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資金融企業在港競爭力提升 日益獲港人青睞

新華社香港2月25日新媒體專電(記者王小旎)香港金融從業者郭基智是從一家港資金融機構跳槽到興證國際證券有限公司的,他在這家中資駐港券商工作5年後,已晉陞到副行政總裁的職位。近年來,隨著布局香港的步伐加快以及競爭力的提升,中資金融企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香港金融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顧問機構米高蒲志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印證了這一趨勢。報告指出,內地公司積極進駐香港成為2016年本地就業市場最顯而易見的變化,特別是大型中資銀行、券商、資產管理及保險公司等金融服務機構均大舉拓展香港業務,預計該趨勢將在今年延續,並為香港帶來大量就業機會。

圖為一家在港中資金融機構大廈。


米高蒲志香港區董事總經理莎米尼·溫萊特對記者說:「香港人才傳統上傾向在外資企業或本地公司任職,調查顯示這種心態近期已有所改變,他們當中有很多人會選擇到中資機構尋求事業發展。」
郭基智於2011年興證國際剛入駐香港時便加入了該公司,成為公司在本地招兵買馬的第一批香港員工。興證國際是總部位於福建的母公司興業證券在港推行其國際化戰略的「橋頭堡」,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已於2016年10月在港上市,目前擁有員工逾120名,香港本地僱員佔比超過八成。
「中資金融機構是有其優勢的。」郭基智對記者表示,資金雄厚、項目可投放的資源多,內地客源豐富,公司戰略發展的目光長遠,以及具有競爭力的薪酬福利機制等,均是中資機構吸引香港人才的優勢所在。「我做了20年金融,所認識的香港同事現在80%都去了中資企業,他們大部分都是看重那裡很大的職業發展空間。」
受環球經濟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各大外資銀行近年紛紛縮減亞洲區投行業務,包括在港裁員及凍薪等;與此同時,受惠於經濟向好及國家大力支持企業「走出去」戰略,中資企業積極赴港開展及拓寬業務,將內地的金融活水引入香港,並大量吸納本地人才,提振香港經濟與就業市場,同時也加強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港交所的數據顯示,目前香港上市公司共有1902家,其中內地企業為966家,佔比超過一半;截至2016年6月30日,港股總市值約為23萬億港元,內地企業則佔據高達七成的份額,較2015年增長了約10個百分點。
建銀國際副行政總裁陸洋對記者表示,中資企業為香港經濟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在提升金融市場活躍度和多元化的同時,也進一步鞏固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在這一進程中,中資駐港金融企業的發展態勢尤為迅猛。

圖為香港街道上的金融機構標識。組圖 王小旎 攝

據悉,內地各大銀行基本完成了在港分支機構的設立,未來幾年還將見到更多城市商業銀行來港布局;而內地排名前20位左右的券商也紛紛赴港搶灘,逐漸在競爭激烈的國際舞台上獲得一席之地。這些新增金融企業自然帶來強勁的招聘需求。

作為中資券商進駐香港市場的後起之秀,中泰金融國際有限公司自2012年在港成立以來,至今已有逾200名員工。「肯定還要增聘人手,公司各條線業務發展得很快,需要大量專業人才,」中泰國際營運總監任艷青告訴記者,「我此前參與過幾次校園招聘,很多香港畢業生對中資企業很有興趣,認為中資企業發展機遇大。」

溫萊特指出,中資公司的管理及營運逐漸貼近國際,薪金機制日趨市場化,職位晉陞有一定空間,這些均成為吸引香港人才加入中資機構的關鍵。「此外,與不斷縮減業務的外資銀行相比,中資金融機構在港正邁出國際化的第一步,增長潛力很大。」

任艷青也表示,由於目前市場上金融業務的增量主要在內地,中資機構對內地市場較為了解、擁有大量客源是最大的優勢;而不少內地企業經過三、四十年的發展,對國際化的需求日漸升溫,香港中資機構在幫助內地企業跨境配置資產及「走出去」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紐帶作用。

近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及企業「走出去」戰略正如火如荼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及中資企業海外併購的進程也逐年加快。

「中資機構在香港投行業務的機會仍然很廣闊,」陸洋表示,首先在IPO領域,許多內地企業仍希望來港上市;其次,已上市企業再融資需求仍不斷上升,2017年配售等業務有較大空間;三是「深港通」的開通標誌著兩地「共同市場」模式的初步形成,股票經紀、併購及重組等資本運作將需要大量金融專業人才。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