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壓力山大!做科研出名要趁早,身心健康當如何關懷?

隨著國家對科研的投入越來越大,向科研人員提供的支持項目也越來越多。不過,大量的科研項目對申請人有年齡方面的限制。錯過了,即使其他條件達到了也沒辦法。那麼具體有那些年齡節點呢?

各個年齡節點盤點

女性年齡相對男性寬限1—2歲,為了介紹方便,按照男性限制年齡順序介紹。

35歲

少量針對青年人才的項目對年齡的限制低於35歲,例如中科協的青年人才托舉工程要求32歲以下。但相對而言,為青年人才設立的支持項目年齡限制在35歲更多一些。

知名度相當高的青年科學基金,其直接費用的平均支持強度約為25萬/項,要求男性申請人在當年1月1日未滿35周歲,女性申請人未滿40周歲。

不僅僅是全國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地區青年科學基金一般同樣要求申請人在當年1月1日未滿35周歲。

中組部組織實施的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給予自然科學領域每人120一240萬元的扶持經費,3年為一個支持周期。該計劃要求申報當年1月1日未滿35周歲。

中科院體系內的青年創新促進會(簡稱青促會),旨在支持35歲以下的青年人才。其會員任期4年,每年將在學術交流、科研活動、培訓與個人補貼等方面獲得20萬元專項經費資助。如成為優秀會員,還可以獲得優秀會員人才專項經費共180萬元。

一些為青年人才設立的獎項,其年齡限制也是35周歲。如化學會青年化學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基金等等。

35歲,如果按博士畢業28歲計算,也就是畢業7年內。假如在國內讀研、國外讀博,35歲也不過是畢業5年內。

38歲

青年人才項目含金量最高的「四青」(青年拔尖、優青、青年長江、青年千人)中的兩個——優青、青年長江,年齡限制是38歲。優秀青年基金資助強度130萬,期限3年。而青年長江在聘期三年中,享受每人每年10萬元獎金。青年千人可獲得一次性每人50萬元的補助。此外,還將根據「青年千人計劃」評審標準給予引進人才100萬-300萬元的科研補助經費。

而且「四青」相互之間限制較少(青年千人只給海歸),很多獲得「青年千人」或「青年拔尖人才」支持的會接著申請「優青」、「青年長江」。很多拿了「優青」的也會繼續申請「青年長江」。

同樣,按照28歲博士畢業,38歲剛好是畢業十年。

40歲

四青之一的青年千人,限制年齡40歲。由中央財政給予「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每人50萬元的生活補助、3年100萬—300萬元的科研經費補助;其他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參照「千人計劃」現有政策執行。

限制年齡在40歲的也多見於教育部的青年教師支持方面、地區人才引進計劃,如北京市的「海聚工程」青年項目、上海的「曙光計劃」等等。

45歲

傑出青年基金要求申請人在申請當年1月1日未滿45周歲。傑出青年支持強度約350萬元,資助期限5年。

另一個重量級項目——長江學者也有類似的限制。長江學者設有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特聘教授項目面向全國高校實施,講座教授項目面向中西部及東北地區高校實施。其特聘教授要求申報當年1月1日,自然科學類、工程技術類人選年齡不超過45周歲。(中西部、東北高校寬限至47歲)

以下是部分項目的年齡限制

咋一看,即使年齡到了五六十,仍然有很多項目可以申請。但科研人才的壓力早就提前了。例如在35歲之前,如果沒有申請到青年基金或其他支持項目,既會造成自己的科研缺乏資金支持,也在後面的項目、計劃申請陷入劣勢。在愈演愈烈的科研競爭之下,似有一環扣一環、一步慢步步慢的趨勢。

青壯年高知群體身心健康關懷存在大缺口?

健康是一種自由,在一切自由中首屈一指。

——【瑞士】亞美路,教育家,心理學家

2017年4月5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外科醫生盧景寧在家午睡后,再也沒有醒來,去世時年僅37歲。這個消息讓盧景寧的同事、同學和學生悲痛不已,惋惜哀悼之情深入骨髓:「白天拚命上手術,晚上寫論文、SCI,忙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職稱……他太累了。」

2009年也曾發生過一起令人心碎的事件。當年4月28日凌晨,34歲的武漢大學在讀博士楊志高在教工宿舍內上吊自殺。知情者稱,楊志高自殺疑與博士論文無法通過、壓力過大有關;這個案件當時引發了廣泛而激烈的社會討論。

近年來,以醫療人才和科研人員為代表的高知群體,其身心健康狀況開始逐漸受到公眾關注,因為他們已經成為亞健康、過勞死甚至自殺的高危群體。一方面,他們在學業上極為出色,攀登和翻越著前人無法企及的高峰;另一方面,很多人內心壓抑而焦慮,社會環境帶來的現實問題讓壓力倍增,無法自我緩解。

但令人遺憾的是,針對這一群體的關懷疏導依然存在極大缺失。如何擊敗「象牙塔里的困獸」,讓我們的科研工作者能在產出高質量科研成果的同時,還能擁有健康的體魄和靈魂?這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

面對無法靜心的現實,有人選擇離開

「無法靜心」是以科研人員為代表的高知人群普遍的工作與生活狀態。

剛剛從科研單位跳槽到企業去做產品經理的生物學博士向微(化名)說,他「寧可用一年時間飛出個航空公司金卡,也不願再為搞人際關係和各種瑣事消耗人生」。他說,自己並非不願和人打交道,「我轉型去的崗位也是會有人際關係磨合的」,而是希望能過一種「身心統一」的生活。

向微說,許多科研人員在骨子裡對自己要求極高,追求完美,近乎偏執。但是的科研人員長年累月把精力耗費在非核心的外圍工作中,與科研的精髓漸行漸遠。

「我會看到一些前輩,每天在忙於項目申請、驗收、參加各種評審會,貌似無限風光。但實際上,他們自己的內心也是非常焦慮的,甚至會感到心虛,因為沒有時間去跟進最新的研究成果,腦子裡的東西早就被榨空了。」

競爭壓力趨於白熱化,大多數人無法平衡心態,生怕跟不上社會的節奏而被淘汰出局。繁重濟壓力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這些與科研相輔相生的東西,很多時候已經成為壓垮科研工作者身心健康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部分科研工作者選擇了離開。身心健康問題導致的離職跳槽,未來可能會成為科研人才流失不可忽略的因素。

當應有的職業興趣淪落為「敲門磚」

身心壓力的存在與無限放大,往往不是單一層面的原因,而是環境與個體共同作用的結果。

「醫術精湛、待患如親」一直是評價優秀醫生的客觀指標,但這種指標很難量化。在激烈的競爭中,隨著各種晉級和評比形成模式,學歷、文章、課題成為每個醫生都不能逃避的問題。無論是新參加工作的住院醫師還是經驗豐富的資深醫師,都要一邊認真工作,一邊竭盡全力在以上幾個方面獲得資源。

為了更好地發展職業生涯,博士這個「敲門磚」似乎必不可少。很多人因此選擇了讀研考博,忙於各種標書和課題之間,還不能耽誤本職工作。即使是全職博士,想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學業都是一件並不輕鬆的事情,更何況很多的在職研究所,需要一邊工作一邊實驗,其壓力可想而知。

而且,醫學科研本來就是未知的、富有創造力的工作,需要具備足夠的好奇心、極強的學習能力和嚴謹的工作態度。當本來的科研興趣和職業興趣淪落為「敲門磚」,博士研究往往會變得艱難異常,令人產生嚴重的厭煩情緒。很多人一邊怨聲載道,一邊卻只能硬著頭皮挺下去。這種壓力往往會在行將畢業的時候達到頂峰。

而目前快餐式的研究所培養也無益於產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再加上經費不足、沒有足夠的技術人員,因而大多數科研工作基本上處於自給自足的階段。沒有更加科學的設計和嚴謹的理論支持,很多項目僅僅是沿著國外的科研文獻繼續著重複勞動,單純對陽性結果的追求也傷害了科研本身,錯過了很多有意義的發現。這種重複的無意義的勞動,也造成了累積性的心理壓力增大。

難以接受卻必須直面的過勞狀態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知識分子的平均壽命和全國人口平均壽命相差十歲,並且有逐年降低的趨勢。

更有統計數據顯示,每年「過勞死」的人數達到60萬人,已經超越日本成為「過勞死」第一大國。高知群體已經成為「過勞死」潛在危險的重災區。

「過勞死」一詞源於日本。1987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將「過勞死」命名為「慢性疲勞綜合征」,並擬定相應的診斷標準。國際上普遍認為,「過勞死」是一個跨學科研究的問題,涉及到醫學、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等。

「過勞死」人群的幾大特點與高知人才群體的生存狀態特性高度吻合:工作時間過長,工作壓力過大,每天絕大部分時間和身心都圍繞在工作上;承受極大的身心壓力,睡眠時間過短或睡眠質量差,導致免疫力低下。

「過勞」的狀態是個積重難返的過程。舉個例子來說,對於健康人,感冒這種自限性疾病完全可以自主痊癒;但對於許多「過勞」的人而言,即使一次小感冒也可能引發心肌炎最終導致喪命。這是「過勞」狀態摧毀了人體正常身心機制的典型表現。

心理監測與情緒疏導:極度缺失

「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在讀博士存在或者潛伏有包括抑鬱症在內的精神障礙。」這是近期發表於Research Policy期刊上的一篇學術論文的研究結果。研究者對3659名博士生的調查數據顯示,51%的受訪者曾在最近幾周經歷至少兩種心理狀態不佳的癥狀,這預示著他們心理壓力大。此外,32%的受訪者出現了超4種不適癥狀,他們患常見精神疾病的風險比其他正常受高等教育的人高出2倍。這些常見癥狀包括情緒低落、抑鬱、失眠、無法克服困難或者無法享受日常生活等。

而針對在校研究所的一項調查也表明,博士生心理問題檢出率為39.3%,該群體在強迫、焦慮、恐怖、精神病及心理健康總平均分上明顯高於全國常規模式,總體心理健康狀況堪憂。

中科協2016年8月的一項調查結果則體現出科技工作者近年來的心理健康狀況總體呈下滑態勢。需要關注的是,科技工作者每天的平均工作時長為8.6小時,最長工作時間每天16小時。其中博士學歷的科技工作者每日平均工作時間最長,為9.29小時,而相應睡眠時間最短,為7.76小時,睡眠質量也相對較差。

該調查還提出一項警示:睡眠時間越短,抑鬱情緒越嚴重,自殺意念也就越多發。關注科技工作者的睡眠質量問題,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需要。

建立自助平台,促進相關法制健全

稍微能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雖然在執行層面的缺口依然很大,但目前對科研工作者群體的健康關懷已經逐漸起步。

一方面,科研工作者對於自身的健康關懷正在逐漸提升,很多人已經意識到,做科研最基本的保障恰恰是一個強健的體魄;另一方面,這個領域的社會關注度也在提升。一些單位和機構會為工作人員「量身定製」,給出健康建議。例如呼籲大家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利用各種現代化的通訊和時間管理工具提高工作效率;以此為基礎來獲得更多的業餘時間,再進行娛樂、鍛煉等有利身心的休閑活動,讓強健體魄形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閉環。

在心理健康層面,心理學會於2016年提出建議,應對科研人員定期進行心理「體檢」,並儘快建立針對科技工作者的心理自助網路服務平台,來緩解目前有78.9%科技工作者無法順利獲得心理諮詢服務的現狀。網路提供的心理服務是一種積極回應,其本質是通過心理自助網路將心理諮詢的核心流程轉化為電腦程序,將心理專業評估與有效的治療技術相結合,引導出現心理問題的科技工作者遵循科學的心理訓練過程,自我訓練,從而緩解輕度到中度的心理健康問題。

同時,也有更多的項目在研究高知人群的自殺心理傾向,並以此研究為基礎,提出給高知群體減輕心理負擔的可行性建議。

對於「過勞死」的立法,近幾年來呼聲也持續攀升。只有保護勞動者權利的法律制度真正硬起來,勞動者才不會無緣無故倒下去。

本文由科貓平台編創,內容整理學術頭條、今日科苑,圖片來源於網路。

「科技工作者之家」科貓APP(SciMall)於今年5月25日上線,是科協為全國8100萬科技工作者打造的智能、便捷、有效、安全的一站式服務的綜合社區,是專註科技人才知識分享與社交服務的平台。平台本著「以人為本,提升服務」的原則,追求「更智能」、「更便捷」、「更有效」、「更安全」的服務目標,很好地解決了當下科技人員學術交流困難、學術會議系統不完善、創新創業機會少、知識獲取不便的四大難題。

資訊信息、會議交流、視頻活動、社交互動,想了解更多,請下載科貓APP;科貓APP,專註科技人才知識分享與社交服務的平台!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