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從宜興環保模式看中國環保產業的發展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國內有哪些行業基本是被一個縣的同鄉壟斷的?

有人在答案裡面列了這樣一個榜單:

湖南新化 列印店

浙江桐廬 快遞行業

福建莆田 高仿假、民營醫院、木材傢具

福建福清 民營加油站、民營鋼鐵廠、路橋工程

福建平潭 隧道工程

福建安溪 電話詐騙

福建連江 網吧、電子遊戲廳

福建晉江 運動服裝鞋具

福建武平 不鏽鋼加工

福建沙縣 沙縣小吃

青海化隆 蘭州拉麵

浙江慈溪 小家電

浙江義烏 小商品

浙江溫州 皮具、建材、五金、民間信貸

廣東澄海 玩具

廣東潮州 瓷器

江蘇宜興 環保

這個榜單略帶戲謔成分,但不是空穴來風。這些案例裡面有小眾產業,也有巨頭產業,有大宗產業,也有工業產業,甚至一些不法營生都形成了規模。單從產業發展角度分析,這些案例反映出的一個共性就是都產生於東南沿海較發達地區,都是較早進入某一行業並快速形成了集群效應。其中,環保行業中的宜興模式就是典型。

宜興是最早發展環保產業的地區。20世紀70年代初,宜興市以原有的機械加工業為基礎,逐步向生產污水處理設備轉型,至80年代末,成為環保裝備製造業的佼佼者,整體領先全國,「環保之鄉」由此得名。1992年,經科技部和原國家環保總局批准,確定在宜興市建立第一個國家級的環保科技工業園。之後隨著國家對環保的逐漸重視和行業的整體發展,宜興的環保行業趁勢崛起,並且逐步形成 宜興模式——提供全產業鏈服務的綜合性環保產業體系。

目前宜興的環保產品有200多個系列、近2000多個品種,是水處理設備品種最全的地區。涵蓋了污水、廢氣、雜訊、固廢等四大污染治理領域。擁有環保企業約2600家,年銷售額超百億元。40年發展,形成了全國無可比擬的環保產業集群規模:佔全國水處理市場40%的份額、水處理裝備自我配套率98%、環保產業年均增幅超過35%……這些數字無不印證著宜興環保已取得的環保成就與輝煌。

宜興也因此在「紫砂之都」之後再享「環保之鄉」的美譽。能成為「紫砂之都」是依靠了當地特有的澄泥陶,而成為「環保之鄉」又是依靠了什麼呢?宜興模式是如何在曾經並不景氣的環保行業搶得先機並發展成「環保之鄉」的?

這一問題要從環保產業整體的發展進程和趨勢來分析。一個產業模式的出現主要是由產業的發展狀況決定的,因為任何產業模式都是作為子體依附於整個產業業態這個母體上的。通過對各行業的研究發現,一個產業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農耕文明、工業文明、互聯網。

農耕文明階段是自給自足式的,靠的是個人力量的積累,是一對一的。資本積累的過程是加法,你有多少精力就做多大生意。

工業文明階段是流水線式的,強調的是批量化、標準化,把一個作業拆分成了幾千個步驟,每一個人只做其中的一個步驟,大家協同配合使效率更高。這種模式是一對N的,一是公司、組織,N 是所有的個體,之後用流程和機制串起來。資本積累的過程是乘法,個人的力量與多人配合時,會產生倍增的效果。

互聯網文明階段是鏈接式、共享式的,強調的是差異化、極致的產品和極致的服務。這種模式是N對N的,原來一對N中的一現在不是主體了,可以是企業家也可以是消費者,這種其實是一個失控的混合式的組合方法,不是原來的有組織概念之後再進行匹配。資本積累的過程是指數式增長的。

以交通出行行業為例,農耕文明時期是馬車、牛車,一家一輛,都是自己動手或者請技師造的,但都是自家管自家的,模式上是一對一,但效率低下。後來的工業文明階段,社會生產力的結構發生變化了,社會分工出現了,車不需要自己造了,直接拿錢到專門造的地方去買就行了,模式上是一對多,一家造車廠滿足了無數用戶,效率更高了,核心原因是實現了標準化生產。而在當下的互聯網文明階段,你要出行,肯定不需要自己去造輛車,也不一定要自己去買一輛,怎麼解決,只需要一部手機,滴滴打車就搞定了,模式上是N對N。三個階段中,每一階段的出現都是一次革新,也都是產業發展的必然,都為用戶帶來了良好的體驗升級。

幾乎所有規模化的行業都是如此,雖然在細枝末節上會有差異,但都整體特徵上基本相同,都會遵循這樣的規律,在此不做贅述。

那麼,環保行業的三個階段又分別是怎樣的呢?宜興模式又處在其中哪一階段呢?其成功的關鍵又在什麼地方?未來又將如何?

農耕文明階段,環保產業的市場完全是由政府主導的,政府讓幹什麼,環保企業就幹什麼,或者政府逼污染企業幹什麼,企業就幹什麼,相關的法規、法律還沒有成型。這一階段的環保市場尚處於意識萌芽階段,大多數的環保項目需求只是做個樣子,這就導致對效果和技術的要求很低。由於低質低量的市場需求導致行業的進入門檻極低,大多數環保公司都是專業度極低的小作坊式。訂製化的服務模式導致成本很高,所以在競爭上大家拼的是成本,誰的便宜選誰的。這一階段在時間上大致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到本世紀初。

工業文明階段的環保產業,市場規模逐步擴大,從指標考核邁向效果時代,整個市場逐步走向規範化、專業化、模塊化,並且出現了水體修復、土壤修復等大的綜合性治理需求。對環保治理企業來說,門檻逐漸變高、要求越來越嚴,而市場也越來越要求一些優秀的綜合性實力較強的「龍頭企業」能參與,中小企業以及一些作坊式、安裝隊式的公司處境日漸困窘。而這一階段則發生在最近幾年。

而宜興的環保模式是農業耕文明階段的產物,其成功與輝煌也開始於這一階段。宜興環保模式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環保設備製造業的成功,而環保設備製造的成功則得益於當地的機械製造基礎,這就使得宜興的環保設備製造成本更低,價格上更佔優勢。此外,由於在環保工程中設備的佔比較大,一些小規模的工程可以直接做成由設備拼接而成的一體化裝置,再加上這一階段政府沒有對效果進行強制要求,導致這一階段的環保需求絕大程度上是弄套設備做個樣子。而宜興模式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宜興模式的成功有以下幾方面的關鍵因素:

一、良好的地緣經濟環境,宜興地處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區域,這一區域較早地開始發展了環保產業,這使得宜興模式在環保產業的農耕文明階段就具備了搶佔先機的市場基礎。

二、宜興具有一定的機械加工基礎,這使得宜興的環保企業具備了一定的優勢,因為他們能夠以更低的製造成本加工一套處理設備,完成一個項目,效率更高、價格更低、競爭力更強。

三、地緣經濟、先入為主、工業基礎等作用下形成的集群效應。宜興是最早在環保的農耕階段就開始發展,也是最早形成規模並進入工業文明階段的地區。由於集群效應的作用,宜興模式在市場規模逐漸擴大的刺激下最早產生了市場分工,宜興的環保產業群可以分為三類人:拉業務的銷售、生產設備的加工人員、現場安裝的施工人員。一個銷售同時服務於幾個公司是宜興模式下常見的現象,也就是說一個公司同時有大量的編外人員介紹業務,所以在總體上看來宜興就是一個龐大的環保設備輸出體,這裡擁有目前最全的環保設備種類,而且價格低廉,這使得宜興的環保產業群形成了一個具有互補性能的體系,競爭力超強。

在環保產業的農耕文明階段,宜興模式無疑是最為成功的案例。但是隨著工業文明的到來,農耕文明的弊端也日漸突出:

農耕文明階段,大多數企業依舊是環保設備加工隊和安裝隊,真正在國內環保市場上能夠「獨佔鰲頭」的「旗艦」式企業很少,企業呈現低、小、散特徵,缺乏規模型、領袖型大集團,多數企業研發投入不足,自主知識產權缺乏,缺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這就導致這些企業在進入工業文明階段時難以適應。

完整的環保產業市場體系包括環保設備製造業、環保技術服務、環保資本三大塊,且各板塊之間要相互平衡、均衡發展。農耕文明下的大多數環保產業基本上還停留在以模仿和引進環保設備製造為主的初級階段,環保技術服務和環保資本運作尚處在起步階段。

大部分環保企業還存在生產規模小、營銷人才少、缺乏科研與技術、環保技術人才流失快、企業抗風險能力低等問題,導致市場集中度明顯偏低,極易造成資源在市場配置中的浪費,並且造成了環保企業大多不具備市場競爭力。科技支撐以「聯姻」、「借腦」為主,承包工程以「藉資質」居多,競爭力不足,抗風險能力低。

同時,這一階段存在大批家族企業,這些環保企業素質不高,存在內控機制缺陷,在涵蓋產品設計、製造、分銷等環節比較滯后,產品結構單一、技術含量低,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和競爭優勢。 「產業依舊朝陽」、「但卻難成支柱」指的就是這一部分企業。

在運營方面,農耕文明下,大部分的業務是靠業務員掛靠資質得到的,承接到的業務由業務員個人負責整個工程的技術設計、系統設備原輔材料採購、產品生產製作、現場安裝調試系統等工程整體管理,業務員為了短期個人利益,偷工減料,因此會導致工程質量及技術上出現不可預見的後果。有些企業掛靠有幾百個業務員,這種模式的企業目前是收取管理費用,但是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會有很多「後遺症」。

之外,農耕文明成長起來的企業大多沒有宏觀規劃,加之外來壓力增大、行業競爭加劇,這些企業生存空間越來越小,越難發展。

事實上,宜興模式在某種程度上是環保三十多年發展歷程的縮影,也就是說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環保行業處在農耕文明階段,作為這一階段的產物,當下的大多數中小環保企業都或多或少存在上述問題。

以當下的形式看,隨著新環保法的落地,三個「十條」的頒布,環保產業開始進入工業文明階段。在這個階段,每一個細分領域都將出現巨頭來提供本領域內的標準化、專業化、模塊化服務。對大多數企業來說,門檻越來越高、要求越來越嚴,而市場也越來越要求一些優秀的綜合性實力較強的「龍頭企業」能參與,中小企業以及一些作坊式、安裝隊式的公司處境日漸困窘。這些改變將在最近幾年發生。

時代的發展就是這般摧枯拉朽,跟出行、家裝等行業一樣,環保產業已經到了時代更迭的時候了。企業改革是勢在必行的,關鍵是朝什麼方向改,怎麼改?我認為同樣是標準化,過去在農耕文明階段,宜興模式也好,非宜興模式也罷,走得都是訂製化落線,相比較標準化,其成本再低也是巨額的,兩者就不再一個層級上。

當下的環保行業,大多數公司處於農耕文明階段。特別是工程公司,模式基本上是,聽說有一個項目要處理,先派一個銷售人員去談商務,之後讓技術人員出一套方案,之後拉出一堆清單,說造價多少錢,之後投標。這就是環保行業沒有千億級公司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它是以設計方案來投標、來接訂單的邏輯來做的,所以規模都不大,而要知道環保的整個產業可是萬億級的,十幾萬億級的市場,為什麼沒有千億級公司的出現,是因為都是用農耕文明的方式在干。

而標準化的做法應該是按照客戶要達到什麼樣的排放標準,多少天完成,多大的處理量再確定多少錢一噸。從簽完合同付完錢,過程當中當然有安裝、調試之類的,全部包含在裡面。同時怎麼報價呢,以前的報價是按照清單式報價,泵多少錢,鼓風機多少錢,什麼型號,什麼規格,出一個清單,而標準化的做法是多少錢一噸水,一步搞定,也就是只針對處理要求,中間環節全部打包,我們把這些打包了的工程項目是為「產品」,然後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生產不同系列的「產品」,並進行標準化量產,進而大幅度地降價成本。在這一模式下,用戶只需要監管出水效果就好。當下的一些區域化、模塊化治理已經逐漸開始走這條路線了。

總而言之,環保行業在不久的未來將走向提供標準化服務的巨頭時代。大批的中小企業將在這場變革中被淘汰。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英國文學家狄更斯這樣描述工業革命發生后的時代,對環保產業來說也是如此。一方面受頂層政策和資本的驅動,造就一批批國際化的環保巨頭,最偉大的環保企業也在「誕生」;另外一方面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法則下,環保產業局部整合重組拉開序幕。

環保產業的農耕時代即將成為歷史,工業時代方興未艾,互聯網時代正在來臨,環保的未來將是怎樣一番景象?這值得期待!

推薦閱讀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