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最高法官微:十年前彭宇案的真相是什麼?

歡迎訂閱「人民日報政文」!

6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發布了一篇題為《十年前彭宇案的真相是什麼?》,重現十年前轟動一時的「彭宇案」真相:

近年來,路人對遇險者作壁上觀的新聞不斷在各地反覆上演,而每當類似新聞出現,「彭宇案」就會被再次納入公共討論的範圍。一時間,「扶不扶」彷彿成為了一個困擾人們多年的式難題,提供救助怕被對方反咬一口,不提供救助又將面臨良心上的譴責,甚至這個話題還上了春晚。其實,在再次討論這一話題之時,我們不妨重新回到「彭宇案」案情本身。

該案中,從法律真實看來,彭宇在第二次庭審時承認「我下車的時候是與人撞了」,但否認是與老太太相撞。第三次開庭中,原告方提供了一份主要內容為彭宇陳述兩人相撞情況的筆錄照片,雖然這份筆錄因警方失誤丟失客觀上無法提供原件,但也得到了當時做筆錄的警官的確認。結合彭宇自述曾經與人相撞卻說不清與何人相撞以及經警方確認的筆錄照片,這就構成了優勢證據,一審法院認定彭宇與老太太相撞並無不妥。而從客觀真實看來,事別多年後,彭宇也承認了當年確實和老太太發生過相撞。

遺憾的是,當年一些媒體一邊倒地將彭宇「人設」為被冤枉的「好人」,畢竟「好人蒙冤」的劇情要比「撞人該賠」的現實更加能夠撬開讀者的眼睛,撩動他們互動的慾望。而不得不說的是,或許是人性的自私因子使然,我們習慣於為自身在眾人中的冷漠去找到一個客觀而冠冕堂皇的借口,「以訛傳訛」似乎總比真相走得快一些。這就造成如今遺憾又尷尬的局面,人們對於該案的誤解、誤讀越陷越深,至今仍然有不少人堅信著彭宇僅因施救而被判賠償的假象。

實際上,對於「扶不扶」問題,法律早有答案。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可見,如果被扶者不能證明扶人者將其推倒,扶人者則不應承擔任何責任。

嚴格意義上,司法實踐中,也並未發生過一起僅因扶人而讓扶人者擔責的判例,或許也正因此,每每發生類似事件,一些人只能拿出一件十年前被誤讀的「彭宇案」來唏噓不已,感嘆世風日下,乃至為冷漠尋找借口與出口。

值得強調的是,即將正式實施的《民法總則》再次重申了法律對見義勇為的態度,「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即便施救行為對受助人造成了一定損害,救助人也無須擔責,更何況,損害本非救助人所致。而這些年,各地也陸續出台了《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條例》,國家與地方對「義者」的獎勵、保護長效機制正在日趨完善。

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所提倡的高尚道德品質。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著一顆「老人老、幼人幼」的善心,而同時又有著一顆趨利避害的私心。而當我們見到有人需要幫助時,當我們在「扶不扶」問題上,左右徘徊、桎梏不前時,我們必須在內心上確信,救助行為永遠不可能成為侵權的證據,「彭宇案」不能再成為我們逃避的借口,法律始終站在善者那一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