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吳昌碩賣不過齊白石,為什麼?

感謝您瀏覽美術網(mei-shu.com)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關注,歡迎點擊標題下方的「 美術網 」關注我們,精彩信息及時奉上,謝謝!

預告一下

後面還有和畫家息息相關的資料

向下拉

別著急離開

說起吳昌碩,總有種複雜的情緒。數年前,曾跟一位藏家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我看吳昌碩的畫,有些畫看了五體投地,有些感覺就是胡亂抹一下。

他說,對,但即使是胡塗亂抹,也比齊白石好。

為什麼?

因為吳昌碩有文人氣。

那怎麼吳昌碩賣的不如齊白石?

因為懂的人少。

吳昌碩

作為海派後期的大師級人物,在近年來藝術市場的瘋狂膨脹增值背景下,吳昌碩的作品市場價格也算高昂,但卻不如齊白石耀眼,更不符合他在藝術史上的地位。這個嘈雜的市場中,新晉藏家習慣於矚目齊白石和張大千,而老一輩藏家卻常惋惜於吳昌碩不敵齊白石。這是因為後者因衰年變法而一舉成名,但這「變法」很大程度上是學了吳昌碩。

吳昌碩作品《竹石圖》齊白石添綬帶鳥

雖然在業內,眼光較高的藏家普遍認為齊白石在藝術上的成就不如吳昌碩,齊白石也曾自言「一生沒有畫(超)過吳昌碩」。但觀察齊白石成名以後幾十年來的市場表現,「學生」反而比「老師」要高。箇中原因,有幾種說法,一是認為吳昌碩作品質量參差不齊,好的太好,差的太差;另一種則認為他活躍畫壇的時間較短且距今久遠;此外還有一個令人尷尬和惋惜的原因,是他作品中的文人氣質和內涵不為大眾所理解和欣賞。

而我們從藝術史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在歷史長河中的命運,就像漂浮在大海上。若順洋流而走,可能到達大洋彼岸,但也不能排除暗礁沉船風險;但若逆勢而上,則一定不敵天數。當我們觀察吳昌碩的藝術生涯,在他和時代的變化中找這最後一代文人畫復興和終結的原因時,發現他的成功在於順勢,而如今相對的落寞則緣於他固守自己藝術信念的靜止。

吳昌碩作品《沈香亭牡丹圖》67.2x135.8cm

生於激蕩時代

吳昌碩少時貧困,但他的父親吳辛甲是一個讀書人,喜歡治印,雖然落魄,卻一直教兒子讀書和篆刻。所以吳昌碩的金石功底從小就開始奠定,並在長達幾十年的練習中滲透進了藝術生命的血液和基因里。

少年成長時期,吳昌碩尚處在封建社會中,還考取過秀才,雖然僅僅做過一個月的官就解甲歸田,但舊時代在他身上的印跡是很明顯的,他用了五十多年的時間試圖去做一個文人士大夫,當不得已要以賣畫為生時,他對傳統文化尤其是金石文化復興的執著貫穿著整個藝術生涯。

他的青少年時代恰逢鴉片戰爭,太平天國的動亂使他顛沛流離,喪失骨肉家園。51歲時,吳昌碩還隨軍北征過一段時間,國破山河在的滿目瘡痍讓亦他心裡有種不屈的復興傳統中華的心志。

種種際遇,集合成吳昌碩的矛盾心理。他渴望成為士大夫而不得;終於有隨軍報國機會時,卻已垂垂老矣;他喜愛金石藝術這種古典文化收藏中的高雅門類,但卻要以賣畫這種當時士大夫不屑為之的行為來養活家庭;他生時清廷尚在,長於國破之際,成名於西化的上海,雖然心中堅持復興傳統文化,有力挽狂瀾之氣概,卻不敵時代大勢。

吳昌碩作品《梅花圖》 26x118cm

金石刻進骨血

金石是吳昌碩生命里一個至關重要的詞。在幾十年的篆刻訓練過程中,這門藝術的美學風格已經滲透進入了他的藝術基因。吳昌碩少時就承父親教誨,十歲持刀奏印,學習這件風雅而剛硬的事。青年時代,吳昌碩傾心楊峴,拜師於門下,以學習北碑為主。後來寓居蘇州,結交金石學家吳大徵等人,得以遍閱大量金石墨跡,藝事精進。眾多金石碑帖中,吳昌碩最愛石鼓文,甚至在金石學家吳大徵家中居住時,技癢將書房內的紫檀花梨桌椅板壁上通通刻滿石鼓文,引得主人大怒。此外,吳昌碩還學習了訓詁等國小,對金石學的學習不僅僅停留在臨摹的層面,更到達了文化研究的程度。

以金石筆法入畫,對於吳昌碩而言,似乎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他選擇了大寫意花鳥畫為載體,將千百年侵潤了金石文化的那些線條,改造成寫意花卉的枝丫和藤蔓。這些線條成為自有意味的形式,將高古遒勁的風格帶入簡單的花卉之中,寫意花卉也因此帶有了傳統的文化品格。這是一種很微妙的文化移植和再生長,帶有加冕的意味。吳昌碩還在構圖上採取斜向,側面的,順植物生長之勢的構圖,呈現一種噴薄而出的生命力。他還在近三成的作品中採取花卉和頑石結合的構圖,讓畫面厚重而清雅。他亦以鐘鼎篆籀直接入畫,為富麗堂皇的花卉增添文化之氣。

這種風格被稱為金石寫意畫風。在吳昌碩的筆下,詩書畫印這四種代表性的傳統文化形式,不僅僅是從形式上,更是從內核上合為一體。

吳昌碩作品《墨荷》 49x111cm

順勢而昌

70歲后的吳昌碩達到了一生的頂峰,雖然大器晚成,但成名速度卻令人驚嘆。從60歲自定潤格賣畫開始,僅僅用了十數年,吳昌碩就成為後期海派開山級的人物。

而早期的海派,在幾種力量的作用下,呈現較為分裂的形態。傳統的因襲,使得院體畫和非正統文人畫成為基礎;新文化運動的通俗趨勢,使早期海派吸收了民間藝術乃至楊柳青年畫的風格;西化的上海文化氛圍又導向了對部分西畫因素的吸收。

吳昌碩以金石書法筆意入畫,創立金石寫意風格,在藝術中復興古典的審美,拒絕柔美纖弱之氣,順應了國難之際人們的心理需求。吳昌碩的大寫意花卉作品,面貌上筆力遒健,生命力旺盛,那些經歷了家破國亡,喪失民族自信心的人們需要看到的,就是這樣的生命和力量。而吳昌碩一方面迎合了市場,將自己的藝術進行合理的改動,一方面也引導了市場,將色彩濃重的民間審美文人化,以古拙典雅,而又生機朴茂的風格,重新恢復文人畫的舊日風光。

他融合了文人趣味和金石美學的作品充滿了傳統文化意象,或者說其本身就是一個完整豐富的文化濃縮版本。這一點對於吳昌碩的日本市場異常重要。因為日本人自盛唐始,千百年來向學習的歷史過程中,民族基因中認為真正珍貴的東西,不是具體的某種技法或藝術門類,而是這種整體的文化意象。吳昌碩的作品有唐人的豪放,有金石的高古,有文人畫的清雅,在內核上已經詩書畫印一體,受到海外追捧,也是必然。

吳昌碩作品《墨菊》 50x224cm

貴人和機遇

吳昌碩70歲時,王一亭投拜他的門下。王一亭有三個身份,書畫家,工商家,以及日本商社大買辦。

吳昌碩60歲到70歲這十年,居蘇州,在上海賣畫,經常蘇州上海兩地跑。他遲遲不肯定居上海的原因是擔心上海開銷太大,賣畫不能負擔。王一亭非常欣賞吳昌碩,認定他若到了上海,一定能夠坐擁地利人和,成為畫壇的重要人物。在王一亭的勸說下,吳昌碩70歲這年定居上海。一開始,有過賣畫不利的時候,王一亭甚至叫人偷偷買下,以安慰吳昌碩,聽上去像是一種專屬於舊時光的溫情的人際關係。

王一亭本身是上海工商界的重要人士,又兼具日本商社買辦和書畫家的身份,因而他的話在日本有不少影響。他的大力推介,加之吳昌碩作品本身具有豐富的詩書畫印綜合的文化意象,日本書畫市場開始重視吳昌碩,以至於發展成為一種潮流,「東瀛之島,得先生單縑片紙,珍若璆碧」。以至今日,拍賣行徵集吳昌碩作品,日本都成為不可繞過的一個重鎮。

在1914-1921年這7年中,吳昌碩的畫價倍增,高過張大千、吳湖帆以及溥心畬,日本人來上海求購吳昌碩一幅作品,開價100兩銀子。他被人們與虛谷、蒲華、任伯年並稱為海派四傑,還被推舉為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日本雕塑家朝倉文夫傾慕他的書畫,為他塑了銅像,立在西泠印社小龍泓洞內。有老婦以為這銅像是佛像,合掌跪拜。吳昌碩看到此情景,則驚呼道:啊喲,我頭好疼。

吳昌碩作品《牆跟菊花》 45x88cm

沉默的結局

而當時的齊白石寓居北平,尚未成名,為求吳昌碩為他寫潤格,而寫下流傳至今的「走狗詩」:「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輪轉來。」

這樣的追捧聽起來很不可思議,然而更加不可思議的是,1922年,東京府廳工藝館的中日繪畫聯合展覽會上,齊白石作品賣出220銀元的高價,這樣的「天價」卻沒有發生在更加資深的吳昌碩身上。此後,齊白石的價格扶搖直上,聲名鵲起。

對於這件事,吳昌碩選擇了沉默。不僅他本人緘口不提,此後的文字資料,年表,傳記中都難以查到只語片言的記錄。但後來,他說過一句話「北方有人學我皮毛,竟成大名」,這句話幾乎是直指齊白石。而齊白石也借石濤的一句詩「老夫也在皮毛類」,刻成印章來回應。

拋開兩人的恩怨不談,相比吳昌碩,齊白石的畫的確更有民間色彩,更富於裝飾性。畫面結構也相對簡單,細部的處理不夠豐富,因而作品表面形式背後所蘊藉的內容就不如吳昌碩厚重。但,這一切都是基於傳統時代的評價體系而言,如果換做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所流行的評價體系,齊白石的作品則更加鮮活,更加通俗,更加具有現代性。這也許是齊白石無意中順應了他的時代。

吳昌碩作品《竹石圖》34x138cm

靜止而成傳奇

時代在向前,吳昌碩卻保持靜止。新文化運動將一切變成大白話,吳昌碩堅守著石鼓文。當別人都已經成為職業畫家,他還在憑弔文人士大夫的理想。他的不能被人理解,也可想而知。在此後近百年的藝術市場中,吳昌碩的市場價格一直和他的藝術地位不符。這不是特殊個案,而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所造就的市場取向和傳統藝術水準之間的自生性矛盾。

在今天這個越來越粗鄙的時代中,收藏市場上崇尚談論的是尺幅,天價,明星拍品,升值空間,炒作者想要通過熱門話題製造馬太效應,投機者想要搭上順風船撈一把清貨,人們總是齊白石云云,張大千云云,而誰又真的讀懂齊白石或張大千,遑論吳昌碩的文化內涵?

然而對缶老來說,這未必不是好事。吳昌碩七十成名,半生坎坷,坊間的名聲對他也許並無什麼作用。即便聲名鵲起之時,也是住在吉慶里的弄堂房子里,並不貪念花園洋房。人們與他討論篆刻刀法,他也沒有更多的花頭賣弄,說「我只曉得用力刻」。吳昌碩所在意的,不是當世之名,而是自己心中那個學古而化,復興傳統的信念。起碼在他自己的藝術實踐中,他堅持著這件事。

人不順勢也許不會成功,但一份內心的堅守,會成為一個純凈的傳奇。所以即便不是被大部分人追捧,不在市場上創造天價,但總有人一直高度認可吳昌碩,將他的畫放在心裡,真誠地歡喜。即便那些粗頭亂服看似糊塗亂抹的作品,「過二三年回來看,都會感到說不出的好。」

晚年號大聾的吳昌碩,聲稱耳聾,來客說話,一概不答言。但好笑的是,家人低聲說到缶翁貪吃,他必聲辯不認多吃。1927年,吳昌碩84歲。有人送他十包家鄉的麻酥糖,子女們擔心甜食對他身體不好,只給一包,剩餘的藏起來。不料被他看到,半夜私自起床取食二包,梗在胃中,無法消化,遂至不起。他的故去,像是跟世界開了一個玩笑。

作者:馬靜

溫馨提示:文章均源自作者原創稿件及互聯網篩選,精編整理公益分享。我們敬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原作者。

特別推薦:

趙無極:畫家說得越少越好

「海派」巨匠任伯年的花鳥、人物作品精賞!

國畫如何脫「俗」,看完就知道了!

徐渭 | 懸崖邊緣的狂舞

開眼了,看看吳冠中過千萬的60幅大作!

老舍點評大師的畫,既深刻又不留情面

優秀畫家的十大「蓋世神功」

收藏字畫,居然有這麼多好處!

清代著名畫家虛谷最美十幅花鳥,趕快收藏!

畫家拒絕贈你畫?很正常!

畫家如何定位作品價格

當代畫家生存狀況調查

近代十大畫家的交錯關係

張大千:成功畫家沒有固定畫法能限制他

畫家你真的懂得如何經營自己嗎?

成就大畫家的21個條件

各種美術資料,陸續推送中...

關注公眾號,下次能找著

(←長按複製)歡迎交流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