商家對用戶私人信息的深度挖掘,去觸碰個人最脆弱的地方,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痛點』,從而去迎合他們的需求。」

不僅是臉書,亞馬遜、億客行(Expedia)等網站也在採用類似的策略。它們通過用戶註冊的個人信息,包括居住地、收入水平,以及購買歷史,推送不同的折扣信息。這些動態價格體系的發展已經在這幾年中逐漸成熟。一位英國經銷商甚至在測試一款電子標價軟體,網站上的產品價格將隨不同手機用戶的背景而有所不同。臉書只是收集每個用戶98個數據點,而數據公司例如安客誠(Acxiom),則收集並擁有每個用戶1500個數據點,並且所有這些數據都可以出售給有需求的客戶。

們拿所有自由換取生活便利

我們將自己的信息一點一點奉送給他人,不曾想過數據經紀人會將它們收集起來並出售給對付我們的人。現在社會上還有一種非正規的私人DNA資料庫,用戶為了尋找先祖的足跡而將個人DNA樣本提供給基因工程網站,這些信息同時在沒有法院准許或任何警告的情況下被用作罪犯現場的DNA匹配。

電子前線基金會估計,這會導致更多人捲入與其無關的犯罪事件中。再舉一個健身記錄器的例子,例如Fitbit系列產品。

在2013聯邦貿易委員會「架設健康與健身的橋樑」分會場上,科羅拉多大學法律教授斯科特·匹派(Scott Peppet)說:「我可以根據你的Fitbit數據勾勒出一個完整的你,這些數據的質量非常高,我可以將它們用來制定你的個人保險金計劃,還可以精確估計出你的信用額度。」

類似的數據收集也會發生在網上隨機問答中,例如手寫字與性格小測試,等等。其中暴露的不僅僅是字跡,往往還有參與者姓名和一些其他有價值的信息。

同時,每當用UBER叫車,或者查找谷歌地圖時,你也在向一些人泄露你的行蹤——警察當然是其中之一,網路駭客或是其他犯罪團伙也有可能,更有可能的則是那些有商業企圖的公司。也許有些人認為簡單的公開個人信息相較於他們換來的好處而言微不足道,但這才正是真正的商業目的所在。

馬克·扎克伯格說,隱私早已不再是一種社會規範,何時起它也不再是一種政治常態了呢?何時起我們所謂的個人優先於國家、公民自由、有限政府已悄然不在?不要天真地認為政府不會對私人購買習慣,或昨天下午四點我們的行蹤,或我們有哪些朋友感興趣。

安全部門、警察局都公開向數據經紀公司購買數據,因為它便宜、多層面、強大、穩定、健全,而且不受政策限制。曾幾何時,我們了解到,雅虎代表美國政府監控所有的接收郵件。還有一款警用軟體Geofeedia,結合幾十個社交網站三方監控個人網路信息和活動,可隨時關閉個人許可權設置。當然還有矽谷數據分析公司Palantir,由中央情報局設立,NSA、CIA、FBI都在使用它,大量警備力量、美國運通,還有成百個合作方、情報部門、金融機構都牽涉其中。它的程序系統可以從龐大的數據中,包括交通攝像頭、網上購物、社交媒體、親友關係、郵件交換等,快速作出針對個人的分析判斷。

不要再幼稚了,商業監視和政府監視之間的防火牆並不存在。我們當中很多人都考慮過政府對數據的掌控,特別是在斯諾登事件后。但消費主義衝動下的個人信息泄露同樣威脅到了我們的個人權利以及我們的集體福利。事實上,我們自認為不需要任何代價的獲取,其實是犧牲了98%的自由而換來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本文原載於社科報總1547期,圖片來自網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