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寶寶打針又哭又鬧,學會2招讓他瞬間安靜!

哄孩子打針真是一個大難題,常常全家上陣出一陣大汗,還搞不定,最後不得不護士家長一起按住才紮上針。有沒有好辦法讓孩子乖乖打針呢?我們請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童神經專科主任羅向陽教授來給大家支一下招,用兩個手指便可引導孩子聽話。

場景:哭哭啼啼不願打針

一名9歲男孩跟著父母走進羅向陽教授診室看發燒,後面還跟著爺爺奶奶,幫他拎著書包和水壺,孩子哭哭啼啼的。

問何故,怕打針。

「唉,不就打針么,大男孩的打個針還哭」。哭聲降低。

「先看病,能不打就不打好吧」。哭聲止。聽了心肺,沒事。

「來張口看看喉嚨,好嗎?」不從。哭起,怕用壓舌板看喉嚨。爸爸媽媽,七手八腳都抓不住他,投降。

「大夫,不用壓舌板行嗎?我家寶寶從小就怕這玩意兒」奶奶出面找台階下。

羅向陽教授豎起食指,「不行,不行,不用壓舌板看不清喉嚨,你這麼高燒,不看清咋行。」

「這樣吧,我不壓那麼深,就用壓舌板檢查一下口腔牙齒。要不看的話,只能先開針打啦!」

「你自己選擇吧。」哭止,小孩從。

孩子很合作看完了喉嚨,「扁桃體化膿。」

「你看看,不看清怎麼行。你每次都是這樣,膽小鬼。」父親在一旁抱怨。

這時羅向陽教授對大人們擺擺手說:「這就是你們不對了,以前是你們沒有做好說服工作,沒有堅持原則。不是孩子一個人的錯。今天他能這樣,夠勇敢的了!要表揚才對。現在扁桃體化膿了,我先開兩天小針打就行了,有點疼,但不怕的,你很勇敢。要不然,要開刀就大事了。好嗎?」

男孩想了想,點點頭,這次沒哭!

羅向陽教授看著孩子,豎起了大拇指。

分析:家長不知道怎麼教

羅向陽教授說,類似的故事經常發生在他的診室。表面上看孩子就診只是發燒、扁桃體化膿,實際上這暴露了孩子的心理問題:膽怯、任性、固執、偏激。許多家長只看到問題的表面,看不到問題的實質,不知道孩子應該怎麼教。

羅向陽教授說,軀體問題感冒、發燒容易被家長注意到,家長常常很重視,有時甚至表現得過分緊張。但普遍地,家長忽略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心理行為問題,一方面因為心理問題來得隱蔽、來得緩慢,形成后普遍當成人的「個性」。 另一方面是心理問題在相當一段時間不會激化。殊不知,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個性的解放,心理問題激化導致極端事件的情況已越來越多地見諸報端。而且,心理問題常常是影響終身的。

世界衛生組織早在1947年就明確提出了健康的概念——「健康乃是一種軀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滿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人們都知道,身體健康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心理健康不單是構成健康的要素,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本身就是構成個人能力的要素以及和諧社會的要素。

因此正視和重視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正確得法地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及時有效地化解孩子成長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問題,是每個家長、每個教育工作者乃至整個社會都應該關心的大事。

在認識到兒童心理問題的重要性后,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就僅僅是一個方法學的事。

但要每個父母能夠掌握並應用心理學範疇的方法和技巧,不能說不是一門難活,難怪很多父母都說「教育孩子真難」。但這活兒再難父母都必須面對,還真不能代辦。

對策:正確運用大拇指和食指

根據多年臨床教育經驗,羅向陽教授說,教育孩子的方法歸根結底一句話:正確運用好你的兩個手指——大拇指和食指。

遇到孩子的進步,哪怕是一點點進步都要積極表揚,表揚要由衷發出,要大張旗鼓;表揚要一貫性、要經常性、要毫不吝惜。就算是孩子一無是處,也要善於在缺點中發現長處,比較其老是犯錯誤,少犯錯誤就是進步。

此乃大拇指也,大拇指是表揚、讚許,更是鼓勵和支持,用大拇指給孩子以鼓勵、用大拇指給孩子以信心、用大拇指給孩子以克服困難的勇氣、用大拇指給孩子以持之以恆的毅力、用大拇指給孩子以不斷進取的動力。在西方,你會經常見到互不相識的人,在看到他人良好的言行或舉動,甚至漂亮的衣著,由衷地伸出大拇指,我們在家庭里對待孩子更應該是這樣。

遇到孩子故意挑釁原則、故錯重犯時要及時予以批判,這裡用批判而不是用批評,強調的是要深刻、要系統、要在理、要義正詞嚴;遇到原則問題不能隨便妥協,不能態度曖昧、輕描淡寫。當然批判的手段一定是事態嚴重的時候用,要少用,要就事論事,不能大蓋帽,不能秋後算賬。

此乃食指也,食指是指示、是命令、是規則、是威嚴。豎起食指,令行禁止。

羅向陽教授舉例說,就開篇的那個故事,可以挑出幾個拇指和食指來:

拇指:整體上能配合醫生看病,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拇指:第一次能夠勇敢接受醫生的壓舌板檢查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

拇指:最後打針都不怕了,真像個勇敢的男子漢。

食指:口腔要看,壓舌板要用。人家小朋友能用,你為啥做不到,不能讓步!因為這不需要你主觀付出太大的努力,不需要你有多強的能力和技巧,不存在難度問題。

一句話,你是做得到的,而又應該做的,所以必須做到。當然大人應該運用心理暗示讓孩子消除膽怯,自覺接受原則。最後他在比較打針和壓舌板兩者后勇敢地選擇接受。千萬不要像那位父親那樣在事情的結尾給孩子一個「膽小鬼」的大蓋帽。

食指:針也得打,家長全都認同,這事關孩子的身體健康。不能讓步!其實那男孩在取得第一個進步受到明確的表揚后,自信心大增,再加上比較心理作用,他已經主動地勇敢地向前邁出了一步。

伸拇指容易,豎食指難。那位父親在孩子平生第一次勇敢地接受壓舌板檢查后,為什麼沒能主動地由衷地對孩子伸出大拇指,而是扔出一個「膽小鬼」的大蓋帽呢?

很多大人在該給孩子表揚的時候反而吝惜。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或是 「寶貝,你真棒!」 經常掛在嘴邊,以為這就是鼓勵;或是經常對孩子的行為大聲呵斥,以為這就是嚴格。其實伸拇指和豎食指都不是簡單的事情,不是只停留在嘴邊的教條;而是用愛心去落實在行動上的人生指引。一句話,豎拇指要真心誠意,豎食指要堅決徹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