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華爾街「毒蛇」撰文:投資市場的最佳方式是什麼?

本文轉自丨聰明投資者(ID: Capital-nature )

3月8日,Elm Partners' Funds的創始人Victor Haghani在公司官網上發布博客文章《最好的投資市場的方式是什麼?》,在這篇博文中,Victor系統地解釋了他所建議的進入市場的最佳方式。

Victor Hagha是美籍伊朗人,生於1962年。1984年進入了所羅門兄弟的債券研究部。由於他尖銳的用語以及偏愛高風險交易,獲得了「毒蛇(Viper)」的昵稱。

1993年,他共同創立了著名的長期資產管理公司(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這是一家是一個投機性避險基金,專門從事利用高槓桿的絕對報酬交易策略。這家公司因擁有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在1994-97年間的輝煌業績而聞名,但卻在1998年金融動蕩中全面奔潰,在短短150天左右凈資產下降了90%,不得不請求美聯儲介入。不久之後,該基金在2000年初倒閉。

2011年,Victor Hagha東山再起,創立了Elm Partners' Funds,與之前激進的投資風格不同,Elm主要管理指數增強型基金。

從高風險投資到指數化長期投資的「毒蛇」,用數量化的分析方法,對普通人給出了的資產配置建議,「聰明投資者」翻譯了全文,供參考。

投資市場的最好方式是什麼?

文丨Victor Haghani

最近一些朋友問我,怎樣把他們的更多儲蓄投入股票市場比較合適。是一次性投入,還是分期定投,又或者是等待市場回調更好?

他們這樣糾結是源自一大堆冗長且枯燥的顧慮:長達8年的牛市的持續性、量化寬鬆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技術性顛覆、民粹主義政治運動(川普、英國退歐、法國極右翼政黨領導人勒龐)、歐元區解體的潛在可能性、養老金赤字和人口結構的定時炸彈、等等。

除了「處於市場的時間遠比擇時出入市場更有價值」這個公理之外,我也在思考近期Elm的研究有沒有提供新的視角。下面,我簡單闡述一下,我贊同的3步資產配置方式。

第1步:決定你希望的長期資產分配份額

我父親很喜歡這樣一個笑話。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有一個叫Mullah Nasruddin鄉下傻瓜正在自家門口尋找著什麼東西。

一個路人甲問他:「你在幹什麼?」「尋找我的手錶」,他說。

他們找了一段時間后,這個困惑的路人甲問他:「你確定你在這裡掉了你的手錶嗎?」而Mullah Nasruddin回答說:「沒有,我在車棚里掉了手錶,但是那裡太暗了我找不到。」

秉承這種精神,我們思考一下在股票市場回報中我們最清晰的視角——長期。如果期限足夠長遠,資本回報基本分為收益和分紅,這比由情緒驅動的估值更容易預測。

當前,經過周期性調整的全球股票市場收益率在5%左右,而分紅收益率在2.5%,這意味著長期實際複合收益率在4-5%。(許多觀察者認為美國的分紅收益被嚴重低估了,因為許多美國企業通過大量的股份回購來代替傳統的現金分紅。5%加上2.5%再減去通脹率,美國通貨膨脹率大概是2.7%左右)

這與我們近期問卷相符,120家精通金融的「Elm朋友」對於美國股票的平均期望複合收益率為高於通脹4.2%。考慮到非美股票的估值更低,我猜想如果我們的問題是針對全球股票市場的話,問卷的平均收益率將高至5%。

一旦你確定了你的預測,下一步就要思考你想要如何分配你的資產。這就需要考慮股票的風險和你的個人風險偏好。(你也需要考慮其他不同與股票的投資機會。在這裡,我們假設只有兩種資產,股票和一些風險較小的資產例如美國國債)

對於這個話題,我們近期發表了三篇短文。但是,我們也可以不用這麼專業地解釋這個問題,通過整體直覺就可以形成一個最終的資產配置方案。

這裡,為了表述需要並表現出Elm的專業程度,使用凱利公式(通過風險偏好和收益情況計算出風險/收益係數的公式)確定資產分配比例。如果我期望全球股票提供高於通脹5%的長期複合收益率,那麼最終我個人的股票資產分額要達到70%。(是否理解這個公式並不重要,因為當你感覺到股票市場風險較高而收益較低時,你就會不情願投資股票,因此降低股票的配置比例,這與凱利公式的原理相同。)

這裡需要說明:這種資產配置的高低與你對股票收益的預測相關,只有當你預期股票的收益率為零(或者負值)時,你一點都不想購入股票。

第2步:你對短期市場有多忌憚?

不幸的是,有很多證據警告我們,預測短期股票回報是非常難的。

在任何常見的估值模型下,當股票便宜的時候,它們的回報比股價貴的時候更高。儘管這種估值因素我們已經在長期預測中體現過了,但一些投資者擔心估值回歸時,股票的短期表現將更加劇烈。

儘管我們沒有足夠的歷史數據來得出精確結論,但我們需要指出,常見的估值模型並沒有給短期估值變化給出預測。也就是說,短期的高估值並不意味著股價在未來就一定會出現調整。

舉例而言,如果我們回看過去130年的美國股票市場(用耶魯大學教授Robert Shiller的數據),當市盈率處於歷史數據的前10%時,接下去1年的實際回報雖然低於均值,但仍高於中值並取得3.4%的正收益。

但這並不是說由於股價被高估,你就不能預期股價將在明年下跌,你仍可以有合理的根據認為股票明年將會下跌。這只是說歷史數據不站在你這邊。

那麼,當短期預測和長期的預測不同,短期預測就會影響你的決定。如果你預測明年的股票收益率為3%而非5%,那麼你希望資產分配將是50%的股票而非70% 的股票(譯者註:這是因為股票的收益沒有5%這麼高了,但是股票的風險卻沒有下降,在風險偏好不變的情況下,高風險的股票份額就需要降低)。

第3步:緩慢進入市場的優勢(和成本)

一旦你決定了適合你的資產分配比例,怎樣達到那個比例呢?

多數問這個問題的人可能已經知道了,客觀邏輯來講,一步到位更加適合(因為你已經對短期和長期市場都做了預測)。漸進式的投資(比如定投)並不是最佳的金融方案。

但是,定投確實給我們(大多數人)提供了心理優勢:當我們看到過去的決定時,我們只倒了向市場倒了半杯水。

如果在我們定投期間,市場上漲了,那麼我們會因為一開始就投資了部分儲蓄而感到高興;而當市場下跌時,那麼我們會因為沒有一下子就投入所有的錢而心理平衡。

什麼時候1/2 = 3/4?

通過一段時間來建立你的資產配置確實會讓你的潛在收益降低(由於在這過程中一部分資金並沒有得到有效利用)。

但實際上,這個成本並不高。這是因為當我們增加股票份額的同時,我們的期望收益與股票份額的上升成正比,但是風險成本要上升的更快。

也就是說,定投時最後幾份投資對整個資產配置的收益影響不大,但由於風險從低風險資產全部轉移到股票,風險的附加更高。這種回報和風險關係呈拋物線形狀。如下圖一樣,曲線越接近最終比例越趨於平緩,這意味到達最終點的最後一段並沒有給我們很多期望效用。

那麼,當我們投資了最終比例的1/2資產進入股市時,其實給了我們3/4的價值;而當我們投資了最終比例的3/4時,其實給了我們90%的價值(見圖)。

經計算,在1年的期間內,你的定投股票份額從0%增長到50%,你經風險調整的成本只有0.40%(譯者註:整個股票資產的0.40%)。我認為這個成本是很多投資者願意承擔的。當然,這個成本率取也決於你定投的方式和想要的資產組合比例。

警告:並不是所有的漸進式投資都是同樣的

我們之前討論的定投,是在一段提前確定的時間內、有規律地將部分儲蓄投入股票。

一些投資者樂忠於根據情況做定投,比如只有當股價低於一些目標價格時才開始購買份額。這裡投資者將要承擔股票不回調的風險(當股票不回調時,他們按照這種方式無法增加股票配額),這就產生了巨大的機會成本。

為了更好的描述,讓我們考慮這種情況:一個投資者選擇低於當前市場價格10%的價格時進入市場,並一次性將自己的股票配置從0%提升至50%。

最糟糕的情況是,當這個人是在2009年年初做了這個決定,卻一直在等待入場機會,而選擇普通定投的人已經有3倍的投資收益了。

結論

一旦我們決定了我們的股票目標配置比例(可能基於長期收益的考慮要比短期情緒因素大得多),下一步就是決定怎樣到達這個目標比例。

選擇這個計劃實際上取決於個人偏好,而一步到位的分配方式是最優選擇。

漸進式投資可能是次優選擇,而文中提及的一年定投計劃的期望成本非常的低。

比這種定投方式更加有效的方法可能是,先一次性投入50%的資金(這樣就得到了75%的收益),再通過一年的定投投入剩下一半。

另一種方法最糟糕:如果採用只有低於某個價格才購買的方式,可能出現很高的機會成本。

最後,只要你選的方式可以克服你的惰性和焦慮,它就是一個好方法,因為這種方法讓你完成了最終的資產配置。Elm現管理著27個賬戶,管理資產超過3.87億美元。個人投資者的投資門檻為100萬美元。」中的「Elm現管理著27個賬戶,管理資產超過3.87億美元。個人投資者的投資門檻為100萬美元。

只要我們進入了市場一段時間,另外一個人性特點——健忘,會讓我們疑慮為什麼當初我們花了這麼長時間糾結如何進入市場。

▼ 鐵礦石產業鏈研討分享會

▼ 實盤大賽 即將開賽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