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雖然不是故意的,但我們的確害了孩子

的獨生子女的真實生長環境是什麼樣的呢?或許大部分都是下面這樣的。

從小到大,是一對爹媽加上四個老人一起捧在手裡的模式的;

因為就一個孩子,磕了碰了肯定是萬萬不能的,別說你受傷了,就是被蚊子咬個包都有人願意為你上藥;

受過的最大的挫折就是父母的批評和老師的批評,以及一次考試沒考好帶來的難過,每次還都有老人幫你開脫;

新時代的教育強調溝通和平等,現在老師基本也都不是凶神惡煞了,基本都是哄孩子,稍微凶了就有家長投訴

新時代的教育不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是基本上能炒個雞蛋,疊個被子,洗個襪子都能叫家務小能手了,這點家務活兒也都是人前誇讚的詞兒,人後基本都光學習不做家務了;

在大部分的家庭,只要好好學習,成績好,基本其他事兒可以為所欲為,反之成績只要不好,想干點兒啥都費勁;

情感教育基本等於沒有,談戀愛這樣的事兒不管同意不同意,順利不順利,反正沒人管,大部分孩子跟家長溝通后,也都是碰了一鼻子灰,不如不說,有苦也自己吃;

所有人都在告訴你怎麼怎麼才算孝順,怎麼怎麼才算優秀,怎麼怎麼才算正確,沒有人告訴你什麼錯誤你可以犯,犯錯了該怎麼疏導自己,受到挫折該怎麼克服,一般這時候他們都是數落你,責備你,看你笑話。

事實上,成年人都明白成年人世界的道理。

我們這個社會的集體意識對犯錯和失敗的容忍度本身就不高,對經歷的非天災類的挫折后的失落和沮喪的容忍度也是不高的,你會看到大家同情災區人民,但你很少會看到同情企業破產的;你看到會同情車禍慘劇的主角,但你很少會看到同情聯考失利的;

用流行的話說,在社會普遍的「直男癌」價值觀裡面,社會對於失敗的男人的容忍度是更低的,很多甚至被當成弱者,被認為失敗后的沮喪是男人無能的表現。

成人們都明白,在現實的成人世界中,除了最親近的親朋會體會你的不易,在你失敗受挫后當你的肩膀,其他的人,都是冰冷的,甚至別人連看你的時間都沒有。對於很多受挫的人,挫折本身可能不可怕,挫帶來的輿論影響可能比挫折本身還可怕!還會重傷別人!

成年人靠什麼扛過來的?肯定是抗壓能力!抗挫折能力!抗打擊能力啊!但是這些東西難道是18歲那天突然就掌握的嗎!顯然是從小培養教育出來的啊!

接下來,事實就告訴大家家庭的挫折教育的缺失導致了哪些嚴重問題

一、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

北京高校大學生心理素質研究課題組一份報告顯示,有超過60%的大學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問題,並且這一數字還在繼續上升,大學生中常見的心理障礙有抑鬱、焦慮、強迫症、人際關係敏感、睡眠障礙、網路及遊戲成癮、物質濫用等。2004年,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對1010名大學生做的一項抽樣調查顯示,有過輕生念頭的學生佔10.7%。

社會調查所(SSIC)也曾對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高校1000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就是否有過自殺念頭這個問題上,被訪大學生中,26.5%的大學生偶爾有自殺念頭;2.1%的大學生經常有自殺念頭。數據可見,超過1/4的被訪者曾經有過自殺念頭,這數據非常驚人。

大學生主要的受挫表現在這三個方面:

1、因學業發展產生的挫折感

從人前人後的小明星,變成了無人問津自力更生的大學生,從優秀的學生變成了及格萬歲,從有明確目標變成前途未卜,壓力讓他們迷失了

2、因社交人際關係產生的挫折感

不會處理人際關係,頻頻出問題,內心受傷受挫

3、因戀愛產生的苦悶不安而導致的挫折感

是的,在大學生自殺現象中, 80% 的輕生者是由於戀愛受挫。的學校和家庭都很缺乏這方面的引導和教育,我們的文化和親子關係里,常常把這種話題當成「禁語」,或者是說出來馬上就開始爭執的話題,於是孩子們遭受到這類挫折,根本無處釋放,過度的情緒,導致了悲劇。

當然,除了這三個方面之外,家庭關係、經濟問題、職業選擇、餘暇生活等方面, 大學生們也常出現困惑和苦惱,不都表現為自殺這麼嚴重的傾向,鬱悶不樂,厭世,極端主義都可能出現。

二、中國小抗挫能力更加不樂觀

北京市曾對 1722 名學生進行了調查, 當問到「你遇到失敗打擊時, 能頂得住嗎?」時, 中國小生有三分之一以上回答是「一般」或「頂不住」

我們身邊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 學生間因一本書,一件學慣用品, 幾句冷言, 一點小摩擦而發生口角,甚至拳腳相加; 有的學生因作業完成不好, 被老師批評幾句就悶悶不樂, 心存不滿; 有的學生遇到難題, 思考過後答不出來, 就放棄了; 有的不合理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和家長吵鬧, 有的學生甚至離家出走

獨生子女的教育模式下,有一部分孩子養成了霸道、自私、惟我獨尊的性格, 以自我為中心, 心理非常脆弱, 往往經受不起挫折。社會上一些人借用一個新名詞——「草莓族」來形容現在的很多孩子, 形容他們表面看起來色彩鮮艷, 表層還疙疙瘩瘩的挺有個性, 裡面卻蒼白綿軟, 稍一施壓就變成一團稀泥。

一位從教17年的幼稚園老師說「每年都有家長找到我,問『為什麼孩子不聽我的話?為什麼她不能接受拒絕?』我會說,『孩子之所以不能接受拒絕,是因為你們從來不拒絕。』有很多父母,自以為設定了限制,事實上卻沒有。當孩子纏著要買冰淇淋,家長先是拒絕,幾經談判后卻讓了步。」

哈佛大學講師、兒童心理學家丹·肯德隆表示,如果孩子不曾體驗痛苦的感覺,就無法發展「心理上的免疫力」。「這就像身體免疫系統發育的過程,」他解釋說,「你得讓孩子接觸病原體,不然身體不知如何應對進攻。孩子也需要接觸挫折、失敗和掙扎。

三、脆弱的不是孩子,是家長

機構老師的講的故事:通常課外補習班的新生考試都會受到「打擊」,一個孩子課外數學補課考了94分,因為題目不簡單,孩子還挺開心,但當家長知道是150分滿分的時候,立刻不高興了,懷疑孩子是不是跟不上?是不是不認真?是不是不努力?

現在的家長一邊在給孩子不斷地施壓,一邊又不懂得如何分擔孩子的失敗。面對分數和升學,有時家長的脆弱讓孩子都沒法理解。

溫州三中一初三學生小蕭說:「我媽這幾天快瘋了,期中考試我數學沒有考好,現在到處問哪裡有好的數學補習班,還說要給我找個數學家教,要知道現在周末我就星期天下午有空了。」

溫州中學高一段學生小李說:「我考上溫州中學,周末回家偶爾有老同學來玩,我媽就問同學考上哪所學校,如果是一般學校,她的態度就急劇轉變,害得原來跟我關係挺好的同學都看出來了,再也不願意來我家了。最受不了的是,事後我媽還會說不要和這些同學交往太深,會影響學習之類的話。期中考剛結束,他們就問成績了,我故意說自己考得很差,氣氣他們。」

還有的學生說:

「這個學期期中考,家裡電視不開,電話拔下,他們就連說話、走路都悄無聲息,說是怕影響我學習,考不好排名下降。」

「只要是男同學打電話來,他們總要問一通,家在哪裡,成績怎麼樣,神經過敏。」

開家長會他們比我還緊張,老師要是點名表揚了別的同學,沒有點到我,他們回來就沒完沒了了。」

「我想和同學出市區玩是絕對不行的,我最好是走到哪裡把我媽帶到哪裡。反正除了在學校上課外,我就不能離開她的視線,在她眼裡,全世界的壞人都在我身邊,我就是個不能自理的人。

我媽沒事就打電話給我班導,問這問那的,過年過節還說要送禮物,以博得老師的特殊照顧,真是對我太沒信心了。」

是的,家長往往比孩子敏感多了,在他們的眼睛里,孩子必須得到他們這些老炮兒的指導才能過得好,心理學家邁克爾·湯普森曾說:「童年需要一個終點,而培養孩子獨立、培養孩子有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讓他們離開家長安全的懷抱,自主追求高一級的冒險和挑戰,則是家長的職責。」

一位母親送還不到十歲的兒子進人大附中考試,在門口家長就不讓進了,於是母親抱了抱他拍了拍他肩膀,說「兒子,加油!」他堅定地點點頭,說「放心吧,媽媽!」然後一無返顧的走進校園,我一直盯著他的背影,可他連頭都沒再回一下。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個你看著他漸行漸遠的過程啊,那一瞬間,孩子才真的長大了。

這方面,你看看參加夏令營的孩子你就懂了。一般在機場,哭的都不是孩子,全是當媽當爸的,那眼淚汪汪弄的跟孩子要去當兵服役幾年一樣,明明就是為了鍛煉獨立性出去體驗一周兩周,孩子都沒哭你哭什麼!所以需要戒奶的根本不是孩子,是家長!

少部分孩子在營內不適應,視頻跟媽媽說想家,媽媽不是鼓勵孩子要獨立,反而跟孩子哭做一團,還說以後不會讓孩子參加這樣的夏令營了,老師的內心真是萬馬奔騰的尷尬啊!

大部分孩子其實獨立性都很好,參加了夏令營跟老師小夥伴們一玩耍就忘記了想家這件事兒了,家長們根本忍不了,要求老師全程發照片直播,老師為了滿足爸媽,只能拽著孩子拍照,稍微大點的國中生根本都不喜歡被拍,一口一個不願意,孩子們集體「投訴」家長們太無聊了,影響他們的活動,老師也沒辦法......

你採訪採訪孩子,你就知道這事兒多尷尬了。

「住大學宿舍的第一晚,我躺在床上,感慨『總算可以離開家了』。」

——Eva

「我三年級時第一次去夏令營,爸爸媽媽送了我就走了,不過我還是玩地挺開心。」

——Femi

這種家長捨不得離開孩子的情況在國外也是常見的,為此,有大學專門聘用了「家長驅逐員」,比如佛蒙特大學聘用了「家長驅逐員」,專門負責把緊跟不放的家長擋在門外。很多學校還指定了非正式的「家長接待院長」,專門對付難纏的成年人。你看看這些爸媽把人家大學都逼到了什麼份兒上了!小石頭當年可以不回家一天,那簡直是開心的要上天啊!這不是不愛爸媽啊!這是需要自由的表現啊!

四、兒時完美保護,長大了咋辦?

Lori Gottlieb,美國心理治療師,也是一位母親,在美國《大西洋周刊》中寫了關於寫了她的幾個擁有完美童年的患者

一位姑娘20多歲,聰慧美貌,姑且稱她為麗齊。麗齊有堅實的友情、親密的家庭,和極度空虛的感覺。她告訴我,之所來諮詢,是因為她「就是不快活」。她還說,令人沮喪的是,她找不出來自己到底是對什麼不滿。她說她有一對「棒極了」的父母,兩個出色的手足,支持她的朋友,極佳的教育,很酷的工作,健康的身體,漂亮的房子。她的家族史上沒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病人。那為什麼她老是失眠呢?為什麼她總是猶疑不定、怕犯錯誤、無法堅持自己的選擇呢?為什麼她認為自己不像父母一直評價的那樣「驚人」、覺得「心中總有一個空洞」呢?為什麼她描述自己感覺「飄忽不定」呢?

當我試圖弄明白時,令人驚奇的事情發生了:類似的病人越來越多。我的沙發上坐滿了二三十歲的成年人,自述患上憂鬱和焦慮,很難選擇或專註於某個令人滿足的職業走向,不能維持良好的「親密」關係,有種空虛感或缺乏目標感——但他們的爹媽無可指摘。

恰恰相反,這些病人都說到他們是多麼「崇拜」父母,說父母是自己在這世上「最貼心的朋友」,從來都是有求必應,甚至出錢讓他們來接受心理治療(當然也在替他們付房租和汽車保險),這讓他們既愧疚又困惑。

是的,無微不至的照顧的背後,是完全把孩子不當人看的邏輯,為什麼這麼說?

你把孩子當人看的時候,你會發現他需要犯錯,需要受挫,需要磨礪,需要訓練,他不是只需要關心鼓勵的,他還需要成長的空間。當你為了孩子做一切的時候,你其實把他當成一個物件了,一個珍貴的易碎的物件,一個你輸不起的物件,一個你太過於愛護的物件。

但這個「物件」總有一天要走向社會,要開始工作,要與人交流,要成家立業,完美保護下的完美童年完全就是一個以愛之名的災難

詩人菲利普·拉金的話確實在理:「你爸和你媽害了你,雖然不是故意的,但他們的確害了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