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歷史上的清明節,其實只是沾了這個節日的光

唐代中葉著名詩人盧象有一首膾炙人口的《寒食》詩: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跡古無鄰。魂魄山河氣,風雷御宇神。光煙榆柳滅,怨曲龍蛇新。可嘆文公霸,平生負此臣。」

詩人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了古代一個著名節日——寒食節的來歷。那麼,詩歌中的「子推」是誰?他又為何會在山中被燒死?他的死又為何促成「寒食節」這一特殊節日的形成?寒食節與清明節又有何關係?

故事要從詩人盧象創作《寒食》詩1300年前說起。

(一代先賢介子推)

忠心不二,子推割股救主

公元前655年,春秋時期的北方霸主晉國遭逢大變,昏庸的晉獻公聽信寵妃驪姬的挑撥,不但逼死了太子申生,而且開始迫害另外兩位王子——夷吾與重耳。公子重耳流亡各國19年,最終成功逆襲,返回晉國即位,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在最初跟隨重耳流亡的幾位家臣當中,有一個人叫介推。後世也有叫他「介子推」或「介之推」的,但是,這裡的「子」與「之」都屬於敬辭性質,「介」是姓,「推」是名。

介推這個人平時沉默寡言,既沒有趙衰的智計百出,也沒有狐偃的能言善辯,更沒有胥臣的英勇善戰,在重耳的流亡團隊中屬於「打醬油」式的邊緣化人物,很少引起重耳的注意。

根據《韓詩外傳》記載,介推在重耳流亡的19年間,僅有過一次露臉的機會。當時,重耳剛剛從晉國出逃,在逃往衛國的途中,掌管幹糧的隨從覺得跟隨重耳毫無希望,便偷偷潛逃了,臨走還把眾人的食物全都偷走了。

這一下,重耳君臣陷入了絕境當中。做臣子的還可以以野菜充饑,但是貴為公子又才剛剛開始流亡的重耳顯然還沒有適應顛沛流離的生活,對下屬們獻上的野菜難以下咽。眼看著自己的主公餓得頭暈眼花,眾謀臣一籌莫展,只有介推提出到路旁的山溝中去尋點野味來給重耳充饑。

可是,路邊的山溝內哪有什麼野味。介推不過是藉此替重耳寬心。實際上,介推在走遠之後,先找尋到一些野菜,再偷偷用刀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了一鍋肉菜湯供重耳食用。

(介子推割股救君)

等到重耳吃飽喝足,發現介推走路一瘸一拐,才知道介推為了不讓他餓死,竟然割肉給自己吃。感動之餘,重耳對天發誓,如果有朝一日能夠重回晉國,一定不會忘記介推的救命之恩和忠義之情。

不受恩賞,避嫌躲入深山

重耳在衛國、齊國、楚國、秦國等諸侯國流亡了整整19年,才得以回到晉國即位,史稱晉文公。

為了感激那些在危難時刻跟隨自己的義士,重耳在即位之初就大封功臣,趙衰、狐偃、胥臣等人都做了卿相;其他的跟隨者也多有封賞,不是高官厚祿,就是土地財帛,鬧了個皆大歡喜。

也許是在這19年中太過默默無聞,在流亡之初曾經「割肉救主」的介推,由於沒有主動申報自己的功績,結果陰差陽錯地沒有得到任何封賞。根據《左傳》記載: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

(重耳即位后史稱晉文公)

就在同行的小夥伴們以為介推一定會大鬧一番之際,沒想到介推居然帶著自己的老母親,離開了國都,躲到了現在山西境內的綿山隱居起來。

當時,與介推一樣,也有一些曾經跟隨重耳流亡的人沒有得到封賞,他們就紛紛鬧上朝堂,指望謀個一官半職,而心地仁善的晉文公也一一予以滿足。反倒是立有大功的介推,不吵不鬧,與自己的老母親一起安心於清貧的生活。

在介推看來,重耳能夠回國即位,自己的心愿已足,至於謀求封賞,那不是賢者應該有的境界。為了表明自己的心跡,介推寫了一首長歌:

「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於中野。」

介推有一個好朋友,名叫解張。他看到介推和他的母親生活清苦,就替介推打抱不平,寫了一封諷刺重耳的信,放到了晉國都城的門口。

重耳讀到這封信后,立即意識到自己沒有遵守當初的誓言,追悔莫及,派人多次找到介推,要對其進行封賞,但都被介推回絕了。

火焚身死,留下千古佳節

根據《左傳》的記載,介推與其母親曾經有過一段對話,介推向母親表明了自己甘於貧窮,不願意主動伸手要官的決心,並得到了母親的支持,最終母子二人隱居至死。後來,晉文公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把綿山改為介山,作為介推的封地,為介推建立祠堂。

相比於《左傳》的語焉不詳,民間傳說則要精彩紛呈得多。在民間流傳的說法是,介推帶著老母親隱居綿山之後,晉文公不斷派人搜山尋訪,一定要把自己的恩人找到。然而,茫茫數百里綿山,要找到避而不見的介推又談何容易。

晉文公身邊有些大臣嫉妒介推的高風亮節,介推的存在就如同一面鏡子,將他們對利祿的貪婪襯托得無所遁形。於是,就有人給晉文公出了一個餿主意:放火燒山。

他們告訴晉文公,介推是一個有名的孝子,不如派人將綿山團團圍住,三面防火,一面留生,介推為了救母親,必定從沒有著火的地方下山,如此一來就不愁找不到介推。也許是太想證明自己的真誠,英明果決的晉文公竟然聽信了這個荒誕的主意,真的就下令火焚綿山。

山火一起,豈能盡如人意控制,山風呼嘯之下,整座綿山烈焰熊熊,山腳下的晉文公是懊悔不已。但由於火勢太大,直到三天之後才漸漸平息。晉文公立即派人上山搜尋介推的下落,結果在一株已經被燒焦的大柳樹旁,找到介推母子的屍體。

(介子推與母親被燒死於綿山之上)

晉文公頓時放聲痛哭,本想報答自己的恩人,卻沒成想反而導致恩人命喪火場。於是,晉文公命人收斂介推母子的遺體,並帶回一段燒焦的木頭,做成木屐,每天穿用,提示自己不要忘記介推的恩情,一定要光大晉國。

有時,晉文公看到腳上的木屐睹物思人,不由得悲從中來,會哭著說:「悲哉足下。」因此,「足下」一詞也就成為了與他人交往時的一句敬辭。

時過境遷,寒食清明易位

為了紀念被燒死介推,晉文公下令每年到了介推被燒死的日子,晉國上下全都不允許生火做飯,只能吃冷食,這便是寒食節的最初來歷。

而根據傳說,當晉文公第二年重返綿山祭奠介推的時候,發現前一年與介推母子一起被燒死的大柳樹居然長出了新芽,於是,晉文公下令封這株柳樹為「清明柳」,而寒食節之後的一天或二天就成為了「清明節」。

在宋朝之前,寒食節與清明節相比,是「主節日」,清明節是因寒食節而起,屬於附屬性的節日。唐代進士王冷然在他的《寒食篇》中寫道:

「秋貴重陽冬貴蠟,不如寒食在春前」

這充分說明了最遲在唐朝的時候,寒食節還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超過了重陽和祭臘這兩個民俗節日。

(寒食節是漢民族的重要傳統節日)

根據《唐會要》記載,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玄宗皇帝親自下詔書規定:「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寒食節正是成為了的法定假日,後來假期又陸續延長至五天、七天。到了北宋時期,寒食節也依然和冬至、元旦一起成為可以享受七天長假的頭等節日。

寒食節地位發生顯著變化是從南宋時期開始的。由於宋人南遷,為了不忘恢復故土,士人們便通過為先人掃墓來表達寄託哀思、繼承遺志的目的。寒食節禁火食冷的習俗越來越被淡忘,而清明節祭祖掃墓的實用功能則更加突出。

到了元代,掃墓更是成為了漢人傳承自身文化基因的一項重要集體性活動,因此,清明節的地位更加突出,而寒食的傳統日漸衰微。到了明代之後,清明節的光輝已經徹底將寒食節掩蓋,以至於時至今日,大多數人只記得清明節,卻忘記了還有一個寒食節。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