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國內電影獎誰敢像它爆內幕

很多人不知道,內地有個特別的電影獎。

沒有官方機構或電影組織,由媒體(《南方都市報》)發起,評審是內地、香港、台灣的專業電影人。

去年已經辦到第16屆,Sir還跟大家介紹過的——

華語電影傳媒盛典

不看票房,不在乎咖位,只評判電影,誓做「國內最具公信力」電影獎。

新一屆在昨天正式啟動。

評選機制換了:參選電影從之前的「華語新片」,縮小至規定周期(2016.1.1-2017.4.30)於內地、香港或台灣公映過的華語電影。

評委新洗牌:木衛二、劉起、賽人、徐展雄、吳覺人、郝傑、韓松落、虞曉毅、董舒、李展鵬、張偉雄、黃以曦、鄭秉泓。

啟動人由去年的彭於晏,換成了楊祐寧。

他還當場宣布了這一屆的各獎項提名名單。

光看名單有什麼意思,今天就找來南都記者@康斯坦

《Sir電影》全網首發,揭秘獎項提名背後的故事。

最佳新演員

提名名單:

任素汐《驢得水》

西德尼瑪《塔洛》

余香凝《骨妹》

鬍子彤《點五步》

陳宇《只要我長大》

參選影片中,表現亮眼的新人不少。

《驢得水》女主任素汐,《塔洛》男主西德尼瑪被提名毫無懸念。

一個在戲外是話劇專業戶;一個是當地有名的喜劇演員,被稱為藏族「趙本山」。

在《骨妹》里扮演按摩妹的余香凝,今年入圍金像獎最佳新人。

身在風塵,但身上難得的「透明感」打動了本屆華語電影傳媒盛典的評委。

出現爭議的,是參選影片里的兩位童星:《只要我長大》的陳宇、《八月》的孔維一。

在半自傳體的《八月》里,孔維一就像個「小大人」。

導演張大磊對過去的回味和感念,都傾注在了這個小男孩身上。

孔在電影里的表演,模仿和跟隨居多,「相對靜態」。

而陳宇更生動

他在片中飾演的一個「沒有媽媽」的小男孩。

孩子的調皮,貫穿始終的對媽媽的想念,到影片結束時孩子的懂事。

由表及裡,由淺到深。

因為《點五步》轉行成為演員的鬍子彤差點被忽略。

在電影里,他本色飾演一名棒球運動員。

老老實實打球之餘,他還賦予了角色「變化」。

他有演出反叛少年的狀態,也有對自己女朋友不負責任的狀態,他不是從頭到尾都在同一個狀態里,戲中感情很細膩

如此,新演員的最後一席塵埃落定。

最佳影片

提名名單:

《路邊野餐》

《羅曼蒂克消亡史》

《塔洛》

《日常對話》

這個獎項熱鬧了,13位評委各執一詞。

討論最激烈的,是《塔洛》。有的評委認為,它太「符號化」。

片中身份證、小辮子、背毛主席語錄和照相館的背景等設定,意圖都太過明顯,和故事、人物脫節,有消費之嫌。

但力挺該片的評委以此反擊,影片的美術、服裝,每一個畫面都可以細細品味。

比如電影中,不少利用鏡面來拍的鏡頭,虛實交替,很特別。

甚至還有評委就是因為看到這部片入圍,才決定應邀。

剩下的3部電影就順利多了。

台灣紀錄片《日常對話》入圍,評委里有7成投了贊同票。

入選理由——

《日常對話》是層次很豐富的紀錄片以外,它在台灣社會的話題性和在同志運動的歷史脈絡里也非常重要,今年它代表台灣進入最佳影片的意義非常大。

如果今天沒有放到這個名單里,可能就沒有人會看,尤其很難在大陸和香港留下來。

去年最受關注文藝片《路邊野餐》,被選懸念也不大。

新一代的大陸電影人的心態改變了,他們懂得放下歷史的包袱、用玩耍的心態去拍電影,去搗弄新的東西。

程耳的《羅曼蒂克消亡史》更不用說:題材、類型大膽;製作、賣相精良。

最佳導演

提名名單:

程耳《羅曼蒂克消亡史》

畢贛《路邊野餐》

萬瑪才旦《塔洛》

張大磊《八月》

在「最佳導演」的評選中,《八月》導演張大磊最驚險,以5票壓線入圍。

以7票被提名的程耳,爭議聲最大。

《羅曼蒂克消亡史》可以說是華語電影工業中一個神奇的存在。

葛優、章子怡、淺野忠信,卡司陣容既豪華又靠譜;

1.2億多的票房,還沒回本(製作費1.3億)。

電影個人風格極其強烈,以套路題材推陳出新:把「亂世上海」塑造得有腔調,又兼具情緒感染。

但要評最佳導演,不同意見來了——

從導演的角度來說,程耳的每一場戲可能是比較有趣的,但這種拍法真的有比《邊境風雲》進步很多嗎?我覺得他還是在用以靜制動,比《邊境風雲》多了一些俯拍,但從導演手法上提升不大。

最佳新導演

提名名單:

畢贛《路邊野餐》

張大磊《八月》

羅耀輝《幸運是我》

黃進《一念無明》

畢贛和張大磊入圍,幾無懸念。

《一念無明》的導演黃進,獲贊最多。

他用有限的資源,拍出了完整的故事;還能成功hold住曾志偉等大牌,作為新人導演,實在難得。

其中發生在婚禮和教會的兩場重頭戲更是出彩。

參加婚禮,男主來幫忙,鏡頭拍反打過來的時候,還很好地控制了人的表情,情境慢慢被構築起來,拍得非常清楚。

最後一席,由羅耀輝(《幸運是我》)、黃惠偵(《日常對話》)和楊慶(《火鍋英雄》爭奪。

羅耀輝險勝。

影片的故事和結構都完整,且算得上是電影工業里頗成功的案例了。

楊慶蟄伏多年後創作的《火鍋英雄》雖然也是良好的商業示範,但在故事、情節和表演上,都頗過火,似乎有些失控。

而《日常對話》似乎更適合從影片本身來討論,導演的功力還有待考究。

最佳編劇

提名名單

林詠琛、李媛、許伊萌、吳楠《七月與安生》

萬瑪才旦《塔洛》

陳楚珩《一念無明》

劉震雲《我不是潘金蓮》

「最佳編劇」,《我不是潘金蓮》終於大爆發!

《我不是潘金蓮》原著底子就極好。

原作者劉震雲老師操刀改編,更是錦上添花——

把原著的層次發揮得更清楚。

……

彷彿就像在看 21 世紀版本的《秋菊打官司》,這個人在做事情的時候遇到了各式各樣的男人,從中可以看到社會的文化和結構,呈現了很多社會的不同面貌——這個很精彩。

不止編劇獎項,在「最佳導演」評選里,不少評委都在給本片導演馮小剛拉票。

大家肯定馮小剛敢於拍敏感的官場電影,而且拍的是「有勁」的;在調教演員(特別是范冰冰)方面,他也功不可沒。

……在這麼多戲份里,范冰冰都能控制的游刃自如,這其實是導演——馮小剛的導演能力。

《七月與安生》的入圍讓絕大多數評委都服氣:它成功的關鍵,是劇本。

安妮寶貝的原著小說,劇情單薄,摻雜大量不明情緒,改編難度大。

但經過林詠琛、李媛、許伊萌和吳楠的再創作,把這塊硬骨頭改成了「有說服力的本子」——

在青春、愛情、成長的議題里,加入了命運和人性的東西,後半段還有敘事上的反轉——而且不像大部分電影人為軌跡而軌跡、為反轉而反轉,而是把這個故事放到了另外一個層面去看,這個文學敘事,虛構的部分還帶給人慰藉,非常動人......在題材等等都不利的情況下,翻拍出了深度,十分難得。

最佳男主角

提名名單

余文樂《一念無明》

西德尼瑪《塔洛》

葛優《羅曼蒂克消亡史》

許冠文《一路順風》

四位最佳男主候選,來頭都不小,眾評委都偏愛許冠文:

這部戲要是沒有他,大概就不能看了!

在電影《一路順風》里,許冠文飾演一個拉了20多年客的計程車司機,因為意外,捲入一場毒販黑吃黑事件。

冷麵笑匠許冠文,演出了一個混日子的頹喪中年人,應對荒誕又危險的情境,自然流露的無奈和恐慌。

他的表演,是電影一大亮點。

難得一見的表達,松馳,而且結合了歲月的歷練,很厲害。

所以他的表演既混沌,又細,所以非常難得。

一個簡單的小動作,就勾勒出這個中年男人,對這輛車的依賴。

說到「唯一肯定我擁有」時,用拇指摩挲著方向盤

另外一位中生代偶像,余文樂也收穫不少好評,甚至憑此拿到演藝生涯第一個金像獎提名。

大小眼、增肥,這種有損形象的改變確實難得,但他的可貴,更在於對角色的表達,有過程

《一念無明》里,他飾演曾志偉的長子阿東,患有躁鬱症。

因為有意外害母親摔倒猝死的「前科」,周圍的人對他總是另眼相待。

加上他的病情,阿東整個人就像是一根緊繃的皮筋,不知道在哪一刻,他就會被點燃。

所以,隨著外界壓力的變化,阿樂的情緒也隨之起伏。

最佳女主角

提名名單:

周冬雨《七月與安生》

惠英紅《幸運是我》

章子怡《羅曼蒂克消亡史》

任素汐《驢得水》

馬思純《七月與安生》

紅姐、周冬雨和馬思純自不必說。

這次最佳女主角的討論焦點,集中在章子怡任素汐身上。

在《羅曼蒂克消亡史》里的十二線女明星,性格花痴,恃寵生嬌,章子怡的表演讓人移不開眼。

從自恃貌美的天真得意,到淪為性奴的麻木、絕望,至最後成功復仇的複雜快意。

每個階段的層次變化,微妙、合理,非常有說服力。

相比於章子怡的純熟和到位,任素汐就顯得新鮮又特別。

她在《驢得水》中飾演的「放蕩女子」張一曼,讓人「眼前一亮」。

不僅僅是因為這個角色在過往的電影里少見,話劇演員出身的任素汐,表演的節奏、感覺都和很多普通演員不同。

這場發現自己頭髮被剪成「狗啃」頭后,先是難以置信,不敢看鏡子的自己。

小心翼翼地回頭,接連兩次閃躲后,瘋了。

最佳男配角

提名名單:

曾志偉《一念無明》

淺野忠信《羅曼蒂克消亡史》

段博文《追兇者也》

納豆《一路順風》

張譯《追兇者也》

瞧這名單,高手雲集啊。

不過這次評選中,發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張譯自斗。

初選,張譯上榜了兩次。

虛擬投票后,憑藉《我不是潘金蓮》賈聰明一角被選上的張譯,被動議提名《追兇者也》,他在裡面飾演夜總會領班董小鳳。

其實這兩個角色有點像,都是典型的,假聰明的市井小人物。

評委都說,后一部作品反而有「延續」的意味。

結果,動議通過。

最佳女配角

提名名單:

金燕玲《一念無明》

方皓玟《一念無明》

鍾欣潼《羅曼蒂克消亡史》

廖子妤《骨妹》

閆妮《羅曼蒂克消亡史》

在最終確定的女配入圍名單里,有幾位「稀客」:閆妮、鍾欣潼、廖子妤。

和常勝將軍金燕玲比,這些都不是頒獎禮能常見到的名字。

閆妮在《羅曼蒂克消亡史》里出演王媽,一個黑社會頭頭家宅的管家,是個厲害角色。

雖然鏡頭不多,但精明嘴利的形象深入人心,光是死也要端正地坐著死的那場戲,足以讓人印象深刻。

除開演員在電影里的表現,「努力」也成了廖子妤(《骨妹》)和阿嬌(《羅曼蒂克消亡史》)的拉票關鍵詞。

廖在電影開拍前學做按摩女郎、幫客人打飛機;鍾為角色特意增肥等。

逃亡前身形比較瘦弱,後來演殺手,身形是比之前胖的。

以上就是全部的提名名單。

你還滿意嗎?覺得有漏選的嗎?

不服歡迎到留言區拍磚。

不管最後的獎項結果如何,華語電影傳媒盛典都替觀眾看到了更多被熱度、票房、人氣掩埋的好作品。

對,這個獎不是分量最重、知名度最高的。

但Sir相信,它會勝在純度

光憑這一點,下一年,Sir還挺。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