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走出腰椎間盤突出的誤區——腰突患者不一定都是治療局部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因現今醫學CT檢查有腰部椎間盤的突出,而命其為腰椎間盤突出症。中醫學典籍中無腰椎間盤突出之名,根據該病的臨床表現,可歸於「腰痛」、「腰腿痛」、「痹症」等範疇。現代醫學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一個多發病、常見病,它主要因椎間盤勞損變性、纖維環破裂或髓核脫出等,刺激或壓迫神經、脊髓等引起的一系列癥狀群。

1

腰椎間盤突出的誤區

現今中醫對於此病的稱呼也以西醫的「腰椎間盤突出症」名之。腰椎間盤突出症臨床的主要癥狀是腰部疼痛伴有一側或是雙側下肢疼痛、麻木。可有單純腰痛而無腿痛的,亦有單純腿痛而無腰痛的。臨床癥狀多種多樣,不可一一言之。然而臨床中每每有腰痛典型的,CT檢查腰部卻未見椎間盤的突出。而有很多人無臨床癥狀,體檢時卻發現腰椎間盤有明顯的突出。臨床中有很多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複查時椎間盤的突出並沒有明顯變化。

亦有很多患者手術摘除了椎間盤而臨床相應癥狀本應該消除,而事實是大部分效果並不理想,甚至有的癥狀就沒改善。有部分患者的癥狀與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一樣,CT結果是:腰椎間盤有病變,但病變的椎間盤根本就沒有壓迫硬膜囊或脊神經根,而卻出現了壓迫硬膜囊或脊神經根的癥狀。由此可見腰椎間盤的突出與否並非治療的關鍵,解決患者疼痛不適的主要癥狀才是首務之急。

今天我想談談我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一些理解與看法,我一貫的主張是人體以脊柱為中心,左右上下都是對稱平衡的,一旦這個對稱失去正常的平衡,機體就一定會伴隨相應的臨床癥狀;椎間盤的突出也好,骨質的增生也好其只要沒有導致脊柱的生理平衡失調則不會出現癥狀。反之其出現機體癥狀如腰部的疼痛,腿部的麻木,其根結亦是脊柱的自身平衡機制出現了異常,治療的目的就是恢復脊柱的自身力學平衡關係,只有脊柱的自身力學平衡關係恢復,才會達到脊柱疾病的正中治療。

首先我談談在腰部疼痛中有一部分患者,其自我表現是腰骶部疼痛明顯而其局部壓痛並不典型的情況,而這類患者CT顯示腰椎間盤有突出,但這類患者治療腰骶部效果並不理想。這是為什麼呢?在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談一下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患者,特別是胸十二、腰一椎體壓縮性骨折的患者,其早期表現就是在骨折部位也就是胸腰椎交界部位疼痛典型,壓痛和叩擊痛都非常明顯。而這類骨折的後期表現都是骨折部位疼痛不明顯,而腰骶部脹痛反而比較典型,中醫稱這類情況為血脈下注所致。相信接觸過胸腰椎骨折的患者都遇到過類似情況。這種情況說明了什麼問題呢?其病變部位明明在胸腰部而其表現在腰骶部

在我講《交經繆刺話痞根》的帖子里我曾經提到胸腰部是人體上下交通的樞紐,這個部位出現問題勢必波及其下部。而且我的觀點是人體的陽氣是從上,從頭部向下走的(芸菱按:作為「陽脈之海」的督脈的運行是從下至上,個人覺得陽氣的運行與經絡運行是一樣的,如環無端,並不是單純的從上至下,因為陽氣本身就是經絡中運行的一部分。儘管如此,芸菱還是推薦此篇文章,算是給臨床以啟迪-所有的腰突患者不一定都是治療局部)。如果在胸腰部出現問題,則陽氣在此鬱結,不能正常下達,其在下的部位得不到陽氣的溫眴,不通則痛,首先就表現在腰骶部疼痛,進而發展為下肢的疼痛。

臨床中有很大一部分所謂的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其自我表現為腰骶部疼痛,而其在胸腰部或者胸十二椎體以上觸按時疼痛反而比較典型。此類患者治療腰骶部所謂的椎間盤突出部位效果不明顯,而彈撥胸腰部以上的疼痛點效果卻非常典型,此經驗就來源於在我讀《靈樞·衛氣行》后感悟到人體是陽氣由上下達后,聯想到我治療胸十二、腰一椎體壓縮性骨折的患者後期雖然腰骶部疼痛而還是治療胸腰骨折部位的情況,認為腰椎間盤突出中腰骶部疼痛的患者治療腰骶部突出部位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就在於其原始部位並不在腰骶部,而在其疼痛的上部某個地方,當我認識到這個情況后,我就刻意的認真檢查了胸腰部以上的部位,發現這類患者有很大一部分在胸腰部交界處兩側的骶脊肌有明顯的壓痛,重點彈撥這些部位,患者腰骶部的疼痛多立馬減輕。

試舉一案例以說明之,患者張某,男,46歲,患者是在辦公室工作的,上班下班都以坐為主,2013年9月26日來診,因腰骶部脹痛兩月,曾在兩家醫院針灸推拿治療過,效果均不理想。來診時自覺腰骶部系皮帶的部位酸脹,不能久坐,坐上十分鐘即覺腰骶部有一根棍子頂著,非常難受,坐的時間越長這種脹痛越明顯。其曾做CT檢查,顯示腰5、骶1椎間盤突出。

查腰骶部僵硬,而腰5、骶1棘突兩旁壓痛並不明顯,由腰骶部向上觸摸,在胸12椎體兩旁的骶脊肌均可觸及約1.5cm的硬性筋結,壓痛非常明顯。當即明了所謂的腰椎間盤突出乃是個假象,其長期久坐,胸腰部首當其衝,其疼痛的原因是常年的久坐導致胸腰部的骶脊肌痙攣所致,胸腰部肌肉痙攣則導致陽氣不能下達而表現腰骶部疼痛。

治療只要解決了胸12椎體兩旁的筋結即可。於是彈撥脊柱兩側的骶脊肌,重點彈撥胸12部位的筋結,治療後患者當即感覺腰骶部脹痛緩解,再予胸12兩旁的筋結和腰骶部的關元俞針刺,留針30分鐘。再在胸腰部外敷軟堅散結的解痙散,治療十來天諸證消失,要求患者平時多活動腰部,加強腰部的肌力以鞏固療效。

2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王秀英主任從事針灸臨床研究34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近年作者隨王老應診,感受頗多。現將其針治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經驗從「辨證選穴、操作順序、傍針刺、氣至病所」等方面介紹如下。

1、注重辨證選穴

腰椎間盤突出症典型臨床特徵為腰部疼痛及下肢放射痛。王老認為本病主要責之於足太陽和足少陽兩經,判斷以哪一經為主,原則上根據腰及下肢疼痛的具體部位而定。不過,單憑小腿疼痛的具體部位更能快速、準確地斷定歸經,疼痛發生於小腿后側,主要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疼痛出現於小腿外側,當以足少陽膽經為主。

基於以上認識,王老在選穴時除腰部選取L4、5夾脊和阿是穴外,在下肢部的選穴則遵循「辨證歸經,循經取穴」的原則,即以足太陽經為主者,主要選取秩邊、委中、承山、崑崙;以足少陽經為主者,則選取環跳、陽陵泉、絕骨、丘墟。

同時,王老還認為,僅有辨證歸經、循經取穴是不夠的,還應根據四診所得辨證選穴,並將其分為寒濕阻絡、氣滯血瘀和肝腎虧虛三種證型。屬寒濕阻絡型,加風市、足三里;氣滯血瘀型,加次髎、三陰交;肝腎虧虛型,加肝俞、腎俞、腰陽關。至此,腧穴的選取方趨完備。

2、強調操作順序

腧穴的針灸順序,一般遵循「先陽后陰,先上後下」等原則,這一原則也基本適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針灸操作。但有所不同的是,王老特別重視腰部阿是穴的應用認為腰部阿是穴是本病的主要反應點和治療點,首先針灸腰部阿是穴能起到更為快捷的通經止痛作用。因此,在操作順序上,王老主張首先針灸腰部阿是穴,然後再根據操作原則依次施針或施灸於其他腧穴,臨床確有顯效。

3、倡用傍針刺法

刺法在針灸臨床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王老根據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理機制和臨床特點,結合《內經》理論,主張首選傍針刺法以治該病。

《靈樞·官針》篇謂:「傍針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

這種刺法,多應用於壓痛比較明顯,且固定不移、久久不愈的痹證。本法是先直刺一針,再在近傍斜向加刺一針。由於正傍配合而刺,所以稱為「傍針刺」。

本法具有較強的通經活絡止痛作用,尤其適合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王老還指出,傍針刺法固然重要,但並不能取代針刺補瀉手法,欲想獲得預期的治療效果,還必須恰當地選用補瀉手法。據其經驗,多以平補平瀉手法為主,中強刺激,不宜過弱。

4、講求氣至病所

《靈樞·九針十二原》謂:「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畢矣。」

指出了針刺得氣尤其是氣至病所的重要性。王老在針刺操作時亦非常重視氣至病所現象的出現,認為這是提高臨床療效的重要手段。故在治療本病時,尤其在針刺腰部諸穴時多使用提插、捻轉、導氣等手法,使針感向四周擴散或向脊柱放散;在針刺下肢諸穴時,也要求麻電感沿肢體傳導擴散。每當出現上述針感時,患者腰部或患肢往往突然出現強烈地顫動,腰椎顫動時,有可能使突出的髓核還納或變位,從而使受壓的神經根減壓,進而臨床癥狀緩解或消除。這也是王老在治療該病時每每獲效的原因之一。

5、主張針灸並重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生與寒凝、血瘀以及腎虛等因素密切相關,治療單用針刺則溫散之力偏弱,單用灸法則通經之力不足。故王老主張針灸並用,即傍針刺後行施一定的補瀉手法,然後加用灸法或溫針灸,並適度控制刺激強度,以便產生最佳效量,進而提高療效。

此外,王老還非常重視患者的起居調護,如避風寒、適勞逸、慎起居以及卧硬板床,等等。這些問題看似一般,實則對本病的治療和康復有著重要作用,不可忽視。

3

一是懸:利用門框或單杠等物進行懸垂鍛 煉。懸垂時要放鬆腰部和下肢,使重量自 然下垂,以達到牽拉的目的。懸垂的動作 一定要緩慢而輕,避免因跳上跳下操作腰 椎。懸垂鍛煉要逐漸增加運動量,並持之 以恆。

注意事項:動作要輕柔,緩上慢下,盡量 讓家人在一旁協助保護。

二是撐:即撐腰鍛煉,不適宜做懸垂鍛煉 者可做撐腰鍛煉。雙腳叉開與肩同寬,全 身放鬆。隨著雙臂緩慢上舉的同時用鼻緩 緩吸氣。雙臂高舉過頭頂,眼看天,腰部 向上直撐到最大限度,這時停片刻。然 后,隨雙臂慢慢放下的同時用嘴慢慢呼 氣。照此法反覆做36次,每日早晚各做 一次,最好選擇空氣清新地方做。

注意事項:以自己能夠承受的力量做,不 要急著來,適應后可逐漸用勁。

三是拱:即拱腰鍛煉。雙手扶牆壁或其它 物,身體與被扶物要有適當距離。雙腳叉 開與肩同寬,先稍用力以中等速度向前拱 腰向後拱腰,做完前後方向的拱腰為一 次,每日做兩次,每次做36下。

注意事項:動作輕柔,力度適中。

四是倒:即倒走鍛煉。倒走時要選擇平坦 而又安全的場地進行退步走。走時要挺胸 收腹,平視前方,雙手自然前後揮動,盡 量少回頭,倒退走的速度要根據自己的具 體情況而定,要循序漸進,每次一般倒走 15分鐘,每日兩次。

注意事項:注意控制速度,小心摔倒。

五是多:即多角度不同方位的腰部運動。 如左右側彎腰、前後大彎腰,左右轉腰、 晃腰等,每項各做36下,每日做兩次。

注意事項:動作輕柔舒緩,幅度不宜過 大。

六是蹲:即下蹲鍛煉。兩腳叉開與肩同 寬,雙手平舉,緩慢深蹲,腳尖著地,腳 跟抬起。下蹲要到位,初練下蹲可扶牆等 物半蹲,逐漸增加下蹲次數,逐漸做到深 蹲。每日做兩次,每次下蹲36次。

注意事項:動作輕柔,下蹲要慢,防止摔倒。如有不懂的請搜公眾號脈脈答 關注,醫生在線諮詢.

七是后:即腰部后伸鍛煉。有統計數據表 明,腰椎每天前屈高達3000到5000 次, 但后伸的動作很少,同時,現代人在工作 中常常處於前屈坐位,這個體位使腰椎長 期處於屈曲位,長此以往,會造成腰椎間 盤應力的不平衡,腰椎后韌帶過度牽伸, 從而引起腰痛。

雙臂置於腰部,雙腳叉開與肩同寬,全身 放鬆,在腰部向上直抻的同時腰背向後抻 36次,每日做兩次。另外仰卧法亦可做 腰后伸練習,雙臂將上半身盡量撐起,下 半身貼床,使腰部盡量后伸,反覆做這一 動作36次。

注意事項:動作輕柔,防止摔倒。

八是摩:先按摩腎俞穴(腰眼),用兩手分 別按揉腎俞穴100次以上,後用雙手交替 敲打此穴各100次,最後,稍貓腰用雙手 握拳同時敲打臀部100下,接著用雙拳分 別敲打胯部100次。以上每日做兩次。

穴位:第二腰椎棘突下緣旁1.5寸處,即 從臍向後對到脊椎旁1.5寸,再往下1寸之 所在。

按摩法:脊椎兩側有多處穴位,可沿脊椎 兩側由上而下,輕輕扣擊背部。

九是暖:即腰部保暖。患「腰突症」者或腰 痛者,在季節交替,天氣變冷時要比常人 提前添加衣服,嚴寒季節要穿毛、棉背 心,夏季要做好腰部防潮濕著涼受寒工 作,因這些都是腰病發生的誘因。

十是保:即對腰部的保護。如不久站、不 久坐、不負重、不大彎腰(最好以下蹲代 替彎腰)、不抱小孩、不坐低板凳、不勞 累、不做有損腰部的動作、不睡彈簧軟 床、不睡過分太硬的床等,不良姿勢要糾 正。實踐表明,「10字經」既是康復「腰突 症」的有效非藥物療法,又是防止「腰突 症」複發的預防工作。

腰椎訓練動作

起身運動

上半身如圖示位置,保持髖關節緊貼地面,同時保持下腰部及臀部放鬆

單膝牽伸

仰卧起坐

異側肢體伸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