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扮演特朗普:政治亂局中的悲喜劇

編者按:

本文英文原文 Alec Baldwin Gets Under Trump』s Skin (中文標題《鮑德溫懟川普——政治亂局中的悲喜劇》)原載於《大西洋月刊》2017年五月刊,作者克里斯·瓊斯(Chris Jones),是多年的雜誌文章作者。本文是他首次為《大西洋》雜誌供稿。

本文為《大西洋月刊》官方翻譯版本節選,譯者甄一。

我們在微信僅會刊載文章的兩段節選,如有興趣閱讀完整文章,請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或者將下方鏈接複製到瀏覽器中打開,閱讀《大西洋月刊》的官方中文翻譯,並希望你將本文分享給自己的朋友

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17/05/alec-baldwin-gets-under-trumps-skin-translation/523221/?utm_source=snlwechatxu

譯者導讀

政治喜劇在美國政治中扮演著難以想象的重要角色。選民的資訊來源不只是嚴肅新聞,還有鋪天蓋地的不同角度、不同風格、不同立場、不同形式的「戲說」政治在不斷塑造選民的觀點。

從「囧司徒每日秀」(The Daily Show with Jon Stewart)、「扣扣熊夜新聞」(The Late Show with Steven Colbert)等嚴肅新聞惡搞,到Veep(副總統)等搞笑政治劇,喜劇已經成為政治對話的一種重要形式;歷史悠久的「周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是個中鼻祖。在這次大選前後,周六夜現場亞歷克.鮑德溫模仿的川普點燃了美國互聯網,連連成為youtube點擊量榜首,也讓川普直接在推特上對他破口大罵。

《大西洋月刊》從周六夜現場的一位演員切入美國當代高度娛樂化也高度分裂的政治現實。在一場政治亂局中,一個喜劇演員是如何左右美國政治的對話?他如何承擔這種責任、產生了什麼思考?一個社會需要到底什麼樣的政治討論?

文章摘選

《大西洋月刊》2017年五月刊封面

鮑德溫走上舞台,魔鬼附身般地變身了:舞台上的那個人並不完全像川普,而是川普的夢魘版本,濃縮了川普所有醜惡嘴臉中最「精華」的部分,濾掉了所有可能讓人誤以為川普有能力或是願意悔改的成分。與蒂娜·菲不同,鮑德溫沒有去追求精準的模仿,或者是人物再現。他把惟妙惟肖的模仿留給他喜愛和敬重的人物,比如托尼·貝內特、羅伯特·德尼羅、還有阿爾·帕西諾。那些模仿是出於欣賞的善意的玩笑。他模仿川普純粹出於鄙視,是為了嘲諷。鮑德溫作為川普成功出鏡多次,讓人難辨真假,以至於多明尼加的一家報紙把他的照片當成了川普真人的照片刊載出來。即使如此,鮑德溫看起來似乎還是無法融入自己扮演的這個角色。「使勁!使勁!再使勁,」他坐在化妝椅上,快要把嘴唇撅得飛出他那猙獰的臉了。「太累人了。我希望我能換個人來模仿一下。彭斯怎樣?」與此同時,鮑德溫會和自己模仿的川普保持距離,就像是抽象畫創作一樣,他刻畫的不是川普的外皮,而是川普乾枯的靈魂。

朗普的名氣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他作為一個白手起家、人生贏家、凡事順遂、無事不成的成功人士的個人形象。鮑德溫成了我們大家的錐子,每周都把川普吹起來的牛皮一針戳破。每一次川普在周日清晨發一條玻璃心的反擊推特,每一次斯派塞一邊試著一笑而過麥卡錫的扮演一邊卻更加努力按捺自己的憤怒,每一次康韋在電視上更加狼狽地出現,鮑德溫就可以給自己寬心,「周六夜現場」不止帶來笑聲,還帶來了改變。

原文鏈接: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17/05/alec-baldwin-gets-under-trumps-skin-translation/523221/?utm_source=snlwechatxu

或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閱讀完整文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