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英國人忙著逃命回家,德國人送上一份前往地獄的踐行大禮

原創 叢丕|崎峻文化 崎峻軍史周刊

(溫馨提示:本文約5300字,配圖20幅,原創不易,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2017年夏季,由著名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年度戰爭大作《敦刻爾克》在全球上映,這部影片將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到70多年前那場影響二戰進程的奇迹撤退。在1940年5月27日到6月4日之間,英國海軍及廣大民眾傾力將被困在敦刻爾克的30多萬英國遠征軍撤回本土,挽救了英國陸軍的精華,並在危難之際堅定了不列顛民族抗爭到底的決心。在這次以「發電機」行動而名垂青史的作戰中,英國、法國投入大小艦船800餘艘,其中大部分是民用船舶,有四分之一的船隻在行動中損失,大多毀於德國空軍之手。儘管力量不足,德國海軍也派出潛艇和魚雷快艇前往多佛海峽,竭力阻撓英軍的撤退,並取得了一定的戰果,其最成功的攻擊行動發生在1940年5月28日至29日夜間,一舉擊沉2艘英軍驅逐艦。

2017年上映的戰爭文藝懸疑片《敦刻爾克》的宣傳海報,若不是諾蘭的這部影片,那場發生在70多年前的大撤退肯定不會引起今日人們的熱切關注。

艱險歸途

1940年5月下旬,由戈特勛爵指揮的英國遠征軍主力及法軍一部約40萬人被德軍圍困在以敦刻爾克為中心的狹小區域內,他們唯一的生路就是從海路撤回英國本土。感謝小鬍子元首做出的那個至今仍充滿爭議和猜測的決定,命令德軍裝甲部隊止步,從而讓英國人獲得了無比寶貴的四天時間,構建了最後的抵抗線,制定了應急計劃,調集船隻,於5月26日啟動「發電機」行動,竭盡全力拯救儘可能多的被困部隊。

1940年5月底,聚集在敦刻爾克海灘上等待撤退的英國遠征軍,這30多萬人幾乎是當時英國陸軍的全部精華,如果被德軍殲滅,對於英國將是一場災難。

敦刻爾克位於多佛海峽東側,至海峽對岸的多佛港直線距離約80公里,但是英軍的撤退航線並非在兩地之間直來直往。在敦刻爾克海岸附近密布著大片的淺灘、沙洲,那些吃水較深的船舶只能沿著淺灘之間標定的航線航行,以免擱淺。此外,在戰爭爆發后,為阻止德國艦船通行,英國海軍在多佛海峽布設了大面積的雷區,進一步限制了可以使用的航道。

為了避開淺灘和雷區,英國海軍擬定了三條撤退航線,以X、Y、Z加以區分。Z航線是距離最短的,其登船地點在敦刻爾克以西約12公里的海岸,一直向西直抵多佛,全程約72公里,但是這條航線有很長一段靠近已經被德軍佔領的法國海岸,容易受到岸上德軍炮火的攻擊,尤其在晝間非常危險。

由於敦刻爾克的港口設施遭到嚴重破壞,難以停靠船舶,很多英軍士兵只能從海灘上直接涉水登船。

X航線起始於敦刻爾克港,首先向西抵達Z航線的起點,然後向北轉向,沿著淺灘和雷區之間的航道駛向外海,在某處航標再轉向西北,前往英國海岸,全程約102公里。X航線遠離德軍岸炮的火力範圍,相對來說最為安全,但是航線橫穿淺灘海域,又非常靠近雷區,航行難度較大,在導航條件不良的夜間幾乎無法通航。

Y航線是三條撤退路線中最長的,全程約161公里,需要航行4個小時,是Z航線的兩倍。Y航線的起點在敦刻爾克以東的布賴迪訥海岸,首先取東北航向沿著淺灘間的諾爾德水道航行,在基韋特淺灘北端的導航點做135度轉向,向西駛向英國海岸,為了便於夜間航行,在基韋特淺灘的轉向點設置了燈光浮標。相比前兩條航線,Y航線規避了大部分淺灘和雷區,雖然路程較遠,但航行安全性較高,不過Y航線東側是開闊的外海,容易遭到德軍艦艇和飛機的攻擊,特別是基韋特淺灘的轉向點距離德國海軍的前進基地僅有60公里!

「發電機」行動中從敦刻爾克至多佛的撤退航線。

海峽夜渡

從5月26日開始,英國海軍部臨時打造的「發電機」就不分晝夜地高速運轉起來,包括1艘輕巡洋艦、39艘驅逐艦、36艘掃雷艇以及其他大小艦艇在內的數百艘艦船穿梭於多佛海峽間,撤運部隊。在白天敦刻爾克上空充斥著飛機的呼嘯聲、槍炮射擊聲和炸彈爆炸聲,德國空軍的頻繁空襲給撤退行動造成極大的困難,只有夜幕降臨后英國人才能暫時擺脫那些討厭的禿鷲,因此敦刻爾克海岸的夜晚同樣忙碌。

這幅畫作表現了英軍艦船在敦刻爾克灘頭冒著德軍空襲撤運部隊的場面,在整個行動期間,德國空軍始終是最大的威脅。

5月28日夜間23時,英國海軍「清醒」號驅逐艦在艦長拉爾夫·費舍爾海軍少校的指揮下拔錨起航,離開布賴迪訥附近的停靠點,沿著Y航線踏上返回英國的行程。「清醒」號屬於一戰時期的W級驅逐艦,自1917年服役以來已經在海上奔波了23年。當時英國海軍為了保存實力,抵禦德軍可能對本土的入侵,在「發電機」行動中派出的驅逐艦大多是「清醒」號這樣的老傢伙。

在奉命執行撤運任務后,「清醒」號已經在5月27日跑了一個來回,將631名英軍官兵送回故土,並在空襲中遭遇近失彈攻擊,水線處輕微受損。鑒於軍情緊急,「清醒」號再度返回敦刻爾克,在28日晚間又搭上640名陸軍官兵連夜啟航,希望在天亮前抵達多佛。「清醒」號的編製員額僅為110人,現在卻搭乘了超出定員近6倍的人員,可謂嚴重超載。為了減輕上部重量,保持艦體穩定,登艦的陸軍官兵都被安排到甲板以下的艙室內。

英國海軍「清醒」號驅逐艦,屬於W級,1917年12月服役,排水量1100噸,航速34節,裝備102毫米艦炮4門,533毫米魚雷發射管6具,1940年5月戰沉。

在「清醒」號啟程后,又有數艘滿載人員的英軍艦船以不同的時間間隔駛離敦刻爾克,同樣取Y航線返程,包括「克拉夫頓」號驅逐艦(裝載800人)、掃雷艦「加瑟默爾」號(裝載420人)和「里德」號(裝載300人),另外海峽渡輪「馬林絲」號也在同夜歸航,不過該船是空載。夜航最大的好處是不會受到德軍飛機的襲擾,但還有很多危險因素,比如潛藏在水下的淺灘和水雷,還有隨時可能在夜色中暗施冷箭的德軍艦艇。不幸的是,就在這個夜晚,在Y航線的轉彎處正潛伏著致命的威脅。

1940年5月,從敦刻爾克撤退的英國陸軍官兵擠滿了驅逐艦的甲板。為了能夠拯救更多的人,參與撤退的英軍艦船幾乎都處於超載狀態。

刺客出更

「發電機」行動從本質上說是一次海運行動,而截擊運兵船應該是海軍的分內事,可是德國海軍總司令埃里希·雷德爾卻沒有底氣像空軍司令戈林那樣在希特勒面前誇下海口,一來當時德國海軍剛遭重創,兵力不整;二來海峽地區也難以展開大規模海上作戰。

就在法國戰役開始前一個月,德軍率先入侵了丹麥和挪威,雷德爾一向強烈建議佔領挪威,雖然最終取勝,但對於德國海軍而言是一場皮洛士式的勝利,參戰艦艇損失慘重,1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從德國海軍的作戰序列中永遠消失了。不過,即便是雷德爾手下的艦隊陣容完整,他在海峽戰區也難有作為。多佛海峽海域狹窄,缺乏迴旋空間,水文條件複雜又多雷區,不利於大中型艦艇活動,況且又靠近英國海岸,容易被佔有優勢的英國艦隊抄後路,所以雷德爾能夠給「發電機」行動製造麻煩的手段十分有限,除了布雷外,只有派出潛艇和魚雷快艇搞搞偷襲了。

二戰前德國海軍魚雷快艇進行訓練的宣傳照片,由於設計優良,性能出眾,S艇成為德國海軍進行近海作戰的利器。

在西歐戰役初期,荷蘭和比利時迅速投降,這兩個國家的港口也落入德軍之手,德國海軍立即派遣艦艇進駐,並以這些港口為基地向海峽方向展開行動。在1940年5月下旬,德國海軍部署在海峽前線的兵力包括第1、2快艇支隊和第1潛艇支隊,下轄9艘魚雷快艇和9艘II型近海潛艇,並有3艘供應艦為它們提供支援。

5月28日日落後,德軍第2快艇支隊的3艘魚雷快艇S25、S30、S34號從荷蘭海岸的弗盧辛港出擊,在S25號艇長西格里德·武佩曼海軍上尉指揮下前往海峽設伏。雖然這支編隊中都是排水量100噸左右的小傢伙,但其攻擊力不容小噓。在二戰時期,德國海軍將魚雷快艇稱為S艇,其性能在同時期各國快艇中堪稱翹楚。得益於強勁有力的柴油引擎和精心設計的艇型,S艇可以輕鬆達到40節以上的高速,並具有優於英美同類艦艇的適航性和續航力,低矮的外形非常利於隱蔽攻擊,艇首兩側的發射管內隱藏著威力十足的G7a型魚雷,一枚魚雷就能給噸位超出S艇100倍的大型艦船造成致命傷害,而S艇可以攜帶4枚該型魚雷,具備反覆攻擊的能力。武佩曼上尉對自己的戰艦和艇員們的素質頗具信心,他現在最需要的是捕獲目標的運氣。

停泊在港口碼頭上的S30號快艇,該艇在1940年5月29日夜間在敦刻爾克外海伏擊英軍艦船,成功擊沉了「清醒」號驅逐艦。

5月28日22時15分,3艘S艇抵達基韋特浮標以東海面,武佩曼命令展開潛伏隊形,三艇排成一字橫隊,彼此間隔1海里,S25居中,S30居左,S34居右,在夜幕掩護下靜候目標出現。在等待了大約1小時后,武佩曼決定改變部署,命令威廉·齊默爾曼海軍中尉指揮的S30艇繼續留在原地蹲守,自己帶領S25、S34前往浮標以西海域尋找獵物。5月29日0時20分,S25、S34發現並攻擊了1艘英軍巡邏艇,但所有魚雷都射失了。幾乎與此同時,站在S30指揮台上的齊默爾曼中尉從望遠鏡中分辨出一個從西南方向接近的艦影,他認定在此時此地出現的艦船百分之百是滿載湯米的英國運兵船,於是下令引擎低速運轉,降低噪音,儘可能安靜地佔據發射陣位,在接近到距離目標僅有600米處時果斷射出2枚魚雷,同時迅速調頭撤離,整套動作恰如戰前訓練一樣,完成得行雲流水,未被察覺,而2枚拖著尾跡的魚雷所指正是「清醒」號!

描繪德軍S艇編隊出擊的畫作,這些機動靈活、武備強勁的高速攻擊艇能夠對艦船構成嚴重威脅。

德國海軍S32號快艇發射魚雷的瞬間,每艘S艇裝備2具魚雷發射管,備雷4枚,此外還裝有3~5門小口徑速射炮,頗具攻擊力。

連中暗箭

5月29日0時36分,「清醒」號艦長費舍爾少校判斷本艦已經通過諾爾德水道,接近轉向點,於是命令將航速由12節增加到20節,並準備做Z字航行,恰在此時,瞭望哨發出警報,艦首右舷方向150米處發現魚雷航跡!費舍爾急令規避:「天哪!左舵急!」「清醒」號迅速左轉,S30號的第一枚魚雷擦著艦首從軍艦正前方通過,但是第二枚魚雷正中右舷前部鍋爐艙處,280公斤烈性炸藥的爆炸能量瞬間撕裂了艦體,將「清醒」號炸成兩截。由於事發突然且艦體下沉很快,「清醒」號上的大部分人員都沒有機會逃生,98名艦員隨艦同沉,包括艦長費舍爾在內的25名官兵生還,640名陸軍官兵中除一名來自後勤部隊的士兵斯坦利·帕特里克外全體陣亡!這是「發電機」行動中最慘重的傷亡事件之一。

29日1時11分,掃雷艦「加瑟默爾」號抵達事發海域,發現了漂浮在海面上的殘骸和倖存者,於是減速並放下救生艇。隨後,來自多佛方向的2艘設標船「康福特」和「鸚鵡螺」號也加入搜救行列。在2時20分到2時30分之間,掃雷艦「里德」號和驅逐艦「格拉夫頓」號也先後到達,「格拉夫頓」號艦長塞西爾·羅賓遜少校擔負起搜救行動的現場指揮,他命令「加瑟默爾」號退出救援行列向多佛返航,「里德」號在事發海域周圍做環形航行,進行反潛警戒,其餘各船繼續搜索倖存者,「格拉夫頓」號甚至停止航行,使用探照燈掃描海面。

英國海軍「格拉夫頓」號驅逐艦,屬於G級,1936年3月服役,排水量1370噸,航速36節,裝備120毫米艦炮4門,533毫米魚雷發射管8具,1940年5月被德軍U-62潛艇擊沉。

2時40分,「康福特」號靠近「格拉夫頓」號右舷後方,獲救的費舍爾少校站在甲板上向羅賓遜少校發出警告:不要停船,小心魚雷!可惜,這個警告已經太遲了。2時50分,爆炸聲從「格拉夫頓」號艦尾傳來,一枚魚雷擊中了該艦後部彈藥庫後方的艦體,包括艦長羅賓遜少校在內的16名艦員和35名陸軍官兵被當場炸死。這次攻擊來自另一位伏擊者——由漢斯-伯恩哈德·米夏洛夫斯基海軍中尉指揮的德軍U-62潛艇。這艘II型近海潛艇當晚也在多佛海峽東側遊獵,「清醒」號沉沒后,趕來營救的英軍艦艇上發出的燈光以及求救信號彈的閃光在夜色中格外顯眼,讓這隻海狼嗅到了獵物的味道。U-62將目標鎖定為「格拉夫頓」號,在該艦左舷後方佔據陣位,從1000米外發射魚雷2枚,命中1枚,收穫了德國海軍在這一夜的第二個戰果。

德國海軍IIC型近海潛艇三視圖,U-62即為IIC型。該型潛艇水面排水量291噸,水下排水量341噸,水面航速12節,水下航速7節,裝備533毫米魚雷發射管3具,備雷5枚,另有30毫米機關炮1門。

雪上加霜

U-62的魚雷炸響讓本就緊張兮兮的英國人更加惶恐不安,加上最高指揮官陣亡,群龍無首,現場頓時亂了套。艦尾中雷的「格拉夫頓」號喪失機動能力,所幸沒有像「清醒」號那樣迅速下沉,還能掙扎著浮在水面上。艦上的水兵操起武器向右舷方向的某個暗影拚命開火。正在巡邏的「里德」號匆忙轉向試圖救援遭到攻擊的「格拉夫頓」號,在看到驅逐艦似乎損傷並不嚴重且槍炮全開后,這艘掃雷艦也受到感染,開始用艦炮和機槍向著黑暗中一個被認為是德軍快艇的物體一通狂射,實際上沒有人知道他們到底在射擊什麼目標,大概僅僅是為發泄憤怒和減輕恐懼。在這頓毫無章法的亂射中,來自「里德」號的機槍子彈甚至誤中了「格拉夫頓」號的艦橋。

這幅畫作表現了IIC型潛艇在水下發射魚雷的場面。U-62的魚雷攻擊不僅擊沉了「格拉夫頓」號,還炸傷了「康福特」號並導致後者在混亂中被撞沉。

對於英國人來說,災難尚未終結。在「格拉夫頓」號中雷時,正好位於該艦艦尾附近的「康福特」號也被爆炸波及,舵機失靈,失去控制,只能在原地打轉,結果在混亂中與「里德」號相撞,這艘僅有60噸的小船被直接撞成兩截,轉眼間就沉入海底與「清醒」號做伴去了。「康福特」號上的人員盡皆落水,包括16名「清醒」號的倖存者,費舍爾少校也在這一夜第二次洗了個海水浴。最終「康福特」號的4名船員和該船搭救的13名「清醒」號艦員喪生。費舍爾少校再度死裡逃生,在漂流了兩個小時后被一艘挪威貨船救起,活著回到了多佛。

在鬧騰了好一陣后,英國人才漸漸恢復了冷靜,重新展開營救。渡輪「馬林絲」號在接到「格拉夫頓」號的SOS信號後於凌晨4時趕到現場,搭乘「格拉夫頓」號撤退的近800名陸軍官兵被轉移到恰好空載的渡輪上,繼續歸國的旅途。在相撞中受損的「里德」號也蹣跚著向肯特郡海岸的拉姆斯蓋特返航。4時30分,另外5艘英軍驅逐艦前來增援,救起「格拉夫頓」號的129名倖存者。由於中雷后仍保持漂浮狀態,「格拉夫頓」號上的大部分人員都成功獲救,傷亡較「清醒」號輕微得多,可謂不幸中的幸運。然而,艦尾被炸爛的「格拉夫頓」號已經難以被安全地拖回英國港口,天色將明,搞不好走到半路就會成為德軍飛機的靶子,於是「艾凡赫」號驅逐艦奉命將「格拉夫頓」號自行擊沉。在被3枚120毫米炮彈擊中后,這艘頑強的驅逐艦咽下最後一口氣,長眠在基韋特淺灘以北24米深的海底。

英國海軍「艾凡赫」號驅逐艦,屬於I級,1937年8月服役,排水量1390噸,航速35.5節,裝備120毫米艦炮4門,533毫米魚雷發射管8具,1940年9月戰沉。

後記

1940年5月29日夜間的基韋特淺灘夜戰是「發電機」行動期間德國海軍最成功的夜襲作戰,通過S艇和U艇的連續攻擊,造成2艘英軍驅逐艦和1艘設標船的沉沒,有約800名英軍官兵在襲擊中喪生,德軍無一損失,可謂明顯的勝利。鑒於行動開始三天以來英法艦船在德國海空軍的攻擊下蒙受嚴重損失,英國海軍部在5月29日決定將8艘最好的驅逐艦撤離敦刻爾克戰區,以保存實力。

電影《敦刻爾克》的劇照,德軍飛機投下的炸彈在沙灘上爆炸,迫使英軍士兵們卧倒。現實情況是由於沙灘鬆軟,容易吸收爆炸能量,往沙灘上投彈殺傷效果並不明顯。

描繪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油畫。在諾蘭的這部電影里沒有任何一個場景可以與這幅油畫的宏大場面相比。

近日,隨著影片《敦刻爾克》的上映,這場著名戰役受到網友們的熱議,各類回顧文、爭論文、分析文層出不窮,其中有的網友拋出這樣的觀點,即在敦刻爾克戰役期間,德國海軍毫無作為,這顯然與史實不符。實際上,英法海軍在「發電機」行動期間總共有9艘驅逐艦被德軍擊沉,其中3艘屬於德國海軍的戰果:除了5月29日夜間被擊沉的「清醒」和「格拉夫頓」號外,法軍驅逐艦「西羅科」號在5月31日被德軍S23、S26號快艇擊沉。不過,應該承認的是,由於新逢重創、兵力薄弱以及戰場條件的限制,德國海軍在敦刻爾克戰役期間所發揮的作用的確相當有限,無力阻止30萬英國遠征軍回家的腳步。

1940年5月31日,一艘滿載撤退官兵的英軍驅逐艦準備停靠多佛港。儘管受到德國海空軍的阻撓,英國海軍和廣大民眾還是完成了奇迹般的大撤退。

1940年6月,從敦刻爾克撤退的英軍士兵在乘火車前往新的集結地途中,在車站接受戰友們提供的飲品。影片《敦刻爾克》也有表現類似情景的鏡頭。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