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他山之石】美國幼兒園這樣教洗手,值得借鑒!

Susan Gray School (SGS)是美國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附屬的全融幼稚園(每個班有特殊需求的兒童和普通兒童共同進行一日活動)。園內老師尤其擅長教授和支持孩子正面行為,並以積極的方式應對孩子的問題行為。今天寫的這個故事也是源於我在國內做幼稚園時遇到的問題:正確的洗手步驟雖然能減少病毒傳播,往往和孩子已經習慣的步驟不同,這時候要怎麼教呢?

教洗手

記得那是我在SGS班裡負責洗手環節的第一天,老師拿出一張洗手步驟圖告訴我要輔助孩子按照這樣的步驟洗手。

由於之前沒有成功教會孩子按步驟洗手的經驗,我心裡很懷疑孩子是否學得會,不過還是硬著頭皮接受了。

一會,Nina(化名)從外面吧嗒吧嗒走進來了,站到了水池邊。我看她站在洗手池邊打開水愣了一會不知道該幹什麼,便開始「教」:「先沖濕手,對…再打肥皂,嗯…然後搓一搓…要先拿紙巾擦手再關水…」

等我說到這的時候,主班老師已經走過來制止我了。

我不記得她的原話了,不過意思大概是:「我知道這聽上去可能有點奇怪,不過你不用說任何話,就耐心等待,看著他洗就好了,看到他哪一步快要做錯的時候,及時肢體輔助她到正確的順序就好了。

如果她偶爾有一步順序錯了也沒關係,這需要時間。」

不說話——等孩子自己洗——肢體而非語言糾正——不期待短期學會。

這和之前在的教授方式差別較大。難道不是應該編個兒歌或者找一首洗手歌,邊唱邊教教,配上動作什麼的嗎?

那天中午休息時候我和主班老師又討論過這件事,她說:「之所以不說話,是因為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的身體自然而然地習慣這些洗手的步驟,而不是用語言複述出來。而且,語言提醒是最難消退的提示方式(prompt)之一,如果老師在旁邊提醒,孩子們就會習慣聽到我們的提醒才想起下一步,這是不必要的,說了反而會讓孩子學起來更難。」

我想想覺得很有道理,也恍然明白為什麼之前孩子們雖然幾天就記住了洗手歌謠,卻總也學不會正確的洗手步驟。

後來的幾個月,我們幾個老師無論誰輔助洗手,都堅持這個方法。

舉個例子,Nina從外面進來之後老師就耐心等她開始洗手。

當看到她沒有沖濕手先要擠肥皂的時候,老師就過去輕輕握住她的手,和她一起打開水龍頭(意在提醒她先開水),然後放開她的手,給她機會獨立完成剩下的步驟。

Nina看看老師笑了一下,然後自己沖濕手、打肥皂,再把肥皂衝掉。

接著,老師注意到她伸手準備關水(錯誤步驟),老師便及時把她的手引導向紙巾盒,這時Nina好像也想起來了要用紙巾關水,扯了紙巾,獨立完成了剩下的步驟。

僅僅一周后,我看到孩子們已經能夠自我糾正了:一天Nina又想伸手關水,手向前伸到一半停了下來,轉而向上去抽紙巾了。

兩個月後,除了有特需的孩子,其他孩子們都能自發地、獨立地以正確步驟洗手了

這個故事我時常想起來,提醒自己:當我們想幫助孩子養成一個習慣,僅僅口頭提醒是不夠的,身教比言傳更有效。

與其看著孩子做錯,等Ta做完了再指出問題,不如時刻準備好,輔助Ta把好習慣堅持下來。

你有沒有遇到過一件事怎麼提醒孩子Ta卻總也記不住的呢?不妨想一想是不是太心急了,問題發生后說的太多,問題發生前又做的太少?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內容來自網路,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