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連載五】羅大倫《古代的中醫》:繆希雍(上)

【童年身體很不好】

估計您會認為,這位繆希雍大俠如此棒的身體是天生的吧?您還真錯了,繆大俠的身體純粹是自己後來調養出來的(具體吃了哪些補藥我後面會透露給您的),他小時候的身體,那可不是一般的糟糕,而是很糟糕。

三天兩頭有病那是家常便飯,幾個小孩子一起站在風口玩,其他那幾位沒事兒,再看我們這位兒童版的繆大俠,已經開始流清鼻涕、打噴嚏了。

就這種體質,家裡面都擔心得要命,以為活不了多久呢,但是沒想到,他居然在病病歪歪中一天天長大了。

總之是小病不斷,大病常有,就在十七歲的時候還得了場瘧疾呢。

現在,讓我們先來介紹一下繆希雍同學的家庭成員吧,他的父親叫繆尚志,做的官是漢陽通判,雖然是個小官,但不管怎麼樣,也屬於一個小領導。

這位繆尚志同志的大老婆姓孫,非常不幸的是,這位大老婆沒有生出孩子,怎麼辦啊,隨著繆尚志同志的年齡越來越大,這個問題逐漸成為繆尚志同志從睡夢中被驚醒的主要原因,這時,有人介紹,說有個姓周的人家的姑娘不錯,這個姑娘父母早亡,是跟著哥哥嫂子一起長大的,為人賢淑端莊,十分有德,繆尚志同志聽了很高興,於是,就擇了個日子,把這位周姑娘給娶進了門,做了二房。(孺人以良族女德見選)

這位周姑娘,就是繆希雍的母親。

所以當繆希雍出生的時候,雖然他的母親很年輕,但是他的父親已經很大歲數了。

可能是由於生育自己時父親年齡過大的緣故吧,我們的繆希雍同學小的時候身體很不好,估計和遺傳有關。

雖然父親官職不大,但是總是個官,因此家裡面也是很熱鬧,前來串門的人絡繹不絕,總有人見到繆希雍這個小娃娃先是讚揚一番,然後捏起他的臉蛋兒以示親切,這搞得本來就不胖的繆希雍小朋友很是痛苦。

稍微大些的時候,家裡給他請來先生,教他讀書,據反映,繆希雍同學的成績還不錯。

在這樣的歲月里,繆希雍同學逐漸長大了,誰也沒有想到,上天對他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在他十三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去世了。

對於少年時期的繆希雍而言,父親在他的腦海中是一個嚴肅的老頭,為官清廉,對待他的學業也嚴格要求。

但是,這個嚴肅的父親卻在一瞬間病倒了,文獻中沒有記載他到底患的是什麼病,或者當時壓根就沒有搞清楚是什麼病,總之,他去世了。

繆希雍眼看著這個家失去了支柱,然後,開始感到了什麼是世態炎涼。

突然間,家裡往日的熱鬧景象消失了,那些經常來串門的親戚朋友都不見了,院子里開始變得冷冷清清。

更重要的是,當家裡遇到了困難,想找個人幫忙的時候,遇到的都是些躲避的目光,彷彿怕她們孤兒寡母會給他們帶來什麼麻煩。

難道,這就是世界上的人心嗎?難道,這些人就是所謂的朋友嗎?

這些問題,在繆希雍的頭腦中激蕩著,甚至對他的一生都造成了影響,我們觀察繆希雍後來的性格,似乎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就是他在用一生的時間在證明著,這個世界上還有公道,還有真正的友誼。

但是在當時,這種刺激對他的衝擊簡直是太大了,於是,他的人生軌跡開始出現了偏差,他開始變得玩世不恭,變得「負氣喜任俠」,對於這種情況,我們並不感到意外,因為以前我們講過的名醫朱丹溪在年輕時也出現了這樣的情形。

繆希雍開始和街上的任俠少年們交上了朋友(估計相當於現在電影中的古惑仔或者飛車黨之類的),大家一起整天遊盪,過著一種痛快但是沒有前途的生活。

難道,我們的繆希雍同學就這樣變成了一個街頭霸王嗎?

這個時候,繆希雍同學那位德行高尚的母親出面了,而她的出面,將徹底改變繆希雍的人生之路。

【家長談話的作用是很大的】

眼看著繆希雍同學開始不聽先生的話了,整天逃學,還和街頭的古惑仔們搞到了一起,繆希雍的母親終於出面了。

一天,她很嚴肅地把繆希雍同學找到了自己的面前,要知道,雖然繆希雍此時在街頭已經稍有名氣了,但對母親那還是服服帖帖的,當他此時一看到母親從未有過的嚴厲的目光時,心裡也是打了個冷戰。

母親厲聲喊道:「跪下!」

繆希雍同學突然感到自己的威風勁都飛到了九霄雲外,只覺得雙膝一軟,就跪在了母親的面前。

繆希雍的母親開始訓斥:你的父親,是個多麼好的讀書人,他靠明經起家,做了一輩子的清白的官,你作為他唯一的兒子,不能跟著先生長輩們好好學習,以圖繼承你父親的志向,卻整天和那些古惑仔亂混,你還有臉活在這個世界上嗎?!

繆希雍聽著母親的這些話,感覺就像有許多炸雷在耳邊響起,汗流浹背。

母親繼續在訓斥他:「你繼續在這裡跪著,好好想想我說的話,什麼時候想明白了,什麼時候來找我!」

然後,母親留下呆若木雞的繆希雍,自己回房去了。

天色已經黑了。

家人已經吃過晚飯。

繆希雍卻仍然跪在那裡,他並不是沒有想明白母親說過的話,而是在痛責自己,為什麼會走上那種偏激的邪路呢?

雖然世人對自己的家庭並不公平,那麼,難道我就不能用公平的心來對待世人嗎?

少年繆希雍的心裡在進行著激烈的鬥爭。

最終,正直的種子終於發芽了。

他在心裡告訴自己,我要做個對世界有用的人,用我的行動,來證明人的心,是善良的!

於是,他終於起身,來到了母親的面前,告訴母親,自己會痛改前非的。

從此,我們的繆希雍同學重返學堂,步入了人生的正途。

【到部隊去鍛煉鍛煉】

繆希雍這次遠行的範圍可就大了去了,江南一帶自不必說,還去了福建、湖北、江西,然後北上河北、山東等地,最後去了北京,還在北京的五環外比如通州、平谷等地駐紮了很久,這是后話,我們以後再提。

關於古人的出遊,我覺得實在有必要在這裡議論兩句。

古人有個習慣,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們認為周遊各地可以開闊胸襟,增長學問,總之是好處多多,這種學習方法也曾經很是讓我羨慕,但羨慕之餘,我總是想搞懂一個問題,就是這些古人哪裡來的那麼多的錢?要知道,旅遊可是一個很費錢的事情,不能游著游著兜里的銀子沒了,於是就改討飯的了。

那麼,古人到處遊歷,到底靠什麼支撐呢?

有原來就有錢的,比如以前看李白到處作詩,就很狐疑,後來有人考證原來李白還兼任小礦窯的主人,經常倒騰點兒礦石什麼的。

有互相提供住處的,和現在的網友一樣,大家認識了,就我去你的家鄉住你那,你來我這裡住我這,從古代文獻看,那個時候大家還都不雞賊,讀書人去了外地住在人家家裡經常是一住就是很久,吃人家的喝人家的,人還特熱情,掃榻相迎,擱現在這主兒的老婆一定會跳起來:嚴重干擾我的私人空間了,他走,要麼我走!(可能跟現在房子小物價高有關)

還有就是四處打工,似乎讀書人在過去還是比較緊俏的,可以憑著自己的幾首歪詩到好學問的人家混點吃喝,找個地主家當個家庭教師,等等,總之還都能有口飯吃。

按照繆希雍的性格來說,他當然不會去人家裡混飯吃,他基本是憑著自己的本事打工來著。

那麼,他到底都打了什麼工呢?讓我們從文獻的蛛絲馬跡中來分析一下吧。

後來,繆希雍的好友湯顯祖(就是那位寫《牡丹亭》的高人)曾經說過一句話,他說繆希雍「曾為閩撫許孚遠幕客」,就為我們透露了一些線索,那麼,這位許孚遠是誰呢?

原來,這位許孚遠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他是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進士,隆慶初,首輔高拱薦其為考功主事,出為廣東僉事。這個時候倭寇騷擾廣東,這位許孚遠統軍以水陸夾攻,大敗倭寇。萬曆年間,首輔張居正逐「拱黨」,謫為兩淮鹽運司判官。后歷兵部郎中,出知建昌(今江西水修西北)府。再後來出任福建巡撫。

看來,繆希雍曾經跟隨許孚遠在軍隊里鍛煉過,做過參謀一類的職務。

一般從部隊退下來的人我們都能夠看出來,透著那麼的一股英氣逼人的勁兒,我們要是再看看繆希雍後來的豪俠作風,估計大家心裡就明白了,這都是在部隊鍛鍊出來的。

那麼,繆希雍跟著這位許孚遠先生能學到什麼呢?

原來,許孚遠一生精研學問,其中最重要的:他是那位流芳百世的王陽明先生的正傳。

這回您該明白為什麼許孚遠這位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能夠統兵大敗倭寇了吧,原來人家學的是「知行合一」的心學啊,是王陽明先生的正傳啊!

看來,我們的繆希雍真有眼光,連打工都要在學問家的手底下,一邊賺生活費,一邊跟著人家學習哲學。

說到哲學,大家可別小瞧了,它講的可是萬物的規律,是方法學中的方法學,多少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同時都是哲學高手,我們接待外賓時會被告訴外事禮儀,其中有一項就是,如果這個科學家同時是哲學高手,比如他是醫學博士同時也是哲學博士,在介紹時一定要先說:哲學博士,然後再說醫學博士,否則就是失禮。曾經出現過把順序介紹錯的,老外上來一定會特別糾正:我是哲學博士,然後才是醫學博士。

西方人對方法學的重視若此。

通過對心學的學習,繆希雍的精神境界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他在日後的著作中,曾經多次提到醫生的精神境界問題,可見他對醫生的內心修養是十分重視的。

比如他曾經寫到:「凡作醫師,宜先虛懷」,「苟執我見,便與物對」,「一靈空竅,動為所塞,雖日親至人,終不獲益」,意思是說醫生的,一定要謙虛,否則固執己見,那麼你就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那麼即使你天天和聖人一起,你也會一點兒東西都學不到的啊。

上面這段話出自繆希雍著名的「祝醫五則」的第四則,是他對一個好的醫生的要求,探討了如何修心的問題。

有網友提問,學習中醫和學習古文有關係嗎?作為一個學中醫的,知道怎麼用草藥不就得了,還需要搞什麼學問弄懂古文嗎?

恰巧,繆希雍對醫生提出的五則要求的第二則,就是他對讀書識字的要求。

他說:凡為醫師,當先讀書。凡欲讀書,當先識字。字者,文之始也。不識字義,寧解文理?文理不通,動成窒礙」,「望其拯生民之疾苦,顧不難哉?」他要求醫生要「讀書窮理,本之身心,驗之事物,戰戰兢兢,求中於道」。就是說,如果文字功夫不好,讀書可能會影響領會的,這樣也就會影響到救人。繆希雍對此重視之極,竟然放在了第二則的位置。

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嗎?順手給您舉個例子吧。

明朝有個名醫叫戴元禮,有一天,他路過一個醫生的診所,正好看見一個患者拿著包好的葯走出來,就在這時,突然看見那位醫生從診所里追出,向那個患者囑咐:「煎藥的時候一定要把一塊錫放進葯里啊,別忘了,放塊錫!」

這位戴元禮就很納悶,這是個什麼用法兒呢?要加入錫熬藥?

戴元禮也真謙虛,就進去直接向這位醫生請教:「您為什麼要放錫呢?」

那位醫生很不謙虛,不屑地說:「你難道沒有聽說過,張仲景的小建中湯熬藥時要放入錫嗎?」(小建中湯要求放入的是高粱飴糖的「飴」,也寫作「餳」)

戴元禮這才明白,原來這位醫生讀書不好,把「餳」字給當成了「錫」字了。

由於自己對古文的不熟悉,導致不知道有多少患者是和著錫熬藥的。

END

推薦書:古代的中醫:七大名醫傳奇(第2版)(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羅大倫主編),最終解釋權歸本文原作者所有。圖片來源於網路。商業轉載請與我刊聯繫授權事宜。有內容合作,請後台留言,歡迎廣大讀者原創投稿。

投稿及諮詢郵箱[email protecte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