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一個電視帝國的覆滅(一)

編者按:在互聯網和新媒體的衝擊下,電視台會倒閉嗎?什麼樣的因素會導致它倒閉,通過香港亞視的停播或許會回答這些問題。雖然有制度和文化的差異,亞視的覆滅還是能給轉型中的內地電視台一些啟示。即日起本號陸續推出《一個電視帝國的覆滅》系列文章,歡迎大家留言和評論。

一、由盛到衰的亞洲電視

亞視的歷史幾乎與香港電視的歷史一樣長,1957529日亞視的前身「麗的映聲」開播,由此成為香港乃至全球第一家華語電視台,迄今已有60年歷史。那麼,亞視是如何從首開先河到盛極而衰的呢?我們不妨從香港的社會變遷、傳媒制度和商業電視發展說起。

1、香港傳媒與商業電視

(1)香港社會與傳媒制度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的領土。1842-1997年間,香港曾為英國殖民地。二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更成為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中央擁有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香港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並可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政府的基本國策。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華人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優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制聞名於世,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香港是一個特殊的地理和文化邊界。因為歷史的原因,中西文化在這裡產生了激烈的碰撞,也塑造了『獅子山下』香港人獨特的精神面貌。香港文化既不是單純的文化,也不是單純的西方文化,更不是兩者的簡單疊加。它是多種歷史經驗互相嫁接而後生長出來的獨特的多元文化。「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催生了香港發達的傳媒業,除了品種繁多的報刊之外,廣播電視業的發展也曾經領先於其他華語地區。

要了解香港電視的發展,首先要了解香港的傳媒制度。《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中指出傳媒制度具有不同於其他產業的特性,受社會政治、經濟和技術的深刻影響,是一切與傳媒領域相關的制度。[i]傳媒制度的制定與生成,與該國家或地區所處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技術密切相關,它是該國家或地區傳媒業的組織形式、組織結構,當中包括媒介的定位,傳媒機構的所有權、管理模式、組織布局等。傳媒制度主要分私營、公營和國營三種,比如美國的以商業為主導的傳媒制度類型為私營傳媒制度。以公共事業製為主導的屬於公營傳媒制度,比如在英國,BBC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廣播電視;國營的傳媒制度則是傳媒事業國有制,比如,的傳媒制度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屬於國家所有制,在運作上有國家撥款支持發展,同時也在國家賦予的權利內實現經濟運作獲得利潤。

香港過去一個多世紀在英國的統治之下,香港傳媒制度一定程度上受到英國的影響,比如說香港電台就是一家公營電台。「公共廣播電視區別於商業化電視的核心內容正是其非商業化這一點,這種非商業化有兩層含義:一、非私有化。二,不插播廣告。這兩層含義都指向了一個關鍵所在:它的所有權是公共的,因此不以追逐利潤為目的而以提供公共服務為宗旨。」[ii]但香港的電視媒體則完全不同廣播媒體,而是類似美國的商業電視。當然它也有一小部分公共電視節目,那是由香港電台提供的。有學者曾說,香港的電視新聞是英國的,而娛樂則是美國的。可以說香港電視是一種英美混合體,而體制還是商業電視。鑒於香港市場容量有限,香港政府一直以來僅發兩張免費電視牌照,分別發給TVBATV,這兩家電視台分別擁有中英文兩個頻道。

(2)香港的商業電視

香港電視的商業性,首先表現在其運營的戰略上,以追逐利潤為目的,並在市場的調節下與對手競爭,以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香港電視自1967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線)正式成立后,便開始了香港電視兩強相爭的歷史。為爭奪各自的市場份額,兩個電視台各出奇招,各自以創新節目、推出新劇、大型活動、打造明星來爭奪高收視以壓倒對方。

香港的商業電視還表現在節目內容和風格上。香港電視主要的競爭內容是電視劇。一直以來,香港兩大電視台,亞視和無線,均通過不同題材和風格的電視劇吸引自己的觀眾,從而爭取廣告市場份額。兩台之間先後發生過三次較大規模的電視劇大戰。電視劇的製作題材和風格,都是根據目標受眾的喜好來製作,只有迎合觀眾的口味,才能搶佔市場。有香港學者認為,香港的商業電視存在一定的歧視:經濟歧視,黃金時間的電視節目為高消費力的成年人服務,所推廣告也偏向於這個階層的人們所需要的品牌或產品;性別歧視,節目內容當中塑造出男性權威;年齡歧視:老年人節目和兒童節目自製比例較少,多為外購節目。[iii]

香港的商業電視還是有其政治態度的。香港《電視條例》中規定不能播放任何政治性或涉及勞資糾紛的廣告,以及為外國政黨服務的內容。第一次鴉片戰爭后,香港地區陸續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二戰」結束后,香港處於和英國的政治夾縫之中。因此,香港人歷來對政治敏感,加上香港本土原著民並不多,大多是戰後移民。無論是香港原著民還是後來來自四面八方的移民,他們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為求生存兢兢業業,艱苦奮鬥。因此,無論從保護自身而言,還是從他們的精神需求而言,電視於他們,只是閑暇之時的娛樂方式而已。香港新聞凡遇政治事件,歷來也只報道事件本身,而不會對事件妄加評論。新聞的定位就基本上決定了香港商業電視對政治的態度和立場。

(3)香港電視的發展歷程

就香港電視的發展歷程來看,從香港歷史上第一家電視廣播公司「麗的映聲」自1957年啟播開始,至今香港電視的發展已走過了60年的歷程。整體而言,從香港特定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進程來看,香港電視可以分為萌芽誕生時期、免費無線廣播初始時期、無線廣播黃金時代、新媒體與外地電視夾擊時期等四個發展階段。

和世界廣播電視媒體發展的軌跡一樣,香港也是先有廣播,後有電視。香港的廣播發展史,最早開始於1949322日。當時英國的「麗的呼聲」總公司在香港開設了一條香港麗的呼聲電台頻道。

1959年,英國「麗的呼聲」總公司為擴展香港的業務,向當時的港英政府申請開辦有線電視營業執照。並於1957529日投資了400萬港元,創辦麗的電視台,即「麗的映聲」,也就是亞視的前身(1982924日易名)。

麗的映聲於1957529日正式開營,揭開香港電視史上最重要的一頁。19671119日,香港第二家商營電視台——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線電視」(簡稱無線)的成立,打破了香港麗的一台壟斷的電視格局。從根本上來說,從有線電視過渡到無線電視的發展,從收費到免費,技術上的革新以及廣大香港市民迫切需要電視資訊和娛樂的需求是打破麗的映聲壟斷的根本原因。

兩大電視台的競爭促使了香港電視的發展和進步。1970-1980年期間,是香港電視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代。197346日,麗的映聲由收費電視轉為免費收看。即便無線成立后多年中,麗的映聲開展了連串的改革,但是終歸是難免「後來者居上」的結果。1980年到1997年,是香港電視發展的第二個黃金時代。這一時期電視興旺最顯著的特點是電視劇的大力發展。電視劇方面,無線和亞視兩台有相似之處又各有千秋。無線受美國電視劇影響較深,如第一部過百集的電視劇《狂潮》,開啟了無線劇集以豪門富戶家族鬥爭及中產階級向上爬的故事為主題和風格。亞視劇集則沿習電影及粵語片的傳統,比較重視現實和歷史,專門寫小人物的奮鬥為主,如《大地恩情》、《我來自潮州》等。

20世紀末,另一個重要的媒介的出現,直接衝擊了電視的發展——就是電腦、互聯網的普及。所以1997年以後是香港電視的第三個發展階段。曾經,電視劇、電影、流行音樂被稱為「三贏局面」,如今,互聯網可以整合多媒體資源,聽歌、看電影、電視變得普遍。人們不只是守在電視機前看電視、電影,而是在空閑之餘上網下載或收看。互聯網資訊豐富,社交軟體發達,打破了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單向線性傳播的落後狀況。

自始香港電視格局發生急劇的變化,這一時期有線電視的捲土重來改變了香港電視原有格局。1993年,「有線電視」成立;2003年,「now寬頻電視」開台,競爭加劇,壓縮了兩個免費電視台的經營空間。2014年,香港特區政府批准增發兩個免費電視牌照,分別給「奇妙電視」和「香港電視娛樂」。這無疑給向來「一台獨大」的無線以嚴峻的考驗,同時,新的免費電視的加入,也必將在市場上有一番激烈的競爭。與此同時,後來居上、蓬勃發展的內地電視也以各種渠道各種方式進入香港,參與香港電視市場的競爭。


2、高開低走的亞洲電視

亞視的歷史是從1957年隨著「麗的映聲」的開播而開始的,直到201641日停播,經歷了59年的發展歷程。亞視在誕生之初,作為新興媒體是當時香港唯一的電視媒體。它最輝煌的時期莫過於最早的十年,壟斷了整個香港電視市場。

(1)亞視十年壟斷

「麗的映聲」 1957529日的開映典禮,可謂轟動全港。50年代的麗的呼聲(香港)有限公司是香港最具影響力的傳媒集團,曾經還擁有自己的日報——麗的呼聲日報。1959年,麗的大廈落成。「麗的映聲」剛開播時只有一條黑白英文頻道,直至1963930日,才增設中文頻道,並以粵語為主要廣播語言。麗的映聲增設的中文頻道以粵語為主要播出語言,以有線傳播,每月收費為港幣25元,開台時每日播放4小時,不過當時租戶僅有640家。首映當天的節目內容有5個,分別是本地新聞、國際新聞、電視電影、體育消息和中西相聲,節目播放時間從晚上7時播放到晚上10時。[iv]中文台節目以購入外國電視片為主,以原聲播出,附上字幕,但無中文配音。隨著用戶增加,外國節目開始有粵語配音,並引入少量的本地製作節目。

其時,香港電影正處於黃金時代,香港粵片工業在高峰期的年產量達200部,到了60年代初期已積存了三千多部影片,麗的大量租賃這些粵語片在電視上播映。為了滿足香港觀眾的文化需求,麗的又購入大量的好萊塢優質電影。

(2)港視「雙雄」爭霸

20世紀60年代末,香港電影逐漸衰落,粵語片幾近停產。就在這個時候,電影大亨邵逸夫投身電視,他在196711月成立了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即無線電視台。無線旗下的翡翠台和明珠台同時開播,由於採用無線廣播,不用裝線,並且免費,加上彩色畫面給予觀眾強烈的視覺享受,因而迅速吸引大批觀眾收看。無線的成立結束了60年代有線收費電視的時代。

197346日,「麗的映聲」廣播形式被迫由有線轉為無線,由收費轉為免費。同一日,麗的電視有限公司在香港註冊成立,更名為「麗的電視」,分設麗的中文台和麗的英文台兩個頻道。1973811日,麗的電視獲得香港政府正式發出的新的中英文電視台主辦權,宣布從年底開始以無線彩色雙台啟播。

20世紀80-90年代的這20年間,可以說是香港電視發展的黃金時期。一方面香港經濟高速發展,市民生活安定,因此,為香港電視業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經濟基礎。

「麗的」電視雖然成立時間早,但是它以無線廣播免費電視的形式進入尋常百姓家卻比「香港無線」晚了幾年,而短短几年間,隨著無線的免費彩色電視,加上節目製作水平精良,而獲得了強大的慣性收視優勢。作為香港最早的電視台,麗的電視也在節目製作和整體運營上大做文章,對抗無線收視挑戰。1979年,麗的電視以武俠電視劇《天蠶變》應對無線在該時期每晚2000-2100時段播放的單元劇,並取得不錯的成績。「亞視在《天蠶變》中初嘗競爭的好處,於是逐漸形成與兩台對壘的節目編排,互相挖角等立台傳統。」[v]

據有關學者總結,亞視和無線兩台曾先後有過三次規模較大的電視競爭,其中兩次發生在這一個時期。亞視第一次大反擊始於198091日晚,「麗的電視在當日晚上黃金時間推出集全台精英、籌備多時的『千帆並舉展繽紛』的九月攻勢,一氣推出三套全新的、觀眾訴求完全不同的電視劇,主攻鄉土情的《大地恩情之家在珠江》、古裝劇《風塵淚》以及首開青春劇先河的《驟雨中的陽光》一齊登台亮相。」[vi]此次麗的電視的大舉反擊收到了不錯的成績,使得無線被迫腰斬當時正在播出的劇集《輪流轉》,這在無線開台以來是第一次腰斬劇目。電視大戰讓亞視耗盡彈藥無數,但好的收視並沒有持續太久。

19818月,英國麗的總公司把61.2%的股份,賣給三個澳洲財團(大衛森公司、亨利鍾斯、CRA有限公司),成為香港電視史上第一次電視股權大轉讓。同年,麗的與無線掀起電視劇大戰,在黃金時間收視率分別為35%65%。兩台相爭耗費彈藥無數,麗的資產本身比不上「後來者居上」的無線,難以打持久戰,因此,一年後,麗的股權再次發展變化,邱德根透過旗下的遠東集團入股麗的。1982924日,董事局把麗的電視易名為亞洲電視有限公司(簡稱亞視)。一是因為香港是「亞洲國際都會」、「亞洲四小龍」,二是因為麗的曾參加《亞洲廣播協會第十七屆周年大會》,三是因為遠東集團的「遠東」指的是「亞洲」,從此「亞洲電視」台名一直沿用至今。

19871月,亞洲電視更改頻道名稱,中文台易名黃金台,英文台則名為鑽石台,並以「黃金鑽石耀香港,亞洲電視顯光芒」作為宣傳口號。邱德根主政下,亞視節約成本,在1983年引進最新的電視科技二合一Batacam攝錄機,同時錄影帶的出現宣布菲林製作時代的結束。除此之外,他還開拓內地電視劇市場,《大俠霍元甲》和《陳真》等電視劇先後在國內電視台播出,並與廣東電視台合作,由其向亞視提供一系列風光專題素材,由亞視包裝成160集的系列節目《龍的家鄉》播出,廣受歡迎。自亞視第一次股權變更后的幾十年裡,邱德根是唯一經營亞視有錢賺的老闆。

1988年,以商人林百欣家族為首的麗新集團及地產商鄭裕彤家族的新世界集團,聯手購入「亞洲電視」三分之二股權。當時亞洲電視由鄭裕彤出任主席,委任周梁淑儀出任總經理。林百欣銳意改革奮起直追無線收視,展開了亞視和無線的電視大戰。包括1989年更改亞洲電視台徽為藍、綠、紅三色絲帶,把亞洲中文台英文頻道由黃金台、鑽石台改為「本港台」和「國際台」,將亞視與無線的節目收視比,從他接手前沒落谷底的19~28拉升到37~46,有時甚至反超。第二次電視大戰正是發生在這一時期,1990年——1993年期間,林百欣從無線挖了不少人才,是無線、亞視之間規模最大的一次挖角戰。當時沈殿霞、曾志偉等無線重要藝人紛紛進入亞視。其時亞視製作了不少經典劇集,如《勝者為王I》、《銀狐》、《戲王之王》等,收視不俗,對內地觀眾的影響也較大。然而,兩次電視大戰雖然讓亞視在短期取得一定的收視成績,但高收視率始終無法長期保持。

(3)亞視走向衰落

此後的香港電視,對外,面對台灣、韓國、內地的電視工業的崛起;對內,面對香港收費電視以及無線,還有互聯網新媒體全方位的挑戰。從此,香港電視的生存環境日趨惡化。從上世紀 90 年代開始,香港電視漸漸形成TVB一台獨大的壟斷地位,反觀亞視則開始難以遏制的不斷下滑,經營呈現連年處於虧損狀態。

陷入內外困的亞視經過各種掙扎,在經歷多次股權變動之後終於無力回天,201641日亞視停播,全球第一家電視媒體就此覆滅。那麼,亞視到底是怎麼樣覆滅的呢?後面我們將深入剖析其衰落經過和各種原因。(待續)

[i]麥奎爾《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第160

[ii]《英國公共廣播電視體制的生成探源》,李書藏,武漢大學博士論文,2010-10-01,第22

[iii]《香港廣播電視發展史》,張振東,李春武著,廣播電視出版社,19973月,第14-15

[iv]黎文卓主編,《香港光影錄——亞洲電視五十五周年》,萬兆豐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127月初版,第37

[v]譚天等:《港澳台廣播電視》,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3月,第15

[vi]譚天等:《港澳台廣播電視》,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3月,第15

更多的研究成果在新浪譚天的博客,更便捷的互動在新浪微博譚天論道。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