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可怕的三棱軍刺之後還有誰?解放軍新款95軍刺更強大!

56式三棱刺刀,是軍工技術,沿襲繼承了博大精深的古代兵器的巔峰之作。

三棱軍刺,是刀身呈棱型,有三面樋的刀具(註:樋不是血槽,存在的意義在於減輕重量的同時保持軍刺本身的堅固)。

三棱刺刀

血槽除了放血外,更重要的是有利於進行下一動作。三棱刺在刺進入人體后,血液隨血槽排出,肌肉收縮時無法貼緊刺刀面而不會「吸」住刺刀,這樣刺可以從容的從人體拔出進行下一步的動作,如果沒有血槽,因為血壓和肌肉劇烈收縮,刺會被裹在人體內,這樣的話拔出刺就會很困難,影響士兵的進一步的動作。相信任何士兵都不願意因為拔刺刀而浪費時間。

三棱刺刀

三棱槍刺扎出的傷口,大體上是方形的窟窿,傷口各側無法相互擠壓達到一定止血和癒合作用,而且,這種傷口無法包紮止合(即不好做最初的應急處理)。在軍隊中,刺刀刺進對方身體后順勢旋轉刀身,就會造成組織大面積破壞是基本常識(如果內部存在著肌腱斷裂或是血管破裂,你縫合表面又有什麼意義? )。

三棱刺刀

因此,三棱刺的致死率是非常高的。只需刺入人體任何部位8cm左右就可使敵手即刻斃命,且在消除負壓的體腔內將刺拔出,毫不費力。

磷化處理表面慘白的光代替了烤藍。冶鍊時出於金屬性質的需要加入了一定量的砷元素,在戰場上表面的磷塗層磨損后暴露出含有砷的鋼體,即使只擦傷敵人的皮膚也很難癒合,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對越自衛反擊戰後,江湖上會流傳出種種「軍刺浸泡過毒素」的傳說。

為避免誤傷,軍中訓練時不開刃,在戰前開刃(刀尖)。開刃花費的時間要不到半小時(大概就5分鐘,軍用刀鞘自帶磨石)。

三棱刺刀

終究留有遺憾!軍刺在現代戰爭中作用不單是只完成格鬥,刺殺等功能,同時也要求具備其他功能(切斷電路,鐵絲,樹枝,定點,或者固定物品等)。而三棱軍刺攜帶不便、功能單一,在軍中已經逐步淘汰。

解放軍95式刺刀是三棱刺的升級版,新款95式刺刀非常漂亮,具有多功能屬性,與M9刺刀相似的軍迷喜愛品種武器裝備,它們的外觀主要區別是刀柄,95是紡錘型,M9是圓柱形。從這一個微小的細節,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刺刀設計理念。

95式刺刀

從現代刺刀的起源上來看,17世紀的歐洲火槍手為這一軍迷品種武器裝備出力不小。他們將一把刀固定在火槍的頂端,使火槍手在最後一輪齊射后,仍然有基本的自衛手段,防止在重新裝填彈藥時遭到敵方步兵或騎兵的攻擊。1647年,法國貴族馬塞爾·必斯奎在尹培爾(Ypres)戰爭的巴約訥城(bayonet)之戰中,命令士兵把匕首安裝到火槍的槍口上,「刺刀(bayonet)」最終也以這座城市命名。刺刀隨後成為一種獨立的武器,大大削弱了騎兵對火槍手的威脅,使火槍手在遠距離射擊之外,具備了一定的近戰能力,「上刺刀」的口令也漸漸廣為人知。

95式刺刀

當時的匕首都是直接塞入槍口,限制了步槍火力的發揮。1688年,法國工程師塞巴斯蒂安·普雷斯特·沃邦研製出套筒式刺刀,在槍口下方的槍身上設計了專用卡筍,配合刺刀上的卡槽,有效克服了插入式刺刀影響射擊的缺陷,刺刀的固定也更加牢靠,作戰能力得到了成倍提高。這種設計很快就流行起來,並一直沿用到現在。

95式刺刀

隨著步兵武器在精確度、射程、射速方面的改進,部隊作戰時分散在整個戰場範圍之內,刺刀的作用逐漸減弱。根據維基百科統計,美南北戰爭期間刺刀造成的人員傷亡所佔比例不到1%。一戰中的塹壕戰使刺刀戰達到了鼎盛時期。在炮兵和機械化技術廣泛應用的戰場,步兵武器火力相對薄弱,然而,炮兵火力雖然可以摧毀敵軍的塹壕線,但是只有步兵才能真正有效清除戰壕內的敵軍。

95式刺刀

士兵逐漸發現近戰更具優勢,於是刺刀作為一種重要的進攻性戰術突擊武器備受重視,從而衍生出讓人眼花繚亂的變型,並發展演化出的多種刺刀戰戰術、技術和訓練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解放軍的95式刺刀刃寬 3.5cm,材質是高鉻合金不鏽鋼 ,具有多用途的特點,剪、鋸、銼、砍等多種功能,裝在槍上可進行拼刺。由於刺刀在使用時,要求耐磨、強度好、潮濕氣候不生鏽等,熱處理硬度為HRC53~57,可用於除95短自動步槍外的95槍族其他槍械。別的不說,單說紡錘型的手柄,就體現軍工對於人體學的掌握,畢竟,紡錘型比圓柱型的更好握,因此威力也更大。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