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未來央行會發行數字貨幣嗎

【摘要】電子貨幣使用的便利性、廣泛性決定了其成為未來貨幣發展的主要趨勢。央行開發數字貨幣的進展較快,應保持其發展勢頭,同時注意保護隱私和打擊犯罪行為之間的平衡。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數字貨幣 電子貨幣 【中圖分類號】F82 【文獻標識碼】A

在互聯網金融大行其道的今天,貨幣的電子化,或者說電子貨幣(也被稱為數字貨幣)開始嶄露頭角,引人矚目,以致於各國中央銀行開始把發行法定數字貨幣提上日程,央行也不例外,因此,這一變動趨勢格外值得關注。

電子貨幣有哪些卓越性能,有哪些弱點

電子貨幣第一次正式出現於1972年,在美國金融評論家羅伯特·亨瑞森(Robert Hendrickson)撰寫的《無現金社會》的論文中,首次比較正式地提出了電子貨幣的內容。之後,關於電子貨幣的定義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深入而廣泛的探討。筆者比較認同社會科學院陳進教授關於電子貨幣的定義,即「以金融電子網路為基礎的,以商用電子化機具和各類交易卡為媒介,以電子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為手段,以電子數據形式存儲在銀行的計算機系統中,並通過計算機網路系統以電子信息傳遞形式實現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貨幣。」

以電子貨幣有無真實的法定貨幣作為支撐,電子貨幣被分為兩類:一類是依法定貨幣單位計價的貨幣等價物,即這類電子貨幣在流通和結算的整個過程中,無法脫離法定貨幣及其價值單位。在這種情況下,法定貨幣是電子貨幣的基礎,電子貨幣與法定貨幣的可兌換性是其獲得社會認同的前提,這種電子貨幣具有法律上的合法地位。此類電子貨幣分為卡式電子貨幣和網路電子貨幣。另外一種電子貨幣則是網路虛擬貨幣,比如比特幣。網路虛擬貨幣是指由一定的發行主體以公用信息網為基礎,以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為手段,以數字化的形式存儲在網路或者有關電子設備中,並通過網路系統以數據傳輸方式實現流通和支付功能。以比特幣為例,比特幣由日本人中本聰於2009年1月設計發明。簡單地說,個人如果要獲得比特幣,一種方式是使用計算機下載軟體,使用特定的運算方法,進行比特幣的「挖礦式」挖掘。由於需要使用特殊的計算方式和耗費大量的CPU時間和電力來獲取比特幣,挖掘比特幣變得越來越困難,截至2014年,比特幣的總量定格在2100萬個。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在特定的比特幣交易平台購買。這種網路虛擬貨幣與法定貨幣沒有直接的聯繫,即它的法定地位沒有得到權威金融機構的確定。但是公用信息網賦予了它可接受性和可流通性,即可以作為支付手段使用。

這兩類電子貨幣的出現,可以說都是貨幣在歷史長河中發展的創新產物。眾所周知,貨幣的主要職能是支付手段、儲藏手段和計價工具。在人類歷史發展的早期,各種五花八門的物品都承擔過貨幣的職能。但是經過三個階段的演進過程,電子貨幣橫空出世,獨領風騷。這三個階段分別是:去貴金屬化階段。隨著世界經濟的迅猛發展,貴金屬的儲量有限,不能適應商品交易和流通的需求,逐漸被紙質法定貨幣所取代。去紙幣化階段,又被稱為無紙化階段。但是大量的紙幣印刷需要樹木的砍伐不夠環保,紙幣的運輸存在安全性的風險,紙幣的支付有造假的可能。去卡化階段。卡式電子貨幣儘管有諸多優點,但是卡式電子貨幣的發行和製作仍然涉及成本,其攜帶不便和丟失也會給使用者造成風險。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智能手機等移動電子設施的發明和普及使用,網路式電子貨幣應運而生。

從貴金屬貨幣到電子貨幣的這一系列的演變進程背後的推動力是什麼?是人們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對於貨幣卓越性能的不斷追求。這些貨幣卓越性能包括:一是使用的便利性。即攜帶便利、不宜損壞、找零方便、便於儲存等。二是使用的廣泛性。與傳統的貨幣不同,電子貨幣具有結算和使用的統一性,支付和結算自動完成,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電子貨幣不僅可以用於直接購買商品,還可以用於虛擬社區和電子商務的網上支付,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繁榮。此外,電子貨幣的使用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使用者可以享受全天候全球性的金融服務。三是支付的精準性。利用電子貨幣可以進行精準的支付,即對於微小交易的精準支付。四是支付的安全性。電子貨幣科技含量高,保密性好,抵禦風險的能力強,客戶不需要再隨身攜帶現金,不必擔心貨幣丟失和被偷盜。五是社會資源的節約性。電子貨幣的使用無論對於個人、企業、金融機構和全社會,都大幅度地降低了貨幣使用、存儲和運輸的成本,對於社會資源的節約功不可沒。

對於電子貨幣的應對措施不應停留在「堵」上,而是應該起步於「用」上

在近幾年電子貨幣的發展過程中,開放式虛擬網路貨幣——比特幣的興衰格外引人注目。在電子貨幣發展的大背景之下,金融監管部門認識到,對於電子貨幣——數字貨幣的應對措施不應該僅停留在「堵」上,而是應該起步於「用」上, 也就是有無可能由中央銀行直接發行法定數字貨幣,令其具有開放式網路貨幣的基本特徵,同時處於央行的監管和控制之下。因此,近幾年,央行對數字貨幣的研究正在加速推進:2014年,央行成立了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專門研究小組,論證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可行性。2015年對數字貨幣發行和業務運行框架、數字貨幣的關鍵技術等進一步深入研究,形成了人民銀行發行數字貨幣的系列研究報告,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方案已完成兩輪修訂。2016年1月20日,在央行召開的數字貨幣研討會上,又進一步明確了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戰略目標,指出央行數字貨幣研究團隊將積極攻關數字貨幣的關鍵技術,研究數字貨幣的多場景應用,爭取早日推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2016年11月,央行成立數字貨幣研究院。

央行明確表示,央行發行數字貨幣,主要體現以下幾個原則:一是提供便利性和安全性。二是做到保護隱私與維護社會秩序、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的平衡,尤其針對洗錢、恐怖主義等犯罪行為要保留必要的遏制手段。三是要有利於貨幣政策的有效運行和傳導。四是要保留貨幣主權的控制力,數字貨幣是自由可兌換的,同時也是可控的可兌換。

應該看到,央行本輪對於數字貨幣發行的研究,既是出於應對互聯網金融日新月異發展的需要,也有著其他方面的戰略考量。其一,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所使然。人民幣的國際化不僅包括人民幣成為國際可兌換貨幣、可儲備貨幣和可結算貨幣,也包括人民幣應該具有最先進的數字貨幣,在全球範圍內能夠給參與金融活動的國家、機構和個人提供最大限度的支付、交易和結算便利。在前一個方面,人民幣國際化在循序漸進地推進,在後一個方面,人民幣未必沒有可能迎頭趕上。從戰略上投入對數字貨幣的研究和在國內儘快進行試驗,有助於其在未來應用於國際市場,對於人民幣,乃至在金融領域的崛起,都有非常重大的戰略意義。

其二,是反腐敗形勢向縱深推進所要求。在當前反腐敗的高壓態勢之下,反洗錢、防止偷稅漏稅是金融戰線的重中之重。而數字貨幣的出現會減少洗錢、逃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提升央行對貨幣供給和貨幣流通的控制力。由於數字貨幣具有網路數據包的主要特徵,數字貨幣的發行讓每一筆錢都可以追溯。這類數據包由數據碼和標識碼組成,數據碼是需要傳送的內容,而標識碼則指明了該數據包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等屬性。數字貨幣的「留痕」和「可追蹤性」能夠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度和透明度。洗錢、逃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有望減少。同時,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將建立全國甚至全世界統一的賬本,做到讓每一筆錢都可以追溯,逃漏稅、洗錢行為會處於監管範圍之內。

其三,是提升對於具體金融市場監管效率所必需。現實中,央行對於金融市場的監管千頭萬緒,而在每一個市場都實現有效監管頗為不易。以票據市場來說,近年來,由於被監管的市場體量太大(僅工商銀行一家銀行,每年的票據交易就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信息不對稱情況嚴重,風險性事件時有發生。數字貨幣所使用的分散式區塊鏈支付技術,能夠完整地記錄所有交易和所有去向,不依賴於單一的交易平台,無法篡改,是監管票據市場的有效手段。根據最新消息顯示,央行推動的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台已測試成功,由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已在該平台試運行。這意味著在全球範圍內,央行將成為首個發行數字貨幣並開展真實應用的中央銀行。

沒有中央銀行一類權威機構背書的電子貨幣,其公信力和可接受性總是脆弱的

從目前的總體態勢看,央行開發數字貨幣進展較快。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未來央行還面臨著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央行開發數字貨幣,一方面,面臨著其他國家央行的激烈競爭,時不我待;另一方面,的具體國情又決定了在現實中步伐不可能邁得太快。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深入發展和移動支付場景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全球各國都在積極發展本國的電子支付行業,以及對研發法定數字貨幣給予高度關注。作為走在全球電子支付前列的北歐國家丹麥,早就提出在全國服裝等領域用電子支付手段取代現金支付的計劃。處於全球金融科技創新領先地位的英國央行也表示,正研究考慮是否由央行來發行數字貨幣,目前研究工作尚處於初級階段。與此同時,美國聯邦儲備央行也在不斷深入分析數字貨幣,研究其特性、影響和所需要的技術支持等。在這些央行中,已經湧現出兩個「快馬加鞭」的佼佼者:2016年下半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新加坡正在使用區塊鏈技術對銀行間支付的電子貨幣進行試驗。據彭博報告顯示,新加坡的試驗主要內容是:銀行將存款轉化為央行發行的電子貨幣,之後銀行間結算將使用電子貨幣,而不是通過新加坡央行的支付指令,最後銀行再將電子貨幣轉化為現金。幾乎是同時,瑞典央行也表示,因現金的使用量下降,該國央行可能推出電子貨幣——電子克朗。瑞典央行有信心,經過兩年的評估階段后,瑞典將禁止流通實物現金,成為全球第一個完全使用「數字現金」的社會。與任何領域的競爭一樣,在數字貨幣的研發和使用方面,誰走在最前列,誰就能夠佔得先機。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央行不可掉以輕心。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與上述發達國家相比較,還是一個正處於城鎮化過程中的中等收入國家,人口眾多,經濟體量龐大,有近一半的人口還生活在農村,這個群體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對於新生事物接受能力較差,致使農村地區的金融業還遠未達到現代化的程度,所以數字貨幣的普及需要更長的時間。以更換一版貨幣為例,小型經濟體國家幾個月就可以完成,則需要約十年,所以在,數字貨幣和現金在相當長時間內都會是并行,並呈現逐步替代的關係。

其次,從央行的角度來看,未來的數字貨幣要盡最大努力保護私人隱私,但是社會安全和秩序也很重要,萬一遇到違法犯罪問題,還是要保留必要的核查手段,也就是說,要在保護隱私和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之間找到平衡點。這兩種動機和平衡點的掌握也使得技術選擇上的傾向是不同的。央行已經部署了重要力量研究區塊鏈應用技術,但是到目前為止區塊鏈佔用資源還是太多,無論是計算資源還是存儲資源,都還應對不了現在的交易規模,未來能否徹底解決,還有待觀察。

正是基於這些原因,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去年曾經表示,央行發展數字貨幣還未有具體的時間表。但是,對於央行數字貨幣的未來發展及其給金融業帶來的改觀,我們仍然可以持有信心地予以期待。

(作者為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參考文獻】

①陳進:《電子商務時代的電子貨幣管理》,《金融電子化》,1999年第3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