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坑爹的股市!散戶如何敗在「囚徒困境」上?

老股民在征戰股市的時候,經常會發現一個很難解釋的異像:一隻被多家基金重倉持有的個股,漲著漲著,突然不漲了,然後莫名其妙地暴跌。這個過程中,往往不會看到什麼利空,甚至還可能會有利好。這就讓人迷惑了:這股市怎麼如此坑爹?

其實,這種異像,很可能是因為陷入了「囚徒困境」。

什麼是「囚徒困境」?

兩個罪犯,被檢察官分離審查,不能相互溝通,將發生三種情況:

1、如果兩人都不揭發對方,由於證據不足,每個人都坐牢一年;

2、如果其中一個人選擇揭發,另一個人選擇沉默,則揭發者因為立功而獲釋免刑,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獄十年;

3、如果兩人相互揭發,則因證據充分,兩個人都要被判刑八年。

毫無疑問,如果兩個人都不揭發對方,這是最好的結果。但由於不能溝通,又彼此缺乏信任,測試的結果往往會是第三種情況:互相揭發。而之所以會有這種結果,是因為每個人都想盡量避免自己的損失,都想獲得最好的結果,都想「先下手為強」。

「囚徒困境」理論告訴我們:人其實有種本能的趨吉避凶思維,在可以選擇的時候,會盡量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條件。而在這種特殊的博弈模式中,趨吉避凶思維導致每個人都難以做出理性的選擇,使得合作變得困難,使得團隊遭受損失。

現實生活中,「囚徒困境」的例子很多。比如手機廠商的價格戰,比如歐佩克成員國石油定價,比如各國的氣候談判,比如瘋狂流行的美圖美顏,等等。而在股市中,券商之間的傭金戰,就是典型的「囚徒困境」模式。各個券商生怕客戶被別的券商搶走,把股民圈在自己的盤子里,以便進行賣基金、賣資管、賣課程等二次開發項目,爭先恐後地降低傭金,使得傭金從早年的千分之三,逐步降低到現在的萬分之一點五,券商的經紀業務幾乎已無利潤可言。內在有動力,外在有壓力,促使券商走出了一條「同歸於盡」的道路。

股市中,「囚徒困境」最好的例證,還是參與者之間,尤其是機構之間的搏殺。這個層面,有個專業的術語,叫做「多殺多」。

所謂「多殺多」,是指一隻股票形態漂亮,業績優良,消息面利好,大盤也有較強的上漲預期,於是,市場各方人士瘋狂買入,甚至還會有機構「搶帽子」造勢。然而,股票價格並沒有如預期那般強勁,反而出現了滯漲。這麼一來,人心浮動,該漲不漲,那就該跌。隨後,股價開始搖晃向下,繼而出現快速暴跌,原本搶著買股的人,結果成了殺跌主力,頗有「愛之越深,責之越切」的感覺。而在殺跌的時候,大家都認為越早賣掉越妥當,越晚賣掉越吃虧,這就成了我們所說的「囚徒困境」。

2015年的三輪股災,不得不說,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囚徒困境」作祟。即便是國家隊入場,即便是政策限制做空,即便是大家都知道瘋狂砸盤是玉石俱焚,但都想先保住自己再說,不自禁地成了殺跌主力。直到國家動用了公安部的力量,以暴制暴,終於讓股市的自殘行為得到遏制。然而,千瘡百孔的身體,非一時可以修復。因此,至今股市仍然沒能恢復元氣,稍有風吹草動,立馬就會看到機構和散戶搖身變成「囚徒」。

2017年以來,大家都學到了一個新詞:閃崩。

關於閃崩的原因,千姿百態,各不相同。比如在今年4月11日,皖新傳媒、超訊通信、龍溪股份、秀強股份、健盛集團、朗源股份等6隻股票都是毫無徵兆地突然暴跌,直至牢牢地封死跌停。據說,導致這些股票出現閃崩的原因有兩個:其一,這幾家公司都買了在香港上市的金控,而金控暴跌57%,導致這幾家公司虧損嚴重;其二,這6隻股票背後的控盤團隊,都是聞名遐邇的「溫州幫」。這種「斷頭側刀」式的砸盤方式,是溫州幫慣用的出貨方式,手段極其犀利。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溫州幫抱團殺別的機構和散戶,還是溫州幫內部自相殘殺,別的機構和散戶只是被殃及的池魚?無論哪一種情況,閃崩的出現,其背後的邏輯仍然是「囚徒困境」。

如果說遊資因為不成系統而難以聚沙成塔,那麼,公募基金、社保基金、證金公司、匯金公司這些國字型大小的機構算是有凝聚力的團隊了吧?未必。我們來看皖新傳媒今年的走勢,3月15日突然暴跌,逼近跌停;之後,橫盤近一個月,4月11日,再次暴跌,封死跌停;這還沒完,5月10日,再次暴跌。截止5月11日,該股從19.67元暴跌至11.76元,兩個月左右時間,最大跌幅超過40%。悲催的是,悲催還沒結束,見底之後,該股長時間保持碎步橫盤,好不容易有點拉升,7月17日再次暴跌,把看好這隻股票的人摧殘得體無完膚。

從這隻股票的基本面來看,算是比較紮實的,凈利潤逐年增長,凈資產收益類常年在10%以上,當前動態市盈率只有10倍左右。作為發行行業第一股,連續三年保持同行第一的水平,也入選了「企業500強」。正因如此,除了新華系的公司和信託專戶,還有兩隻社保基金、中央匯金公司、申萬菱信中外合資基金等機構位列前十大股東。另外,也不乏周廣萍、吳國繼、先永紅等牛散的青睞。那麼,這樣的公司,也不見得有什麼大的利空,為什麼還玩起「閃崩」呢?

說到底,還是「囚徒困境」作祟。這種心理來自於人的本能,而且根深蒂固,極難動搖。因此,牛市裡高位追漲,熊市中低位殺跌,看到漲停就想買,碰到跌停還想賣,這種集體的非理性,促使股市經常出現極端行情:漲的時候凶神惡煞,跌的時候喪心病狂。配資,加槓桿,是2015年上半年股市狂飆的根源,也是2015年三輪股災的罪魁。說白了,配資把股市的「囚徒困境」給無限放大了。

也正因為如此,管理層在2015年股災之後做了三個事:一是去槓桿,嚴打各種配資。民間的配資公司基本已經全部消亡,券商倒是還能配資,但很難超過1比1;二是狠抓「寧波幫」和「溫州幫」為代表的遊資隊伍,這群人最容易引起股市的騷動。一言不合就請喝茶,幾個人受得了?三是讓證金公司、中央匯金公司、社保基金等國家隊入駐幾乎所有股票,對股市進行全方位把控。目前來看,成效卓著,導致的結果是:不管有多少股票閃崩,甚至奔走在成為「仙股」的路上,大盤都始終保持著相對的平穩。如此,也有三個好處:第一,不會出現群體性恐慌,至少老股民還會在裡面撲騰;第二,不會影響股市的融資功能,每年的IPO任務能夠完成;第三,讓大盤股和二線藍籌崛起,吸引老外成為坑主。所謂的維持金融穩定,無非就是如此。

因此,對於機構而言,最好的操作策略是進行抱團,即便有進場的先後,也最好要輪著做墊背的,不能專坑一個;對於散戶而言,最好的策略是運用好自己的獨門優勢:船小好調頭。看準了就干,發現苗頭不對就撤。另外,避免追漲殺跌,不成為機構的炮灰,這是散戶必須時刻要提醒自己的事情。最後還有一點:保持獨立思考,不要被人忽悠。

當然了,即便我們都做好了應對的策略,「囚徒困境」還是會存在,根本原因在於,股市本就是你死我活的戰場。股市不創造價值,只是實現財富的轉移,有人賺,就一定有人虧。牛市裡很多人問,大家都賺了,誰在虧?到了熊市,就不會有人再問這個問題。而上市公司要拿走大筆錢去發展公司或者中飽私囊,國家每天要收幾個億的印花稅,證券公司要收取傭金,這個市場的錢一定會減少。而大多數散戶,以及很多機構,註定了要為此買單。

從這一點來看,倒是很少有人真正看清了「囚徒困境」。或者,看清了,只是抱有僥倖心理,認為自己能夠得到最好的結果,從而選擇性忽視罷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