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楊凌「農創客」二三事

本報記者肖力偉胡明寶

去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出台《關於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進一步鼓勵農民工、中高等院校畢業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員等返鄉下鄉人員到農村開展創新創業,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在國家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隨著國家政策支持在這裡集聚,農村創新創業已先試先行,湧現出一大批返鄉下鄉創新創業者。他們帶著對農村的深厚感情,利用多年打拚積累的市場、資本和經驗開展創新創業,極大地活躍了農村。在他們中間,記者採訪了3位典型的「農創客」,從他們的故事中,管窺楊凌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的時代風潮。

燕君芳:從賣飼料到全產業鏈開花

燕君芳出生在陝西省周至縣駱峪鄉的一個山村。1998年大學畢業時她有機會留校當老師,可她放棄了人們羨慕的「鐵飯碗」。「我是靠借錢讀完大學的,如果一個月只掙幾百元,只能養活自己,這沉重的擔子讓老人們擔到何時?」燕君芳感慨說。憑著當時的一股子衝勁,她想自己做點事。

瞞著家人,燕君芳悄悄向學校的老師和親朋好友借了3萬元錢,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附近開了一個銷售飼料的門市部,初次嘗試銷售勢頭還不錯。1999年5月她辦起了第一個企業——楊凌君達飼料有限公司,第一年就賺了100多萬元。

正當燕君芳準備在飼料產業繼續擴展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打擊向她襲來。2000年10月,豬肉價格一度降到10塊錢3斤,跌至低谷。為了降低損失,養殖戶都急於將自家的豬賣掉,飼料生意也就難做了,這使得燕君芳剛剛起步的事業陷入困境。

燕君芳決定自己養豬。她從外地引進了一種叫做「光明配套系」的瘦肉型豬,自己開起了養豬場。隨後她又把楊凌附近的大養殖戶請來,給當地的養豬戶介紹品種,傳授他們科學養豬的知識。但是,這個過程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我都養了這麼長時間豬了,還用你教。」當地農民的話給她出了難題。燕君芳又想了一個辦法,她開始給養豬戶發錢,一人上一次課給10塊錢,一個村子10節課就是100塊錢,結課後她再對養豬戶進行考試,優秀的農戶還獎勵養豬用的小器械。

2003年上半年,燕君芳跑遍楊凌及周邊地區的每個村子,光給農戶支付的「聽課費」就達到5萬元。課程結束后,願意和她合作的生產無公害豬肉的養殖戶發展到了200多個,其中,年出欄2000頭以上的大戶就有100多個。2004年8月村民們養的商品豬陸續出欄,燕君芳按約定將豬回收。為了能比市場上同類產品賣上更高的價錢,她又開起了豬肉專賣店。

2004年9月,燕君芳的第一個專賣店開業了,但銷售情況並沒有達到她的預期,每天得賣出100斤豬肉才能保本的專賣店一天僅能賣出4斤。燕君芳的店開在西安市消費相對高的地方,「住在這裡的居民多數是城市裡的高收入人群,他們的消費能力應該沒問題呀!」燕君芳堅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為了解決這種困境,她在店員的提醒下決定將生豬肉加工成符合白領需求的盒飯開始銷售。隨著盒飯銷量的增加,店裡優質可口的豬肉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專賣店的生豬肉銷量也日益增加。

經過不懈奮鬥,燕君芳的企業發展形成了從「飼料生產-種豬繁育-商品豬養殖-豬肉深加工-產品連鎖專賣」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十年多來,她通過免費辦培訓班、技術指導等形式,培訓8萬餘人次,現場技術指導800多人次,諮詢服務2000多人次,帶領7000多農戶用科學無公害方式養豬致富。她的公司先後投入600餘萬元,為貧困戶優惠或免費提供良種豬、建設豬舍、配備獸醫器械等,支持大學生村官創業,間接創造就業崗位4000多個。

魏文利:從收桑果到高附加值研發

秦巴山區種植桑果已有4000餘年歷史,生產的桑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桑樹全身是寶,其根、莖可入葯,葉可養蠶,果可食用。

由於蠶寶寶對空氣等環境質量有極高的要求,自古以來果桑園不能也從未施用過農藥,從而保證了果實的純天然性,所以中華桑果是真正的綠色有機食品,不僅符合現代人的健康理念,更順應了新世紀綠色健康時代發展的主題。」魏文利說。

雖然擁有獨特的資源,但是貧窮仍然困擾著這裡的百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一向熱衷於慈善事業的關中姑娘魏文利,於1999年注資3000萬元,成立了楊凌聖桑綠色食品有限公司,在陝南大面積種植桑樹。

在企業創建之初,魏文利用當時高出市場1.2元/斤的價格收購農戶手中的桑葚,並全部實行現款收購。這一大刀闊斧的舉動極大地調動了桑農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聖桑又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向桑農免費發放桑苗1000多萬株,幫助農民種植桑樹,於是成就了今日壯觀的萬畝桑園。

據了解,15年前的聖桑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校辦工廠,由8位教授精心研製以桑果為原料的微生物果汁,做起了有益於健康的桑果飲料,15年來仍無跟隨者。桑果保質期短,桑農在大面積種植桑果后因出售不掉使桑果多數爛在地里。為了解決桑果滯銷問題,2007年聖桑與桑農簽訂了全部收購協議,保證桑農不受損失。目前,聖桑已向寶雞、四川等地配備榨汁車,幫助異地桑農銷售桑果。

如今,楊凌聖桑不斷進行產品深加工開發,圍繞食品、醫藥、化工、生物技術,形成了包括桑葚果汁、桑葚醋、桑葚酒、化妝品、保健品、絲綢等系列產品的蠶桑產業。「在綜合利用方面,除了絲綢以外,聖桑從果桑的種植基地到深加工的全產業鏈研發等等,均處於全國領先地位。」魏文利說。

周素琴:從開飯館到一二三產業融合

在楊凌設施農業園區竹園村果蔬花卉專業合作社的大棚里,生菜、油麥菜、茼蒿等時令蔬菜鬱鬱蔥蔥、長勢喜人。「基本每天下午采個1000-2000斤,趕第二天早晨6點送到西安14個直營火鍋店。」楊凌竹園村果蔬花卉專業合作社農技員王立勛說。

這個佔地800畝的果蔬花卉合作社是陝西竹園村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3000多萬元建成的。現如今,陝西竹園村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形成了集農業科技示範與推廣、農產品研發加工與物流、餐飲連鎖與管理、營養餐生產與配送為一體的全產業鏈股份公司,走上了「一二三產融合、全產業鏈發展」的道路。

說起陝西竹園村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創立,還需要從創始人周素琴的三張桌子說起。上世紀80年代末,周素琴在陝西省漢中市南鄭縣開了一家小店,因崇尚翠竹高風亮節、虛懷若谷的品質,故取名「竹園村」,店內僅設三張桌子。一次偶然的機會,周素琴在回四川娘家時,品嘗到了一道菜「酸菜魚」,令她十分難忘。回到店裡,她立即將這道菜改良成火鍋,不成想,這小小的舉動竟然開創了一個火鍋品類,也讓她的火鍋店從三張桌子起步,不到十年時間就擴張到了北京、甘肅等10多個省市。

火鍋領域的深耕細作逐漸讓她意識到產業間融合的重要性。從1998年開始,她向上游發力,從小規模種植,到2012年一次性建成1000畝的設施農業基地。向下游她砸下重金,2012年投資1.5億元建設西北最大的調味料食品工廠,推廣建設百店萬家,最終實現三產融合,建立集成競爭優勢。

竹園村果蔬花卉專業合作社成立5年來,實現了帶動當地農民增收和自身發展的雙贏,創造經濟效益4000多萬元。去年,他們又投資1.1億元,在楊凌建起了食品公司,生產火鍋底料和醬料,形成了第一產業源頭把關、第二產業提檔升級、第三產業服務社會的全產業鏈條。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