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廊坊文化 | 【大城縣】說唱藝術

木板大鼓為西河大鼓的前身,源於元、明兩代「詞話」。「詞話」是有說有唱的民間文藝,到清代逐漸興盛起來,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傳入京城,時稱「梅花調」、「河間大鼓」。

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木板大鼓青門傳人曹占奎(大城人)與其師弟鄧展奎在河間、大城、任丘一帶演唱。鄧展奎收有四徒,其中高徒田東文(任丘人)於道光年間(1821—1850年)在冀中一帶藝聲頗高,下傳弟子有馬瑞林(大城人,綽號大傻子)和馬三峰(高陽人,綽號三瘋子)。至咸豐、同治年間(1851—1862年),馬三峰在演唱實踐中對木板大鼓進行大膽改革,將木板換成更加響亮的銅板,改小三弦為大三弦伴奏,為西河大鼓的發展、形成,奠定了基礎。

馬瑞林在京、津、保、滄等地演唱,他聲腔不潑不魯,聲情感人,刻劃人物引經據典。他的演唱雅俗共賞,被聽眾譽為「秀才藝人」(後有詳傳)。

第二章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有近二百年的歷史,是在冀中民間說唱藝術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大城和河間是西河大鼓產生的源頭,大城人對這一藝術更是喜聞樂見。

第一節西河大鼓的形成

西河大鼓的演變。清代嘉慶年間,河間、大城一帶流傳著三個曲種,即木板大鼓、河間大鼓(亦稱「犁鏵片」)和竹板落子。至道光年間,竹板落子漸被冷落,木板書和河間大鼓(亦稱犁鏵片、弦子書)融為一體,稱梅花調。至咸豐年間,木板大鼓藝人馬瑞林(綽號大傻子),與師弟馬瑞和(原名馬三峰,綽號三瘋子)通過演唱實踐,馬三峰率先將木板改為銅板,將小三弦改用大三弦伴奏。並創新唱腔,把一板一眼的板式發展為頭板、二板、三板的板式,使曲調更加響亮、圓潤、悅耳,這為西河大鼓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西河大鼓曾名梅花調、犁鏵片、弦子書、河間大鼓等。最初產生在河間、大城西南部,這裡地處西河(子牙河舊稱之一)流域。至清光緒年間,該曲種已從河間、大城擴展到保定、滄州等地。進而傳入天津、北京。清代中後期,天津衛會聚了許多戲曲藝人,聽眾也多,西河大鼓在此更加興盛起來。子牙河、大清河匯流后入海河,天津衛人更習慣稱子牙河為西河,因此,按流行地域,最初稱「西河調」,到民國初年,西河大鼓的名子在天津就叫響了。

第二節 西河大鼓的門派

從木板大鼓發展到西河大鼓,在大城縣境內按傳承門派可分為青、梅兩門。

青門,早在清代嘉慶年間,木板大鼓傳人李尚志,收徒五人,為「奎」字輩,時稱「五奎」。

其一,鄧展奎傳人分兩支,一支傳於田東文(任丘縣辛庄村人),田東文收徒馬瑞林、馬瑞和。此後輩序為:瑞、永、雙、相、煥。另一支傳於楊魁文,楊下傳「永」字輩,著名者有趙永奎(又名趙連登,趙固獻村人)、王永順(南席阜村人)和吳永榮(南席阜村人)。其輩序為:文、永、鶴、士、起、連、增。

其二,「奎」字另一支,(何奎下傳無可考)其輩序為:福、振、繼、學、萬、增、法、喜、貴、宗。

梅門,弦子書藝人王永春,收徒李德全(大城縣九高庄村人)。李德全幼年就學會了一手嫻熟的三弦技藝,後來到大清河北一帶演出。他博採眾家之長,用真嗓大口唱法,咬字准、吐字狠,板槽磁實,行腔轉折鮮明,講究用口眼傳情達意,把西河大鼓二板落腔尾音加以延伸,形成獨有風格,時稱「小北口派」(後有詳傳)。李德全收徒九人,其著名者有趙慶山(河間縣人)、吳慶安(大城縣人)、劉慶長(文安縣人)等,演藝都很高。趙慶山傳藝給齊圪垯村齊田佑,齊田佑下傳魏虎、韓庄等村弟子。梅門傳承輩序為:朝、大、連、池、風、春、德、慶、田、祥。

第三節 大鼓的演唱要求

演員一人站立演唱,自己擊鼓、打銅板,有琴師由三弦、四胡伴奏。板式分頭板、二版、三板。唱詞一般是七字句和十字句。表演講究手、眼、身、法、步,使說、唱、做及伴奏配合得當。中間分回頭,開頭多用「書接上回…...」,結尾多用「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四節 西河大鼓概況

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大城縣內西河大鼓藝人,技藝出類拔萃者,在各地演出,已頗負盛名;有些藝人走鄉串村則收入低微,勉強糊口,大都採取「農藝兼顧」或「商藝兼營」的方法來維持生計。

1937年「七·七」事變后,縣內西河大鼓藝人處境更加困難,此後大都放棄技藝。

1949年,新成立后,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指引下,西河大鼓藝術重獲新生。大城縣在1963年夏組建了曲藝隊,齊田佑任隊長,演員11人,深入全縣鄉村演出,到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曲藝隊解散。1978年,第二次組建曲藝隊,李文增任隊長,演員14人,到1982年發展到17人,其中藝徒5人(女4人),以2人為一演出組,自覓演出地。農閑時在縣內農村演出,農忙時去城市或市郊演出。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由於廣播和電視的發展,群眾藝術欣賞水平不斷提高,西河大鼓在農村的吸引力有些減退。近年來,有的西河大鼓藝人仍在堅持演出,很受中老年聽眾的歡迎。2008年6月13日,西河大鼓藝術被確定為首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期待西河大鼓這一藝術之花更加絢麗多彩,為弘揚民族文化傳統,為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第三章 京東大鼓

京東大鼓是曲藝的一種,起源於北京的通縣、河北的三河、香河和天津的寶坻、薊縣、寧河一帶。1920年後,由京東民間小調結合地方語言音調發展而成。只唱不說,唱詞基本上是七字句。演唱者左手擊銅板,右手擊鼓。伴奏樂器通常有三弦、打琴等。傳統曲目長篇有《楊家將》、《呼家將》等,現代曲目以短篇居多,如《送女上大學》等。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京東大鼓在大城縣較流行,多在宣傳節目中演唱。唱段多為自編自唱。京東大鼓愛好者李國岐(縣水利局職工)1970年向天津京東大鼓藝人董湘昆學藝,他邊學邊演,自編節目登台演出,至2008年演出500餘場。其節目曾三次獲市級獎,一次獲國家級獎。

第四章 當代曲藝表演

第一節 縣外創作

王秀昆 主要創作曲藝段子,作品有說唱《誇勞模》、小品《請柬風波》、鼓書《戴世春》、《礦工今兒個真高興》。還創作了曲藝《不尋常的婚禮》、《誤解》、《酒禍》、《公堂辯》、《訂婚宴》《五毒》等百餘篇作品發表在國家曲藝等刊物上。其作品在大同煤礦廣為傳唱。出版有《王秀昆作品選》。

戴志誠 著名相聲演員,1978年進入天津市曲藝團,從事專業相聲表演。1986年,調廣播藝術團說唱團,1993年底開始和姜昆合作,表演相聲《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和《送你一支歌》、《合家歡》、《踩腳》、《談情說愛》、《琢磨》、《妙趣網生》、《回眸望九》、《搞笑》、《五官爭謙》等作品深受觀眾喜愛。戴志誠的表演有朝氣、有功底,善於唱歌。他曾多次赴美演出,在旅美華人中有一定影響。1986年獲首屆全國電視相聲邀請賽「優秀表演獎」 ;1987年獲「泰山杯」全國青年相聲演員大獎賽「金獎」 ;1996年獲文化部頒發的「優秀演員獎」 ;2000年獲「慈善大使」光榮稱號。1996年、1997年、2000年、2001年春節聯歡晚會上多次獲獎。

第二節 縣內創作

李漢德 任丘市人,河北省曲藝家協會會員(后調任丘市地方志辦工作),創作了大量曲藝節目。

何玉文 東關村人,河北省曲藝家協會會員(原縣文化館工作),創作了大量曲藝節目。

孫萬祥 民間著名表演藝人(主要司琴),他少時雙目失明,學習西河大鼓、京東大鼓曲藝,在本地及京津地區影響頗廣,1990年有3個曲藝節目在河北省曲藝匯演中獲優秀獎。入編《河北當代文藝家名典》。

陳全順(藝名陳煥林) 1939年生,小廣安村人,為西河大鼓青門傳承人,能演唱《呼家將》三部大書及上百段曲藝節目,他和琴師劉滿朋(1942年生,大孟橋村人)、戴福增(1953年生,河間人)經常在保定、滄州地區演出,還曾到黑龍江、吉林地區演出。

李國岐 善京東大鼓、山東快書、快板、相聲等曲藝節目演出,傳統節目有京東大鼓《羅成算卦》、《武家坡挖菜》等八十餘段,為配合各時期中心工作,自編自演節目上百段,其中《喜迎澳門回歸》節目在中央、省、市電台播放;《珍惜水資源》節目在全國水利藝術節河北省調演活動中獲三等獎。

劉寶森 廊坊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創作相聲《兩個媽媽》、西河大鼓《不碰運氣》入選《河北曲藝作品集》,小品《麻辣小姨子》入選《河北春節演唱材料》。

劉大鵬 1968年6月生,西關村人,善曲藝、小品、歌曲創作,作品曾在省、市比賽中獲獎。

陳國棟 山東人,大城啟明學校專職曲藝教師,山東快書高派第三代傳人、中華山東快書研究會會員,善快書、快板、相聲、小品等。

李 波 幼時即登台獻藝,中學時表演節目獲得市首屆曲藝大賽一等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