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今天,人民日報重磅解碼「模範自治區」

今年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今天,人民日報以「頭版頭條+整版通訊」的高規格、大篇幅,對自治區七十周年給予重磅關注。

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特稿《內蒙古 駿馬奔騰七十載》,以精鍊的文字,從探路民族區域自治、發展經濟民生、治理生態環境、鞏固民族團結等方面回顧了內蒙古自治區的發展歷程與成就。馳騁了70個春秋,內蒙古這匹駿馬交出了一張嶄新的名片和靚麗的成績單。

早在上世紀50年代,內蒙古就被周恩來譽為「模範自治區」。這塊金字招牌如何能夠保持永放光彩?人民日報記者調查版刊發的長篇通訊《解碼「模範自治區」——聽親歷者講述內蒙古七十年》,通過九個人的故事告訴你答案。

把最差的草場留給自己、至今仍在放牧的開國少將之子,零下30多度搞建設、吃飯上面一層土的包鋼人,即便只有一個觀眾照樣演出的烏蘭牧騎演員,寧可種樹累死也不讓風沙欺負死的陝西媳婦,領養28個南方孤兒、照顧他們吃喝拉撒睡的蒙古族未婚少女……他們的故事,見證內蒙古70年的滄桑。

開國少將之子至今在放牧

94歲高齡的雲曙碧是第一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政府主席烏蘭夫的長女。她17歲就奔赴延安,上大青山打過游擊,下土默川鬧過革命,解放后曾擔任哲里木盟盟委宣傳部部長,自治區衛生廳廳長,後任自治區紅十字會會長。

當今世界,由於民族問題困擾,一些國家不得安寧。我們早在70年前,在黨的領導下,通過民族區域自治解決了這個問題。」雲曙碧表示。

民族區域自治,沒有先例可循。「啥事都得做在最前頭。」62歲的廷•巴特爾對記者說。

巴特爾父親廷懋是1955年授銜的少將,「文革」后擔任過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第二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

1974年,巴特爾高中畢業,來到薩如拉圖亞嘎查插隊。「現在說來你們可能都不相信,那時嘎查的蒙古包可不是白的,都是黑的。為什麼?點煤油燈、煮飯燒火長年累月熏黑的。」

不過,巴特爾很快就喜歡上了牧區生活。1975年,巴特爾擔任生產隊副隊長,兩年後,當隊長。1981年底,他和嘎查姑娘額爾登其木格結婚,有了自己的蒙古包。

巴特爾和妻子只生了一個女孩,就做了節育手術。「按政策當然可以再生,生了,怎麼理直氣壯地去要求別人,尤其是漢族村民計劃生育?當時那可是『天下第一難』!

後來,推行草畜雙承包,巴特爾最後一個領牲畜,剩下的非老即弱,分到的草場也最差,「除了鹼就是白沙,風一吹,草場就白沙瀰漫。」看到巴特爾分到的牲畜和操場,妻子抱著孩子哭了。

「哭什麼,事在人為。」巴特爾在村裡第一個搞起了草場圍欄,划區輪牧,他的牧場得以休養生息,水草豐美起來。接下來,巴特爾又第一個「減羊增牛」,嘗到甜頭后,他動員村民「只養牛不養羊」。

「10年後家家住上磚瓦房,20年後戶戶開上小汽車。」這是巴特爾1993年當選村支書時的諾言。「現在看,我沒有食言,都還提前實現了目標。」他黝黑透亮的臉上寫著滿足。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巴特爾是這樣,「生命一分鐘,敬業六十秒」的牛玉儒是這樣,提前三年從正廳級崗位退休、已在戈壁灘上栽下3500畝梭梭林的蘇和也是這樣……70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執政骨幹,始終和草原各族人民,心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

1958年,鞍鋼一聲令下,張國忠帶著妻子來到了包頭。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家先後動員7萬多名專業技術人才落戶內蒙古,支援邊疆建設。張國忠正是這7萬分之一。

一甲子后,90歲的張國忠面對記者,仍對當時走出包頭東河火車站時的情景記憶猶新:昏黃的天空,不時撲臉的黃沙,遠處低矮的平房,狹窄的馬路,以及寥寥無幾的行人,「與我生活過的瀋陽、鞍山相比,簡直天壤之別,用一片荒涼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1954年,來自五湖四海的8萬多名創業者,匯聚北疆戈壁,援建包鋼。張國忠被派往白雲鄂博,為建設中的高爐籌備礦石。在白雲鄂博時的勞動場景,張國忠終生難忘:零下30多度,狂風暴雪颳得人睜不開眼,豆大沙粒抽打在臉上鑽心的疼,工人們穿著白茬皮襖,皮帽子上扣著柳條安全帽,呼天喊地的勞動號子響徹雲霄;夜晚,一起擠在帳篷里,擠在干打壘的土坯房裡;端起飯碗,上面一層是刮進的沙土,嚼在嘴裡嘎吱嘎吱地咯牙……

1959年9月26日,包鋼1號高爐首次出鐵,終結了內蒙古「手無寸鐵」的歷史。1984年,包鋼第一次上繳利潤過億元,此後包鋼規模節節攀升。如今的包鋼集團,確立了以稀土為重心的發展戰略轉型。包鋼在發展,張國忠在成長。1981年走上包鋼領導崗位,翌年,被冶金部任命為包鋼經理。

包鋼的發展歷程,堪稱內蒙古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如今,內蒙古已形成六大優勢產業——能源、冶金建材、化工、裝備製造業、農畜產品加工和高新技術,其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95%以上。而且,結構在優化,「黑色」在淡化,與2011年相比,原煤開採選洗業、黑色金屬行業增加值,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下降7.2個、1.3個百分點。

「即便只有一個觀眾,我們照樣演出」

內蒙古農牧民文化生活極度貧乏,催生了烏蘭牧騎。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最早舉起了烏蘭牧騎的旗幟。82歲的伊蘭是1957年建隊時的隊員、第二任隊長,她司職獨舞兼報幕員,「烏蘭牧騎要求演員一專多能、節目小型多樣,我們建隊時9個隊員,每個人都有幾把刷子,能拉能彈,能唱能跳。」

1輛膠輪馬車,3匹馬,兩塊幕布,3盞煤氣燈,5件樂器,4套服裝,這幾乎就是第一支烏蘭牧騎的全部家當。

「隊員分散住在牧民蒙古包里,遇見什麼活就幹什麼活,割草、放牧、剪羊毛、接羊羔,這些活我都干過。」伊蘭說,我們還根據當時參加勞動的體會,排演了《接羔舞》《打草舞》等來自牧民生活的舞蹈,「不少牧民能歌善舞,有時也主動到舞台上和我們同台演出。」

「烏蘭牧騎有句口號:不漏掉一個蒙古包。即便只有一個觀眾,我們照樣演出。」伊蘭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里,「有時趕路幾個小時看不到一個人,好不容易看到個牧羊人,他給我們招手,我們就停下來,跳支舞,唱首歌。」

以一首《雕花的馬鞍》成名的歌唱家那順,14歲就加入了烏蘭牧騎,現任內蒙古自治區直屬烏蘭牧騎隊長。

「有一年我們到錫林郭勒盟,在離盟里30公里的地方,準備給兩個相距不遠的蒙古包演出。不巧的是,一個蒙古包里的夫妻外出放牧,孩子住校,另一個蒙古包就一位年過古稀的老額吉,演還是不演?我們沒有絲毫猶豫,30多位演員一絲不苟地演,從演出開始到結束,老額吉都激動得眼含淚花。」那順說,自治區75支烏蘭牧騎,每支都能講一串類似的故事。

烏蘭牧騎成立以來,《頂碗舞》《筷子舞》《鄂爾多斯婚禮》等藝術精品廣為流傳,牧蘭、拉蘇榮、金花、德德瑪等藝術家群星閃爍。70年來,烏蘭牧騎不僅是內蒙古文化建設的一個窗口,也成為弘揚優秀民族文化、促進各民族團結和諧的堅強陣地。

「寧可種樹累死,也不能讓風沙欺負死!」

1985年正月,19歲的殷玉珍被父親從陝西靖邊縣,嫁到十幾公裡外的內蒙古烏審旗薩拉烏蘇村。

那是個什麼樣的家啊?殷玉珍一看就傻眼了:其實就是個埋在毛烏素沙漠半截的「地窨子」,兩個人在裡面都轉不開身。晚上風沙一起,第二天一早必須上房鏟沙,不然房子就被埋了。

這日子怎麼過?殷玉珍連續多天不吃不喝,幾次尋死。父親來了,看到的是幾個月前壯實的女兒瘦成了皮包骨。

父親去世后,還有母親和弟弟需要照顧。殷玉珍告訴白萬祥:「我想通了,這輩子只干一件事:種樹治沙!寧可種樹累死,也不能讓風沙欺負死!」

賣掉家中僅有的一隻三條腿的羊,換來600棵樹苗;打發丈夫外出打工,不要工錢,只要樹苗;把孩子拴在炕上,夫妻倆去種樹……

「毛烏素沙漠那時的風沙,刮起來瘮人,從冬天直到來年5月黃沙還在肆虐,栽樹成活率連10%都不到。」屢敗屢戰,殷玉珍摸索出了植樹治沙的辦法:先壓風障,再種灌木,擋風固沙,蓄水保墑。

從沒有一株樹到植樹60餘萬株,從浩瀚黃沙到7萬畝綠海:「黃龍」鎖住了!

「別看樹不會要吃要喝,同樣需要照顧。孩子要上國小時,附近又沒學校,如果我帶著孩子走,就沒人照顧樹。樹離開我活不了,只好把孩子送到姥姥家上學。」殷玉珍說,當大兒子18歲離開她去呼和浩特上大學時,才理解了父親當年的心情,「哪個父母不心疼自己的骨肉?」

正是一代又一代的殷玉珍們不向命運低頭,內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繼續「雙減少」。近些年,內蒙古草原增綠明顯,草原生態整體惡化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局部草原明顯恢復,2016年草原植被平均蓋度達到44%,較2010年提高了7個百分點,基本恢復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最好水平。

不僅農牧區在增綠,城市同樣在增綠。

包頭的黃金地段,有片「萬畝草原」——「賽汗塔拉」。「這塊佔地8479畝的草原,在1955年版的包頭城市規劃中,就被定為綠地。」91歲的王璲是包頭城市規劃設計的親歷者。

包頭城在長高長大,但從未蠶食這一綠地。不僅如此,今年3月,包頭市委決定,對草原西側的建築整體拆遷,增加綠地2800畝,賽汗塔拉將成為名副其實的「萬畝城中草原」。

我剛到包頭時,全城只有43盞路燈、63株行道樹,當時市領導跟我說,煙囪比樹多,全民植樹。」王璲說。年年歲歲持續不斷造林綠化,造出了「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殊榮,公園綠地遍布這座塞外之城。

1960年,都貴瑪剛國中畢業,就被挑中去呼和浩特接孤兒。後來,她才知道:他們接的是「國家的孩子」。

三年自然災害期間,當得知上海、浙江、江蘇等地有許多孤兒因缺乏食品,面臨疾病和死亡的威脅時,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向中央表示:由內蒙古安排牧民收養這些孤兒。內蒙古先後收養的3000多名孤兒被稱為「國家的孩子」。

都貴瑪說,接回后,先住在四子王旗里的一個幼稚園,「5個月後我就帶著28個孩子回到了公社。剛開始,照顧他們吃喝拉撒睡、換尿布等我都不會,只能一步一步地學。

當時28個孩子中,最大的5歲,最小的不到1歲。「我們住在公社提供的一個大蒙古包里,晚上我睡中間,旁邊都是孩子,很多個晚上都睡不好覺,只能坐著看孩子。」餵奶、喂飯、起居,都貴瑪不分晝夜地照料他們。

都貴瑪(右)和她曾撫養過的扎拉嘎木在翻看老照片

冬季來了,28個孩子一個個被牧民登記領養走,都貴瑪和孩子們難捨難分,經歷了28次依依惜別。孩子們長大后,成為草原新一代的建設者,他們經常來到都貴瑪膝前,給額吉說說知心話。

孟根其其格居住在離都貴瑪不遠的另一個小區,從長相到家居布置,如果沒人介紹,你不會想到這位國小教師是曾經的上海孤兒,「我名字的意思是『銀花』,我現在就是蒙古族,蒙古話比漢話流利得多,丈夫也是蒙古族,沒有我的蒙古族父母,哪有我這條命。

「國家的孩子」的傳奇在草原激蕩,蘇尼特右旗「漢奶奶」的故事又在耳邊迴響。

身著蒙古族服飾的81歲漢族老人王愛蓮,和兩位蒙古族同胞結下了終生緣分:先是收留了從通遼前來打工的蒙古族女孩吳曙光,認作乾女兒,給她介紹對象,將她從自己家中嫁了出去;后是把6歲要到縣城上學的小蒙領到了家裡生活至今,現在小蒙在讀高一。

小蒙父親沙拉說:「小蒙在額吉家裡生活了十來年,除了寒暑假回家看看,其餘時間都是和奶奶在一起,奶奶教他做人,讓他好好學習。在城裡,我們沒有親人,額吉就是我最親的人,我們是一家人。」

「沒有民族團結,哪有國家的興旺發達?各民族只有團結奮鬥,才能共同繁榮發展。」在採訪過程中,無論記者從哪個角度提出問題,雲曙碧老人都要回到民族團結上,而且她的語氣是那樣堅定有力,神情是那樣凝重嚴肅。

記者:王一彪 陳沸宇 孔祥武 黃福特

提供

線索

有獎

歡迎提供各類線索

歡迎把您遇到的突發事、現場事、感人事(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您認為有意義的事兒)拍成圖片或視頻,上傳到內蒙古晨報官方微信平台(微信訂閱號搜索內蒙古晨報或直接加nmgcb20010528),就有機會獲獎哦!我們會每天選出一名幸運網友,贈送精美水杯或精美CD,還等什麼?行動吧!

新聞熱線:0471——3339111

領獎地址:內蒙古晨報社(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海亮廣場A座14層)

領取時間:周一到周四上午9:30-11:30

友情提醒:切記一定要留下您的聯繫方式以便我們和您聯繫哦!

立足內蒙古,聚焦最新聞。

歡迎下載安裝內蒙古頭條客戶端,閱讀掌握更多內蒙古本土新鮮資訊。

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言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