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A股牽手MSCI,大白話為你超全解讀!

今天凌晨,本年度A股市場最大懸念揭曉!沒有什麼比這個消息更讓1億A股股民提氣了!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

北京時間6月21日凌晨4點30分,美國明晟指數公司(MSCI)宣布將A股納入全球新興市場指數體系,這意味著A股第4次MSCI「大考」終於成功過關了。

MSCI計劃初始納入222隻大盤A股,基於5%的納入因子,這些A股約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0.73%的權重。這對於納入的股票構成直接利好,同時利好券商股,而大盤指數大漲也將帶動中小創股票的活躍。

6月20日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網站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證監會讚賞MSCI做出這一決定。A股納入MSCI指數,這是順應國際投資者需求的必然之舉,體現了國際投資者對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的前景和金融市場穩健性的信心。我們對此一直是樂見其成。資本市場必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歡迎境外投資者。

張曉軍認為,A股納入MSCI指數,對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既是機遇,亦是挑戰。我們將始終堅持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促進資本市場穩健發展,切實保護各類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不斷提升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國際影響力。

證監會將會同相關各方,進一步完善境外投資者投資A股的相關制度和規則,便利境外投資者通過包括跟蹤MSCI指數在內的多種方式投資A股。

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

為啥很重要?

資本市場有四大功能:融資、投資、經濟晴雨表和資源優化配置(併購重組)。在這四大功能中,指數投資是經濟晴雨表的重要表現,可以說某地資本市場的主要股指是反映股市運行情況的主要標尺。比如,A股市場的滬深300指數,屬於成分指數,滬深兩市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股票的市值作為標的而編製的指數,被選擇的公司一般具有市值大、交易量大、業績良好、業務穩定的特點。被成分股指數選中,一是意味著成份股的市價總值能夠佔在指數劃定範圍內全部股票市價總值的相當部分;二是意味著成份股價格變動趨勢能夠反映股票市場價格變動的總趨勢。

白話說,A股市場發展夠好,上市公司市值夠大,代表性夠強,才可能被MSCI這樣的知名指數供應商看上。再說得直白一點,與強者牽手,自己也得有兩把刷子。

納入全球知名投資指數,一方面意味著從微觀上A股部分上市公司受到機構投資者、共同基金、投資銀行、交易經紀商、交易所、投資顧問及金融媒體的。

通俗地說,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至少說明A股市場受到全球投資者廣泛關注。從經濟晴雨表的角度,也說明海外投資者對經濟的長期看好和堅定信心。這個MSCI新興市場指數之所以倍受關注,主要是因為它是國際上使用範圍最廣的一個指數之一,很多指數基金都是盯著這個指數來配的。一些外資在選擇全球配置的時候也會參照MSCI指數的成分股來進行配置,所以投資者對它的關注度非常高。現在外資配的股票,90%左右配的是港股,只有10%左右配A股。除了在市場開放程度不同之外,A股不在國際指數裡面也是一個原因。一旦A股能夠納入MSCI指數,哪怕是一小部分納入,可能都是一個比較重要的信號,很多外資就會加大對A股配置的比例。

MSCI是何方神聖?

如果把股票投資指數比作架設在各個市場、各個上市公司之間的橋樑,那麼MSCI指數公司就是高級橋樑製造商,MSCI新興市場指數這座大橋,不但連接全球主要新興市場,而且連接機構投資者、共同基金等長期資金大戶。

建立於1969年、總部設於紐約的美國明晟公司(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的簡稱MSCI,目前是全球最重要的指數公司之一,編製數百種全球各個市場的指數,被大量國際機構投資者作為投資基準並跟蹤,旗下建立了MSCI指數、Risk Metric風險管理系統、Barra股票組合分析系統等品牌。MSC有約50年歷史,涵蓋23個發達市場、23個新興市場、23個前沿市場及其他10個獨立市場。全球投資組合經理最多採用的基準指數,客戶主要包括大型機構投資者、共同基金、投資銀行和交易經紀商、交易所、投資顧問及金融媒體等。在北美及亞洲,超過90%的機構性國際股本資產以MSCI指數為標的,分成price、gross、net三種數值。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通俗地說,MSCI絕對是指數「橋樑製造」領域的豪門。它製造的這些「橋樑」一方面帶動了獨立區域、跨區域、跨市場的資本市場開放發展,另一方面,也讓MSCI自身憑藉獨特的「架橋」本領,在全球指數投資領域擁有較大的話語權。什麼時候造橋,造什麼橋,是否造橋,造橋需要納入哪些市場,帶誰玩,不帶誰玩……這些問題以往基本都是MSCI大佬們說了算。

A股成功入摩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隨著股市體量的增大、話語權的增強,MSCI這樣的大佬不能一味堅持用自己的「審美」去測評A股,而需要考慮如果不把A股納入MSCI,自己指數的代表性和完整性有失真風險

豪門一般都是大家族,MSCI也不例外,A股這次想入住的也只是其中一枚中型指數——MSCI新興市場指數。MSCI新興市場指數於1998年推出,涵蓋了23個新興市場、涵蓋5個美洲市場,10個歐洲、中東和非洲市場以及8個亞洲市場。此前三次A股暫未被納入其指數範圍,但通過在香港上市的中資股,MSCI新興市場指數給內地的權重約為23.89%,排名第一。此外,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權重佔比第二為韓國(15.56%),權重佔比第三為台灣(12.37%),涵蓋了835隻股票,金融、信息技術、可選消費佔比最大,分別為27.4%、20.69%、9.8%。三星電子、台灣積體電路以及騰訊控股是指數內三家最大的公司,分別佔比為3.49%、3.41%和2.91%。

2014年至2016年間,A股曾三次向「豪門」MSCI擺明了心意,但是一直未得償所願,一次是2014年6月,一次是2015年6月,最近一次是2016年6月,不過這3次都將A股繼續保留在審核名單中。有人曾說,MSCI認為A股是塊璞玉,需要細心雕琢。

A股做了啥準備呢?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過去3年,A股沒有成功納入MSCI指數,主要原因是A股市場存在一些問題,比方亂停牌、信息披露不健全、外匯管制比較嚴等,造成A股市場沒有沖關。現在確實有了一定的改觀,但是改觀的程度有多少,這個要看明晟公司的評估。

第一、資本的流動性,由於資本賬戶並未開放,外資投資A股市場需要通過QFII和RQFII渠道。根據外匯管理局的相關規定,資本進入需要獲得外管局的批准;從贖回和匯出要求來看,QFII不能超過上一年度凈資產的20%。這意味著外資存在資本流動的限制,這將使得資本面臨較高的風險。

第二、證券的流通性和流動性,市場停牌制度在修改前制度性安排不夠完善,給投資者對證券的流通性和流動性的判斷造成一些困難。對於被動跟蹤指數的投資者來說,證券流動性判斷的困難意味著流動性風險較高。

第三、投資收益權的界定,由於投資收益權在名義持有人和實際持有人之間的規定並不明確,這也是阻礙國際資本進入市場的重要因素。

第四、金融工具開發的便利性,由於MSCI是重要的指數,國際投資者在指數基礎上開發大量的金融工具。根據交易所的規定,相關金融工具是需要得到交易所的批准。這也是A股納入MSCI的重要障礙。

楊德龍表示,這次納入的提交方案和去年相比有比較大的修改,主要是兩點:

第一是先把縮小納入股票的範圍,主要是滬港通和深港通納入MSCI指數;

第二是降低A股在指數中的配置比例。通過這兩次修改,大大地提高了成功納入的可能性。有媒體把這次納入考核叫做A股市場的沖關MSCI第四次大考,把它叫做大考確實聽起來很緊張。

大家應該放寬心態來看,前幾天監管層在會議上表示,我們要放平常心來看,無論今年A股是否會被納入MSCI指數,今年A股市場的改革都不會改變。任何一個國際指數如果缺少A股都是不完備的,因為A股市場的總市值來看僅次於美股市場,市場成交量巨大。而MSCI指數作為一個國際指數忽略A股這麼大的一個市場肯定是不合理的,但A股確實也存在一些問題,但這並能成為把A股排除在全球資本市場的一個理由。

華夏MSCIA股etf基金經理榮膺認為,長期來看行為更加理性,定價效率提升。幾類境外資金的行為特點:退休基金:大規模買入持有,只買績優股;以新興市場或大中華區域為主題的共同基金,會較為積極投資,但不追高殺低。整體而言投資行為更為理性,會看估值、盈利能力和成長性。台灣市場的經驗是,納入后估值因子、低波動率因子表現較為突出。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從韓國、台灣經驗看,納入MSCI後市場的表現,對股價有推動,龍頭股受益更明顯。1992年1月韓國股市正式向外國投資者開放直接投資,1992年MSCI對韓國成分股取其總市值的20%納入指數,KOSPI指數25個月累計上漲151%。台灣市場1996年3月開放一般境外法人及自然人直接投資證券,1996年9月台灣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市值權重限制50%,股市漲幅55%,2002年6月逐步放開到100%,股市漲幅52%,不排除其中有台灣本身經濟基本面向好等因素,因為台灣是到2003年才放開QFII制度,QFII在各金融市場的資金流入才明顯提升的。儘管如此,MSCI納入本身還是留下了外資進入台灣市場的痕迹,比如2002年的上漲,當時表現最好的是受政策刺激的基建等板塊,電子類股票僅上漲37%,但是電子板塊的龍頭股,台達電、弘海等,仍然錄得了100%以上的漲幅,這與境外資金推動不無關係。因此可以借鑒到A股市場的情況是納入后各板塊的龍頭股將受益更明顯。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第一,A股加入MSCI對於股市的意義,類似實體產業2002年加入WTO,是股市開放走向國際化的重要標誌之一。第二,該事件表明國際資產管理機構對資產的未來信心,特別是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擔憂的緩解和消化;也是國際資本對於近年A股市場堅持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取向改革的認可。第三,股市納入MSCI對於市場短期資金影響有限,但是對於股市治理和投資中長期的路徑依賴引導作用不可忽視,有利於股市長期健康牛的形成,走出股市暴漲暴跌的惡性循環。

但是也不要過於興奮。總體看,是否被MSCI指數所接受並短期不會成為影響股市走勢的主要驅動力。白海峰認為,對於納入MSCI事件的分析側重點應該更多放在長期影響上。從韓國和台灣在90年代納入MSCI指數的經驗來看,伴隨納入MSCI指數系列進程的是股市投資者結構的改善與國內散戶平均換手率的下降。具體來看,納入MSCI事件最顯著的影響在於外資持股比例的上升,同時也能看到個人投資者所佔比重在納入MSCI后將明顯走低;國內個人投資者換手率在納入初期會出現抬升,而在完全納入后則將長期處於低位;同時資本市場開放程度與QFII限制也將大幅改善。從這個角度來看,納入MSCI與資本市場的國際化是相輔相成的,會產生共振作用的協同效應。

有85%來自於主板,從行業分佈方面來看,主要來自於金融、地產、醫藥、汽車以及以傳媒和計算機為代表的科技板塊。從相對分佈比例來看,潛在納入標的中機械設備、化工、電器設備、輕工製造以及電子等中遊行業的個股佔比較低,而對大金融、大消費以及科技龍頭則體現出明顯的青睞。從市值與估值來看,潛在納入標的主體集中於200-500億市值、0-50倍估值的區間,而高估值和小市值的公司的佔比較低。

白海峰認為,這樣的安排體現了外資對流動性高、估值低、具有優良業績基本面證券的偏好。以QFII為例,根據上市公司2017年一季度報,QFII持股比例在2%以上的個股具備以下特徵:第一,市值分佈方面,相對於A股整體的市值分佈,外資明顯更傾向於高配大市值股票;第二,QFII持股數量較大的個股集中在銀行、家電、日常消費板塊,基本為行業龍頭股、藍籌股;第三,QFII重倉低市盈率股票,大多圍繞在10-20倍之間,分佈上近似為10-20倍為峰值的鐘形曲線。第四,ROE在10%至15%之間佔比達到34%,ROE大於15的佔比達到29%,體現出外資對於公司基本面的重視。

其他人都在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