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多姿多彩,少數民族的「婦女節」你知多少?

1975年被聯合國確認的三八國際婦女節,起源於1903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婦女大罷工。少數民族婦女除了享受三八婦女節帶來的快樂,還享受有自己民族「婦女節」的快樂時光,少數民族的女人真幸福!

NO1.哈尼族姑娘節

節日時間:農曆二月初四。

節日起源:相傳在很久以前,在山環水繞、林木葳蕤的碧播寨,美麗標緻的姑娘悠瑪與英俊彪悍的獵人戛期相愛。因悠瑪的父母把她許配給了白土司的獨眼兒子,為此痛苦不堪,決心以死來追求自由愛情。二月初四這天,悠瑪獨自去薅勾勒山上砍柴,相遇同村和鄰村的三個姑娘。悠瑪向她們傾訴自己的不幸遭遇,引得三個姑娘痛哭不止,原來,她們在婚姻上同病相憐,四人就在山頂上互訴苦衷,愈訴愈愁,愈訴愈悲,就一起跳崖自盡了。悲劇發生后,哈尼人覺得再也不能干涉姑娘愛情了,應該給她們選擇意中人的權利。為告誡後人,哈尼人就把每年的二月初四定為「姑娘節」,以表示尊重婦女和尊重婚姻自由。

節日習俗:雲南省元陽縣碧播山一帶的哈尼族,每年都要歡度別開生面的姑娘節。春耕結束時,是奕車人(哈尼族的分支)的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節日。「姑娘節」這天,奕車姑娘要戴上潔白的尖頂巾,身穿「龜式服」,下穿緊身超短褲,腰系精美的銀飾,在山間用歌舞等形式尋找自己的伴侶。

節日這天,男人乖乖地聽從女人指揮,馬不停蹄地做家務。天沒明,雞未叫,男人們就要首先挑回一擔水,待天麻麻亮時,再砍回一捆柴,接著,就生火燒水,把洗臉水恭恭敬敬地端給慢騰騰起床的婦女。然後,男人們煮飯、洗菜、剁豬食、洗碗筷、帶小孩,婦女們則悠閑地坐在一旁,或做點針線活,或指揮男人做這做那。未出嫁的姑娘們,則連針線活也不做。

吃吧午飯,男人們急匆匆往寨中的公共娛樂場所趕去,按習俗,先到的為勤勞者,後到的為懶惰者。小伙兒們向情人借來女式新衣新褲,打扮成姑娘的樣子,在歡快的弦樂聲中翩翩起舞,直到太陽偏西才回家做飯,繼續服侍婦女到深夜。

NO2.苗族姐妹節

節日時間:農曆三月十五,是苗族婦女的"姐妹節"。

節日習俗:姐妹節當天,婦女們都要吃一種用五顏六色的糯米做成的「姐妹飯」,互相贈送禮物,以示吉祥。「姐妹飯」是用姑娘們在山上採集的野花和葉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后蒸成的。吃罷姐妹飯,姑娘與小夥子們身著節日盛裝和民族服裝,歡天喜地來到陡水河畔, 參加娛樂與體育活動:遊方唱山歌、吹蘆笙、沙灘踩鼓、鳴鑼擊鼓、跳蘆笙舞、划船、鬥牛等。

苗族姑娘做的「姐妹飯」,五顏六色、晶瑩剔透,色型艷美,香軟可口。過節那天,家家都吃姐妹飯。姑娘們把心意都藏在這姐妹飯里。苗族姑娘們用手帕或籃子裝好姐妹飯,送給兩天來陪伴她的小夥子。小夥子打開飯包,如果姐妹飯上放著一對紅筷,表示姑娘喜歡他,願意與他交朋友;如果只有一支筷子,是姑娘婉轉地拒絕小夥子,不要再單相思了;如果姐妹飯上放著辣椒、蔥、蒜,就是表明姑娘不喜歡他,暗示小伙去另尋心上人吧;如果姐妹飯上放著樹葉和松針,那是告訴小夥子,你還有一星希望呢!此時小夥子要見眼生情,窮追不捨,買些綢緞或絲線送給姑娘,緊密聯絡,愛情之花就會結果。這種習俗經過時間的沉澱,世代相傳,已成為苗族男女青年的共同節日。

節日演變:再後來,姐妹節不再囿於自己的小圈子,每逢春暖花開的三月,姑娘們每人拿出一些米來,做五顏綠色、美味可口的「姐妹飯」,邀請外地姑娘和年輕小夥子們前來聚餐,開展有趣的活動。天長日久,苗族姑娘們與外地小伙兒漸漸建立起深情厚誼,有情人終成眷屬。就這樣演變為,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五日至十八日便成為苗家村寨姑娘與小夥子們共同歡度的美好節日——姐妹節。

NO3.怒族仙女節

節日時間:農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

節日習俗:仙女節是雲南省貢山一帶怒族人民的民間傳統節日,又稱鮮花節,在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舉行。此時正是杜鵑花盛開的季節,人們還要為「仙女」獻上一束束杜鵑花。祭祀時,要點起松煙,並由主祭者念祝辭,還要打鼓誦經。隨後大家磕頭,以祈求仙女保佑。祭祀結束后,各家各戶設宴飲酒,青年男女則身穿節日盛裝,前往一個空曠的地方進行射箭比賽。到了晚上,青年男女們燃起篝火,對唱情歌、歡快地跳舞,通宵達旦。

NO4.侗族姑娘節

節日時間:農曆四月初八。

節日起源:傳說古時候,侗族姑娘楊八美的哥哥被關到監牢里,她去探視,發現哥哥極其虛弱,沒有了先前的膽力和氣魄,妹妹回家做了一大籮筐烏飯,給哥哥送去。吃了飽飯,使哥哥的身體得到恢復,兄妹倆聯合起來衝出內羅城,最後領導群眾一舉攻破柳州城。於是,四月八就成了侗族姑娘節。

節日習俗: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是湘、黔、桂等地區侗族的「姑娘節」。出嫁的侗族姑娘在這一天要回到娘家,與自己的姐妹們一起做烏飯、烏飯糍粑,然後唱歌說笑,共度節日。烏飯是用一種帶黑色漿汁的葉子漬水,把侗區特產的「糯禾米」染黑,蒸煮而成的。在她們回婆家去的時候,還要帶上做的烏飯和糍粑,到婆家分給親友,補償「姑娘節」這一天小夥子們的寂寞。傳遞歡樂,共享美味佳肴。

NO5.瑤族阿妹節

節日時間:農曆四月初八。

節日習俗:湖南省江永縣一帶瑤族在四月初八日過阿妹節。瑤歌唱道:「插秧忙到四月八,阿妹洗手做糍粑,麻線織出十樣錦,雞蛋上面畫彩畫。」這一天,姑娘攜帶自製食品,如在殼上畫有花邊圖案的熟雞蛋、雕有不同花樣的糍粑和用蜂蜜拌熟米粉熬成的糖果上用黑白芝麻鑲出頭巾圖案的「三花食品」,以及花生、板栗、熟肉等等,到山野里打鬧說笑,追逐嬉戲。這種姑娘們在山間的娛樂活動,名義上是不許男青年參加的,但小夥子往往前來偷看。如被發現,姑娘們喊出他的名字,就要受到為姑娘們撿柴禾、尋野果、烤食品、摘山花的「懲罰」。這個有趣的活動還與藏族姑娘「鬥牛」規定相似,偷看女人的男人總是沒好果子吃,不過,一飽眼福的男人受罰也高興。

NO6.土家族女兒會

節日時間:農曆五月初三、七月十二、八月十五日。

節日習俗:「女兒會」,又名恩施土家女兒會,是恩施土家族特有的風俗習慣,也是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一種場所,被譽為東方情人節或土家情人節。湖北省邊境各地土家族因地而異在農曆五月初三、七月十二和八月十五舉行女兒會,這一天前來趕墟場的姑娘們化妝打扮,美麗漂亮,穿著傳統的民族服飾,有的出售土特產,有的購買日用品,有的藉機和情人約會,有的人家還在這天相親訂婚,是一個熱鬧喜慶、充滿情愛的傳統節日。

NO7.藏族女兒節

節日時間:農曆五月初四、初五。

節日特色:「女兒節」是南坪縣博峪一帶藏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日舉行,節慶活動分為「搶水」、「採花」和「祝福」三個部分構成,其中「採花」和「祝福」都與民族歌舞相結合,豐富多彩,極富民族特色。

節日習俗:女兒節里,有幾樣習俗必不可少:一是花蛋,煮熟,在蛋殼上繪上自己設計的織花邊的圖案;一是花糍粑,在糯米糍粑的一邊刻上綉荷包的花樣,每個糍粑的花樣不能重複,帶多少個糍粑則不論;一是花糖,蜂蜜與熟米粉製成,用黑、白兩色芝麻鑲上各種頭巾圖案。這一爭奇鬥豔的活動稱為「鬥牛」,父母兄嫂必須支持,但不能代勞,必須姑娘自己動手製作。這天,姑娘們由自己的胞兄陪同,穿上艷麗的服裝,帶上美味可口的佳肴,上山採茶對歌,說笑打鬧,追逐嬉戲,互相敬酒,祈祝吉祥。姑娘「鬥牛」不許小夥子偷看。只要姑娘們發現小夥子並喊出他的名字,小夥子就得乖乖受罰,為姑娘們撿柴燒火、煨烤食品、尋找野果、採摘山花,不能逃跑。如逃跑,為姑娘們傳出去,就受到恥笑,難再得到姑娘的青睞。

NO8.水族婦幼節

節日時間:農曆十二月丑日。

節日習俗:婦幼節是水族婦女兒童的民間節日。節日期間,家家戶戶剪綵色紙孩,貼在供桌牆上。全寨兒童提著特製的小竹蔸,結隊挨家逐戶去討吃象徵幸福長命的糯米飯、雞蛋、肉片等,家家都熱情接待他們。此日婦女分外受尊重,婦女們主持一切祭奠活動,她們共同祈求上蒼:保佑婦女和兒童在新的一年裡健康平安,幸福美滿。

NO9.摩梭人的女神節

節日時間:農曆七月二十五日。

節日傳說:相傳在遠古的時候,格姆山下住著一個聰明美麗,勤勞善良的姑娘,她像天上的月亮一樣漂亮,像瀘沽湖水一樣純潔,多少小夥子為她痴狂。天上的男神看上了這位人間美女,在農曆7月25這天,男神變作一股狂風把姑娘卷上天去。地上的人們看見了,大聲呼叫,男神慌了手腳,一失手把她放了。可是,姑娘已無法回到地上,她的身子化作一座山,矗立在天地之間,她的靈魂變成了一個女神,騎著一匹白馬,吹著竹笛,哀傷地望著故鄉。她巡遊在空中,護衛這裡的人們。這就是屹立在瀘沽湖畔的格姆山。

節日習俗:節日當天,人們盛裝打扮,騎著馬,趕著車,帶著野炊的食物,湧向瀘沽湖畔的格姆女神山。男女青年相約繞山一周,然後向女神祭拜祈禱。 祭拜完畢,人們在山上野炊,生火做飯。這天由男子主廚,婦女則盡情地遊玩。?吃過午飯,人們歌舞狂歡。在咚咚的鑼鼓聲中,姑娘們跳起了獅子舞,據說參加跳舞的男子都必須男扮女裝。歌舞結束,開始賽馬,騎手個個英姿颯爽,一聲口哨,就像離弦的箭,飛向山邊。這盡情歡樂的場面,女神也為之動顏。

NO10.高山族的婦女節

的台灣高山族婦女節的具體日子不確定。每年的過節時間由族中婦女共同商量而定下來。在這一天里,高山族的婦女們要舉行「越野賽跑」,到山上采野花等活動。

無論在三八婦女節或少數民族的婦女節里,女人這天可以無拘無束、瘋癲傻氣,站在一旁指揮男人做家務,這是女人的幸福節,男人還能說什麼?把女人服務好,讓她快樂幸福,就是對自己最高的獎賞。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