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摩拜和微信聯手搞了個「大新聞」,為何傳媒圈反應如此冷淡?

摩拜腳踏車接入微信(題圖)

文 / 張偉

3月29日,一個時下互聯網行業最火的風口企業和一個互聯網行業用戶數最高的app,聯手搞了個「大新聞」,摩拜腳踏車宣布全面接入微信。

按理說,本該期待一場科技媒體頭條、朋友圈刷屏的「輿論狂歡」,可事實是,好像傳媒界並不怎麼買賬,冷淡者有之,唱衰者有之,「事不關己者」也有之。

筆者對話多位知名意見領袖,收集整理了他們的觀點,發現原因大概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觀點認為,摩拜接入微信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戰略意義,不值得解讀。因為微信九宮格入口複雜,流量有限,實際價值並不大。

我們摘錄了一部分觀點:

「其實很久以前,京東也進入過這個九宮格菜單,但是京東在好幾次採訪裡面都說從這裡面來的流量有限,而且從使用習慣上說這個九宮格菜單埋得這麼深,也很少用戶會直接去用。相比之下,掃一掃啊,或者說是甚至是小程序,甚至獨立APP的便利性都要超過這個九宮格,所以說我們覺得進入它實際上就是一種姿態,它的實際意義有限。」

「摩拜入了微信,但其實界面複雜,入口藏得深,效果並不好,沒不會帶來那麼多流量。微信功能常用的是手機充值,面對面付款等,摩拜腳踏車沒有使用必要性,整個事情價值有限,關注度不高,不值得花精力去寫。」

九宮格之前的幾個玩家,「美團外賣」、「京東優選」以及大眾點評等,對此深有感觸,冷暖自知。在不少媒體人看來,摩拜與微信的合作,只是「看上去很美」,對於,大家更願意關注實質。

第二種觀點,不少媒體人認為摩拜與微信的此次合作,其實是交出了自己的核心命脈,將自己的入口和流量交給微信,以大弊博小利。

我們同樣摘錄了部分觀點:

「其他入住微信平台的第三方服務,比如京東、58、滴滴、大眾點評都沒有把自己的命脈交出來了,而摩拜的核心,只有掃碼了。」

「摩拜可以為成為第一個獲得微信入口的共享腳踏車而興奮不已,在未來的更長時間裡,摩拜或許將為不得不成為微信的附庸而頭疼不已——這家風頭無倆的公司,已經註定成為共享腳踏車領域的娛票兒,如果我們還記得,娛票兒同樣接入了微信,成為微信購買電影票的入口,同樣也因為無法提供快速交易以外的更多價值,自己的app至今無人問津。」

「最關鍵的是,腳踏車行業是需求驅動型,不是流量導向性。」

「如果你是一個投資人,是想投下一個京東、滴滴、今日頭條,還是相投一個大公司的附庸產品?」

很顯然,對於很多資深的行業媒體人,多年的專業積累和新聞直覺,讓他們在第一時間就給出了不同的判斷。

第三種觀點,認為摩拜公關導向明顯,愛製造「噱頭」,因此提不起興趣。

「本身沒必要關注,因為九宮格就是公關的狂歡罷了,沒有什麼戰略意義。」

「微信和摩拜被過度消費了,提不起興趣。除非你告訴我騰訊戰略控股了。我更覺得是公關噱頭,但是挑不起大家的敏感神經。」

「不論之前的紅包車還是這次的九宮格,都更多像是一個公關事件而不是行業事件,噱頭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因此不願意關注。」

而此前關於「摩拜公關」的問題,也在媒體圈引發了一輪討論,不論是對創始人和CEO的消費,還是在各大節目的曝光過度,都引發了不少的質疑。

小結

摩拜和此次聯手搞得這個「大新聞」卻並沒有引起什麼水花。從一方面也反映出了,被質疑傳媒圈越來越「浮躁」的當下,不少媒體人的理性與洞察仍在,在公關導向越來越濃的當下,媒體人的客觀和剋制仍在,在「標題黨」「噱頭黨」大行其道的當下,媒體人對新聞價值的追求仍在。

吾輩,唯願天下沒有「大新聞」,只有真新聞。

責任編輯: 張少傑 shaojie@guanmedia.com

觀媒(傳媒大觀察)成立於2011年2月15日,是受到主管部門、媒體總編、傳媒學子等關注的"媒中媒"。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