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合浦古港口群探秘

漢窯群遺址。

絲路尋蹤

北海合浦,在地圖上不過滄海一粟,它以怎樣的力量,揚帆遠航,穿越驚濤駭浪,闖蕩了連接東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成為古代中外通商往來重要門戶?究其原因,港興通天下!西起西場與欽州接壤,東至山口與廣東交界,兩端距離不過一百公里的南流江入海口,分佈著大大小小的8個古港口。兩千多年過去了,曾經叱吒風雲的古港口今何在?它們至今還在發揮著怎樣的作用?6月中旬,記者來到合浦,用腳步丈量著一個個古港口,探尋它們的前世今生。

A

港興通天下

「合浦因諸水匯合入海的地方為『浦』而得名,」正午的烈日從碧空直射下來,刺得人雙眼幾乎睜不開。合浦縣文化學者范翔宇站在合浦黨江鎮上洋江入海口的海堤上,一手遮陽,一手指著遠處江海交匯處說:「瞧那邊,就是南流江入海的壯美景觀。」

舉目遠眺,波光粼粼的南流江靜靜流淌著,連綿的海岸線在藍天碧水間蜿蜒伸展開來。休漁季節,海面上鮮見漁船繁忙往來。

「南流江有六大支流入海,在這裡形成了八大天然古港口:三汊港、乾體港、榕根港、大廉港、永安港、英羅港、白龍港、總江港。」范翔宇洪亮的聲音在空中回蕩著,「這些合浦沿海港口組成了北部灣海域連接南海海域,通往東南亞、印度洋及至大西洋沿岸國家的啟航港口群!」

合浦歷史地理位置的重要,從《讀史方輿紀要》中可以佐證:「扼塞海北,遠鎮交南,嶺外諸郡之莞樞也」、「西拒交趾,固兩粵之藩籬,控蠻夷之襟要」。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統一中原后,開始南取百越,受到當地部落頑強抵抗。公元前217年,秦始皇「以卒鑿渠,而通糧道」,開通了靈渠,使湘江、灕江、珠江水系與南流江對接,形成了以南流江為主幹道的出海通道。

正如《漢書·地理志》記載:漢武帝劉徹曾派人帶著絲綢、陶瓷、茶葉等從徐聞、合浦港口揚帆出海,經過日南郡(今越南)沿海岸線西行,到達黃支國(今印度)、已不程國(今斯里蘭卡),再通過印度轉銷中亞、西亞和地中海各國。

「具有灣闊、水深、岸線長、可避風等天然優質港口的條件,加上南流江聯運網路優勢、鄰近東南亞以及擁有以珍珠市場為龍頭的貨運物流,在這裡建立始發港是理所當然,也是最節省成本的選擇。」范翔宇加重語氣,「合浦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地位的形成,正是得益於八大古港的功能作用和市場容量!」

B

草鞋村漢窯群記憶

落日的餘暉染紅了水兒碼頭(古乾體港),漁民們正在忙著裝卸大蚝,岸邊依次停泊著采蚝歸來的漁船。

乾體港與西門江相通,是合浦最早開通使用的古港口。自秦漢以來,各朝均以此作軍港。這裡曾經發生史上著名的漢代馬援征交趾、唐高駢海門屯兵等典故傳奇。

「乾體港通過南流江航線,與灕江、湘江、珠江水系航線聯接,進入中原漕運網路。自秦漢至明清都是重要的航運港口,從未間斷過。」范翔宇緩慢地走在河堤上,介紹著乾體的歷史,「宋代時,陶瓷產品代替絲織品成為海上絲路貿易中的第一大商品。早在漢代時就建有的漢窯群生產出來的陶瓷,就是從這港口源源不斷運往東南亞國家。」

范翔宇長期從事合浦古代史研究,和記者談起合浦歷史,幾乎是信手拈來。

「那邊就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漢窯群遺存地。」范翔宇手指著遠方那緊挨著西門江出海口而建的廉州鎮草鞋村說,「漢窯建在草鞋村,和該村的地理位置有很大關係。草鞋村臨近西門江及乾體港,水陸交通相當便利,何況陶瓷走水路是最好的選擇,平穩防摔。」

走進草鞋村,記者見到了年近六旬的譚老農。譚老農負責看守漢窯群遺址,時不時接待一些造訪者。在草鞋村出生的他,從未離開過村子。在他記憶中,祖輩們都以編草鞋為生,草鞋村因此得名。

上世紀80年代末,譚老農在挖魚塘和整理自家菜地時,發現了不少瓦礫及紅陶片。經考古學家發掘考察,認為這裡是一個涵蓋了陶器生產從取泥、制坯到燒制的完整流水線,是一個規模巨大、功能系統完善、形制保持完整,在漢代考古及歷代窯址考古上都十分罕見的「制陶作業的完整流水線」,是漢窯遺址!

譚老農回憶起當時挖掘現場的情景:「當時還發現了不少陶罐、瓦當、銅箭頭等,還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遺物,後來又發現了20來個像饅頭和馬蹄形狀的陶窯。」

譚老農邊說邊掀起其中一個井口上的厚木板,一口直徑約一米、用漢磚圍砌而成的水井赫然眼前,清冽泉水竟還在源源不斷湧出!其他三口水井已進行了保護性填埋,隱匿在荒叢荊莽中。而在離古水井幾米遠的地方,兩座保存相對完好的連體饅頭窯似乎在無言地訴說著昔日的輝煌與傳奇。

在約有450平方米、長約60米的遺址內,記者看見地面鋪著瓷磚,地下還有一條筆直的排水暗溝,溝底也鋪著同樣的瓷磚。在鋪磚的一側,出現均勻排列著的5個夯築的建築物柱洞。

「只要稍微發揮些想象,就能『看見』一座建築精美的幽深庭院、粗大的立柱、鋪著地磚的迴廊、磚砌井欄,以及漢代牆基遺址、漢代河道遺址。這難道是撲朔迷離的始發港合浦郡城所在地?」范翔宇有些激動地說。

經歷千年的輝煌與千年的落寞之後的乾體港,濤聲依舊,已不見當年金戈鐵馬、千帆競渡的繁華,「如今的乾體港,因南流江與海水在此交集而沉澱的大量微生物,已成為廣西最大的大蚝養殖生產基地之一。」范翔宇如是說。

C

續寫絲路新篇章

已近黃昏,烈日依然灼人。鐵山港公用碼頭上,幾部吊車高聳在藍天白雲間,三五遊人駐足在幾塊巨大的宣傳牌前,聽導遊講解鐵山港的過去和未來前景。

鐵山港這個名字,緣於港口周邊有鐵礦蘊藏而得名,古時稱大廉港。這裡地理環境得天獨厚:南流江支流在這裡入海,形成近120公里的內港海灣,東側是大廉山伸延至博白的山脈,西側是大廉山伸延至青山嶺、冠頭嶺的山脈,兩條山脈似兩道天然屏障拱衛著大廉灣,形成了大廉古港獨具山海江河地理地貌特色的內陸港灣,在軍事、交通上有重要價值,古有合浦左腋之稱。

據《廉州府志》記載:「郡東水路自榕根大廉港一日至永安,一日至凌祿日半到雷州少南,二日至瓊州正北,十日至廣州西。」「溯江而上,帆船可達白沙塘之河頭,水漲時則直達博白。」由此可見當時大廉古港所具備的交通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古代大廉港一條航線通雷州,還有另一條路線就是經大廉港乘潮而上到達閘口古碼頭,然後用人工挑擔,經大廉驛路走陸路運至石康長沙埠鹽倉存貯。」范翔宇站在石板階梯上說,「為了保證這條鹽運通道的通暢,朝廷還修築了這條用石板鋪設的階梯路作專門的鹽運驛道。這條鹽運驛道一直沿用至民國。」

新成立后,大廉古港入海口一帶建立了八一鐵礦、鐵山水泥廠等一大批企業,大廉古港一度成為對海南交通運輸的重要港口。上世紀90年代,國家開始加大鐵山港的開發,大廉古港的區位功能隨之前移到石頭埠即今鐵山港,大廉古港口功能減弱。「雖然如今的大廉古港和乾體古港一樣,也是北部灣最大的連片優質大蚝養殖繁育基地,然而港口優質資源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在范翔宇的眼中,無論是大廉古港還是乾體古港,其實都可以走得更長、更遠。

91歲的許煜全老人坐在鐵山港區興港鎮石頭埠老年協會旁的涼棚里,抽上一口旱煙,在繚繞的煙霧中說起石頭埠的歷史:「小時候經常看到不少越南人來來往往運貨忙,」許老伯身板硬朗,說起話來底氣十足,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有些越南姑娘留下來不走了,現在村裡不少人還娶越南媳婦呢,還有一些越南後裔在這裡生活。」談起運輸的貨物,許老伯說:「有煤,也有鹽,更多運的是陶瓷。村裡至今還有燒陶瓷的窯場。」

根據史書記載,石頭埠在清朝道光年間常有陶瓷製品運銷東南亞。清末,外國商人來到石頭埠港口一帶從事商貿活動。改革開放后,石頭埠成為最早對外開放的邊貿港口之一,至今在內貿、邊境貿易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

「今天,鐵山港已成為廣西北部灣重要組成部分,充分發揮服務華南、中南區域的優勢,大力發展臨港工業、集裝箱業務,承擔集裝箱餵給港的功能。」李浦業口氣中透著自豪,「鐵山港自開港以來,僅用5年時間就達到了廣西其他港口需要二三十年才能夠取得的吞吐量成績。」

海上絲路始發港千年的滄桑巨變,在北海留下了最輝煌的篇章和最強勁的時代符號。如今,北海正以鐵山港等港口群作為「一帶一路」上的重要支點,努力打造向海經濟,構建-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路,繼續書寫著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記者 張天韻 文/圖 原文編輯:趙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