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80%的影片在虧損,國產電影怎樣才能走出「炮灰」的困境?

圖片來源:視覺

暑期檔在《戰狼2》和《二十二》的意外火爆聲中接近尾聲,但「一將功成萬骨枯」,單片獨大的背後,是其他炮灰影片的大面積虧損。

2017年上半年,票房總量271.73億,七月下旬終於突破300億大關,相比去年同期的290.98億的票房僅增長2.7%。今年總票房390億中引進片承包了大頭,45部占票房總比的60%左右,而國產片卻以多引進片出近5倍的數量票房卻不敵,一地寂寥。

國產院線電影截止如今已上映237部,其中票房過億的共30部,其中暑期檔14部,佔總比10%;破千萬未過億的約60部,佔總比約25.3%;餘下的65%沒有逃脫淪為炮灰的命運,沒有在市場激起一絲水花。

市場的規律如此,能賺錢的都是少數,虧錢的才是常態。正如「二八定律」,只有站在金字塔頂端的20%才能獲得收益,剩下的80%都處於虧損狀態,無法盈利。從今年春節檔后,國產片就一直在走下坡路,這是不爭的事實,直到暑期檔,個別頭部內容的出現,才有所回暖,但是國產片的「普遍虧錢」,依然是不爭的現實。

什麼樣的國產片才能穩賺不賠?這是片方最關注的問題。

一、2017上半年國產電影盈虧現狀——80%的電影都在虧損

2017年國產電影的現狀不容樂觀,自春節檔后,能夠賺到錢的電影屈指可數,反而是虧損的電影前仆後繼。現在按照預估盈虧以及持平將電影分為3個梯隊。

(以上表格中的部分製作成本、宣發成本為估計值,所以盈虧僅供參考,歡迎指正)

從數據不難看出,2017年國產電影依然有80%的影片都在虧損,真正可以絕對賺錢的,只有不到10%的頭部內容。

二、2017上半年,都是什麼樣的電影賺了錢?

市場冷遇,明顯可以看出虧損的電影佔了大多數。這不僅引起投資人的深思,市場到底需要什麼?什麼樣的電影能賺錢?

從今年上半年的電影盈虧總數據,可以總結出3個規律:

1、喜劇類型最安全,檔期合適很關鍵

喜劇在類型片中一直都是「寵兒」,最受大眾和市場的歡迎,其合家歡和輕鬆愉快的氛圍適合當今快節奏的大環境,尤其是在賀歲檔,春節檔這種特殊的檔期,喜劇片基本上可以承包整個市場。以2017年來說,能夠推算出來穩賺不賠的7部電影中,其中4部來自於春節檔,均為喜劇類型片,在票房上也是同年電影中最為突出的。

喜劇片類型遇上合適的檔期,爆發的可能性相對較高。當然,這些喜劇成功,除了在題材和檔期的優勢外,不得不提的是在重工業上做出的突破,《西遊伏妖篇》《功夫瑜伽》在原有優勢的加持下,加入了重工業,成為了今年為數不多賺錢電影中的佼佼者。

2、文藝片正在崛起,小投資也會有春天

文藝片市場有逐漸升溫的趨勢,新中產階級的消費升級需求下,文藝片開始逐漸有越來越多的受眾,儘管在主流市場上依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從市場的多元化來看,多種題材的兼容並包是一種更開放、更進步的表現。但是市場並沒有從大局面上改變文藝片的整體現狀,成本9500萬左右的《明月幾時有》折戟在暑期檔,收穫票房僅為6200萬。

跟同為文藝片《岡仁波齊》的9600萬票房比起來,《明月幾時有》的高成本反而成為了劣勢。相對來說,小投資的文藝片不失為一種穩健型「打法」,文藝片市場上逐漸會擁有一部分固定受眾,小投資是在豐富市場的情況同時,也能夠保證收益。

3、懸疑、民國、武俠等冷門題材風險較大

2017年虧損電影中,動作懸疑,民國,愛情類型片最多,市場又一次向我們證明了民國、懸疑、武俠、愛情四大類型的不受歡迎。《非凡任務》《拆彈專家》《記憶大師》等電影,都是懸疑類型,影片在質量上都算過關,但是在票房表現上都不盡如人意,懸疑類型的電影對劇作和手法都有較高的要求,不容易出彩,在票房上難以有大的突破。

《搶紅》《上海王》《健忘村》等民國題材的電影,環境上脫離現實,加上前幾年民國題材影視劇泛濫,消耗觀眾,民國題材幾乎已經成為賠錢的高發區。只有避開這些類型片的坑,才能保證穩賺不賠。

三、國產電影票房冠軍接力,到底哪些電影能穩賺不賠?

從《泰囧》到《捉妖記》《美人魚》再到《戰狼2》,這四部影片的出現,在過去的6年中刷新著國產電影最高票房紀錄。

分析這四部電影,不難發現,除了都具有非常優質的內容之外,它們還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

首先,都選擇了一個好檔期。好的檔期有時候甚至可以改變一個電影的票房命運,看看今年暑期,有多少部電影不斷改檔就能明白檔期對於一部電影的重要性了。

對於電影出品方來說,有兩個檔期特別重要,一個是賀歲檔,一個就是暑期檔。這兩個檔期也是國產電影票房大爆發的兩個時間段。原因很簡單,賀歲檔人終於有了停下來歇息的時間,去影院看電影就成為了很多人的娛樂方式。暑期檔,學生放假,有更多的年輕人走進影院,再加上國產電影保護月,優秀的國產電影出頭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於是,《泰囧》《美人魚》選擇了賀歲檔,《捉妖記》《戰狼2》選在了暑期檔國產保護月上映。

賀歲檔,人的消費能力整體上升,合家歡的影片異常受到歡迎,輕鬆詼諧的喜劇路線很符合觀眾對於賀歲檔電影的期待,自然票房不會差到哪裡。

而自從有國產電影保護月開始,很多國產電影為了避免好萊塢大片的碾壓,紛紛選擇在國產保護月上映。今年的8月1日,是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戰狼2》選擇在這個時間上映也是佔了宣傳的優勢。再加上國產保護月,沒有好萊塢大片的壓力,能夠票房一路飄紅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其次,導演大多是演員轉型,作品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

除了《捉妖記》的導演許誠毅是專業的導演之外,其他三部電影的導演都是演員出身,《泰囧》之前,徐崢憑藉著過人的喜劇表演天賦深受觀眾的喜愛;《美人魚》周星馳更不必說了,華語電影里數一數二的演員;吳京在《戰狼2》之前,雖然也執導了《狼牙》和《戰狼1》,但是在大部分的觀眾眼裡,對於吳京的定義還是一個武打演員。

個人風格明顯,也是這四部作品最鮮明的特色。《泰囧》帶有著徐崢「囧」系列的強烈喜劇風格,通過苦悶的中年男人的遭遇來製造笑點,是徐崢一向很擅長的,這點在他主演的電影《人在囧途》里就有鮮明的體現,後來他還將這種喜劇模式延續到了《港囧》中。

這是徐崢所獨有的喜劇風格,其他人很難模仿。《捉妖記》的許誠毅之前是夢工廠的主力軍,在動畫電影上,有著別人無法超越的藝術成就,他所創作的《捉妖記》在國產電影里也是獨一無二的。《美人魚》延續了星爺一貫的無厘頭喜劇風格,別人無法效仿。《戰狼2》則從頭到尾都貫穿著吳京獨樹一幟的軍事武打硬漢風格。

所以,即便以上四部電影賺得盆滿缽滿,但是這種成功對於其他創作者來說,都是無可複製的,因為它們的成功離不開其導演自身的性格和特色。

跟普通的導演相比,演員做導演更多的是出於創作的慾望,沒有太大的商業壓力,在創作上也更純粹。而且能夠從演員轉嚮導演,大多也都是對自己的創作才華有一些底氣,再加上長期在影視行業有一些資源,創作的時候有行業的優秀團隊加持,只要掌握好故事的內核,一般創作出來的作品都不會難看到哪裡去。

作品創作完要上映的時候,演員當導演的作品也會佔據宣傳上的優勢,因為演員導演的人氣就會比普通導演的人氣要高一些。這也是近些年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演員演而優則導的原因。

從下圖中可以看出,演員做導演的電影票房除過個別電影,無論口碑好壞,大多票房過億,僅破10億的就有6部。

【圖片來源:新劇觀察製表:饒文淵】

所以,演員做導演,有著自我強烈個人風格的作品更容易引起市場的強烈反響。

再次,投資不菲,製作精良。《泰囧》遠赴泰國拍攝,投資成本3000萬,營銷費用3000萬,總成本6000多萬;《捉妖記》製片成本3.5億,《美人魚》製片成本3億,《戰狼2》製片成本1.5億。四部電影中,有兩部赴海外拍攝,兩部需要大量的特效。有錢才可以做到精良的完成,雖然《泰囧》的成本跟后三部相比並不算高,但是要知道6年前,6000萬可不是個小數目。

不可否認,小成本也可以出優質的電影作品,但是要取悅大部分的觀眾,僅僅有誠意和內容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斥巨資來製作出品質精良的大片。因為大片帶給觀眾視覺上的震撼力更強,更容易老少通吃,圈得住絕大部分的觀眾。

最後,保底發行。嚴格說來,保底發行並不算這四部電影的一個共性,《泰囧》上映的時候是2012年,那時候還沒有保底的這個概念,2015年《捉妖記》也沒有保底,但是有意思的是,《捉妖記2》卻選擇了保底20億,《美人魚》保底18億,《戰狼2》保底8億。雖然保底並不一定就意味著票房一定大賣,看看今年暑期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綉春刀·修羅戰場》就可以知道,保底發行並不是票房的萬能靈藥,但是保底發行有利於電影的宣發。

據悉,僅2016年就有16部影片被保底。當然能被保底的影片也大多是較具潛力的商業大片。從這些片子中出現票房冠軍,自然也不奇怪。預計下一部能夠創下票房紀錄之最的電影也極其有可能在被保底的影片中誕生。

結語:成功的作品大多都是相似的,要想電影穩賺不賠,只從技巧上尋求規律不是制勝之道。

電影終究還是藝術,一部藝術作品要想獲得觀眾的喜愛和市場的認可,最重要的是要有優質的內容。對於電影作品來說,故事動人、表演生動、製作精良、能夠引發觀眾的共鳴才是獲得成功的關鍵所在。要想讓別人認可你的商業價值,得先給到觀眾好的電影內容。否則,即便檔期再好,錢再多,保底再大,最終還是會不被市場認可。

這年頭,觀眾可不是好忽悠的傻子,你說對么?

更多精彩內容,: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