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這幾個硬碟介面 別玩錯了

點擊上方電腦愛好者關注我們

硬碟究竟有多少個介面?目前常用的介面已經有4種之多!而且有的介面還存在不同版本,這就造成一個問題,當你毫無準備買了一塊硬碟回來后發現,要麼是介面不對,要麼是性能達不到預期。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梳理一下,這樣買硬碟就不會出錯了。

SATA/MSATA

SATA是個常青樹,已經存在許多年了,它替代了老式的IDE介面,安裝更方便,性能也提升很多。不過SATA一共分成兩種形態,三種速度規格,如果你正在使用的是老規格的主板,甚至換個機械硬碟都有性能瓶頸哦!

先說SATA 1代,這是最早版本的SATA硬碟介面,帶寬為1.5Gb/s,實際速度是150MB/S,線纜最大程度不允許超過1.5米(一般主板附贈的都是30厘米)。這種介面的性能大家也看到了,雖然當時比較先進,但是性能終究有限,現在隨便買一塊3TB的機械硬碟(3.5英寸)性能都無法滿足。好在還在用SATA 1代的電腦已經少之又少了,也不必過於糾結。

SATA 2代的推出直接將性能翻倍,帶寬達到了3Gb/s,實際傳輸速度為300MB/S,看起來確實強了不少。不過300MB/S的傳輸速度對於時下的固態硬碟來說實在是不夠看,性能制約嚴重。小編建議如果是這種老機升級(10年前的一些古董級還在運行的電腦),不妨考慮買容量小於120GB的固態硬碟,性能匹配剛剛好,價格也比較便宜。

接下來就是現在最常見的SATA 3介面了,SATA 3的帶寬又翻了一倍,達到了6Gb/s,實際傳輸速度達到了600MB/S,應對絕大多數SATA介面的硬碟毫無問題,而且SATA 3應該說是現在通用性最好的介面了,可以通吃全部SATA介面的硬碟。

SATA其實還有個孿生兄弟MSATA,其實它的定義和技術規範完全等同於SATA介面,不同的是它的外形發生了變化,基本和mini PCI-E沒有區別(但是不通用!),作用就是小型化。目前這種介面的固態硬碟比較少了,主要都是工業設備使用,屬於被淘汰的邊緣——因為有了更好的介面。

某寶上有不少SAS介面的硬碟,價格超級便宜。這種介面外形和SATA介面一致,但是電壓不同,SAS介面可以向下兼容SATA硬碟,但是SATA介面卻用不了SAS硬碟,所以千萬不要買!

M.2

MSATA介面個頭確實比SATA小了,但是超極本的出現讓小型化需求更進一步,於是M.2介面出現了,最初這種介面叫NGFF,後來改名成為M.2。不過需要注意,M.2介面分為B key和M key兩種規格,也是不通用的哦!B key採用SATA一樣的規格界面,速度最高也就是6Gbps(同SATA 3),而M Key則是用更快的PCI-E ×4通道,這部分小編曾經推送過《硬碟介面你搞得清么?》,這裡就不多說了。

U.2

M.2介面又要被淘汰?不是沒可能哦,最新的介面就是U.2,它之前叫做SFF-8639,2016年改名。U.2的設備端介面融合了SATA及SAS介面的特點,介面帶寬達到了驚人的32Gbps,支持NVMe協議,甚至供電能力也提高了,這都有助於提高SSD性能。不過這種介面至今也沒多少硬碟產品採用。

除了這些,還有一個硬碟介面必須提一下,從100系列晶元組開始還有一個SATA E介面,這種介面外形有點像SATA介面,但也是直接用了PCI-E通道,不再用SATA通道,性能自然很好。不過呢,同U.2類似的是這種規格的硬碟產品至今都沒幾個,但是個頭又很大,不像U.2一樣具備小型化的能力,所以小編並不看好。就可見的一段時間來說,SATA 6Gb/s介面將長期存在,畢竟機械硬碟距離這種介面的理論極限還差很遠,完全可以應對;M.2規格可能在三至五年內被U.2介面取代,畢竟M.2介面還要區分兩種規格實在有點麻煩,現在看起來更像過度產品;最後就是U.2介面,未來高性能的固態硬碟很可能全面導向U.2,但至少目前還不會。

看了這篇文章,99%的讀者還會點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