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今年目前為止最好看的美劇都在這裡

好像剛剛才寫完這份半年總結,2017年就已經過去了一大半。翻看2017年上半年開播的各大新劇們,它們不乏《使女的故事》《美國眾神》這些重量級新劇,從開播時就牢牢的吸引了我們的關注;而《雙峰》《傲骨之戰》等劇集也以一種新的形式回歸於熒屏,慰藉了劇迷等待的心。這一年,「迷你劇/詩選劇」也全面起飛:《宿敵》《當我們崛起時》《大小謊言》《天才》等劇集都在這個電視的黃金時代紛紛出彩。就連探索頻道(Discovery)、鄉村音樂電視網(CMT)、國家地理頻道(Nat Geo)都寄望觀眾能在追看旗下固定節目之外,也能「上鉤」它們自己製作的劇集。
而這樣的飛速發展也拉響了「警報」:每周都有至少一部新劇開播、越來越多的製作單位投身原創劇集開發的大潮下,卻是觀眾數量和觀劇熱情的下滑。而劇集製作生態的飛速變化、大量投入與實際反響的巨大差異,也讓身處電視工業的各位玩家們開始小心謹慎。就連一向大量續訂和放行劇集的Netflix,也在上半年接連取消掉了《超感獵殺》、《嘻哈少年夢》等劇集,以期開源節流..什麼劇集「值得做」、「可以做」成為令它們頭痛的問題。
而對於劇迷來說,什麼劇集「值得看」、「可以看」也變得同樣重要。像之前一樣,依然找到了幾位美劇迷,邀請他們列出自己上半年喜歡的新劇和推薦理由,一起完成了這樣一份小小的美劇半年盤點。比起為每部劇排名次打分,給出專業意見--我們四個人的聲量很小,僅僅希望用這一篇日記為剛剛過去的上半年觀劇的「心路歷程」留下一筆紀錄(還有賣賣安利)。在完成時,我們不免會感嘆由於篇幅和精力的考慮,依然有很多優秀的劇集沒有得到提及...
但不能否認的是,以下的這十五部劇集里,都在這半年裡,牢牢抓住了心中的情緒--我們為他們喜怒哀樂過,也為他們「勞心勞神」過。在《傲骨之戰》《使女的故事》《大小謊言》,我們感受到了萬千女性的力量與風采;我們與《都市女孩》《守望塵世》的最終季道別,懷念著當初追劇的好時光;透過《崩潰人生》《十三個原因》《大群》《全程直擊》《返生餐單》《當我們崛起時》這些新劇里,感受到電視工業的鮮活視角;也欣喜《無為大師》《億萬》《冰血暴》《我本堅強》這些老劇都依然維持了良好的質量,依然以令人興奮的狀態陪伴著我們。而這些劇集也讓人相信,世道再難,也要堅持看劇。
(註:該名單僅包括於2017年1月1日後開播,2017年6月30日前至少播出三集的劇集。2016年下半年播出的劇集或在2016年就已完成播映的劇集均不包含在此)
1. 《無為大師 第二季》
《無為大師》第一季獲得成功之後,Aziz AnsariAlan Yang再次合作,一同導演+編寫了《無為大師》第二季。團隊對於本劇的設定,已經超出喜劇本身。從第二季來說,不僅是劇本上更為細緻的打磨,在攝影上也完全是向高質量劇集看起,甚至是向電影看齊。第二季從第一集開始,就是一個大驚喜。全黑白的攝影加上義大利式風情,直接讓觀眾離開紐約,與Aziz共同融入另一種文化。更有趣的是,他還在第一集中致敬新現實主義作品《偷腳踏車的人》
除了義大利風情以外,《無為大師》討論的核心內容,依舊是現代人的愛情。Aziz Ansari並沒有站在高地上指責現代人愛情中的種種問題與矛盾。他將自己作為都市中受困於愛情中的一員,用獨特的視角來探討現代人愛情中的艱辛。就像第一季,第二季中也有一個愛情故事作為劇集的主線。然而依然有幾集的故事不在男主角本身,而是放在其他的人物上。這些集就更是有趣了,從不同角色的角度與解讀不同的問題,讓更多的觀眾在劇情中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從阿茲·安薩里出版的書《現代戀愛》一直到《無為大師》,對現代人愛情的話題討論似乎永遠有也不會有盡頭。他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也告訴我們去享受愛情的美好。無論是生活還是感情,自然有它的兩面性。這個世間,總是要有點挫折,不是嗎?
2.《返生餐單 第一季》
如果要評選2017年最「下飯」的美劇,一定非年初Netflix主打的十集驚悚黑色喜劇《返生餐單Santa Clarita Diet》莫屬。因為整部劇的主題就是「吃人」,並且是真正意義上的如何將人一口一口地吃掉。
由金球獎得獎演員Drew Barrymore和《火線警探》男星Timothy Olyphant飾演的Hammond夫婦,家住加州一個叫做Santa Clarita的郊區小鎮,環境優美祥和,二人共同從事房地產行業,結婚十多年依舊恩愛如初,有一個在讀中學的女兒Abby。除了周圍的鄰居有點煩人,丈夫Joel經常用烤箱烤糊東西以外,日子過的像所有正常家庭一樣平凡幸福,甚至讓女主人Sheila覺得普通的有些無聊。
直到有一天,Sheila像往常一樣與Joel搭檔陪同客戶看房,突然莫名其妙的劇烈嘔吐致死,幸而又活力四射的返生,隨之經過一系列的探索發現,Sheila終於意識到復活后的自己變成了一個只能以新鮮人肉為食的「喪屍」。
目睹了這一切的男主角,為了讓心愛的老婆繼續「活下去」,在嘗盡了各種辦法后只好選擇幫助Sheila殺人。於是表面上的專業夫妻檔房地產經紀從此成為業餘的夫妻檔殺手,充滿懸疑色彩同時荒誕爆笑的情節不斷上演。
雖然有著喪屍題材的噱頭,也同樣有著大量極具衝擊力的血腥鏡頭,但在這部劇里,類似《行屍走肉》般沉重的人性審判是不存在的。家庭喜劇才是它真正的標籤,幽默諷刺才是貫穿全劇的核心基調。能看到大牌明星Drew Barrymore像嚼胡蘿蔔一樣吃著奇葩同事手指的畫面,哪裡還需要糾結什麼道德準則呢。
3.《守望塵世 第三季》
在這麼多年的追劇經歷中,跟隨《守望塵世》最終季這八集所帶給我的內心撼動之深,無疑是極為罕見的。這部劇集過於別緻的敘述風格導致你很難去描述它,卻又極度迷人,如果非要說些什麼,它始終關注人物內在的精神困境,訴說著劇中角色們的信仰崩塌與重建,以及永恆對愛的追溯。甚少有創作者在面對劇終時還能如此從容自信,還能有野心與魄力去拓展自己構築的早已成功的世界觀;
這群可敬的創作者們在最終季所體現出的天才般創造性與情感滲透力,直接讓這部作品加入到史上最佳劇集的行列之中,可以肯定的是,在大銀幕上你不會看到如此奇妙的影像呈現方式,絕無僅有,我想為任何一個錯過這部非凡作品的人而感到遺憾,由衷的。
4.《傲骨之戰 第一季》
《傲骨賢妻》播出了七年後,《傲骨之戰》沒有僅僅依靠著「傲骨」的招牌成為依附於它的「衍生品」:而是在自己的時代煥發了新的光彩,成為如《絕命律師》那樣,與母劇一樣精彩的存在。這主要表現在兩點:1.加重的女性主義色彩:《傲骨之戰》 明確的選擇了三位女性作為故事的絕對主角:從原劇開播之時,便以強大氣場吸引觀眾,並且致力於建立「全女性事務所」的Diane、在原劇最後一季加入,聰明伶俐的Lucca還有Rose Leslie扮演的Maia,她們三位各自負責一條故事線,又靠著配角的高度配合與互相之間的對戲火花將三條線串聯起來,產生了精彩的交集。比之於《傲骨賢妻》側重於刻畫Alicia這一個單一角色的成長與發展,這部劇卻站在了更廣的視角去紀錄職業女性的堅毅和力量:她們不需要靠「好姐妹」的名號來為周邊人對號入座、貼上標籤,而是拿出專業的態度--鼓勵所有的女性都要「向前一步」。
2.對現實的高度映射與描寫:從影射年初NBC的王牌劇集《法律與秩序:特殊受害者》對一集疑似影射Trump的播出安排、再到Milo Yiannopoluos現象和另類右翼思想。從於去年結束的大選再到金融危機...再加上編劇對種族與公義系統持續犀利的關注。很少能在一部劇集里,看到對時事如此高度的關注與討論。過往《傲骨賢妻》時期,受限於廣播網體制的時事表現和話題涉及,在轉接到CBS自己的流媒體播出平台後,賦予了創作者一個更大的空間,也讓他們能夠有機會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看完《傲骨之戰》至少能知道美國這兩年發生了什麼,這個說法其實並不誇張--這或許就是電視與熱門話題結合的一種絕佳示範。
5.《冰血暴 第三季》
《冰血暴》已經成功走過了三個年頭,質量絲毫不減,這已經難能可貴。這一季是時間設置上最接近於現在的一季,故事設定在2010年的明尼蘇達州(有趣的是,即使是發生在2010年的故事,還是有種上世紀的感覺,通篇充斥著復古的氣質。)
第三季是涉及角色最多的一季,不僅是兩個兄弟之間的鬥爭,還有正義與邪惡之間的較量。多條故事線從平行到逐漸交錯,再到匯成一團麻繩,冰血暴繼續保持著小人物命運巨變的核心,讓故事緩慢發酵惡化。其實可以說這一季是編劇團隊野心最大的一季,但也最終造成結尾難收的問題。不過,團隊還是把整季控制在較為合理的程度之中。
而參演本季的演員們來說也是最為驚喜的,Evan McGregor的一人分飾兩角、David Thewlis的加盟當然奪人眼球;但其他幾位演技出眾的演員如Carrie CoonMary Elizabeth Winstead的精彩表演也更加錦上添花。大牌飆戲所迸發的別樣火花使得眾多角色沒有淪為碎片化的符號,而是在這一季里都迅速建立了各自的性格和特點。
攝影,服裝,道具什麼的就更不用說了,FX的頂配團隊水準。黑色幽默和諷刺依然在其中;每季的超自然元素也有,宿命論依然佔據主體。這場發生在冰天雪地的廝殺,展開了新的篇章。
6.《大群 第一季》
至此之前,我沒有看過任何一部關於超級英雄的電視劇,來自《冰血暴》的核心主創Noah Hawley作為一個有著較高藝術追求的劇集創作者,在這部美劇中完成了對爛俗超級英雄題材的創新解構,打造出了一部名義超英實則驚悚的實驗心理劇。
個人認為,實際上他在這部劇所傾注的野心要比《冰血暴》還要大,已經不局限於如何講好一個故事,而是試圖呈現出更加深層次的極致體驗,整部劇完全構建在人物的心理意識層面之上,情節走向詭秘莫測,視覺表現力驚人,是一部真正具有創造性的劇集作品,就像他自己所說,《大群》是一段在記憶碎片中尋覓身份認同的奇特旅程。
7.《大小謊言》
在美國加州一處海濱城鎮的國小校園內,警車、救護車車頂上的紅藍燈光相間閃爍,精心盛裝的人群滿臉驚恐,慌張四散。
Somebody's Dead 有人死了...
《大小謊言》的開篇就為觀眾埋下多重懸念,誰死了?如何死?謀殺還是意外?
這一切皆因單親母親Jane帶著兒子來到這間學校,認識家住沿海豪宅的全職媽媽Madeline 和Celeste而開始...
改編自Liane Moriarty於2014年出版的暢銷同名小說,《大小謊言 》就像《絕望主婦》和《美少女謊言》的豪華升級版,但又不走「撕X大戲」的老路,以略微的喜劇色彩,以現代女性自我審視的角度,娓娓道來一場迷案發生的前因後果,吸引著觀眾去建立自己對於這起案件的猜測。在這當中,也加入了對家庭暴力等問題的嚴肅討論。
就在剛剛公布的第69屆艾美獎入圍名單中,這部七集迷你劇為《HBO斬獲了包括最佳劇集、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在內的八項提名。如此耀眼的成績,親自操刀整季劇本的資深電視人David E. Kelley,與指導了全集的導演Jean-Marc Vallée功不可沒。再加上奧斯卡級別的演員Reese Witherspoon、 Nicole Kidman、Shailene Woodley及Alexander Skarsgård、Adam Scott等人聯合演出的五星卡司組合,在今年眾多新劇里,《大小謊言 Big Little Lies》絕對是不容錯過的一部。
8.《當我們崛起時》
這部劇集開播時有許多噱頭:星光熠熠,聚齊了各路大咖的演職員表;在社群媒體上為劇集搖旗吶喊的業界大佬們;就連編劇Dustin Lance Black戲外的感情生活都為這部劇集添加了不少討論度。
但真正讓我覺得這部劇值得推薦的是它在這個時刻下特有的「責任感」。這部劇能讓更多人知道,每每當我們有權妄談「權益的泛濫」,都是因為前人不斷的努力和奮鬥。在40年前,作為五大常規電視網之一的ABC製作的迷你劇《根》,用宏大視角對準了三個世紀下的黑人,在拿下30多項艾美獎提名以及超高收視后,喚起了人們對他們的關注。即使到今日,依然是電視文化史上不可磨滅的一筆。
而ABC和《當我們崛起時》也肯在這個時候能夠挑起重擔,選擇去紀錄和刻畫半個世紀以來平權運動的發展。激蕩陳詞、心酸歷史以及大背景下小人物的故事構築了這部劇集。也讓我開始覺得,即使在流媒體高調崛起、有線台百花齊放的今天,有點「過氣」的常規電視網們依然有它的存在意義與價值:ABC用一顆40年不變的責任心依然努力的喚起人們對歷史發展的關注,也賦予了電視劇集新的價值與角色---這或許是這部劇最大的意義。
9.《崩潰人生 第一季》
這是一部在自身框架內有著令人驚喜完成度的生活喜劇,如果你不了解美式脫口秀,可能不太容易理解這種典型紐約式喜劇的笑點,但它在踏踏實實地講生活本身,不搞什麼噱頭,不僅生動描繪出紐約無名Stand-up演員的生存狀態、笑料寫的也頗見功力,在每集短短不到30分鐘的內容里我都會因劇中人的幽默對白而大笑幾次。
更重要的是,這部劇的表現方式,在不經意間接近了電視劇集的本質,即創作出真實可觸的人物,沒有明確的劇情走向,任由人物自身發展而非依託懸念製造,這部劇或許不會是那種一鳴驚人的,但會在一集集的觀看中讓你慢慢地喜歡上它。
10.《億萬 第二季》
當下眾多有線台黃金檔劇情片中,《億萬 Billions》算不上矚目,幾乎被本土主流媒體忽視。這部在熱度上不溫不火的金融政治劇可以給觀眾帶來多少意想不到的樂趣?追過第一季的朋友一定能體會。今年第二季以超高的質量回歸,終於引來了觀眾熱議。
第二季的故事繼續在聯邦檢察官和華爾街對沖基金巨頭所製造的漩渦中延續,Axe以集體訴訟作為反擊,Chuck的職位搖搖欲墜...就算Paul Giamatti和Damian Lewis兩位實力演員不同框也能獻上精彩對決。
編劇利用兩位男主所代表的不同立場、價值觀作為衝突點也同樣作為橋樑,用最本質的手法講金錢與慾望、講權利與手段、講婚姻與關係、講選擇與後果。無需刻意製造懸念,就能創造出緊張刺激、充滿戲劇張力的驚嘆劇情。最難能可貴之處也同樣在於不拘泥於劇情本身而講故事的方法。
美國電視劇史第一位」gender non-conforming」無性別標籤的Taylor(Asia Kate Dillo)角色的出現成為本季最大的亮點,毒媽Mary-Louise Parker、艾美得獎人Danny Strong 等扮演的新人物陸續登場,更加重了第二季的分量。
11.《十三個原因 第一季》
「改編自同名暢銷書」、「由奧斯卡最佳影片《聚焦》團隊打造」...這部劇集從開播開始就引發極大的反響,也成為Netflix今年上半年最成功的劇集之一。不僅劇中的演員們冬粉數暴漲,戲外關於劇集的爭議和討論也從未停止。
《十三個原因》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它關注於幾乎所有人都有共鳴的校園暴力問題。通過女主留下的十三面磁帶,她自殺的原因也逐漸揭曉。這從不只關於一個人或是一件事,是一連串的事件的連鎖反應,最終走向毀滅。校園暴力是主要的因素,卻不是唯一的因素。所謂的高中校園文化,催生了蕩婦羞辱等現象,讓受害者在為自保的同時,也間接成為施害者。
雖然我認為這是一部社會意義遠大於劇集本身意義的電視劇,但是也絲毫不能否定它精良的製作和優秀的選角。本劇的所有演員們,幾乎都是演藝圈的新人,但他們依然獻上出色的表演。正義的角色引人喜愛,負面的角色讓人咬牙切齒,這正是演員精準演繹的最好體現。在劇集播出后,影片的主演們收穫大量的冬粉,數位主演Instagram的冬粉都突破了百萬級別大關。
雖然很多人指出,本劇為了能夠填充滿完整13集,中途非常拖沓。但我認為這恰好給予劇集更多的時間去塑造各個角色,幫助我們去理解他們的內心。這不是圍繞Hannah一人的自殺,這也是對整個美國高中現狀的一次曝光與剖析。
12.《全程直擊 第一季》
廣播劇《Serial》、紀錄了Robert Durst的《紐約災星》、還有Netflix於前年播映的《製造殺人犯》...這一大批作品都帶動了「True Crime 真實罪案」的風潮。作為向來出產「詭異笑點喜劇」的NBC卻在這陣風潮里找到了不一樣的解讀方式,用喜劇的視角去製作了一部「罪案劇」。也最終順利拿到了第二季的續訂(這對於孔雀台的喜劇,是多麼難得的一件事啊!)
劇集對南方州和司法體系的大開玩笑、以及艾美金球雙料得主John Lithgow精彩絕倫的演繹沒有單純的讓這部劇變成抖機靈的作品。在第一季的13集中,也沒有忘記保持敘事上的緊湊與連貫。當現在喜劇已經可以被固定分成幾類(「喪」、喜劇人的半自傳喜劇、講著葷段子的辦公室喜劇以及各種性別身份種族按配額填滿的流水線家庭喜劇),《全程直擊》或許依然有些小毛病,卻給創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原來喜劇也能這麼拍!
13.《使女的故事 第一季》
1984,是一個特殊的年份。
這一年,旅居西柏林的加拿大女作家Margaret Atwood,用租來的舊式機械打字機開始創作《使女的故事 The Handmaid's Tale》。
故事發生在環境污染,疾病肆虐的美國,原教旨基督教發起運動,刺殺了總統,推翻了當時的統治,並以重建新秩序為由,開始實施新的管理。於是,以宗教為主的等級制度成為新的社會規則。普通公民以男女性別區分開來,他們的權力受到限制,女人更喪失了基本自由,不能讀書,沒有財產權。當中具有生育能力的女人會被專門培訓成為「使女」。
在上帝的保佑下,為國家繁衍下一代,便是使女們唯一的使命。每名使女都會被分配到一位主教的家中,使女們懷孕的方法,就是定期與主教進行「交配」。在這個故事裡,可以稱之為儀式性強姦。小說以一名被叫做Offred的使女為視角,講述身處這種極端環境下女人們的故事。
《使女的故事 The Handmaid's Tale》曾被改編為電影、舞台劇等形式。今年這部由Hulu出品、《廣告狂人》女星Elisabeth Moss主演的同名電視版一經開播,便以92分的綜評成為2017上半年媒體評價最高的新劇。
原著出版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這次的電視版在經驗豐富的製片人Bruce Miller、Warren Littlefield及年輕導演Reed Morano等人的再度創作下,加入了許多新鮮元素,也毫無違和感的轉化成為現今故事,是劇集獲得成功的關鍵原因之一。
在劇集中,觀眾和女主角一同經歷了現實與回憶之間的穿梭,感知著她所經歷的一切:生長在自由世界的現代女性,活的開心自在,卻有感周遭環境越來越糟糕、然後變得越來越粗暴咖啡店的男服務生、被拒刷的信用卡、莫名被開除、還有被凍結的資產...心中的憂慮逐漸積累,對社會的構想,也在一點一點破滅。終於,和友人一同爆發在街頭抗議的人潮之中。然而,槍口也毫不猶豫的對準了她。
從此以後叫做Offred,即「of Fred」,代表Fred主教家的使女,像奴隸一樣的名字。就這樣,成為了宗教名義下被系統性壓迫的奴隸。而在這場噩夢中活下去的唯一動力是對至親摯愛的信念,黑暗的世界卻總有一線希望。
而現實世界中世事格局的變化與轉變,最終或多或少的投射在了猶如末日預言般的該劇,也讓這部劇的播出顯得意味深長。
14. 《我本堅強 第三季》
從當初NBC放棄被Netflix接盤,這部格局小小的個性喜劇已經來到了第三季。喜歡上這部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故事中始終保持了對人物成長與性格建立的專註。到了第三季,Kimmy這個角色更加的完善,也真正如一個正在學習的年輕人開始接受了更多的事物和擁有了更多的體驗:比如大學教育、互聯網以及女性主義。而貫穿三季有點正能量的基調也在Netflix一眾喜劇里一枝獨秀,讓Kimmy Schmidt正在成為又一個具有「生命力」的電視角色。
相比較於其他喜劇總是在季與季之間犯下人物性格、習慣斷層的毛病,《我本堅強》至今做得完整流暢。Ellie Kemper越發爐火純青的演技,讓她在艾美視后的競爭下,也越發亮眼和突出。
當然,一向搶戲的Titus也繼續帶來驚喜。若說Kimmy在三季以來,通過與現實世界帶來一堂堂生動的人生課,那麼他的表演無疑就是穿插於課間精彩的才藝秀。
15.《都市女孩 第六季》
終於,這部陪伴了觀眾六年的劇集,也走向了完結。
這四個無比真實的紐約女孩,開始屬於她們各自的旅程。或許《都市女孩》的故事已經結束,但是她們的故事並沒有結束。
這部劇最吸引人的地方,或許就是所有的主角們,都不是完美的。她們都有著各自的毛病,一同在紐約掙扎著,試圖在這個城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各自成長,各自分道揚鑣,各自老去,曾經的女孩們早已不在年輕。就像現實中的我們一樣,劇里的她們,也似乎在無時不刻強調著自己的特殊,自己的與眾不同。但是,沒有人是特別的,每個人都承載著自己的痛苦與絕望。
終於,在這一季中,沒有所謂的Happy Ending,是時候,每個人都開始承擔自己的責任。這四個女孩是如此的不同,所以她們最後有沒有在一起,這個答案想必所有人心中都有數。因為生活本身就是這樣,從來沒有不散的友情,或是宴席。曾經的她們,在吵鬧后,依舊能夠舞蹈,能夠開懷大笑。
關於最後一集的爭議,一直就沒有停止過。但對於我來說,第九集的故事,就已經是最好的結局。揮別城市,重新開始,卻也終究逃不開生活的枷鎖。只願生命中有片刻的美好,只願所有人都夢想成真,只願那間小屋中所有愛的人,都能夠笑著起舞。
故事已經停止,但生活還是要繼續。
或許這就是全部了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