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創業者最重要的軟實力是什麼?雷軍920億身價全靠它

溝通,對於每一位創業者都至關重要。面對這個世界,影響力是創業者所能擁有的最核心的資源之一。經過一系列策劃和對溝通的深度理解,能夠讓每個人都變得更有影響力。

1

創業者最重要的軟實力

一個人決定創業,當他拿一個想法跟他的第一個夥伴、第一個員工、可能給他第一筆投資的人去溝通時,靠的就是影響力,這也是他唯一可以依賴的東西,從0到1要靠它,從1到100,到1萬也離不開它。

為了讓別人能夠了解你,表達是首要的。有人能言會道,但可能被視為油嘴滑舌,因此讓人覺得可信很重要。再然後,就是讓別人跟隨,「我相信你說的這件事情,我可以跟你一起走」,或者說「我能夠做一些事情去支持你」,這就是影響力的更高境界。所以,影響力並不是為了吸引注意,大家經常會誤解這一點。

跟大眾溝通其實比較簡單,可以說,資本是跟大眾溝通的核心。比如早期小米賣一部手機,要往裡面貼幾百塊錢,此後,經過成本不斷的削減和規模的擴大,小米手機能賺錢了。以資本和技術作為「補貼」給用戶帶來更好的東西,只要超過了用戶預期,就能獲得用戶的心。有了資本,這些都能實現,就算一個公司不懂得怎麼花錢贏得用戶,也有專門的人士可以幫忙實現。

而真正複雜的是面對專業人群的溝通能力。比如,總不能把投資人想象成用戶,跟他說,「我這個東西怎麼便宜,送你點兒產品,你投我」。投資人看的是項目能不能做成,未來規模有多大,所以要影響和說服他們是件很複雜的事情。極少有投資人和創業者只聊一次就決定投資的,絕大多數投資人聽完一個項目介紹,都會通過他的合伙人、他身邊對這個領域可能有點兒了解的人,或者專業的人群來調查這個人的口碑、行業情況等等。投資人會在專業人群裡面獲得某個項目的信息,也就意味著創業者不是只說服投資人就行,還需要在某個範圍內贏得人們的認同。所以,層層遞進的溝通能力,對所有的創業者都是至關重要的軟實力。

2

影響力就像滾雪球

世界級企業家們的演講和各種表達,為什麼會讓人感到有氣場?這是要一步一步修鍊的,影響力不是演講技巧,而是能讓人信任、跟隨的能力。創業者至少要相信這項能力很重要的,是創業者可用的資源。比如馬雲跟什麼人隨便說幾句,都會讓人覺得太有啟發了,這就叫主角光環,光環的穿透力非常強大。但創業的時候沒有人有光環,要靠自己用細節一點點去說服別人。影響力這件事好像滾雪球,創業者要有意識地把雪球滾起來。

一個人要宣揚某個信仰,首先得說服自己;要說服自己,就先要把身邊的一群人影響了,從他們的臉上一定能看出一些東西,人才會有更大的勇氣、膽量開始對外釋放。這是一個鏈式反應,要從少數人再到少數人,再到其他少數人,然後這些少數人就變成多數人了。

與專業人士的溝通,是要形成一個鏈式的反應。當你沒打那麼多廣告的時候,靠這群人往外一步步傳播是最有效的。創業者很多時候要的不是讓別人瞬間愛上你,而是先讓大家不討厭你,這才贏得了進一步去溝通和影響別人,繼而讓他們有跟隨你的機會。易到用車的周航開始不說要顛覆計程車行業,而是說:「我做這件事兒就是想讓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和權利去用上專車」,也是這個道理。

3

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溝通

再看2014年雷軍訪談時的視頻,他的氣質、氣場,包括對手機產業的感覺,已經有了一個很大的變化,這個時候他謀求的已經是產業影響力,「要複製更多的小米,要建立更多的產業生態鏈條」,他的口號從「為發燒而生」,變成了「讓所有人享受科技的樂趣」。

馬化騰也不例外。3Q大戰之後,馬化騰領銜整個騰訊的核心創始人層,連續在半年內做了18場訪談,全是閉門的。他們把科技圈中有影響力且對騰訊不滿的人請過來,聽他們批評騰訊。騰訊意識到,自己已經成為了一家大公司,別人對它的要求是「做一家好公司」,而此前,騰訊依舊把自己看成是一家正常的公司。

這是騰訊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公關行為,並沒有花太多錢。訪談之後半年,騰訊做了一次重大的組織結構調整。此後,騰訊再也沒有遇到大的輿論風潮,因為它解決了原來不溝通的問題,也解決了對自己定位的難題。現在騰訊說的都是產業層面的事。

而對於創業公司而言,當完成了從0到1,公司價值開始釋放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融完A輪之後要想融B輪,B輪需要3倍到5倍估值提升,這個台階怎麼上?第一,創業者得有一套邏輯證明自己贏了,以及為什麼贏了。第二,公司今天的價值和未來的價值,將怎麼把它設定出來。像今日頭條的張一鳴做完這樣的演講后,就拿到了1億美元的投資,實現了5億美元的估值。

4

一次精彩的出場,也不如三次持續的在場

在今天,核心問題不是傳播,而是溝通,溝通意味著雙向的,高頻度的,是有往來的。

在構建影響力時,要多塑造溝通的氛圍,不要只做傳播。傳播其實花錢就可以實現,性價比不高。以前企業做傳播的時候,習慣買個封面,或者去門戶網上個頭條。現在不一樣了。如果人們在那個時間點沒看手機,你的信息就傳達不到,等再過5分鐘,時間點過去了,就沒有效果了。

溝通的頻度和準備的時間之間有比例關係。如果一個公司一年就想做一兩次對外溝通,就得花足夠長的時間去準備它,不要認為溝通就是把事情說出去。創業者要考慮很多細節,甚至是場景的設定,以及要表達的東西與別人想了解的是否有關係。

雷軍做一次產品發布會,準備期基本上是7——8個月左右,也就是說一個產品發布完之後,下一個產品的發布會已經在準備了,他的PPT的準備時間不低於半年,會修改若干版本,會提前一周租下會場,進行各種搭建和綵排。

電影《盜夢空間》展示了給人植入一個想法如何之難,甚至要潛到三重夢境里才能植入,所以影響一個人很難,需要非常立體的方式來去實現,這就不僅僅要依靠演講的內容,還需要有很多的細節上的考慮,包括用什麼東西能夠觸動別人,讓他產生共鳴。

一次精彩的出場,也不如三次持續的在場。接觸點越多,越能夠佔據人們的碎片時間,然後傳達更多的信息,持續地影響他們,建立信任。內容是一種介質,像水一樣,用它把一個個小眾群捏合起來,小眾群是指對你的事情有共同認同的人群。選擇媒體和溝通平台,本質上選的是人群。

在溝通上,人們比較習慣「造塔」,一年憋足了力氣搞一次震驚世界的發布,或者做兩次面對千人的溝通,這些都是屬於造塔的行為。在造塔之後,更高級的是造浪,就在於一波、一波,浪可以疊加,最後疊加成一個像海嘯一樣的趨勢。當然最高的境界是去造一個環境氛圍。「互聯網+」的環境氛圍,就是馬化騰他們營造起來的。

做好自己很重要,溝通是一個長期的戰略性的事,創業者和創業公司要從第一天就開始勾畫自己。創業者別忘了要變成一個有趣的人,做一個有趣的公司,別只是在做一個賺錢的生意。

創業者要常問問自己是誰,自己的故事是什麼。最後我覺得,最偉大的影響力不是在於影響別人,而是在改變自己。

來源 :中歐商業評論 作者 / 張鵬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