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古代成語中的植物,漲姿勢!

最美風情集(best-scenery)彙集天下美景、美圖、美畫、美文、美照、美食、美人.....華麗視覺盛宴,精彩感動瞬間!不再猶豫,趕緊關注,一飽眼福!
1、曇花一現[tán huā yī xiàn]

曇花原產美洲墨西哥以及中美的熱帶沙漠地帶,那裡的氣候又干又熱,但一到晚上就涼快多了。晚上開花,可以避開強烈的日晒,同時有利於夜行的蛾類為其授粉;而縮短開花時間,又可以大大減少水分的損失,有利於它的生存。使它生命得到延續。於是天長日久,曇花在夜間短時間開花的特性就逐漸形成,代代相傳至今。真是顏值、智商雙高的植物。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花;時一現耳。」原指事物難得出現,后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現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曇花:即印度梵語「優曇缽花」簡稱,為仙人掌科多肉類植物,花為白色且芳香,非常美麗。開放時間在晚上20~24點左右,花期很短。

曇花白色的花朵與黑夜產生色差,而且散發出怡人的芳香,有利於吸引夜行昆蟲前來為它授粉。

大家也許認為曇花是壽命最短的花吧,其實不是。曇花的開花時間為三、四個小時。而小麥的花只開5-30分鐘就謝了,所以小麥花才是世界上壽命最短的花。

小麥花的花期是全世界最短的

2、鐵樹開花[tiě shù kāi huā]

明·王濟《君子堂日詢手鏡》:「吳浙間嘗有俗諺雲,見事難成,則雲鬚鐵樹開花。」 。《五燈會元·焦山師體禪師》:「鐵樹開花,雄雞生卵,七十二年,搖籃繩斷。」

這個成語是比喻事情根本不可能實現。但是在現實中,鐵樹開花是挺常見的。特別是現在很多地方是暖冬,所以鐵樹開花並不稀奇。那為什麼還用「鐵樹開花」來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呢?

其實,這是我們對這個成語誤解了。鐵樹是指用鐵做的樹,既然是鐵做的,那就是假樹。假樹當然不可能開花,所以古人的用法完全正確啊。

鐵樹雄花(小孢子葉球)

鐵樹雌花(大孢子葉球)

鐵樹又名蘇鐵、鳳尾松、鳳尾蕉、避火蕉,為蘇鐵科蘇鐵屬裸子植物。鐵樹的花是雌雄同體。我們看到的「花」其實也並不是真正的花,雌花沒有「子宮」,直接結出種子,種子也裸露在外。

為什麼叫蘇鐵?這跟蘇東坡有關。他一生坎坷,先後遭遇三次謫貶,一次比一次偏僻,先後被貶到黃州(今湖北)、惠州(今廣州)、儋州(今海南)。蘇東坡很豁達,他被貶得越來越遠,仍會去尋找當地的樂趣。當年他在嶺南看到鐵樹,看到樹榦上布滿葉痕,很是喜歡。後來他回京了就把鐵樹種子帶回了中原,所以後人就把這種樹叫蘇鐵,表示對他的尊重。

3、華而不實[huá ér bù shí]

華:通花,開花;實:果實,結果。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花開得好看,但不結果實。比喻外表好看,內容空虛。也指表面上很有學問,實際腹中空空的人。左丘明《左傳·文公五年》:「且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另見《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經術者》:「東海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棗,華而不實,何也。」

《爾雅》相當於古代的一本詞典,對各種各樣的花都有解釋。《爾雅·釋草》:「木謂之華,草謂之榮。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意思是:能開花的樹木叫做華,能開花的草本植物叫做榮。不開花直接結果實的,叫做秀,只開花而不結果實的,叫做英。

這個分類看得出古人的細緻,目前我們都不分了。但是古代人觀察事物還是片面的,因為自然界中並不存在不開花就結果的植物。哪怕是無花果,其實也是開花的。

那麼,在什麼情況下植物會只開花不結果呢?有三種現象:

a)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的叫單性花,雌雄蕊都有的叫雙性花。單性花中的雄花是光開花不結果的。比如,銀杏、水稻、小麥、桑樹,禾大學部、葫蘆科的,都是單性花。

黃瓜雄花

b)特殊的一類花如水仙,雖然是雙性花,但因為是三倍體,花沒有繁殖能力,所以是不會結果的。

三倍體指的是二倍體的植物染色體增加一組染色體。三倍體是遺傳學名詞,指的是含有三組染色體的細胞或生物。三倍體生物因難以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故常不育。

所謂減數分裂即是染色體減半,所以單倍體和三倍體這些染色體組數為奇數者無法進行與有性繁殖有關的減數分裂。

水仙

c)雌蕊瓣化或退化的花,也是不結果的。如重瓣荷花。重瓣花常常是雄蕊瓣化。雌蕊瓣化的花不可能結果。瓊花,是不孕花,花型大,漂亮,招引蜂蝶來傳粉,自己沒有結果功能。這也是一種華而不實的花。

重瓣荷花

瓊花

4、牛溲馬勃[niú sōu mǎ bó]

這個成語是華而不實的反義詞,意思是看上去不怎麼地,但是用處卻不少。初看成語好像有兩種動物,「牛」和「馬」,其實錯了。成語中的「牛溲」是植物,「馬勃」是真菌。宋·黃毚(chán)《謝兩浙陳運使許薦啟》:「竹頭木屑;馬勃牛溲;咸豫兼收;未嘗輕棄。」

溲的意思是小便。牛溲是車前草。人們發現它有利尿的功能。馬勃是一種可以食用、也可入葯的真菌。馬勃的孢子成熟后,如果受到外力碰撞,孢子就像煙霧一樣彈開。

古代人認為這兩種草雖然都不起眼,但如果懂得利用它們性能,它們就有大用處。所以牛溲馬勃這個成語,比喻一般人認為無用的東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裡可成為有用的物品。

車前草,又名平車前、車茶草、蛤蟆葉。車前草科車前草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馬勃,俗稱牛屎菇、馬蹄包、藥包子、馬屁泡。馬勃科真菌。

5、藕斷絲連[ǒu duàn sī lián]

藕已折斷,但還有許多絲連接著未斷開。比喻沒有徹底斷絕關係,多指男女之間情思難斷。唐·孟郊《去婦》詩:「妾心藕中絲;雖斷猶牽連。」

藕是蓮(荷花)的地下莖,深埋在泥濘的池塘中。藕中導管的內壁上有一層叫次生壁的組織,形成了環形和螺旋形的花紋,有維護導管的作用。其中,螺旋形花紋的木質纖維素,具有一定的彈性。藕被折斷或咬斷時,螺旋導管會像彈簧一樣被拉長而不斷,一般可拉長至10厘米左右。不光藕是這樣,蓮花的葉柄、莖,都有這種纖維素。

藕斷絲連,是在保護導管。

6、逃之夭夭[táo zhī yāo yāo]

原為「桃之夭夭」。夭夭:茂盛的樣子。原形容桃花茂盛艷麗,比喻事物的繁榮興盛。《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桃之夭夭」表示「逃跑」義的最早用法出現在明代,《石點頭·貪婪漢六院賣風流》:「妹子想起哥哥這樣賭法,貼他不富,連我也窮,不如自尋去路,為此跟著一個相識孤老,一溜煙也是逃之夭夭。」

後人用諧音將「桃」改成「逃」,作為「逃跑」的詼諧語。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7、椿萱並茂[chūn xuān bìng mào]

椿:香椿樹,楝科落葉喬木。《莊子·逍遙遊》:「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椿有兩種,香椿和臭椿。古人說椿,指的就是香椿。以前臭椿另有名字,請留意下一個成語。

香椿樹

萱:即萱草,百合科萱草屬宿根草本,古人認為萱草可使人忘憂,所以萱草又叫忘憂草。《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諼(xuān)草,言樹之背。」其中「諼」即「萱」;「樹」是動詞,意為種植;「背」為背陰的北堂。

椿萱:喻父母,古稱父為「椿庭」,母為「萱堂」。「椿萱並茂」比喻父母都健康,這是一個褒義詞。

萱草,也叫忘憂草

8、樗櫟庸材[chū lì yōng cái]

「樗櫟」泛指不成材的樹木。比喻平庸無用的人。

樗:臭椿樹,苦木科落葉喬木。

櫟:櫟樹(橡樹、柞樹),殼斗科落葉喬木。

樗櫟,不成材的樹。前者是臭椿樹。後者是櫟樹。比喻平庸之人。樗櫟庸材,最早出自莊子的著作。惠子對莊子說,家裡有一棵大樹,叫做椿樹,匠人都不把它當作良材,惠子也認為此樹大而無用。莊子就說,你既然認為它無用,為什麼不把它種到廣袤的原野上,讓它為大眾遮蔭,讓它發揮其作用呢?簡單說,莊子的意見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要看原文的在這裡。《莊子·逍遙遊》: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途,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莊子曰:「子獨不見狸狌(shēng)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辟高下;中於機辟,死於罔罟(wǎng gǔ)。今夫斄(lí)牛,其大若垂天之雲。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卧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樗櫟庸材,除了用來比喻無用之才,也可用來自謙。《三國演義》第36回中,徐庶由於母親被曹操扣押,迫於無奈必須要離開劉備,投奔曹操。劉備要挽留徐庶,大力讚揚他,當時徐庶的回答就自稱是樗櫟庸材。

上面的小故事,要看原文的在這裡。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天下高賢,無有出先生右者。」庶曰:「某樗櫟庸材,何敢當此重譽。」

那臭椿跟香椿主要區別什麼呢?

a)香椿可食用嫩芽。臭椿不僅不能食用,而且有毒。所以必須分清兩者。

看葉片:香椿是偶數羽狀複葉,通常沒有頂葉。臭椿是奇數羽狀複葉,頂上有一片小葉。

比較一下香椿和臭椿的葉子

b)看葉痕:葉片脫落後原先長有葉柄的地方的痕迹就是葉痕。

香椿的葉痕是扁圓形或近菱形,葉痕周圍有5個維管束,也就是5個小點;臭椿的葉痕是盾形,周圍有9個維管束,即9個小點。

香椿的葉痕:扁圓形,有5個點

臭椿的葉痕:盾形,有9個點

c)看果實:香椿蒴果;臭椿翅果。

摘下葉片揉搓之後聞。香椿有清香,臭椿有刺激性的氣味。

香椿的果實,線條好漂亮

臭椿的果實,真的有左右兩邊的翅膀呢

香椿木材質地上佳,可用於建築、傢具、造船,耐水濕,被譽為「桃花心木」;根皮、果實均可入葯。

儘管有椿櫟庸才之說,臭椿也並非一無是處。臭椿木材輕韌有彈性,易加工,耐腐朽,可用於建築、傢具、農具、造紙;根皮、樹皮、果實也均可入葯。它還是很好的環保植物,可以用於重污染地區的綠化。感覺臭椿的功用更強大啊。

9、明日黃花[míng rì huáng huā]

黃花:菊花(在《呂氏春秋·十二紀》和《禮紀·月令篇》中都有 「季秋之月,鞠有黃華」之記載,其中「鞠」通「菊」,「華」即「花」)。

黃花,就是菊花

「明日黃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凋謝的菊花,后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這個成語也與蘇東坡有關。他曾寫過一首詩,《九日次韻王鞏》:「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意思是:(朋友啊),既然已經來了就不要著急回去,還是趁這菊花盛開的重陽節日賞花為好。因為,如果等到「明日」,重陽已過,菊花凋零,那麼不但連人覺得無趣,恐怕連蝴蝶看了也會犯愁的。

這句詩里很巧妙地運用了「將來時」。但是,現在許多人不了解這個成語的來源,僅憑想當然地以為「明日」尚未到,既然是講過期的事情,便杜撰出「昨日黃花」這個根本不存在的成語。10、荊棘載途 [jīng jí zài tú]

這是月季的枝條,上面有皮刺。很多人誤以為這就是荊棘的樣子,其實是不對的。荊棘其實是兩種植物,跟月季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帶刺的月季

荊,是馬鞭草科植物,又叫黃荊,枝條長得很直,能做荊條。荊條,就是用來打人的,是鞭子。成語故事負荊請罪中,廉頗背著的就是荊條。荊,是沒有刺的。

這是荊,也叫黃荊或牡荊,馬鞭草科灌木。

棘,是鼠李科的灌木,也叫酸棗樹。繁體字中「棘」是兩個刺部,左右排列。棗也是兩個刺部,上下排列。酸棗和(甜)棗樹都是有刺的。荊棘中,帶刺的只有棘,沒有荊。

這是棘,酸棗樹,鼠李科多刺灌木。

載:充滿;途:道路。荊棘滿道,比喻處境艱難,前進路上困難重重,障礙極多。

清·周茂蘭《追和采芝歌》:「山有芝也,亦可采也。荊棘載途,何可掃也?」

注意:「載」讀zài,不讀zǎi。

11、南柯一夢[nán kē yī mèng]

南柯,就是一棵大槐樹朝南的一根樹枝。

南柯一夢用來形容人生如夢,一場空歡喜。

柯:樹枝。形容一場大夢,或比喻一場空歡喜。宋·黃庭堅《戲答荊州王充道烹茶四首》詩之三:「香從靈堅隴上發;味自白石源中生。為公喚覺荊州夢;可待南柯一夢成。」

典故出自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寫淳于棼(fén)醉后夢入大槐安國,官任南柯太守,二十年享盡榮華富貴,醒后發覺原是一夢,一切全屬虛幻。

寫的是隋唐期間,有一個人叫淳于棼,他過生日,中午宴請賓客,喝得大醉,就在槐樹下面睡著了,夢見有兩個穿著白色上衣的使者,把他請進了大槐安國。他被招了駙馬,還做了南柯太守。20年之中,淳于棼享盡榮華富貴。後來敵國侵犯,淳于棼帶兵出征,兵敗被罷官。妻子病逝,他覺得也應該告老還鄉了。還是由兩位穿紫衣的使者送他回家。等他回到家,就猛然驚醒了。

這時淳于棼才發現,自己還是在原來的院子里,僕人在打掃,賓客朋友們在洗腳,一切如常。淳于棼告訴旁人他的夢境,別人覺得很奇怪。大家就在院子里找,然後在大槐樹朝南的枝條下面發現了一個螞蟻洞,螞蟻們進進出出,原來這就是夢境中的大槐安國。

後人因此用「南柯一夢」借喻世間榮華富貴不過是一場空夢。

槐樹,國槐

槐樹,國槐。槐,又名國槐,豆科槐屬落葉喬木。樹型高大,羽狀複葉。花為淡黃色,可烹調食用,也可作中藥或染料。槐也是華北五大鄉土樹種(楊、柳、榆、槐、椿)之一。

這裡的椿樹指的是臭椿,不是「椿萱並茂」中的香椿。臭椿在古代不叫椿,臭椿主要生長在北方,香椿生長在中部。

五大鄉土樹種的生長性、適應性和抗異性都很好,適合平原生長,所以是華北地區的主要樹種。它們也有一定的經濟價值。比如槐樹,可入葯,做染料。

槐樹的花蕾俗稱「槐米」,是一種中藥。

洋槐樹的花

唐代開始,科舉考試關乎讀書士子的功名利祿、榮華富貴,能藉此階梯而上,博得三公之位,是他們的最高理想。因此,常以槐指代科考,考試的年頭稱槐秋,舉子赴考稱踏槐,考試的月份稱槐黃。槐象徵著三公之位(原指司馬、司空、司徒,后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舉仕有望,且「槐」、「魁」相近,企盼子孫後代得魁星神君之佑而登科入仕。因此很多人都在自己院中種有槐樹。

槐樹本身具有較高營養價值,吸引很多昆蟲來棲息。所以樹下有螞蟻窩,也就是大槐安國,不足為奇。

目前,我們通常見到的槐樹有兩種。一種是本土產的國槐,還有一種叫洋槐,也叫刺槐。原產於北美,19世紀末引進。

另外,國槐開花黃白色,莢果念珠狀。洋槐的花乳白色,果實扁平狀。

除此之外,園林中有龍爪槐,是國槐的變種,是園藝種。

12、南橘北枳 [nán jú běi zhǐ]

橘:芸香科柑橘屬常綠喬木,果實扁圓形,稱「橘子」,多汁,味酸甜可食。

枳:也叫枸橘,芸香科枳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果實球形,味苦酸。

出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南橘北枳」意為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會變成枳。比喻同一物種因環境條件不同而發生變異。

其實這兩種樹同科不同屬,其實是不會隨意變身的。

為什麼南橘會變成北枳?

根據成語的原作《晏子春秋》記載,這是晏子的原話,橘樹由於水土不服,因此就變成了枳樹。

故事是說,齊國的晏子出使到了楚國。楚國國君想戲弄晏子,故意讓人扮成小偷,被人抓住。楚國國君故意問他,你是從哪裡來的。小偷說我從齊國來。國軍說,難道你們齊國盡出小偷嗎?晏子回答,我們齊國人在齊國都是良民,為什麼來到楚國就變成小偷了呢?這一定是水土不服,就好像橘樹一到淮北,就變成了枳樹了。

其實,橘樹絕不會無端變為枳樹。要變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早在戰國時期的果農就已掌握了果樹嫁接技術——橘樹以枳樹為砧木嫁接,一旦過了淮河北岸,接穗(橘)不耐嚴寒而死去,於是根砧又重新萌發出枳的原苗來。而某些不諳農事的文人見之,自以為枳樹乃橘樹所變,便有「橘逾淮而為枳」之說。一直到今天,這項嫁接技術還在使用中。

晏子春秋是戰國時的作品,晏子是戰國時期的人。所以可以推測,果樹嫁接技術在當時已經被運用了。

13、葉落知秋 [yè luò zhī qiū]

亦作「一葉知秋」。看到樹葉落,便知秋天到來。比喻從細微的變化可以推測事物的發展趨向。出自《續燈傳錄》:「弦動別曲,葉落知秋。」這裡指的是梧桐樹。

在古人眼裡,梧桐(梧桐科落葉喬木,與懸鈴木科「法國梧桐」有別)是百樹之王,地位很高。梧桐物候期比較高,秋天往往剛過中秋,葉片就發黃、脫落。傳說中它通明神諭,呼應宇宙,知時知令,正如《花鏡》中所說:「此木能知歲時,清明后桐始華。桐不華,歲必大寒。立秋地,至期一葉先墜。故有『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之句。」

梧桐

我們現代人愛把懸鈴木當作梧桐樹,這是不正確的。

懸鈴木葉片類似梧桐樹,但是懸鈴木樹與梧桐樹相去甚遠。這兩種樹不同科。

懸鈴木,是懸鈴木科落葉喬木。上海的懸鈴木最早由法國人引進,多半用作法租界的行道樹。上海人稱為法國梧桐。這與本土產的梧桐(青桐)混淆。

梧桐的蓇葖果

懸鈴木是頭狀花序,每每在春季成熟,果實到處亂飛,形成飛毛。

梧桐的種子可以炒著吃。


14、蘭艾同焚 [lán ài tóng fén]

蘭:香草總稱,並非蘭科的蘭花,通常指菊科的佩蘭和唇形科的澤蘭。

佩蘭(菊科)

澤蘭(唇形科)

艾:指臭草,未必是菊科的艾草。現在我們說的艾草,是端午期間常用到的時令植物。古代的艾草,指的是雜草,聞起來有臭味的草,並不特指哪一類草。

此艾非彼艾,如今的「艾」也是一種香草。

這個成語的意思世把香草跟臭草一起燒掉。比喻不分好壞,一同消滅,有點同歸於盡的意思。出自《晉書·孔坦傳》:「蘭艾同焚,賢愚所嘆。」作者是房玄齡。


15、食玉炊桂 [shí yù chuī guì]

桂:牡桂,樟科常綠喬木,並非今日之木犀科桂花。

牡桂,樟科常綠喬木

成語的意思是食品貴如玉,燃料貴如桂木。比喻物價昂貴。它出自《戰國策·楚策三》:「楚國之食貴於玉,薪貴於桂,謁者難得見如鬼,王難得見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


16、不辨菽麥[bù biàn shū mài]

菽:豆類的總稱(《詩經·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小民采之」)。

菽:豆類的總稱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故不可立。」

公元前573年,晉國,晉厲公被殺死後,大臣們要推選新的國君。大臣們願意侍奉14歲的周子。周子有一個哥哥,本應立為國君,但是貴族們說,周子的哥哥是個白痴,什麼都不分怎麼能當國君呢。其實這也是貴族們言過其實,他們的目的是讓年幼的周子做國君,這樣便於他們控制。

五穀不分是近義詞。五穀有兩種說法。一說五穀:稻、黍、稷、麥、菽。另一種說法:麻、黍、稷、麥、菽。後者是認為稻子原先產在南方,而文明產生在北方,所以把稻子換成麻。

但是第一種說法更可靠。因為稻子在1萬年前就已經在南方種植,距今8000年前,推廣到黃河流域。所以稻子的栽培在北方至少也有8000年的歷史。而同樣作為五穀的麥,8000年前的時候還在古巴比倫國家,麥子傳到是距今3550年-3950年間。麥子在,尤其是黃河流域栽培的歷史不過4000年,既然麥都可以作為五穀之一,那麼稻子就更有資格了。

五穀中,還有黍,這是小米,也有說是黃米。稷,又說是黃米,也有的說是高粱。

玉米,引進到國內,只有距今500~600年的歷史。原產地墨西哥。玉米引進國內后,適應性很強,產量很高,地位不在五穀之下。因此浙江寧波一帶,把玉米當作第六穀。玉米粉,就叫作六穀粉。

不辨菽麥和五穀不分,這是兩個近義詞,但仍有所區分。五穀不分,應該是一種常態。五穀中只有菽是豆科,其他都是禾大學部。禾大學部是一個大坑,長得都很像,很少有人分得很清楚。五穀不分的人比較常見。而菽和麥一個是豆科一個是禾大學部,分不清楚的世少數。相比五穀不分,不辨菽麥比喻這個人白痴的程度更深。

17、不稂不莠[bù láng bù yǒu]

稂:狼尾草。

稂:狼尾草

莠:狗尾草

這是兩種混在禾大學部中的野草。稂、莠:都是混在禾苗中的野草。原指耕作精細,沒什麼雜草。后指既不像稂,也不像莠,比喻人不成材,沒有出息。

18、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zhòng guā dé guā,zhòng dòu dé dòu]

意思是種什麼,收什麼。原為佛教語,比喻因果報應關係。后比喻做了什麼事,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反義詞:鑽火得冰,種豆得麥。

這說明任何生物具有遺傳性,能將生物體的一些本質特徵代代相傳,這是因為在所有生物體內都存在著穩定的「基因」。就像生物的有性繁殖一樣,結合了父體和母體的基因。


19、獨木不成林[dú mù bù chéng lín]

一棵樹成不了森林。 比喻個人力量有限,辦不成大事。語出漢·崔駰(yīn)《達旨》:「高樹靡陰,獨木不林。」

崔駰應該沒有到過南方。說到獨木不成林,我們就會想起南方的特別的樹——榕樹。榕樹就是以獨木成林著稱的。

榕樹為桑科榕屬常綠喬木,原產於熱帶亞洲。榕樹指榕屬樹木的總稱。榕樹以樹形奇特,枝葉繁茂,樹冠巨大而著稱。枝條上生長的氣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樹榦稱之為「支柱根」。這些支柱跟用於支撐龐大的樹冠,擴大吸水的面積。

榕樹獨木成林

榕樹高達30米,可向四面無限伸展。其支柱根和枝幹交織在一起,形似稠密的叢林,因此被稱之為「獨木成林」。

除了獨木成林,榕樹還有許多奇特的現象,如絞殺現象。樹包石。

榕樹絞殺現象

樹包石

甚至有些地方出現樹包塔。這是因為小鳥吃過榕樹的果實,之後飛到塔頂排泄。種子發芽后,氣生根把塔包起來。

除了榕樹,熱帶還有一類紅樹,也有獨木成林的現象。紅樹是一個大類,下面有一百多種樹,它們生長在海邊,成為獨木成林的濕地版。

紅樹獨木成林

在亞熱帶還有一種特殊現象是獨「草」成林——竹林。有不少書籍認為竹子的維管束的結構和草本植物相同,所以屬於草本植物,但其實竹子有木質莖,它仍屬於木本植物。竹子靠地下根狀莖,也就是竹鞭,在地下蔓延,萌發竹筍。我們看到整片竹林,有可能只是一棵竹子。竹子是一次性開花植物,竹子開花后,一大片竹林會死掉。

獨「草」成林——竹林

為什麼竹子一開花,整片竹子都會枯死呢?原因只有一個,因為有可能整個山頭的竹子就那麼一棵,它一開花,整片就死了。

--THE END--最美風情新媒體 內容源自網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